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做好各种各样的检查验收,基层幼儿园往往会对照检查验收评估标准,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鼓励幼儿教师认真撰写计划方案、教育笔记、家园联系记录、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等等各种文字材料,出现了“笔头工作过多”的现象。到底如何正确看待幼儿教师“笔头工作过多”问题,对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幼儿教师“写”的功能是应付检查,还是真实生活
[案例]
为了迎接本学期的省优质园验收,对全园的教室、活动区域都进行重新布置,要求教师在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各类计划、活动反思、随笔、观察笔记等资料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园完善优质园验收中缺少的材料。于是,教师们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白天忙着布置班级的主题墙、丰富区域材料,晚上回到家还要挑灯夜战。很多教师从网络上复制、下载,甚至文字资料中的格式和名称都没有改变。有的教师说:“反正是为了应付检查,没必要花心思认真写。”
[反思]
在目前幼儿教育中,从幼儿园领导到老师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撰写各种文字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是为了“创建”、“达标”等活动积累过程性文字材料。这种观点对于幼儿教师的撰写过程来说,是一个严重误区。撰写各种文字材料应该是作为一名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就像一名医生要写处方、会计要做账一样,撰写文字材料是教师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之一。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同样也离不开撰写各种文字材料,这是作为一名职业幼儿教师的真实生活方式。比如,“周计划”的撰写,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小学、中学,幼儿一日在园,除了固定的集体教学活动,还会有区域游戏、户外锻炼以及点心等环节。幼儿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的每个活动,详细地书写周计划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设想和安排,才能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如果把幼儿教师“写”的功能仅仅定位在应付检查评比上,往往让幼儿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体验,对待各种材料撰写就会敷衍了事,为完成任务而写,不利于幼儿教师建立一种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不利于唤醒幼儿教师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
二、幼儿教师“写”的价值是参与,还是促进教师发展
[案例]
某幼儿园在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要求成员们围绕课题撰写论文时,有的教师说:“班级每天的琐事那么多,哪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主持人帮我们写吧?”有的教师说:“反正网络上有很多相关内容,随便复制一篇就行了。”还有的说:“我们只想在课题结题证书上,有我们的名字,够评职称就行了。”……
[反思]
幼儿教师不能只做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而要成为一名研究者。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其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方式就是研究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实在在问题,而幼儿园要求撰写教育笔记、观察记录,都是记录发生在幼儿教师身边真实的、鲜活的事件,撰写过程不仅是记录教师真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教师的“真正”撰写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过程。比如: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身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和别的幼儿之间的交往问题,往往会因为一个玩具起争执,大打出手。如何帮助独生子女学会交往的问题就摆在教师的面前。教师们为解决问题会主动查找资料,主动学习别人丰富的经验,这种有意学习,会在无形中不断积累教师们的理论素养。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运用,这就是实践过程,它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智慧。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必须镶嵌于幼儿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依赖于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反思能力,认真撰写计划、方案、总结、教育随笔、反思、教育观察等各种材料无疑是一种有益地提升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幼儿教师“写”的价值仅仅定位在让教师们参与,势必首先会造成对幼儿教师撰写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只有树立了幼儿教师的“写”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念,才能深度挖掘幼儿教师潜在的素质,让幼儿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化为主动发展,在主动发展中日趋专业,步入教育幸福的殿堂。
三、幼儿教师“写”的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
[案例]
为了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幼儿园规定每周写一篇随笔、反思或者观察日记,每个月写一篇质量较高的小文章。在每月例行的文字资料检查中,发现年轻教师们上交的文字资料在数量上全部符合要求。随便打开一位教师的随笔,你会发现短短的几百字随笔,换个名称就成了反思。然而再仔细推敲反思,只有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根本没有“反省”、“思考”的内容。
[反思]
