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校企协同平台下的技术技能积累工作需要完善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其运行。根据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本文厘清了政校企三个主体在机制中的功能和作用,并从动力、保障、制约等方面的机制进行了相关归纳和研究。
关键词:机制;技术技能积累;动力;保障
在政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下,平台主体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协作配合做好技术技能积累及其成果应用工作,如何保证平台能顺畅、长期的运行,如何实现三方共赢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机制保障是亟待研究的核心問题。
1.概述
1.1技术技能积累定义及内涵
1.1.1 技术技能积累定义
“技术技能积累”始见于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作为单独的一节提出“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并具体表述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
1.1.2技术技能积累内涵
技术技能积累源自于企业的“技术积累(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但又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技术积累的对象重在“技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而技术技能积累的对象重在“技能”,目的是更偏重技术应用,服务于高职学生或企业员工实践工作的技能需求;
二是技术积累的主体是企业,技能成果的使用也更多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技术技能积累则具有公共、公益属性,因此,需要搭建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共同组成的平台来承担技能技能积累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中高职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
采用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技能创新,并联合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形成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的模式,能在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积累的效率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1.2机制的定义及内涵
1.2.1机制的定义
在社会学中“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前提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技术技能积累的机制,就是协调“技术技能积累平台”这一事物中存在政府、高校、企业等部分,从而使各个部门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取得技术技能积累更好的效果。
1.2.2机制的内涵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以上几种类型的机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只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才做了如上划分。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而目前,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法律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都是一片空白,技术技能积累的建立只能依靠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构成一个协同平台,在平台内确定各组织的职能,并争取联合出台针对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规章制度。
机制的外延包括经济机制、市场机制、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机制、财务机制、管理机制等。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应属于管理机制,即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其本质上是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2.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模式
2.1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关系协调方式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心得,结合政校企协同平台的构成模式,笔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应采用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技术技能积累应是高职院校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的一种社会服务,政府、行业企业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2.2技术技能积累的关键机制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就管理类机制而言,往往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根据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技术技能相关需求方的调查,受访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中最欠缺的功能依次是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42.7%)、动力机制(32.1%)、成果保密及应用的制约机制(17.7%)。
3.机制建设
3.1动力机制建设
3.1.1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是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对高职院校而言,技术积累与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的价值所在,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在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最终定位于培养服务产业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者叫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质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综观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较高与职业教育自身技术积累与创新相对不足的矛盾。目前高职院校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落后于企业,为实现自身核心价值,应对市场竞争,同时跟上企业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对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是最为充足的。 3.1.2政府有责任来指导和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不足,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变革与管理方面的外部因素。发展教育不应单单是学校职责,也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要快速扭转这种局面,政府应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宗旨,这意味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技术技能积累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关乎国家各行各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劳动力就业与培训等核心问题,理应成为服务型政府重点关切的领域。
当前政府主导着教育事业发展的任务,对高职院校等教育机构有着管理责任和权限;同时,政府掌控着足够的社会资源,承担着引导产业、企业发展进步的功能。因此,结合技术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有能力去协调、协同行业、企业与其它社会力量支持,促进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在技术技能积累这一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和管理作用,同时还应给予学校、企业两个主体以额外的动力。
3.1.3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需要外部动力进行积累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进重在企业。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其首要使命。在政校企协同进行技术技能创新的平台中,企业的动力是最弱的。企业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应来源于积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和运营所能带来的效益,包括用于企业下一步的技术技能创新、员工培训等。
此外,政府也可通过项目引導、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提升企业更深程度参与政校企协同平台,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高职院校也可通过社会服务项目、订单班人才输出等方式实现同样效果。
3.2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建设
3.2.1立法保障
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合作利益一时难以平衡的情况下,立法保障将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政府立法保障校企合作也为德、美、英、日、韩等世界多国发展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所证明。
我国虽然在1996 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2010 年 5 月 5 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也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总体上讲,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尤其在职业教育的执行责任明确上。所以,技术技能积累也需要未来相关法律在实施责任上进行更明确的规定。
