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人教版运算定律难点突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在《运算定律》这一单元中,将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做了集中系统的编排。随着数的学习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些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在小数、分数的简便运算中同样是知识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本单元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58-01
  运算定律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进行系统的、完整的认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尝试概括并且建立知识模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即算用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运算定律虽然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例如,在讲解这单元难点中的难点──乘法分配律时,可以引入这样的情景:新学期伊始,爸爸为彭彭和枫枫兄妹俩购买学习用具,其中作业本每本2元,彭彭需要8本,枫枫需要6本,买作业本需要付多少元钱?学生通常会有以下两种解法:(1)8×2+6×2=28(元);(2)(8+6)×2=28(元)。所举事例是生活实际,可以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说两个算式表达的意义,不同的思路、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得到“8×2+6×2=(8+6)×2”这一结论。通过生活经验,教师再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理解“8×2+6×2”表示8个2和6个2的和就是14个2,反过来“(8+6)×2”表示14个2,也可以拆开来用8个2加6个2来解答。接着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样逐步抽象、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分配律。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运算定律基本上能用相应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我们不仅要通过现实生活来总结出运算定律,还要在运算定律的应用中,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正确地解释缘由,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
  一、举一反三,降低学习难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比较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也相对集中,为了减少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以把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三个层次以降低学习难度。
  第一层:加减法相关的运算性质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贮存,加法的交换、结合律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来说比较简单,学习起来不会太费劲;减法性质涉及到添加括号和变换符号,难了点,但是好在加、减法的情境相通,把加减法的知识一起学习,可以加深印象,也便于灵活应用。
  第二層:乘法交换、结合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为了避免学生混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在第二层没有把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同属于乘法的乘法分配律放进来,减少了干扰,进而也避免相近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为学生能更好地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这一类的同级运算问题进行灵活处理。
  第三层:乘法分配律
  学生们通过前面两层的学习,知识框架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在心里大概已经明确,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乘法分配律,把它单独分到第三层,随着原有运算顺序的变化,两级运算的运算形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可以专心的理解,降低了对比难度,分散了学习的难点,会使教学更加容易,学生学习也更加轻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编排顺序是:“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这样安排的教学顺序,可以按四则运算进行归类。教学时,可以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的高效。
  二、合理的调整教材顺序,设计对比练习
  “乘法交换律”在某些方面与“加法交换律”存在着很多共性,比如这两种运算都是交换数的位置,运算的结果不变。基于这样的共性,“乘法的结合律”和“加法的结合律”可以安排在同一个课时。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a+b=b+a,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得出加法交换律的定义: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a×b=b×a的结论,并做好与加法交换律的对比,在与“加法交换律”的类比中推理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有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对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探究“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之间的共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出a+b+c=a+(b+c),文字定义为加法结合律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学乘法结合律可以和加法结合律类比,得出a×b×c=a×(b×c),在与“加法结合律”的类比中得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好类比教学,在设计课下练习时也要做好对比练习。要知道,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下,新方法、新知识会对旧方法、旧知识形成认知障碍,因此,对比练习的设计,能让学生从障碍中走出来。学习加法运算律后,往往会对加减混合运算产生运算方法上的障碍,同样,学习乘法运算律后,会对乘除混合的计算产生影响,并且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这种情况下,除了要做好对比学习外,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走向清晰,摆脱障碍。
  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运算定律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都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真正感受到运算规律的实用价值。老师在讲解后,要让学生凭借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一些更实际的例子,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运算定律的规律,并把运算定律叙述出来。教师还要给学生空间,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规律表达出来,最后,再引入课本的统一字母表示,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化表示,这样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方便记忆。
  运算定律的教学,是一个发现、探索、反思、总结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运算定律才能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教师要放开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找到不同运算律之间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初步感受运算律潜在的魅力。在教学运算律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多举例子,让其他学生评价例子恰当与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运算律是可以有规律遵循的,而不是随意编造的。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比较,掌握这些规律之间的共性、异性,最终回归数学,用符号字母表示这些规律。这就是要锻炼学生,让学生去发现规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卫星.计算教学:“简便”不等于“简单”——从“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的整理与复习”说起[J].辽宁教育,2016(03):83-85.
  [2]陆娟.活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18(09):3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很多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都引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并主动从先进国家引入与借鉴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对中职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还增加了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由于中职院校更侧重于职业化教育,在校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其课程体系也与学生就业相脱节,并制约着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了扭转当前现象,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职院校学生数学成绩。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42-01  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极其枯燥乏味,且逻辑思维较强,加上小学生本来的理解能力
期刊
【摘要】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教育改革的方向,新课改下的核心素养成为我们的重点内容。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的意义十分重要,不仅包含了对高中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时,也包含了多种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怎样打破传统模式的枷锁,怎样才能让数学学科得到进步与发展,怎样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一直在探讨与尝试解决的。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核心素养的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
期刊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更高要求,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素养教育是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就更应该在教学时有这方面意识,本文中笔者就核心素养与分数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小学数学这方面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分数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数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待于数学教师进一步的学习与运用,从而优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思想 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61-01  数学是小学教
期刊
【摘要】本文使用实证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意义建构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微课”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包含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促进“从做中学”中的不同经验融合、通过“因材反思”和“分层反思”对已建构的数学意义进一步深化等途径。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数学教学 微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教学模式中融入现代化信息手段越来越多,微课就是现代信息化下的产物,极具代表性。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容易操作、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无距离交流等等,它的出现广受好评。利用微课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和质量,也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微课 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2018年度甘肃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追求,科学技能的掌握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日益蓬勃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对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做出了发展性的改革,使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掌握高新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地方。技术的研究是基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学好这门课程。学好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脑力
期刊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正在从专业型人才转变为综合型人才。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于电脑的操作的熟悉度、对于办公软件的操作的熟悉度均是体现在他们的竞争力中。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类型的转变要求学生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必须要拥有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一个较好的基础对于学生未来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
期刊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课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也在不断探索革新之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革新之路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在生活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有较高应用频率的学科,有较强的吸引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应用合理的培养方法是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主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革新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