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与《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只有两次提到了“唯物主义”:关于18世纪意大利极为重要的哲学家维科的一个段落和德文第二版后记中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著名评论。在讨论维科处,有两个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其引起人们注意到:在马克思的立场和维科建构性的知识路径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相似性;同时,它意味着,马克思的立场不是科学,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维科;《资本论》;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1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5.001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汤姆·洛克莫尔(1942-),男,美国宾夕法尼亚杜肯大学荣休教授,知名哲学家,范德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德国观念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美学研究等。
  *基金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8卷
  第5期汤姆·洛克莫尔:维科与《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对马克思却不那么重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马克思很少提及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只有两次提到了“唯物主义”:关于18世纪意大利极为重要的哲学家维科的一个段落和德文第二版后记中关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著名评论。本文关注的是提到维科的那个地方,这个段落在两个方面非常重要,其引起人们注意到:在马克思的立场和维科建构性的知识路径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相似性;同时,它意味着,马克思的立场不是科学,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哲学。
  “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在马克思后来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中极少出现,它只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处不重要的说明中出现过一次。在那里,马克思谈到了他的写作意图,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完全没有出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第四部分,马克思提到需要对关于“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评论作出回应,但他并未深入展开。这个术语大概是指这样一种观念:人是自然存在物,不能抽象地理解人,而应当从植根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出发具体地理解人。虽然整个《资本论》三卷很少提到“唯物主义”,但是在第一卷中出现的这两个段落,却极为重要。
  第一个段落出现在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的一个脚注里。在第一部分“机器的发展”中,马克思指出了工具和机器的区别。然后,马克思提到约翰·瓦特1735年发明的纺纱机揭开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的机器,依赖畜力为动力,却引发了水力驱动的水磨。这个机器由工业革命的奠基人之一理查德·奥克莱特(Richard Awkright)于1769年发明并申请专利。
  在一个详细的脚注里,马克思对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和技术或“一切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比较。这个比较建立在自然选择史和技术史这个可疑的类比的基础之上。如果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那么历史这个概念能否应用于自然尚不清楚。马克思强调,尚无批判的技术史,他在一系列文采斐然的追问中谈到了意大利哲学家维科:“这样一部历史不是更容易写出来吗?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马克思很少谈到他与维科的关系,仅有的三次包括两次书信和这里的脚注。两封信都写于同一天:1862年4月28日。在一封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写到:“我注意到,你似乎没有读过维科的《新科学》。你在那里当然找不到与你的直接目的有关的东西,不过这本书还是有意思的。因为与法学市侩对罗马法的精神所作的理解相反,它对此作了哲学的理解。……在维科那里,以萌芽状态包含着沃尔弗(《荷马》)、尼布尔(《罗马帝王史》)、比较语言学基础(虽然是幻想的),以及还有其它大量天才的闪光。”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写到:“维科在自己的《新科学》中说,德国是欧洲唯一的还在使用‘英雄语言’的国家。如果这个老那不勒斯人有幸领略维也纳《新闻报》或柏林《国民报》,那么他是会抛弃这种成见的。”
  注释:
  ①伯林这样总结道:“根据维科,人们从确定熟悉的和對特定事实的信念出发——这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前提;人们具有得到关于普遍原理的客观知识的能力。”See Isaiah Berlin, Vico and Herder: Two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76年,第 99页。
  ②Pompa 对维科的认识论观点作了下述总结:“第一是维科对事实真理的明确认可,即真理和制作活动是完全同一的,以此代替笛卡尔主义的知识论。然而在这一点上,维科能够给出的唯一一个明确而清晰的人类知识的例子,便是几何学。第二是从前述理论引出的结论:若欲认识事物,便需具备制作事物的全部知识,例如事物由以发生的全部原因。对于事实性真理本身,维科再也没有专门用这些术语明确地表达。然而后来,在一个再版本《第一新科学》中,维科宣称,知识奠基于下述独特的真理之上——‘有良好教养的公民社会世界无疑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因而必须在人类心灵的本性中发现人类活动的规律……其途径在于对人类心灵的形而上学思考’。这种对人类心灵的思考,关乎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人类的共同性,而不仅仅是智力进展方面的——便是合乎情理的。”Introduction to Leon Pompa, edited and translated, Vico, The First New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xxxxi.
  ③See Vico, The First New Science, chapter xi: “通过形而上学方式寻求不同民族本性的基本原则的必要性,提出了思考一切人类心灵的共同性这个问题。” p. 30; see also G. Vico, The New Science, trans. Bergin and Fisch, §331, p. 85.   [参考文献]
  [1]Karl Marx.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n. 3 [M].trans. by Samuel Moore and Edward Aveling,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7:372.
  [2]Marx’s letter to Lassalle: dated London, 28 April 1862[M]∥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41.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356.
  [3]Marx’s letter to Engels, 28 Apr. 1862, in Marx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41, pp.353354.
