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电影引发的悲剧”,这是许多媒体对于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9月11日在班加西遇袭身亡发出的感慨。“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我们的心都要碎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话或许道出了这出美国外交史上重大悲剧所造成的“班加西之痛”。9.11这个特殊的时间,班加西这个特殊的地点,如此诡异地叠加在一起,实际引发的是人们对于美国“中东战略成败”的追问与评说。
大使之死
52岁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到底是怎么死的·迄今还是一个说法不一、不易还原真相的“罗生门”。美国官方的说法是,9月11日当天,一大群利比亚激进的萨拉菲派穆斯林聚集在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门前,抗议美籍导演制作的影片《穆斯林的无知》亵渎先知穆罕默德,当晚武装分子攻入领馆并向主建筑开火,史蒂文斯与领事馆新闻官史密斯“试图逃出失火建筑,因浓烟弥漫而走散”,几小时后史蒂文斯的尸体在班加西机场被找到,史密斯则被发现死在领馆内。
对于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多数媒体的说法是,9月11日的抗议中,数百名武装分子加入行列并朝天鸣枪,还封锁了进入领事馆的道路。当天深夜抗议群众情绪迅速激化,部分武装分子冲进领馆开枪扫射并纵火。史密斯不幸中弹身亡,而负责保卫领馆的利比亚内政部士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势单力薄无法阻止,只好紧急护送史蒂文斯撤离,但路上又遭到埋伏在附近农场中不明武装分子的火箭弹攻击,史蒂文斯被困在汽车内无法脱身,试图营救的两名陆战队员又被射杀,其他的营救行动也徒劳无功,最后史蒂文斯因吸入过多烟雾窒息死亡。
利比亚副总理穆斯塔法的说法是,武装分子冲进领事馆后纵火,由于馆舍受损,史蒂文斯和馆内工作人员撤离到户外,武装分子趁机向他们发射火箭弹,导致大使和三名外交官死亡。也有媒体报道称,武装分子发射火箭弹击中了外逃的载有美国大使及其他外交人员的座驾,使包括史蒂文斯在内的四人当场死亡,史蒂文斯的尸体还被武装分子游街示众……
说法如此之多,以致美国国务院也在9月13日表示,史蒂文斯的死因仍是谜团,不掌握有关大使何时死亡及死亡原因的详细信息。不过,不管真相是什么,追根溯源,要说史蒂文斯大使等人是死在影片《穆斯林的无知》及其导演巴奇莱手里,大概并不过分。
在利比亚等国引起广大穆斯林极大愤怒的正是挂在youtube网站上的这部电影长约13分钟的“片花”,其中充斥着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内容,甚至将穆罕默德描绘成“好色嗜杀的骗子”和“有恋童癖的私生子”。据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披露,《穆斯林的无知》的所谓导演是56岁的美籍犹太裔地产商萨姆·巴奇莱,据说他从约100名犹太捐助人那里筹集到500万美元,于去年在加利福尼亚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在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后,作为“始作俑者”的巴奇莱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已藏匿起来,他在一处秘密地点与美联社记者通话时,虽对在示威中死去的美国人“感到遗憾”,但仍保持对伊斯兰教的敌意,宣称“伊斯兰是癌症”。
“希拉里之问”
“我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拯救的城市会发生这样的事情·”9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这段不胜悲情的话可以被称为“希拉里之问”。
对于2011年利比亚的“反卡扎菲革命”,2007年至2009年曾任美驻利比亚使团副团长的史蒂文斯可谓是最早的一名“国际主义者”。当年4月,他就乘坐一艘希腊货船抵达战火中的班加西,成为美国驻利比亚“过渡委”的特使,雪中送炭为“过渡委”提供了“非致命性的军事援助”。今年5月,史蒂文斯又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身份抵达的黎波里,在当时美国国务院播出的短片中,他充满激情地表示:“利比亚人民站起来,要求自己的权利,我看了十分振奋。”从班加西始、到班加西终,史蒂文斯的经历似乎有一种宿命,他颂扬利比亚“人民起义”,却死在抗议的利比亚人手中。而在事后检视9.11这个时间点,人们会发现事件背后的“阴谋味道”越来越浓重,史蒂文斯只是牺牲品而已!