新课程实施后,幼儿教育领域的各种学术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特别是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策略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较好地丰富了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做法。诸如,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观察、教育随笔、小课题研究等等。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做法对促进教师的发展确实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科研兴园”、“科研强园”的引领下,许多幼儿园没有把握幼儿教师撰写各种文字材料的内涵,没有结合本园工作实际情况,把其他幼儿园的各种成功做法全部照搬到自己的幼儿园来,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撰写一定数量的各种文字材料,比如,一天一篇教育随笔、一周一篇教育案例、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等等。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教师行业中最辛苦、责任最大的一类教师,她们每天眼睛要盯着几十个孩子,要确保幼儿的安全,要保证孩子们吃好、睡好,还要开展相应的教学和游戏活动,属于幼儿教师自己的时间,思考的时间本身就很少。如果幼儿园在要求教师完成文字材料撰写上,仅做数量要求,而没有质量的要求,势必会造成教师们一方面感觉到完成这些文字材料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另一方面教师们也不会认真去观察、去思考,不会用心去撰写,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四、幼儿教师“写”的内容是求同,还是存异
[案例]
为了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也为了夯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某幼儿园将教师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适应期是教师初步形成教学能力的时期,因此从书写最基本的教学反思、随笔和观察笔记入手,同时每月写一篇质量稍好的小文章。发展期教师对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得心应手,鼓励她们参与幼儿园课题中的子课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比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步入成熟期后,已经有足够的见解去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成为幼儿园的中坚力量,此时她们可以自由选题进行研究,给她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断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反思]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幼儿园在要求教师撰写材料的内容上是求同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是:全园教师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撰写,或者是同一个文体进行撰写。这种“相同”,实际是要求全园所有的教师有相同专业技能、相同的专业知识、相同的职业道德。正是这种“相同”造成教师在撰写各种材料中,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少,而理论上的套话多;有深度的理论反思少,而简单事件的描述多;有价值的实际研究少,常规常见的幼儿教育内容多等等现象。
幼儿教师撰写内容要求是求异的,这就要求,幼儿园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内容要求。其次,注重开展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备、成果展示、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典型案例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能力。比如,学期末教师书写幼儿评语工作,首先学习书写好的评语模式,然后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撰写评语进行讨论,最后每人现场撰写一条评语,有针对性进行相互点评。
一、幼儿教师“写”的功能是应付检查,还是真实生活
[案例]
为了迎接本学期的省优质园验收,对全园的教室、活动区域都进行重新布置,要求教师在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各类计划、活动反思、随笔、观察笔记等资料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园完善优质园验收中缺少的材料。于是,教师们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白天忙着布置班级的主题墙、丰富区域材料,晚上回到家还要挑灯夜战。很多教师从网络上复制、下载,甚至文字资料中的格式和名称都没有改变。有的教师说:“反正是为了应付检查,没必要花心思认真写。”
[反思]
在目前幼儿教育中,从幼儿园领导到老师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撰写各种文字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为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是为了“创建”、“达标”等活动积累过程性文字材料。这种观点对于幼儿教师的撰写过程来说,是一个严重误区。撰写各种文字材料应该是作为一名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就像一名医生要写处方、会计要做账一样,撰写文字材料是教师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之一。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同样也离不开撰写各种文字材料,这是作为一名职业幼儿教师的真实生活方式。比如,“周计划”的撰写,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小学、中学,幼儿一日在园,除了固定的集体教学活动,还会有区域游戏、户外锻炼以及点心等环节。幼儿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的每个活动,详细地书写周计划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设想和安排,才能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如果把幼儿教师“写”的功能仅仅定位在应付检查评比上,往往让幼儿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体验,对待各种材料撰写就会敷衍了事,为完成任务而写,不利于幼儿教师建立一种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不利于唤醒幼儿教师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
二、幼儿教师“写”的价值是参与,还是促进教师发展
[案例]
某幼儿园在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要求成员们围绕课题撰写论文时,有的教师说:“班级每天的琐事那么多,哪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主持人帮我们写吧?”有的教师说:“反正网络上有很多相关内容,随便复制一篇就行了。”还有的说:“我们只想在课题结题证书上,有我们的名字,够评职称就行了。”……
[反思]
