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小型幼儿园受其管理、人力和资源的限制,独立开展教研活动的能力有限。公办幼儿园应组织小型幼儿园并与之建立一个以公办园为中心的教研共同体,并在教研形式、教研共享体系等方面与其进行实践探索,以发挥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引领职能。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小型幼儿园;教研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1-0029-04
幼儿园教研活动以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和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以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专业研究人员引领与合作参与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各级各类幼儿园都把教研活动作为解决教师工作中具体问题、推进教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活动。城镇小型幼儿园都是民办性质,教师配置紧缺,一般班级教师都是以1:1.5比例配置,导致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同时幼教师资队伍整体专业发展水平较低,小型幼儿园园内无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制约了小型幼儿园的健康持续的发展;管理者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缺乏教学能力强,教育理论强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活动的中坚力量,小型幼儿园缺乏引领和示范辅导,幼儿园园际之间交流也甚少。可见,小型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随机性大,无法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的有效活动,因而,在区域内,如何发挥公办幼儿园的引领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构“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组织框架
(一)“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意蕴界定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由此推论“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意蕴:公办幼儿园与小型幼儿园分别为“太阳系”教研共同体里的太阳和星星,公办幼儿园以其中心地位负责吸纳其他小型幼儿园,并在活动中负责输出大部分的能量,主导自身与小型幼儿园以及小型幼儿园之间相互观点的碰撞,园际交流互动。全体成员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享受研究成果,实现各园专业的发展。
(二)“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建构保障
1.物质资源有保证。公办幼儿园的办园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到位。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教师用书和专业杂志丰富,这些都为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组建教研共同体后,这些资源都可以和其他幼儿园分享。
2.师资资源有基础。公办园有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园长曾获得浙江省教坛新秀称号,业务副园长和教务主任都是本市的骨干教师。14位专任教师中在编教师12位,是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能力高的中青年团队。
3.管理制度网络化。公办幼儿园的园长担任教研共同体辅导员,公办园的业务副园长任教研大组长。公办园依托自身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辐射影响其他5个教研组。详见“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组织网络图。
二、“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运作形式
教研形式作为教研共同体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这种教研组织结构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和有效性。“太阳系”教研共同体在实际工作中,慢慢变化出多种活动形式。
(一)大圈套小图式教研活动
大圈是大教研组,小圈是5所幼儿园各自的小教研组。该形式在大小圈同一主题下的教研活动中运用。大圈活动主要有理论讲座、现场观摩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各小型幼儿园园长和教研组长等教师参加。小圈活动由各小型幼儿园在参加大圈活动后组织本园教师开展,根据本园实际在大教研组的指导下制定活动计划并实施。小圈部分复制大圈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参加了大圈的教研活动的人员作为传递者负责组织小圈的教研活动。这种形式既解决了小型幼儿园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又在具体活动中示范组织教研活动的方法,提高小型幼儿园教研活动有效性,为今后小型幼儿园独立开展教研活动打好基础。以“游戏化打击乐教学研究”为例,大小圈教研活动表如下所示:
(二)自选式教研活动
自选式教研活动是基于各小型幼儿园比较分散,需求也各不相同而设立的一种教研形式,在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教研活动的灵活性上有较大的优势。首先,根据需求选项目并确定项目负责人,然后各园教师按需报名,大教研组在经过统筹安排后下发活动安排表并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以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自选式教研活动为例,如下:
三、“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共享体系
小型幼儿园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匮乏制约了自身教研活动的开展。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体系可以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并能把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保存下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共享电子文档、影音资料。大教研组把教研活动方案以一个资料包的形式上传至QQ群文件,其中包括活动录像、教案、执教教师的反思,研讨活动的会议记录等。便于小型幼儿园组织开展小教研组活动。在教研团队组建的初期,共享体系的资源提供以公办园为主,经过一段时间,小型幼儿园的资源也将陆续增多。这样借助网络构建的资源体系不仅可以作为学习的平台也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教研共同体的运行产生了以下益处。
一是增加了小型幼儿园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自选式”教研活动中,小型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一起参加研训,提高了教师的受训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带动了园所之间的竞争和学习。
二是小型幼儿园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培养初见成效。通过参加大教研组的学习活动,这两类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组织水平有了快速发展,提高了小型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效。