9.11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保守右翼提出“先发制人打击”、将矛头指向伊斯兰世界的根源。而从今年最终在9.11当天酿成重大事端的“肇事影片”《穆斯林的无知》来看,其出笼的背景和时机都有值得怀疑之处。
这部影片其实早在7月份就挂在youtube网站上了,但因为是英语,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而据半岛电视台说,正是在9.11事件11周年前夕,配上阿拉伯语的片花从“美国某基督教社区”流出,消息迅速在推特等网站传开,引来穆斯林的关注与愤怒。而这部电影本身也疑团重重,按照美国媒体人士的评价,从剪辑混乱、演技拙劣的这段片花来看,它根本不像一部预算500万美元电影的制作水平。特别是法新社指出,美国媒体最初报道是一名自称叫萨姆·巴奇莱的犹太裔美国人导演了这部片子,但现在这个人却查无记录,“巴奇莱”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化名。事实上,每当临近9.11事件周年纪念时,美国国内就会涌现出一股反伊斯兰教的情绪,与影子般的“巴奇莱”形成对照的清晰身影是美国牧师琼斯!去年9.11前,他曾做出过威胁焚烧《古兰经》的激进举动,而在今年9.11前,他高调在教会内播放《穆斯林的无知》片花,宣称要纪念9.11这个“国际审判穆罕默德日”。此外,美国海豹突击队前队员马特·比索内特恰恰在9月初推出了与他人合写的《艰难一日》一书,披露了对拉登尸体搜身、坐在拉登尸体上等“不能说的秘密”。种种“巧合”推波助澜之下,终令穆斯林民众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而在另一方面,与美国政府关系不大的一部影片最终引发美国外交人员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也有种种“巧合”。利比亚内政部的说法是,袭击领馆事件之所以发生,背后可能与“卡扎菲政权残余分子”的活动有关。《今日美国报》也怀疑,武装分子装备精良,同保卫领馆的美国和利比亚安全人员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激烈交火,不像是基于义愤的普通民众。CNN则报道称,与美国驻班加西领馆遇袭事件同时发生的美国驻埃及使馆被围堵事件中,现任基地组织首领扎瓦希里的一个弟弟就在示威人群中,而埃及的抗议示威之所以爆发,是9月10日前一家埃及电视台突然播放已在youtube网站上传播了数月的《穆斯林的无知》片花部分内容。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袭击事件的发生可能并非单纯因为一部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电影,而是恐怖分子在9.11事件11周年之际针对美国的“精心策划”。而用媒体的话来说,这是美国保守右翼与伊斯兰激进势力之间围绕9.11事件11周年的一次大碰撞。 美国中东政策之惑
“33年来首次有美国大使遇袭身亡!”这是路透社对于事件对正处于选战关键阶段的奥巴马影响的简单概括。而实际上,对于奥巴马来说,问题比路透社说的还要严重!
1979年,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阿道夫·达博斯被杀,同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抗议民众冲进美国驻伊朗使馆,劫持60多名美国使馆人员。这都是导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在1980年大选中落败无法连任的重要原因。
33年后的今天,奥巴马面临着比卡特更加尴尬的局面:美国支持下的利比亚革命,与反美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显然不是一回事,因此当受到“自己人”捅过来的一刀时,伤害当然更大。《纽约时报》说得最明白:“大使遇害威胁到美国同利比亚新政府之间的关系,后者刚从卡扎菲手里夺取了政权,事件也让美国舆论对‘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开端’前景感到失望!”