幼儿教师不能只做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而要成为一名研究者。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其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方式就是研究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实在在问题,而幼儿园要求撰写教育笔记、观察记录,都是记录发生在幼儿教师身边真实的、鲜活的事件,撰写过程不仅是记录教师真实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教师的“真正”撰写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过程。比如: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身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和别的幼儿之间的交往问题,往往会因为一个玩具起争执,大打出手。如何帮助独生子女学会交往的问题就摆在教师的面前。教师们为解决问题会主动查找资料,主动学习别人丰富的经验,这种有意学习,会在无形中不断积累教师们的理论素养。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运用,这就是实践过程,它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智慧。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必须镶嵌于幼儿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依赖于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反思能力,认真撰写计划、方案、总结、教育随笔、反思、教育观察等各种材料无疑是一种有益地提升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幼儿教师“写”的价值仅仅定位在让教师们参与,势必首先会造成对幼儿教师撰写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只有树立了幼儿教师的“写”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念,才能深度挖掘幼儿教师潜在的素质,让幼儿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化为主动发展,在主动发展中日趋专业,步入教育幸福的殿堂。
三、幼儿教师“写”的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
[案例]
为了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幼儿园规定每周写一篇随笔、反思或者观察日记,每个月写一篇质量较高的小文章。在每月例行的文字资料检查中,发现年轻教师们上交的文字资料在数量上全部符合要求。随便打开一位教师的随笔,你会发现短短的几百字随笔,换个名称就成了反思。然而再仔细推敲反思,只有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根本没有“反省”、“思考”的内容。
[反思]
新课程实施后,幼儿教育领域的各种学术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特别是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策略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较好地丰富了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做法。诸如,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观察、教育随笔、小课题研究等等。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做法对促进教师的发展确实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科研兴园”、“科研强园”的引领下,许多幼儿园没有把握幼儿教师撰写各种文字材料的内涵,没有结合本园工作实际情况,把其他幼儿园的各种成功做法全部照搬到自己的幼儿园来,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撰写一定数量的各种文字材料,比如,一天一篇教育随笔、一周一篇教育案例、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等等。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教师行业中最辛苦、责任最大的一类教师,她们每天眼睛要盯着几十个孩子,要确保幼儿的安全,要保证孩子们吃好、睡好,还要开展相应的教学和游戏活动,属于幼儿教师自己的时间,思考的时间本身就很少。如果幼儿园在要求教师完成文字材料撰写上,仅做数量要求,而没有质量的要求,势必会造成教师们一方面感觉到完成这些文字材料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另一方面教师们也不会认真去观察、去思考,不会用心去撰写,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四、幼儿教师“写”的内容是求同,还是存异
[案例]
为了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也为了夯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某幼儿园将教师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适应期是教师初步形成教学能力的时期,因此从书写最基本的教学反思、随笔和观察笔记入手,同时每月写一篇质量稍好的小文章。发展期教师对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得心应手,鼓励她们参与幼儿园课题中的子课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比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步入成熟期后,已经有足够的见解去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成为幼儿园的中坚力量,此时她们可以自由选题进行研究,给她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断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反思]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幼儿园在要求教师撰写材料的内容上是求同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是:全园教师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撰写,或者是同一个文体进行撰写。这种“相同”,实际是要求全园所有的教师有相同专业技能、相同的专业知识、相同的职业道德。正是这种“相同”造成教师在撰写各种材料中,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少,而理论上的套话多;有深度的理论反思少,而简单事件的描述多;有价值的实际研究少,常规常见的幼儿教育内容多等等现象。
幼儿教师撰写内容要求是求异的,这就要求,幼儿园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内容要求。其次,注重开展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备、成果展示、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典型案例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能力。比如,学期末教师书写幼儿评语工作,首先学习书写好的评语模式,然后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撰写评语进行讨论,最后每人现场撰写一条评语,有针对性进行相互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