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普查、定点观察、饲养对比观察,基本摸清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省文山州范围内的发生概况、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非洲大蜗牛 发生特点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58-01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Ferussac)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又名非洲蜗牛、褐色玛瑙螺,别名玛瑙蜗牛,俗名菜螺、花螺。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2001年云南省文山州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时,在麻栗坡县南温河、八布,富宁县郎恒、新华,马关县木厂镇、健康农场等地发现有非洲大蜗牛。由于非洲大蜗牛食性杂,摄食凶猛,严重为害当地农、林等作物,研究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防治控制蔓延为害十分必要。
一、形态特征
成螺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贝壳高l0cm左右。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卵呈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长4.5-7mm,宽4-5mm。幼螺刚孵化时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形状与成螺相似。
二、分布及危害
调查发现,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南温河,富宁县郎恒、剥隘,马关县古林箐、南捞等11个乡(镇)和天保、八布、健康三个国营农场有非洲大蜗牛发生危害,分布在850M以下低海拔河谷区。2005年发生面积8626hm2。后经2005年和2006年大力防治,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大幅下降。至2013年,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又有明显增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非洲大蜗牛在文山州危害的寄主植物主要有十字花科蔬菜、玉米、甘蔗、芭蕉芋、薯类、香蕉、瓜类、豆科作物、广芋、橙(桔)类、菠萝、茶叶、仙人掌等近30种(类)植物。
五點取样法调查作物地的蜗牛密度,每点调查1m2。经调查,大蜗牛虫口密度多在10-30头/㎡,个别密度高的地点可达80头/㎡以上。一般仙人掌及香蕉等植物上大蜗牛虫口密度较高。
五点取样法调查作物受害程度,每点调查1m2,以植物被食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受害程度。调查结果,大蜗牛主要取食植物叶片,作物受害率一般在10-25%,平均为15.4%,重的可达80%以上。受害程度较突出的是小白菜等叶菜类蔬菜。
三、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喜阴湿环境。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后开始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期。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交配时间在晚上9:30-11:00,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表土下1-2 cm的土层中或较潮湿的枯草堆、垃圾堆中,每头产卵量150-300粒。初孵的幼螺不取食,3-4天后开始取食。
非洲大蜗牛在文山州1年发生3代,以成、幼螺在杂草、乱石堆中、土洞内等隐蔽的地方越冬。次年3月,气温回升到16℃,土壤湿度达60%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5月上旬第1代开始交配,第2代、第3代分别于7月上旬、9月上旬开始交配。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力强。从交配到产卵需5-7天;产卵到孵化需7-10天;孵化到性成熟需5-6个月。11月下旬至12月初,遇14℃以下的持续降温即吐蜡封口进入冬眠;越冬(休眠)期3-4个月。越冬期长短与气温成反比,当年冬季气温高则越冬期较短,反之较长。
四、传播途径
调查发现,非洲大蜗牛自然传播能力是有限的,其每晚(估计6-8h)爬行距离不超过50m;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饲养观察,非洲大蜗牛在海拔850 m及以上地区虽能正常取食,但不能越冬。由此判断,适宜非洲大蜗牛生长、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50 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这海拔分界线可作为我州及类似地区在各种产品外调风险性评估的主要依据。各地大蜗牛冬眠始期和春季解眠时间稍有差异,海拔低的地方冬眠始期晚而春季解眠时间早,休眠期短;海拔高的地方休眠期长。
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
六、综合防治对策
一是加强检疫,严控传播。大力宣传,严禁因人工饲养或观赏需要人为贩运、携带传播非洲大蜗牛;加强口岸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货物、种子、苗木及植物产品和运输工具认真检查,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有非洲大蜗牛,可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在21℃气温以下应熏蒸24小时;认真搞好疫区农产品外调检疫工作,对外运植物及其产品和运输工具进行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调运。
二是适时物理防治。利用非洲大蜗牛个体大,爬行缓慢,便于捕捉的特点,动员广大群众捕捉非洲大蜗牛,然后集中经石灰处理挖坑填埋;在非洲大蜗牛可能隐藏的地方,投放白菜或甘蓝等其喜好食物诱集,到晚上9:00-11:00点去查捕,然后集中深埋处理。
三是倡导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垃圾堆、乱石堆等适宜大蜗牛越冬的场所,减少其可越冬场所,降低来年蜗牛基数;根据非洲大蜗牛喜潮怕水的特性,可实行水旱轮作,改变其栖息的生态环境,直接淹死或控制其繁殖为害。
四是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利用细菌、线虫寄生生物等防治非洲大蜗牛,但目前应用不多;宣传保护利用蟾蜍、鸟类等有益天敌的捕食性来控制、降低大蜗牛虫口密度;倡导大力养殖鸡、鸭、鹅等来啄食控制非州大蜗牛。
五是适度化学防治。结合初冬时节清除杂草、垃圾堆的同时,在田地周边及其它可能或适宜大蜗牛隐藏的地方,按500克/㎡撒施石灰粉,可有效杀死非洲大蜗牛卵、幼螺及成螺,防效很好。综合应用其他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有作物的地方,傍晚用5%四聚乙醛颗粒剂按6kg/hm2撒施进行诱杀,效果达80%以上。
参考文献
[1] 冉俊祥.非洲大蜗牛的传播危害和防治.植物保护,1990年2期.
[2] 黄世水等.非洲大蜗牛的传播方式与防治对策初探.植物检疫,1998年第4期.
[3] 李喜阳.非洲大蜗牛及检疫处理.
[4] 王代昌.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第10期.