3.2.2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专门机构,并在各省市配套建立。类似德国在政府内设立的“产业合作委员会”,权属关系应直接设立在政府办公室内的一个专项办公室,才能协调教育、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
专门机构牵头制订国家产业技术技能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技术技能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统筹相关社会资源,促使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联动,形成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合力;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帮助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调控机制,落实企业技术进校园制度,保障学校技术技能与市场持续同步。同时专门机构还应统筹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项目和扶持资金的安排,负起法律赋予的监督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责任,主持国家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构建。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分步成立隶属与政府部门或者科技协会下的技术技能积累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或者是多主体参与的联盟、理事会等机构,逐步推进技术技能积累的体制保障和平台建设。
3.2.3政策与经费保障
从国家职业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和扶持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可用于组建应用型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构,搭建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设立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学校技能大师的引进、组织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活动等多个方面。
教育经费在很多行业中相对于产业扶持经费显得微不足道,建议在产业专项扶持经费中增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项目,并在管理政策中明确资金的获得方式必须经由政校企共同合作的平台。同时,在其他政策中加以引导,对于加入技术积累积累平台,并有较高参与度的企业,进行明显的倾斜,甚至作为获得其他行业扶持资金支持的先决条件。
3.2.4项目保障
技术技能积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项目在不同行业中进行推进。建议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在协同平台中各自设立项目进行推动。公益性、基础性的技术技能积累,由政府设立项目来推动;教育属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由高职院校设立项目来推动;应用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例如企业技术标准、企业业务管理标准等,由企业设立横向项目来推动。
项目的设立要配套足够的经费,并作为各个主体的考核指标。
3.3制约机制建设
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具有应用价值,也就具有经济价值。技术技能积累是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本应是公共性质,但因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必然涉及不同企业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秘密性,所以需要建立保密机制和分享机制,来解决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后顾之忧。
技术技能保密机制,就是要建立技术技能积累数据库的访问机制和安全加密机制。成果并不是对全社会公开,而是根据技术积累积累项目约定的规则进行限定,例如谁能够访问、谁能够实训学习、谁能够复制、谁能够修改或删除。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的制约机制,首先是要解决意识薄弱,认识不足的观念问题,特别是以公共服务为主的高职院校。其次在政校企平台内建立保密规章制度。技术技能积累成果,可以算作一项知识产权,而目前,企业中广泛缺乏可供执行的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和高职院校中普遍缺少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行为规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依据。此外,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范围和内容都界定不清,也制约了知识产权保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政校企平台中尽快建立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以更好地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马振华.工业技术经济.2009(08)
[2]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的构建.从云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3]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析.于长东,金满文.辽宁高职学报.2015(01)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实现途径研究”(课题编号GZY15B18)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机制;技术技能积累;动力;保障
在政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下,平台主体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协作配合做好技术技能积累及其成果应用工作,如何保证平台能顺畅、长期的运行,如何实现三方共赢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机制保障是亟待研究的核心問题。
1.概述
1.1技术技能积累定义及内涵
1.1.1 技术技能积累定义
“技术技能积累”始见于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作为单独的一节提出“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并具体表述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
1.1.2技术技能积累内涵
技术技能积累源自于企业的“技术积累(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但又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技术积累的对象重在“技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而技术技能积累的对象重在“技能”,目的是更偏重技术应用,服务于高职学生或企业员工实践工作的技能需求;
二是技术积累的主体是企业,技能成果的使用也更多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技术技能积累则具有公共、公益属性,因此,需要搭建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共同组成的平台来承担技能技能积累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中高职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
采用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技能创新,并联合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形成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的模式,能在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积累的效率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1.2机制的定义及内涵
1.2.1机制的定义
在社会学中“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前提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技术技能积累的机制,就是协调“技术技能积累平台”这一事物中存在政府、高校、企业等部分,从而使各个部门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取得技术技能积累更好的效果。
1.2.2机制的内涵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以上几种类型的机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只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才做了如上划分。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而目前,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法律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都是一片空白,技术技能积累的建立只能依靠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构成一个协同平台,在平台内确定各组织的职能,并争取联合出台针对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规章制度。
机制的外延包括经济机制、市场机制、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创新机制、财务机制、管理机制等。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是基于政校企协同的平台,应属于管理机制,即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其本质上是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2.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模式
2.1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关系协调方式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心得,结合政校企协同平台的构成模式,笔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应采用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技术技能积累应是高职院校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的一种社会服务,政府、行业企业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2.2技术技能积累的关键机制