事情还不仅仅于此,“一部电影引发的悲剧”远不止是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害:在埃及,示威者向美国使馆院内投掷燃烧瓶和石块,抗议者呼吁进行“百万人大游行”;在也门,数千人集会冲击美国使馆,放火焚烧使馆汽车和美国国旗,造成多人死伤;黎巴嫩、伊朗、叙利亚、突尼斯、苏丹和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等地,甚至在欧洲的法国也相继爆发了反美示威……由亵渎伊斯兰教先知而引发的反美浪潮从中东蔓延到整个伊斯兰世界!
对此,英国《独立报》感慨,“阿拉伯之春”从来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好,利比亚的血腥暴力和埃及的示威应该足以打破任何有关“革命是对西方思想投下信任票的幻想”。对于急于用外交成绩赢得大选的奥巴马政府来说,这几乎是灾难性的!在英国《卫报》看来,目前的事态让奥巴马宣扬的“外交成果展板”变得千疮百孔:白宫有关“美国在利比亚决策正确”的说法不再可信;“与伊斯兰世界和解”的倡议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奥巴马曾说,本·拉登被打死是对伊斯兰圣战组织的致命打击,然而,现在的事态恰恰给了奥巴马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而许多人开始质疑,“重返亚太”让奥巴马政府忽略了中东,才有“班加西之痛”。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轮反美浪潮背后折射出的是,中东剧变后伊斯兰势力的崛起,这些国家在经历“民主转型”后一定程度上更加警惕美国,而美国对此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不过,把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都推到奥巴马身上似乎也不太公平。俄罗斯《观点报》就指出:“是西方自己长期以来对伊斯兰教的不尊重和侮辱,使它们点燃的中东革命动荡之火反而烧着了自己的眉毛。”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称,如果认为反伊斯兰教的运动只是在9.11之后才发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西方,妖魔化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心态一直存在。早在1988年,英国作家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就引发伊斯兰世界的抗议。2005年,丹麦最大的报纸《日德兰邮报》刊登了12幅有关穆罕默德的漫画,引起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等国持续数周的抗议和暴力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而在9.11事件11周年纪念日里,伊斯兰世界的反西方情绪终于又酿成班加西的另一次“恐怖袭击”,这里面有阴谋因素,但恐怕也不能仅用阴谋来解释。
面对“班加西之痛”,“希拉里之问”也许会长久地回响在美国官员的脑子里!
大使之死
52岁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到底是怎么死的·迄今还是一个说法不一、不易还原真相的“罗生门”。美国官方的说法是,9月11日当天,一大群利比亚激进的萨拉菲派穆斯林聚集在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门前,抗议美籍导演制作的影片《穆斯林的无知》亵渎先知穆罕默德,当晚武装分子攻入领馆并向主建筑开火,史蒂文斯与领事馆新闻官史密斯“试图逃出失火建筑,因浓烟弥漫而走散”,几小时后史蒂文斯的尸体在班加西机场被找到,史密斯则被发现死在领馆内。
对于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多数媒体的说法是,9月11日的抗议中,数百名武装分子加入行列并朝天鸣枪,还封锁了进入领事馆的道路。当天深夜抗议群众情绪迅速激化,部分武装分子冲进领馆开枪扫射并纵火。史密斯不幸中弹身亡,而负责保卫领馆的利比亚内政部士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势单力薄无法阻止,只好紧急护送史蒂文斯撤离,但路上又遭到埋伏在附近农场中不明武装分子的火箭弹攻击,史蒂文斯被困在汽车内无法脱身,试图营救的两名陆战队员又被射杀,其他的营救行动也徒劳无功,最后史蒂文斯因吸入过多烟雾窒息死亡。
利比亚副总理穆斯塔法的说法是,武装分子冲进领事馆后纵火,由于馆舍受损,史蒂文斯和馆内工作人员撤离到户外,武装分子趁机向他们发射火箭弹,导致大使和三名外交官死亡。也有媒体报道称,武装分子发射火箭弹击中了外逃的载有美国大使及其他外交人员的座驾,使包括史蒂文斯在内的四人当场死亡,史蒂文斯的尸体还被武装分子游街示众……
说法如此之多,以致美国国务院也在9月13日表示,史蒂文斯的死因仍是谜团,不掌握有关大使何时死亡及死亡原因的详细信息。不过,不管真相是什么,追根溯源,要说史蒂文斯大使等人是死在影片《穆斯林的无知》及其导演巴奇莱手里,大概并不过分。
