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湖先生琚寨行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二湖是已故作家赵树理的次子,也是兄弟三个中唯一存世的人。2009年我写《赵树理与苟佩芳》时,曾给他打电话,问其父亲生前在家里提没提到过琚寨和苟佩芳?二湖答复很明确:“没有,”并说:“我这是第一次听说我父亲还到过长治县哩。”
  2013年1月11日,“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成立25周年大会在长治宾馆召开。那天来了很多人,赵二湖也来了。他戴着顶帽子,穿着件灰棉衣,跟他爸的模样差不多。才67岁的人,牙齿倒掉了好几颗,看上去很老相。大概好喝水吧,手里总是拎着个水瓶子。二湖在會上讲话,讲了有二十多分钟,有一句话我记住了。他说父亲在农村下乡,每当回到城里的家时,总要叨叨好几天,说现在在村里第一找不到先进人物,第二找不到阶级敌人,还是中间人物多,可写中间人又不符合形势。会议结束后,琚寨村的许志勤老师撺掇我去和二湖说一说,跟他在一块儿照张相。我过去说了,二湖爽快地答应了,说:“和谁照也行,我就是个高级道具。”于是马补仁、贾喜兵等我们几个人就和他一起合影留念。
  2013年10月23日,时值农历九月十九了,晌午时竟暑热蒸人。就在这时,琚寨村的贾喜兵和许志勤接连给我打来电话,说下午赵二湖要来。我问几点钟到,他们说也没定个准确时间,反正是肯定要来。我匆匆吃过午饭后,打了个车就直奔琚寨。长治市“赵研会”的张文君老师等人早在村委楼上恭候了。3点15分,二湖来了。他上衣敞开着,扣子也没系,还是那样的无拘无束。穿的那条牛仔裤不知洗了多少回,已经发白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山药蛋派”的另一位代表作家马烽的儿子马小林。一行人首先来到“玉皇观”里。“玉皇观”是六十年前赵树理来琚寨时经常住的地方。2009年,琚寨村党支部、村委会把“玉皇观”的西厢房开辟成了“赵树理故居”,并在故居前竖起了一尊汉白玉的赵树理半身雕像。二湖一看见那尊像,就顿足捶首,说:“爹啊!我看你来了。”马小林等也深深地低下了头,向一代大师致敬。二湖围着这尊雕像转了好几圈,说:“有点像,又不很像。这个像英俊儒雅,我爹长哩没有这样好看。”站在“玉皇观”的院子里,大半个琚寨尽收眼底。二湖说:“我去过左权县的横岭上村(注:《小二黑结婚》故事的发生地),也去过平顺县的川底村(注:赵树理写作《三里湾》的地方),琚寨村今天是第一次来。前几年我才听说《锻炼锻炼》里写的就是这儿的事。小说里提到的问题现在肯定不存在了,但‘小腿疼’‘吃不饱’这两个人物却流传下来了。”随行中有人说:“《锻炼锻炼》是解放后最有争议的一篇小说,《文艺报》曾开出专栏来,专门讨论过这篇小说。”二湖说:“我父亲是个作家,可他的兴趣却不在写小说上,他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村里的实际问题,他把自己的小说都叫成了‘问题小说’。他回了老家和村干部商量的不是修水库,就是买锅驼机,再不就是自己掏上钱买回果树苗来,让社员们种。为了解决好问题,有时就干脆把小说搁到一边不写了。他把问题看得比小说还重。小说没写成,问题解决了,他倒更满意。这一点是他和其他作家的区别。”
  3点45分,两位老作家的后代还向“赵树理故居”赠书。赵二湖捐赠了4套《赵树理全集》,马小林捐赠了2套《马烽文集》。在赠书仪式上,二湖深情地说:“谢谢琚寨村的乡亲们为我父亲建立起了这么一座纪念馆。我父亲一生爱农村、写农民,并因此最后受到迫害。但山西的老百姓没有忘记他,这些年我不管走到哪儿,一听说我是赵树理的儿子,人们都会挤过来问他的事。琚寨是我父亲深入生活的地方,60多年前,他经常住在这里,乡亲们给予了他很好的照顾。这些年我一直有个心愿,想当面感谢琚寨村的父老,今天我的这个愿望实现了。父亲去世已经40年了,我替他谢谢大家了。”二湖向乡亲们深深鞠了一躬。马小林也讲话,他说:“这些年来纪念赵树理伯伯的活动不少,但真正纪念他的只有农民。在山西的老一辈作家中,赵树理在太行山,我父亲在吕梁山。他们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常年生活在农村。前不久汾阳县的贾家庄也建立起了‘马烽纪念馆’,我和二湖他们都去了。那里的老百姓一看见我,就拉住我的手,问我父亲的事情。那一代作家、艺术家已经死了几十年了,为什么老百姓还一直怀念他们?现在有些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连看也不看一眼,或者看上一眼就忘了,这又是为什么?