  [4]Giambattista Vico. On the Most Ancient Wisdom of the Italians[M]. trans. by Jason Taylor,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Min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5]The New Science of Giambattista Vico[M]. trans. by T. G. Bergin and M. H. Fisch,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5253.
  [6]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trans. Paul Guyer and Allen Woo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Robert Paul Wolf. Kant's Theory of Mental Activity: A Commentary on the Transcendental Analytic of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8]Isaiah Berlin. Vico and Herder: Two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M].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1976:130131.
  [9] Marx, Engels. Wir kennen nur eine einzige Wissenschaft, die Wissenschaft der Geschichte[M]∥MarxEngels Werke: vol. III. Berlin: Dietz Verlag:18.
  (責任编辑文格)
其他文献
摘要:政治精英参与外交决策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决策的民主程度,实现外交决策的制度化,增强外交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使外交决策能够反映国内社会的现实,更能够反映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变化的需要。政治精英的观念分配是重要的,外部信息对政治精英的影响能够直接作用于国家的对外政策。英美两国建立战后金融秩序的成功,归因于英美两国经济精英之间形成的观念共同体。公共外交应该致力于推动这种政治精英之间的观念共同体的形成。 
期刊
摘要:通过对既有民主化和政治稳定理论的梳理,发现了“治理绩效”这一中间变量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利用四组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的治理绩效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内政治稳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当经济绩效和政治绩效同时处于高质量发展时,转轨国家或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才能稳固;单纯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政治稳定并不牢固;政治绩效比经济绩效更具有维持政权合法性的作用。因此,即使在经济绩效波动
期刊
摘要:邻避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对2007-2014年发表在CSSCI上的54篇有关邻避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变量统计,分析了关于邻避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邻避问题研究存在以下問题:缺乏以多学科交叉为前提的多重视角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主题比例分配不均,概念、理论体系、逻辑范畴、演化规律的基础性研究比例较低;研究规范性不足
期刊
摘要:学者多认为《声无哀乐论》是一篇艺术理论文献或者音乐美学文献,事实上它是一篇哲学文献。嵇康认为声音只有音阶节奏是否平和的体性,而没有哀乐的属性;哀乐是人的情感属性,平和的音乐只是宣导人本有的哀乐之情。他进一步认为音乐本身也没有德行、功用等“象”。他认为音乐是有教化作用的,首先要实行无为之政的良善政治,使得人心平和,产生平和之乐,二者相互涵养天下才会大治。与儒家以礼乐为主的乐教观不同,嵇康的乐教
期刊
摘要:“人的主体性”确证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与基础。与近代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的确证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历史中实现的问题。进而,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活”生产实践的研究,从现代技术-工业活动的研究中探寻“人的主体性”何以可能以及何以实现的问题:首先,现代技术以工业活动的方式体现着人的类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证。科技作为人的劳动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增长和
期刊
摘要: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协调度是测量与评价城市发展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以内蒙古12个盟市为例,运用多元统计等方法测算了其城市发展质量,同时对此进行归类分析与评价,并进一步指出其相应的发展策略及建议。研究发现: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和呼伦贝尔发展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巴彦淖尔、通辽和赤峰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但协调度较低;锡林郭勒发展水平较低,但协调度较高;乌兰察布、兴安盟和阿拉善盟处于城市
期刊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三十年的成长变迁折射出我国审判工作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种司法技术手段与社会治理工具,《公报》承载着指导审判权良性运作、提升司法权威、展示司法成就、公开审判信息等多元功能。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之背景中,《公报》的主要功能定位在于推进审判信息公开,受众应以公众为主,而非法官或其他法律职业人。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多元并存的格局下,《公报》应以其文献与信息保藏、法制文化传承、服务科学
期刊
摘要:由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出意向性的直观必须建立在知觉基础之上,而知觉必须是建立在感觉之上的,由此在知觉意向性的三个维度——可视见、可述听、可触觉对身体进行现象学考察和还原:在可视见维度上借鉴胡塞尔图像意识中的图像本体、图像客体、图像事物概念将世界依其图像意向的不同划分为本象、直象、间象、想象,从而将身体分为本象身体、直象身体、间象身体、想象身体;在可述听维度上可以将身体划分为述元身体和述构身体;
期刊
摘要:城市老旧小区治理作为社区治理的一部分,日益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难点问题。从治理的基本要素出发,以南京市J小区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发现城市老旧小区治理面临着三重困境,即协调困境、过程困境和互动困境。但是,仅靠政府已无法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不断完善老旧小区的组织建设,实现小区组织化以增进小区内多元主体的互动,推动小区治理走向善治。  关键词:社区治理;老旧小区;治理困境;小区组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水平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据此,通过Richardson模型,采用面板数据验证了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并验证了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贷款利率和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也存在投资不足问题,整体上表现为投资不足,且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程度与自由现金流量分别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及负相关;从整体上看,贷款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