在利比亚等国引起广大穆斯林极大愤怒的正是挂在youtube网站上的这部电影长约13分钟的“片花”,其中充斥着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内容,甚至将穆罕默德描绘成“好色嗜杀的骗子”和“有恋童癖的私生子”。据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披露,《穆斯林的无知》的所谓导演是56岁的美籍犹太裔地产商萨姆·巴奇莱,据说他从约100名犹太捐助人那里筹集到500万美元,于去年在加利福尼亚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在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后,作为“始作俑者”的巴奇莱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已藏匿起来,他在一处秘密地点与美联社记者通话时,虽对在示威中死去的美国人“感到遗憾”,但仍保持对伊斯兰教的敌意,宣称“伊斯兰是癌症”。
“希拉里之问”
“我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拯救的城市会发生这样的事情·”9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这段不胜悲情的话可以被称为“希拉里之问”。
对于2011年利比亚的“反卡扎菲革命”,2007年至2009年曾任美驻利比亚使团副团长的史蒂文斯可谓是最早的一名“国际主义者”。当年4月,他就乘坐一艘希腊货船抵达战火中的班加西,成为美国驻利比亚“过渡委”的特使,雪中送炭为“过渡委”提供了“非致命性的军事援助”。今年5月,史蒂文斯又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身份抵达的黎波里,在当时美国国务院播出的短片中,他充满激情地表示:“利比亚人民站起来,要求自己的权利,我看了十分振奋。”从班加西始、到班加西终,史蒂文斯的经历似乎有一种宿命,他颂扬利比亚“人民起义”,却死在抗议的利比亚人手中。而在事后检视9.11这个时间点,人们会发现事件背后的“阴谋味道”越来越浓重,史蒂文斯只是牺牲品而已!
9.11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保守右翼提出“先发制人打击”、将矛头指向伊斯兰世界的根源。而从今年最终在9.11当天酿成重大事端的“肇事影片”《穆斯林的无知》来看,其出笼的背景和时机都有值得怀疑之处。
这部影片其实早在7月份就挂在youtube网站上了,但因为是英语,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而据半岛电视台说,正是在9.11事件11周年前夕,配上阿拉伯语的片花从“美国某基督教社区”流出,消息迅速在推特等网站传开,引来穆斯林的关注与愤怒。而这部电影本身也疑团重重,按照美国媒体人士的评价,从剪辑混乱、演技拙劣的这段片花来看,它根本不像一部预算500万美元电影的制作水平。特别是法新社指出,美国媒体最初报道是一名自称叫萨姆·巴奇莱的犹太裔美国人导演了这部片子,但现在这个人却查无记录,“巴奇莱”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化名。事实上,每当临近9.11事件周年纪念时,美国国内就会涌现出一股反伊斯兰教的情绪,与影子般的“巴奇莱”形成对照的清晰身影是美国牧师琼斯!去年9.11前,他曾做出过威胁焚烧《古兰经》的激进举动,而在今年9.11前,他高调在教会内播放《穆斯林的无知》片花,宣称要纪念9.11这个“国际审判穆罕默德日”。此外,美国海豹突击队前队员马特·比索内特恰恰在9月初推出了与他人合写的《艰难一日》一书,披露了对拉登尸体搜身、坐在拉登尸体上等“不能说的秘密”。种种“巧合”推波助澜之下,终令穆斯林民众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而在另一方面,与美国政府关系不大的一部影片最终引发美国外交人员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也有种种“巧合”。利比亚内政部的说法是,袭击领馆事件之所以发生,背后可能与“卡扎菲政权残余分子”的活动有关。《今日美国报》也怀疑,武装分子装备精良,同保卫领馆的美国和利比亚安全人员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激烈交火,不像是基于义愤的普通民众。CNN则报道称,与美国驻班加西领馆遇袭事件同时发生的美国驻埃及使馆被围堵事件中,现任基地组织首领扎瓦希里的一个弟弟就在示威人群中,而埃及的抗议示威之所以爆发,是9月10日前一家埃及电视台突然播放已在youtube网站上传播了数月的《穆斯林的无知》片花部分内容。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袭击事件的发生可能并非单纯因为一部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电影,而是恐怖分子在9.11事件11周年之际针对美国的“精心策划”。而用媒体的话来说,这是美国保守右翼与伊斯兰激进势力之间围绕9.11事件11周年的一次大碰撞。 美国中东政策之惑
“33年来首次有美国大使遇袭身亡!”这是路透社对于事件对正处于选战关键阶段的奥巴马影响的简单概括。而实际上,对于奥巴马来说,问题比路透社说的还要严重!