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来支撑的,《小二黑结婚》这出戏唱了有70年了,至今常演不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当年赵树理来了后,经常住在“玉皇观”的西厢房里,他在这间屋子里看书、写作、找社员谈话,如今琚寨人把这里建成了“赵树理故居”。故居的土炕上有一尊赵树理的坐像,他披着衣裳蜷曲着腿,正伏在小炕桌上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桌子上还搁着一盏煤油灯和一盒“大生产”烟。旁边看的人,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像”。二湖说:“我在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工作,我觉得在所有的塑像里,给人塑像是最难的。我最满意的是老家尉迟村父亲坟前的那尊像。这个像不像,可它是琚寨村的老百姓自发起来塑的,不带任何功利性质,没有商业炒作在里头,这一点是最难得的。”这时候有人怂恿二湖坐到炕上去跟爹说几句话,他就吃力地爬上去。他的腿很不好使,是多年的“老寒腿”了。父子俩对坐在土炕上,二湖说:“爹啊!你在这里还好吧。琚寨村的乡亲们没有忘记你。”看着这情景,有的人眼睛湿润了。二湖的烟瘾很大,不时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根来抽。许志勤老师递过毛笔来,请他题词,他就写下了“感谢琚寨乡亲为赵树理建设的纪念馆”一行字。马小林也留言——“怀念赵树理伯伯,感谢琚寨村人民”。
  从西厢房出来,二湖又走进了东厢房的“民俗展览馆”。这里陈列着几百年前琚寨村生产的荷花钉、琉璃及各种农具。是贾喜兵花多年的功夫搜集起的。二湖拿起一把桑木杈子来比试,说:“我老家就用桑树做权子,它比铁杈好用。”赵树理写三里湾的社员们在场上碾谷时,就多次提到这种“桑权”。
  20世纪五十年代,琚寨村名嗓一时。当时有歌词唱道:“南北天河魏家庄,赶不上荫城的琚寨乡。”1958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总理曾亲笔签名,授予琚寨村一张奖状。赵树理慕名来到这里后,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并以村里发生的事为背景,写出了小说《锻炼锻炼》。在村里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他在琚寨还写过个《五里坡》,但后来就没人再见过这篇稿子了,《赵树理全集》里也未收入,恐怕是佚失了。许志勤老师问二湖:“在家里见没见到过《五里坡》这篇稿子?”二湖答:“他创作上的事就不跟我们说。我家在北京住时,我一年就有lO个月见不上父亲。他老是往农村跑,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写了些甚。”
  在许老师的陪同下,赵二湖还参观了“玉皇观”。“玉皇观”是金代建筑,分前后二院。前院有钟鼓二楼、东西厢房、九龙一凤照壁;后院有关帝殿、奶奶殿、眼光殿、灵宵殿等。二湖边看边称赞这里的庙保护得好,他说:“我老家村里也有一座‘玉皇观’,我父亲在世时就一直呼吁保护,可最后还是毁了。”
  听说赵树理的儿子来了,村里人都围过来看。二湖走上前去问他们好,说:“我父亲在这里干了些什么,我不知道,你们知道。”人群中有两个老年妇人走上来,问:“你姐姐这会儿干甚哩?”二湖说:“你都知道我姐姐?”一妇人答:“怎么不知道?我上书坊时有一篇课文,是你爸爸给你姐姐写的一封信,让她回村当农民。”二湖说:“这个事我倒记得了,那时我有十一二岁了吧!”二湖的姐姐叫赵广建,高中毕业后想让父亲给找个好工作,赵树理就于1957年9月14日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劝她抛却虚荣心,回原籍参加农业社,并且说服闺女把户口也从城市下到农村,当一个有文化的青年社员,说只有参加生产才是快乐的。女儿听从父亲的话,回到尉迟村当了农民。当年的11月11日,《山西日报》以《愿你决心做一个劳动者》为标题,发表了这封家信,接着《人民日报》做了转载。后来这封信又收进了中学课本里。想起往事,二湖深有体会地说:“那个时代的人就是和现在不一样,明明能给子女找份好工作,可就偏偏不,硬要动员他们去艰苦的地方锻炼。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在干什么?”