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就管理类机制而言,往往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根据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技术技能相关需求方的调查,受访者认为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中最欠缺的功能依次是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42.7%)、动力机制(32.1%)、成果保密及应用的制约机制(17.7%)。
3.机制建设
3.1动力机制建设
3.1.1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是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对高职院校而言,技术积累与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的价值所在,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在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最终定位于培养服务产业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者叫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质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综观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较高与职业教育自身技术积累与创新相对不足的矛盾。目前高职院校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落后于企业,为实现自身核心价值,应对市场竞争,同时跟上企业的技术和技术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对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是最为充足的。 3.1.2政府有责任来指导和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不足,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变革与管理方面的外部因素。发展教育不应单单是学校职责,也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要快速扭转这种局面,政府应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宗旨,这意味着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将转化为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管制,而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技术技能积累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关乎国家各行各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劳动力就业与培训等核心问题,理应成为服务型政府重点关切的领域。
当前政府主导着教育事业发展的任务,对高职院校等教育机构有着管理责任和权限;同时,政府掌控着足够的社会资源,承担着引导产业、企业发展进步的功能。因此,结合技术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有能力去协调、协同行业、企业与其它社会力量支持,促进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在技术技能积累这一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和管理作用,同时还应给予学校、企业两个主体以额外的动力。
3.1.3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需要外部动力进行积累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进重在企业。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其首要使命。在政校企协同进行技术技能创新的平台中,企业的动力是最弱的。企业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应来源于积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和运营所能带来的效益,包括用于企业下一步的技术技能创新、员工培训等。
此外,政府也可通过项目引導、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提升企业更深程度参与政校企协同平台,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高职院校也可通过社会服务项目、订单班人才输出等方式实现同样效果。
3.2协作运行的保障机制建设
3.2.1立法保障
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合作利益一时难以平衡的情况下,立法保障将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政府立法保障校企合作也为德、美、英、日、韩等世界多国发展职业教育成功经验所证明。
我国虽然在1996 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2010 年 5 月 5 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也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总体上讲,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尤其在职业教育的执行责任明确上。所以,技术技能积累也需要未来相关法律在实施责任上进行更明确的规定。
3.2.2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专门机构,并在各省市配套建立。类似德国在政府内设立的“产业合作委员会”,权属关系应直接设立在政府办公室内的一个专项办公室,才能协调教育、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
专门机构牵头制订国家产业技术技能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技术技能发展方向、目标任务;统筹相关社会资源,促使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联动,形成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合力;牵线搭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帮助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调控机制,落实企业技术进校园制度,保障学校技术技能与市场持续同步。同时专门机构还应统筹技术技能积累领域的项目和扶持资金的安排,负起法律赋予的监督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责任,主持国家职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构建。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分步成立隶属与政府部门或者科技协会下的技术技能积累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或者是多主体参与的联盟、理事会等机构,逐步推进技术技能积累的体制保障和平台建设。
3.2.3政策与经费保障
从国家职业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和扶持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可用于组建应用型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构,搭建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设立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学校技能大师的引进、组织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活动等多个方面。
教育经费在很多行业中相对于产业扶持经费显得微不足道,建议在产业专项扶持经费中增加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项目,并在管理政策中明确资金的获得方式必须经由政校企共同合作的平台。同时,在其他政策中加以引导,对于加入技术积累积累平台,并有较高参与度的企业,进行明显的倾斜,甚至作为获得其他行业扶持资金支持的先决条件。
3.2.4项目保障
技术技能积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项目在不同行业中进行推进。建议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在协同平台中各自设立项目进行推动。公益性、基础性的技术技能积累,由政府设立项目来推动;教育属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由高职院校设立项目来推动;应用性比较明显的的技术技能积累,例如企业技术标准、企业业务管理标准等,由企业设立横向项目来推动。
项目的设立要配套足够的经费,并作为各个主体的考核指标。
3.3制约机制建设
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具有应用价值,也就具有经济价值。技术技能积累是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本应是公共性质,但因技术技能积累的成果必然涉及不同企业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秘密性,所以需要建立保密机制和分享机制,来解决企业参与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后顾之忧。
技术技能保密机制,就是要建立技术技能积累数据库的访问机制和安全加密机制。成果并不是对全社会公开,而是根据技术积累积累项目约定的规则进行限定,例如谁能够访问、谁能够实训学习、谁能够复制、谁能够修改或删除。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的制约机制,首先是要解决意识薄弱,认识不足的观念问题,特别是以公共服务为主的高职院校。其次在政校企平台内建立保密规章制度。技术技能积累成果,可以算作一项知识产权,而目前,企业中广泛缺乏可供执行的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和高职院校中普遍缺少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行为规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依据。此外,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范围和内容都界定不清,也制约了知识产权保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政校企平台中尽快建立关于知识产权保密的规章制度,以更好地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马振华.工业技术经济.2009(08)
[2]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的构建.从云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3]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析.于长东,金满文.辽宁高职学报.2015(01)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实现途径研究”(课题编号GZY15B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