三是促进了公办幼儿园教师能力的提升及公办园教研活动纵向和深度的发展。作为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公办园的教研能力得到较快的提升,多次承担了全市规模的教研活动。形成了围绕“游戏化”打击乐教学的系列化教研活动方案。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小型幼儿园;教研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1-0029-04
幼儿园教研活动以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和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以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专业研究人员引领与合作参与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各级各类幼儿园都把教研活动作为解决教师工作中具体问题、推进教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活动。城镇小型幼儿园都是民办性质,教师配置紧缺,一般班级教师都是以1:1.5比例配置,导致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同时幼教师资队伍整体专业发展水平较低,小型幼儿园园内无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制约了小型幼儿园的健康持续的发展;管理者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缺乏教学能力强,教育理论强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活动的中坚力量,小型幼儿园缺乏引领和示范辅导,幼儿园园际之间交流也甚少。可见,小型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随机性大,无法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的有效活动,因而,在区域内,如何发挥公办幼儿园的引领和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构“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组织框架
(一)“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意蕴界定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由此推论“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意蕴:公办幼儿园与小型幼儿园分别为“太阳系”教研共同体里的太阳和星星,公办幼儿园以其中心地位负责吸纳其他小型幼儿园,并在活动中负责输出大部分的能量,主导自身与小型幼儿园以及小型幼儿园之间相互观点的碰撞,园际交流互动。全体成员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享受研究成果,实现各园专业的发展。
(二)“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建构保障
1.物质资源有保证。公办幼儿园的办园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到位。外出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教师用书和专业杂志丰富,这些都为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组建教研共同体后,这些资源都可以和其他幼儿园分享。
2.师资资源有基础。公办园有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园长曾获得浙江省教坛新秀称号,业务副园长和教务主任都是本市的骨干教师。14位专任教师中在编教师12位,是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能力高的中青年团队。
3.管理制度网络化。公办幼儿园的园长担任教研共同体辅导员,公办园的业务副园长任教研大组长。公办园依托自身教研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辐射影响其他5个教研组。详见“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组织网络图。
二、“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运作形式
教研形式作为教研共同体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这种教研组织结构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和有效性。“太阳系”教研共同体在实际工作中,慢慢变化出多种活动形式。
(一)大圈套小图式教研活动
大圈是大教研组,小圈是5所幼儿园各自的小教研组。该形式在大小圈同一主题下的教研活动中运用。大圈活动主要有理论讲座、现场观摩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各小型幼儿园园长和教研组长等教师参加。小圈活动由各小型幼儿园在参加大圈活动后组织本园教师开展,根据本园实际在大教研组的指导下制定活动计划并实施。小圈部分复制大圈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参加了大圈的教研活动的人员作为传递者负责组织小圈的教研活动。这种形式既解决了小型幼儿园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又在具体活动中示范组织教研活动的方法,提高小型幼儿园教研活动有效性,为今后小型幼儿园独立开展教研活动打好基础。以“游戏化打击乐教学研究”为例,大小圈教研活动表如下所示:
(二)自选式教研活动
自选式教研活动是基于各小型幼儿园比较分散,需求也各不相同而设立的一种教研形式,在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教研活动的灵活性上有较大的优势。首先,根据需求选项目并确定项目负责人,然后各园教师按需报名,大教研组在经过统筹安排后下发活动安排表并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以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自选式教研活动为例,如下:
三、“太阳系”教研共同体的共享体系
小型幼儿园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匮乏制约了自身教研活动的开展。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体系可以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并能把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保存下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共享电子文档、影音资料。大教研组把教研活动方案以一个资料包的形式上传至QQ群文件,其中包括活动录像、教案、执教教师的反思,研讨活动的会议记录等。便于小型幼儿园组织开展小教研组活动。在教研团队组建的初期,共享体系的资源提供以公办园为主,经过一段时间,小型幼儿园的资源也将陆续增多。这样借助网络构建的资源体系不仅可以作为学习的平台也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教研共同体的运行产生了以下益处。
一是增加了小型幼儿园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自选式”教研活动中,小型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一起参加研训,提高了教师的受训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带动了园所之间的竞争和学习。
二是小型幼儿园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培养初见成效。通过参加大教研组的学习活动,这两类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组织水平有了快速发展,提高了小型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效。
三是促进了公办幼儿园教师能力的提升及公办园教研活动纵向和深度的发展。作为教研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公办园的教研能力得到较快的提升,多次承担了全市规模的教研活动。形成了围绕“游戏化”打击乐教学的系列化教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