1979年,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阿道夫·达博斯被杀,同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抗议民众冲进美国驻伊朗使馆,劫持60多名美国使馆人员。这都是导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在1980年大选中落败无法连任的重要原因。
33年后的今天,奥巴马面临着比卡特更加尴尬的局面:美国支持下的利比亚革命,与反美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显然不是一回事,因此当受到“自己人”捅过来的一刀时,伤害当然更大。《纽约时报》说得最明白:“大使遇害威胁到美国同利比亚新政府之间的关系,后者刚从卡扎菲手里夺取了政权,事件也让美国舆论对‘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开端’前景感到失望!”
事情还不仅仅于此,“一部电影引发的悲剧”远不止是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害:在埃及,示威者向美国使馆院内投掷燃烧瓶和石块,抗议者呼吁进行“百万人大游行”;在也门,数千人集会冲击美国使馆,放火焚烧使馆汽车和美国国旗,造成多人死伤;黎巴嫩、伊朗、叙利亚、突尼斯、苏丹和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等地,甚至在欧洲的法国也相继爆发了反美示威……由亵渎伊斯兰教先知而引发的反美浪潮从中东蔓延到整个伊斯兰世界!
对此,英国《独立报》感慨,“阿拉伯之春”从来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好,利比亚的血腥暴力和埃及的示威应该足以打破任何有关“革命是对西方思想投下信任票的幻想”。对于急于用外交成绩赢得大选的奥巴马政府来说,这几乎是灾难性的!在英国《卫报》看来,目前的事态让奥巴马宣扬的“外交成果展板”变得千疮百孔:白宫有关“美国在利比亚决策正确”的说法不再可信;“与伊斯兰世界和解”的倡议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奥巴马曾说,本·拉登被打死是对伊斯兰圣战组织的致命打击,然而,现在的事态恰恰给了奥巴马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而许多人开始质疑,“重返亚太”让奥巴马政府忽略了中东,才有“班加西之痛”。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轮反美浪潮背后折射出的是,中东剧变后伊斯兰势力的崛起,这些国家在经历“民主转型”后一定程度上更加警惕美国,而美国对此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不过,把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都推到奥巴马身上似乎也不太公平。俄罗斯《观点报》就指出:“是西方自己长期以来对伊斯兰教的不尊重和侮辱,使它们点燃的中东革命动荡之火反而烧着了自己的眉毛。”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称,如果认为反伊斯兰教的运动只是在9.11之后才发生,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西方,妖魔化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心态一直存在。早在1988年,英国作家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就引发伊斯兰世界的抗议。2005年,丹麦最大的报纸《日德兰邮报》刊登了12幅有关穆罕默德的漫画,引起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等国持续数周的抗议和暴力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而在9.11事件11周年纪念日里,伊斯兰世界的反西方情绪终于又酿成班加西的另一次“恐怖袭击”,这里面有阴谋因素,但恐怕也不能仅用阴谋来解释。
面对“班加西之痛”,“希拉里之问”也许会长久地回响在美国官员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