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敢问、想问、爱问、会问、勤问。下面就此做一详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190-01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学生而言,一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懂,那么他的学习将永远不可能深刻,不可能真正的掌握,更不可能有任何的创造。要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他们懂得,学习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看似无疑处发现疑问:既要能够“从不知中求知”,更要学会“从知中发现不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开启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1.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类:①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②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1.1 传统文化的阻碍
自古以来,“述而不作”的儒家传统文化要求人们思想统一、保持共性、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它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保守的心理态势,遵从中庸之道,从不轻易展示个性。
1.2 应试教育的影响
“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和复制,而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多年来,教材容量大、难度深,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1.3 教育观念的遏制
长期以来,教师采取输入式教学,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重视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质疑和提问就是扰乱课堂秩序,因而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或粗暴压制,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
1.4 学习态度的偏差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习题。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1.5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①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了。这种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教学过程中充斥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这里的所谓“是非问”,就是老师自己说出问题和答案,向学生作一个是与否的求证;所谓“填空问”,则是教材上已有明显的答案或者只是将教材的语句有意空出,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补齐。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或者“书云亦云”地在提问。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奉教参为圭臬,所提的问题基本由此而来,答案也由此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2.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论述
2.1 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唤起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2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
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总喜欢提“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在大人们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我们常说这是童心的体现,其实倒不如说问题意识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性。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用一种判官式的逻辑去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要么“是”,要么“非”,这种泾谓分明的界限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极其有限。学生的问题遭到否定后,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欲问而不敢了。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营造气氛,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要有和学生平等的意识。只有在公平的气氛中,学生的精神才可能放松,心态才可能平和,他也才敢于、乐于提出问题,甚至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
2.3 积极甚至夸张评价,及时肯定和引导,让学生爱问
学生敢问,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这还不够,还应使他们由“敢问”而“爱问”,使“问”成为教学的常态。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免粗浅幼稚,回答也不免简单苍白,但教师评价时,不妨在客观的基础上适当夸张一点,以引领学生走进质疑解惑的殿堂。
2.4 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问题。①围绕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围绕课文题目提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为什么?②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比如《死水》中有一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其中“丑恶”究竟指什么?③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④抓住课文的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比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⑤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开篇作者为什么要写林冲与李小二的交往?中间为什么要写林教头用花枪挑着葫芦到东边市里去大酒,而且途中还要经过一座山神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5 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勤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留下足够的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问自己,问同学,还是问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机器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受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锻炼。
2.6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实现角色换位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前提也在于教师要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彻底摈弃“师道尊严”的心理,改变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做法。
3.结束语
总之,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心培养,精心呵护。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创新思想也才能迸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190-01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学生而言,一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懂,那么他的学习将永远不可能深刻,不可能真正的掌握,更不可能有任何的创造。要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他们懂得,学习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看似无疑处发现疑问:既要能够“从不知中求知”,更要学会“从知中发现不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开启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1.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类:①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②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1.1 传统文化的阻碍
自古以来,“述而不作”的儒家传统文化要求人们思想统一、保持共性、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它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保守的心理态势,遵从中庸之道,从不轻易展示个性。
1.2 应试教育的影响
“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和复制,而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多年来,教材容量大、难度深,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1.3 教育观念的遏制
长期以来,教师采取输入式教学,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重视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质疑和提问就是扰乱课堂秩序,因而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或粗暴压制,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
1.4 学习态度的偏差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习题。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1.5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①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了。这种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教学过程中充斥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这里的所谓“是非问”,就是老师自己说出问题和答案,向学生作一个是与否的求证;所谓“填空问”,则是教材上已有明显的答案或者只是将教材的语句有意空出,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补齐。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或者“书云亦云”地在提问。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奉教参为圭臬,所提的问题基本由此而来,答案也由此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2.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论述
2.1 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唤起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2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
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总喜欢提“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在大人们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我们常说这是童心的体现,其实倒不如说问题意识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性。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用一种判官式的逻辑去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要么“是”,要么“非”,这种泾谓分明的界限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极其有限。学生的问题遭到否定后,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欲问而不敢了。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营造气氛,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要有和学生平等的意识。只有在公平的气氛中,学生的精神才可能放松,心态才可能平和,他也才敢于、乐于提出问题,甚至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
2.3 积极甚至夸张评价,及时肯定和引导,让学生爱问
学生敢问,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这还不够,还应使他们由“敢问”而“爱问”,使“问”成为教学的常态。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免粗浅幼稚,回答也不免简单苍白,但教师评价时,不妨在客观的基础上适当夸张一点,以引领学生走进质疑解惑的殿堂。
2.4 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问题。①围绕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围绕课文题目提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为什么?②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比如《死水》中有一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其中“丑恶”究竟指什么?③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④抓住课文的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比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⑤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开篇作者为什么要写林冲与李小二的交往?中间为什么要写林教头用花枪挑着葫芦到东边市里去大酒,而且途中还要经过一座山神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5 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勤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留下足够的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问自己,问同学,还是问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机器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受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锻炼。
2.6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实现角色换位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前提也在于教师要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彻底摈弃“师道尊严”的心理,改变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做法。
3.结束语
总之,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心培养,精心呵护。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创新思想也才能迸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