  冬季日短,五点半钟天就暗下来。二湖和乡亲们道别。琚寨人说:“有空儿再来看看吧!”二湖说:“我要来的,家里有件父亲的旧衣服,我想把它捐献给琚寨赵树理纪念馆。”有位婶子说:“你爸爸那会儿最愿意吃琚寨的浆水臊的三和面,下次来了我给你擀上一碗吃。”
  二湖走了,“玉皇观”里静了下来,只有那两棵“夜合欢”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
其他文献
沉痛悼念李旦初校长  手捧诗书泪不干,落红何故此时间。  有才惟楚君真健,不负凌云可对天!欣闻山西58县脱贫有感  久盼“两山”传捷报*,忽闻汾水锦旗飘。  斯民泪眼开心笑,能不春潮逐浪高?  *指太行山和吕梁山区,是山西脱贫的重点。记梦  入夜,梦回流金岁月,依旧伴随在您的身边……梦觉历历在目,情难自已,吟成几句,遥寄思念,敬祝康宁幸福。  春风杨柳,梦也依依。   待我如子,情随泪迷……赠牛来
期刊
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张澜在1952年赠送给川北大学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  这次发现的赠书共三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新华印刷厂北京第一厂印刷,1951年11月北京第二版,平装本,定价一万五千元(旧币)。  每册图书扉页上均有毛笔题字:“川北大学惠存 张澜赠 一九五二年三月”。川北大学图书馆馆藏章、登录号、图书入藏时间都清晰可见,书后还附有借书单,记载了该书
期刊
本文的主人公李效黎原名李月英,生于1916年,是山西离石人。她生长在城关一个大户人家。  父亲李文祺在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考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带兵征战,负伤后以上校军阶退休,带着战利品——两匹黑马返回故乡。  哥哥李效民,1901年生。 1917年考入清华大学,1926年考入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公费),1928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公费),获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1930年
期刊
代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馆镇,北望雁门关,南临滹沱河,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镇和军事重地,也是中国古代南北贸易的重要商埠和文化交流中心,历来为州、郡、道、县行政和军事治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和辉煌的人类历史文明。1984年,代州古城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月4日,代县县城(古上馆城)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历史  代州古城
期刊
我生于1929年6月,是山西孝义人,1951年7月赴朝。部队改装集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部队停止修路。7军21师奉命改编为防坦克炮兵第31、32两个炮师,6个炮兵团。62团改编为炮32师第405团,我所在的62团7连改为405团第5炮兵连。部队经过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于1950年11月从天水乘火车出发,经陕西、河南、河北开赴辽宁省锦西县接收装备,进行战前训练。  部队从天水初到东北,两地
期刊
山西省太谷县凤山书院创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历经150年兴盛不衰,是清代太谷办学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所书院,为科举时代太谷县享有“省内人文之冠”的盛誉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初,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背景下,凤山书院改制为新式的高等小学堂,揭开了太谷县近代教育的序幕。  吕崇谧创办凤山书院  明嘉靖九年(1530年),当时的山西布政司参政在太谷县城西门内购买了一座僧寺,将它改
期刊
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欧美人文主义思潮的涌动,在对逻辑实证主义展开一系列批判的学术理论演进中,人文主义地理学得以诞生,其哲学基础即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正如英国地理学家约翰斯顿所指出的:“世界的知识不能独立于知者而存在;相反,它只存在于人关于世界的经验当中,也只有由那个经验的感观分析来鉴赏。”通俗点讲,就是说关于某一地域的知识必须是通过生存于此地域中人的经验世界来获得,这一知识不能是脱离于具体的人
期刊
《山西日报》是中共山西省委机关报,山西人民伴着《山西日报》走过了71年的历程。《山西日报》的奠基人之一史纪言(1910-1983)是山西黎城人,他对《山西日报》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党的新闻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一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华北野战军三个兵团及晋中军区部队等雄师,在徐向前同志统一指挥下,团团包围了孤城太原,展开了先扫外围后攻城的攻坚战役,为拔掉国民党在华
期刊
丹枫阁是清初山西祁县戴廷栻建造的一座楼阁,距今已有360年的历史。阁楼后被焚毁,仅存傅山题写的牌匾,现存于乔家大院。傅山书就的《丹枫阁记》现藏于祁县渠氏后人手中。  宋版古籍——山西祁县图书馆馆藏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是国家一级文物,海内孤本。这部书是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为《昌黎先生集》所作的考异。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究竟有何不解之缘呢?  关于丹枫阁一、戴廷 建阁  戴廷栻(1618—
期刊
旧政协会议又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简称旧政协呢?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旧政协会议。为了区别“旧政协”与“新政协”,后来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在政协召开之前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旧政协会召开概况  为什么要召开旧政协会议?那是根据1945年8月间毛泽东主席到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