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的早期影像学特征,相应的诊断方法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这100例患者都进行了DR检查,同时还对40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此外还有11例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了MR检查。结果 :首先,DR平片的检查结果显示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此外还包括肋椎、踝、膝、肩和髋等其它关节,上述相关检查的影像特征均表现出关节面的侵蚀,并伴有破坏区周围的软骨下骨硬化,或是关节内小骨突出,亦或是称之为小骨桥。而MRI检查显示骨髓腔滑膜与肌腱出现水肿和浸润现象,即使未发现任何的骨破坏。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通常表现了一定的共性,通过对影像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临床治疗,有利于提早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CT;X线;影像诊断;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病,该疾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但至今病因仍不是十分的明确。然而,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率大大提升。因此,对该疾病的时期诊断,并按照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疾病的发展与扩散,大大地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所带来的致残率。本文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对相关资料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并进以上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所表现出的特征。通过上述研究,旨在提高当前医学界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的100例患者时,男性患者89例 ,女性患者为11例,男女比值为8.09。所有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年龄跨度为18岁~47岁,且主要以青年男性为主。这100例患者的病程跨度为6个月~8年。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或晨僵,亦或间歇性腰痛。由于上述所有病例是经过临床确认,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这100个病例进行实验检查。
1.2 方法 综合运用美国GE公司DR、CT、MR技术。
第一,进行常规的检查,主要利用X线摄片机对所有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骶髂关节、颈椎肩、胸椎、胸锁、肋椎、腰椎、膝、踝、手足小关节以及耻骨联合等。
第二,综合利用CT、CT和MR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检查部位主要包括颈椎、骶髂关节、胸椎和腰椎。
2 结果
2.1 病变所在部位
在所有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中,90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双侧,而发生在单侧的患者为4例;80例患者的病变侵及髂骨侧,而55例患者的病变侵及骶骨侧;50例患者的病变侵及所有骶髂关节;此外,侵及双腕、脊柱及小关节的患者分别为4例和50例。
2.2 骨组织发生改变
第一,在所有检查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70例患者的骨质稀疏,主要表现为关节表面皮质呈现出的密度有所降低。
第二,79例患者表现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下的骨质稀疏、部分皮质出现中断现象,亦或关节面出现模糊的现象甚至呈现出锯齿状。
第三,69例患者的骨质出现硬化,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下面的界线模糊不清,且毛玻璃似样的密度有所增高。
第四,49患者的囊状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关节下部的髂骨侧等部位的关节面表现出透亮区。
第五,3例患者的椎小关节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出的症状为椎间盘退变、脊柱后突、椎体变方向及骨侵蚀,同时伴有骨质疏松、骨强直和病理性骨折等其它症状。
第六,69例患者出现椎小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骨强直和椎体骨发炎,并伴有骨质疏松、腰椎曲度变直,T11等椎体后面的缘扇形往里凹陷。
2.3 邻近关节病变
在所有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脊柱发生改变,呈现出“竹节状脊柱”,有37例患者的脊柱小关节模糊不清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消失的迹象;有9例患者的髋关节较正常人较狭窄并患有边缘骨刺。
3 结论
3.1 病发原因及其机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的免疫性疾病,是属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的范畴。该病主要侵损的是人体骨关节系统,其临床的表现多种多样,十分的复杂,而且具有较强的多变性。一般而言,对于早期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及人体两侧的骶髂关节下部位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产生的病症是滑膜及骨组织会充血进而发生水肿,在这一阶段圆形细胞受到了该病体的浸润,并逐渐生成肉芽组织,产生的后果是侵及人体的骨质,并引发骨质増生。
随着病变的发展,骨质增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其直接后果是促使关节之间的间隙开始慢慢消失,进而引生了强直。随着病性的严重,该病变会进一步侵及脊柱,引发个体的关节突出、肋椎关节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总而言之,强直性脊柱炎侵及的是个体的纤维软骨,关节囊、韧带以及纤维等关节。并伴有关节囊纤维化的倾向,进而侵及韧带引发骨炎。
3.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
诊断该病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骶髂关节炎,该关节炎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病变特征。通常而言,X线的初期表现为骨质发生疏松、关节的边缘轮廓渐渐消失,并伴随髂骨缘较骶骨缘受累的特征,于是患者出现的反应是骨硬化,进而形成纤维性成骨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CT检查表现为骶髂关节的正常形态会逐渐消失。病变早期,骶髂关节表面受到侵蚀、关节内小骨突起、软骨下骨硬化患者表现出双侧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面骨质遭到破坏并呈现出锯齿状,甚至伴有髋臼明显、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破坏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病通常的成因多种多样,因而该病的影像表现也通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不同患者的检查结果通常是上述提及的各种影像征象混合出现。
3.3 鉴别诊断
第一,该病多发生女性患者,且病变通常只是侵及到髂骨,而其他骨关节或骶骨及其间隙通常表现为正常。
第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患者,且主要集中于19~39周岁的女性。X线的检查显示侵犯了小关节,但较少会侵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并伴有明显的骨质稀疏症状,但通常而言患者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则不那么明显。
参考文献:
[1]王云霞,石怡,陶小芳,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4,(04):612-615.
[2]Blanco-Gelaz Ma,Suarez-Alvarez B,Gonzalez S,et al. The amino acid at position97is involved in folding and surface expression of HLA-B27[J].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2006, (12):122-129.
[3]谢守宁,韩生寿,李洪.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病变的中期疗效[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30):56-59.