[5] 李萍,黄新动等.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植物检疫,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田宗立(1965-),男,云南马关人,农艺师,长期从事植保植检工作。
[关键词] 非洲大蜗牛 发生特点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58-01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Ferussac)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的大型贝壳螺,又名非洲蜗牛、褐色玛瑙螺,别名玛瑙蜗牛,俗名菜螺、花螺。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2001年云南省文山州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时,在麻栗坡县南温河、八布,富宁县郎恒、新华,马关县木厂镇、健康农场等地发现有非洲大蜗牛。由于非洲大蜗牛食性杂,摄食凶猛,严重为害当地农、林等作物,研究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防治控制蔓延为害十分必要。
一、形态特征
成螺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贝壳高l0cm左右。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卵呈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长4.5-7mm,宽4-5mm。幼螺刚孵化时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形状与成螺相似。
二、分布及危害
调查发现,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南温河,富宁县郎恒、剥隘,马关县古林箐、南捞等11个乡(镇)和天保、八布、健康三个国营农场有非洲大蜗牛发生危害,分布在850M以下低海拔河谷区。2005年发生面积8626hm2。后经2005年和2006年大力防治,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大幅下降。至2013年,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又有明显增大,须引起高度重视。
非洲大蜗牛在文山州危害的寄主植物主要有十字花科蔬菜、玉米、甘蔗、芭蕉芋、薯类、香蕉、瓜类、豆科作物、广芋、橙(桔)类、菠萝、茶叶、仙人掌等近30种(类)植物。
五點取样法调查作物地的蜗牛密度,每点调查1m2。经调查,大蜗牛虫口密度多在10-30头/㎡,个别密度高的地点可达80头/㎡以上。一般仙人掌及香蕉等植物上大蜗牛虫口密度较高。
五点取样法调查作物受害程度,每点调查1m2,以植物被食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受害程度。调查结果,大蜗牛主要取食植物叶片,作物受害率一般在10-25%,平均为15.4%,重的可达80%以上。受害程度较突出的是小白菜等叶菜类蔬菜。
三、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喜阴湿环境。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后开始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期。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交配时间在晚上9:30-11:00,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表土下1-2 cm的土层中或较潮湿的枯草堆、垃圾堆中,每头产卵量150-300粒。初孵的幼螺不取食,3-4天后开始取食。
非洲大蜗牛在文山州1年发生3代,以成、幼螺在杂草、乱石堆中、土洞内等隐蔽的地方越冬。次年3月,气温回升到16℃,土壤湿度达60%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5月上旬第1代开始交配,第2代、第3代分别于7月上旬、9月上旬开始交配。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力强。从交配到产卵需5-7天;产卵到孵化需7-10天;孵化到性成熟需5-6个月。11月下旬至12月初,遇14℃以下的持续降温即吐蜡封口进入冬眠;越冬(休眠)期3-4个月。越冬期长短与气温成反比,当年冬季气温高则越冬期较短,反之较长。
四、传播途径
调查发现,非洲大蜗牛自然传播能力是有限的,其每晚(估计6-8h)爬行距离不超过50m;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饲养观察,非洲大蜗牛在海拔850 m及以上地区虽能正常取食,但不能越冬。由此判断,适宜非洲大蜗牛生长、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50 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这海拔分界线可作为我州及类似地区在各种产品外调风险性评估的主要依据。各地大蜗牛冬眠始期和春季解眠时间稍有差异,海拔低的地方冬眠始期晚而春季解眠时间早,休眠期短;海拔高的地方休眠期长。
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
六、综合防治对策
一是加强检疫,严控传播。大力宣传,严禁因人工饲养或观赏需要人为贩运、携带传播非洲大蜗牛;加强口岸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货物、种子、苗木及植物产品和运输工具认真检查,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有非洲大蜗牛,可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在21℃气温以下应熏蒸24小时;认真搞好疫区农产品外调检疫工作,对外运植物及其产品和运输工具进行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调运。
二是适时物理防治。利用非洲大蜗牛个体大,爬行缓慢,便于捕捉的特点,动员广大群众捕捉非洲大蜗牛,然后集中经石灰处理挖坑填埋;在非洲大蜗牛可能隐藏的地方,投放白菜或甘蓝等其喜好食物诱集,到晚上9:00-11:00点去查捕,然后集中深埋处理。
三是倡导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垃圾堆、乱石堆等适宜大蜗牛越冬的场所,减少其可越冬场所,降低来年蜗牛基数;根据非洲大蜗牛喜潮怕水的特性,可实行水旱轮作,改变其栖息的生态环境,直接淹死或控制其繁殖为害。
四是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利用细菌、线虫寄生生物等防治非洲大蜗牛,但目前应用不多;宣传保护利用蟾蜍、鸟类等有益天敌的捕食性来控制、降低大蜗牛虫口密度;倡导大力养殖鸡、鸭、鹅等来啄食控制非州大蜗牛。
五是适度化学防治。结合初冬时节清除杂草、垃圾堆的同时,在田地周边及其它可能或适宜大蜗牛隐藏的地方,按500克/㎡撒施石灰粉,可有效杀死非洲大蜗牛卵、幼螺及成螺,防效很好。综合应用其他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有作物的地方,傍晚用5%四聚乙醛颗粒剂按6kg/hm2撒施进行诱杀,效果达80%以上。
参考文献
[1] 冉俊祥.非洲大蜗牛的传播危害和防治.植物保护,1990年2期.
[2] 黄世水等.非洲大蜗牛的传播方式与防治对策初探.植物检疫,1998年第4期.
[3] 李喜阳.非洲大蜗牛及检疫处理.
[4] 王代昌.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第10期.
[5] 李萍,黄新动等.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植物检疫,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田宗立(1965-),男,云南马关人,农艺师,长期从事植保植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