[4]Brown M A. Human leucocyte antigen-B27and ankylosingspondylitis[J].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07, (34):116-123.
[5]鲁士友,宿艳. 未病调体,既病辨治——崇氏督灸体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体会[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11):2291-2292.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CT;X线;影像诊断;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病,该疾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但至今病因仍不是十分的明确。然而,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率大大提升。因此,对该疾病的时期诊断,并按照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疾病的发展与扩散,大大地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所带来的致残率。本文利用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影像科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100例影像资料,对相关资料加以详细分析、总结,并进以上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所表现出的特征。通过上述研究,旨在提高当前医学界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的100例患者时,男性患者89例 ,女性患者为11例,男女比值为8.09。所有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4岁,年龄跨度为18岁~47岁,且主要以青年男性为主。这100例患者的病程跨度为6个月~8年。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或晨僵,亦或间歇性腰痛。由于上述所有病例是经过临床确认,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对这100个病例进行实验检查。
1.2 方法 综合运用美国GE公司DR、CT、MR技术。
第一,进行常规的检查,主要利用X线摄片机对所有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骶髂关节、颈椎肩、胸椎、胸锁、肋椎、腰椎、膝、踝、手足小关节以及耻骨联合等。
第二,综合利用CT、CT和MR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检查部位主要包括颈椎、骶髂关节、胸椎和腰椎。
2 结果
2.1 病变所在部位
在所有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中,90例患者的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双侧,而发生在单侧的患者为4例;80例患者的病变侵及髂骨侧,而55例患者的病变侵及骶骨侧;50例患者的病变侵及所有骶髂关节;此外,侵及双腕、脊柱及小关节的患者分别为4例和50例。
2.2 骨组织发生改变
第一,在所有检查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70例患者的骨质稀疏,主要表现为关节表面皮质呈现出的密度有所降低。
第二,79例患者表现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下的骨质稀疏、部分皮质出现中断现象,亦或关节面出现模糊的现象甚至呈现出锯齿状。
第三,69例患者的骨质出现硬化,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下面的界线模糊不清,且毛玻璃似样的密度有所增高。
第四,49患者的囊状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关节下部的髂骨侧等部位的关节面表现出透亮区。
第五,3例患者的椎小关节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出的症状为椎间盘退变、脊柱后突、椎体变方向及骨侵蚀,同时伴有骨质疏松、骨强直和病理性骨折等其它症状。
第六,69例患者出现椎小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骨强直和椎体骨发炎,并伴有骨质疏松、腰椎曲度变直,T11等椎体后面的缘扇形往里凹陷。
2.3 邻近关节病变
在所有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脊柱发生改变,呈现出“竹节状脊柱”,有37例患者的脊柱小关节模糊不清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消失的迹象;有9例患者的髋关节较正常人较狭窄并患有边缘骨刺。
3 结论
3.1 病发原因及其机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的免疫性疾病,是属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的范畴。该病主要侵损的是人体骨关节系统,其临床的表现多种多样,十分的复杂,而且具有较强的多变性。一般而言,对于早期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及人体两侧的骶髂关节下部位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产生的病症是滑膜及骨组织会充血进而发生水肿,在这一阶段圆形细胞受到了该病体的浸润,并逐渐生成肉芽组织,产生的后果是侵及人体的骨质,并引发骨质増生。
随着病变的发展,骨质增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其直接后果是促使关节之间的间隙开始慢慢消失,进而引生了强直。随着病性的严重,该病变会进一步侵及脊柱,引发个体的关节突出、肋椎关节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总而言之,强直性脊柱炎侵及的是个体的纤维软骨,关节囊、韧带以及纤维等关节。并伴有关节囊纤维化的倾向,进而侵及韧带引发骨炎。
3.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
诊断该病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骶髂关节炎,该关节炎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病变特征。通常而言,X线的初期表现为骨质发生疏松、关节的边缘轮廓渐渐消失,并伴随髂骨缘较骶骨缘受累的特征,于是患者出现的反应是骨硬化,进而形成纤维性成骨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CT检查表现为骶髂关节的正常形态会逐渐消失。病变早期,骶髂关节表面受到侵蚀、关节内小骨突起、软骨下骨硬化患者表现出双侧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面骨质遭到破坏并呈现出锯齿状,甚至伴有髋臼明显、关节间隙消失、骶髂关节破坏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病通常的成因多种多样,因而该病的影像表现也通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不同患者的检查结果通常是上述提及的各种影像征象混合出现。
3.3 鉴别诊断
第一,该病多发生女性患者,且病变通常只是侵及到髂骨,而其他骨关节或骶骨及其间隙通常表现为正常。
第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患者,且主要集中于19~39周岁的女性。X线的检查显示侵犯了小关节,但较少会侵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并伴有明显的骨质稀疏症状,但通常而言患者出现强直性脊柱炎则不那么明显。
参考文献:
[1]王云霞,石怡,陶小芳,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4,(04):612-615.
[2]Blanco-Gelaz Ma,Suarez-Alvarez B,Gonzalez S,et al. The amino acid at position97is involved in folding and surface expression of HLA-B27[J].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2006, (12):122-129.
[3]谢守宁,韩生寿,李洪.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病变的中期疗效[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30):56-59.
[4]Brown M A. Human leucocyte antigen-B27and ankylosingspondylitis[J].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07, (34):116-123.
[5]鲁士友,宿艳. 未病调体,既病辨治——崇氏督灸体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体会[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11):2291-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