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实践中,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促进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增强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保障。促进美术教育生活化是将生活教育思想延伸到美术教学课堂的重要做法,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美术,让美术走进现实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进行自由创作和综合发展。美术教师应该正确把握美术学科的教育规律,为生活化课堂构建提供良好保障,综合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构建方法
美术是一门关乎审美的学科,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美术教育当中,脱离生活会降低学生的接受度,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扎根于实践,落实于生活,这样才能让美术教学回归本真,促使学生感知美术艺术的生活化魅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感知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当前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当中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并在生活当中选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生的形象化思维相对较强,对于抽象化的事物理解相对不足,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创新难度,还给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推进美术教学,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实践中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运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降低学生的艺术实践难度。创设生活化情境,主要是选取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渗透美术教学材料和教育主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利用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在教学“请到绿色商店来”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当中商店的情境,并鼓励学生模仿商品,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和产品设计,并在完成模拟设计的任务之后开展商品的模拟交易活动,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美术设计技巧的掌握水平。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内容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学生在接触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认知与艺术情感,此时学生的美术学习会事半功倍,也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自觉性,为学生在生活化美术课堂当中的充分发挥打好基础。
二、留意生活化观察
感知生活是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创作的动力和保障,但是因为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注意认真观察和综合感知,导致學生无法在生活体验中获得丰富的灵感,也因此会影响美术和生活的密切沟通。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美术实践和理论知识应用的方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在美术创作之前没有足够的积累,也会因为素材不足而影响实际的创作效果。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角度出发进行充分感知和理解,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捕捉生活当中美好的瞬间,然后进行审美分析以及归纳积累,使得学生能够把生活当中发现的美融入之后的学习与作品创作当中。例如,在教学“我和昆虫”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美术当中的生活化要素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之外有效地观察和调研,对各种各样的昆虫形态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对这些内容的积累以及综合思考,让学生在真正投入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然后把生活化观察所获得的资源素材融入艺术实践当中。
三、开展生活化创作
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创作都源于生活,需要进行生活化素材的收集,这样才能让欣赏和创作活动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避免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陷入机械化学习的不良局面。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学生能够得到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创作素材,但是只收集不利用是无法培养学生良好艺术素养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认知,加强对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提供生活化创作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把积累的素材应用到实践创作当中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室外,留心观察校园事物,品味校园之美,并通过多角度观察感悟校园当中所蕴藏的自然魅力以及和谐之美。等到学生完成了自然观察之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作机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校园”为主题,进行生活化创作以及动态化表现,使得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升,确保学生的生活化创作质量。
在积极培育现代化人才的背景下,立足美术教育平台培育学生审美能力,为现代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空间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对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艺术素养进行培育不能脱离生活实践,而是让学生从生活当中获取灵感并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艺术体验空间,进而提高美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美术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层次,正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化平台上获得成长与进步,顺利达成建设生活化美术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菊.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解析[J].山西教育(教学),2020(5):33-34.
[2]张爱花.生活化,让小学美术课绽放精彩[J].学周刊,2019(8):52-53.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构建方法
美术是一门关乎审美的学科,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美术教育当中,脱离生活会降低学生的接受度,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发展。美术教学应该扎根于实践,落实于生活,这样才能让美术教学回归本真,促使学生感知美术艺术的生活化魅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感知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当前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当中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并在生活当中选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生的形象化思维相对较强,对于抽象化的事物理解相对不足,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创新难度,还给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推进美术教学,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实践中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运用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降低学生的艺术实践难度。创设生活化情境,主要是选取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渗透美术教学材料和教育主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利用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例如,在教学“请到绿色商店来”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当中商店的情境,并鼓励学生模仿商品,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和产品设计,并在完成模拟设计的任务之后开展商品的模拟交易活动,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美术设计技巧的掌握水平。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内容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学生在接触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认知与艺术情感,此时学生的美术学习会事半功倍,也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艺术创作自觉性,为学生在生活化美术课堂当中的充分发挥打好基础。
二、留意生活化观察
感知生活是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创作的动力和保障,但是因为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注意认真观察和综合感知,导致學生无法在生活体验中获得丰富的灵感,也因此会影响美术和生活的密切沟通。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美术实践和理论知识应用的方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在美术创作之前没有足够的积累,也会因为素材不足而影响实际的创作效果。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角度出发进行充分感知和理解,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捕捉生活当中美好的瞬间,然后进行审美分析以及归纳积累,使得学生能够把生活当中发现的美融入之后的学习与作品创作当中。例如,在教学“我和昆虫”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美术当中的生活化要素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之外有效地观察和调研,对各种各样的昆虫形态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对这些内容的积累以及综合思考,让学生在真正投入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然后把生活化观察所获得的资源素材融入艺术实践当中。
三、开展生活化创作
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创作都源于生活,需要进行生活化素材的收集,这样才能让欣赏和创作活动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避免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陷入机械化学习的不良局面。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学生能够得到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创作素材,但是只收集不利用是无法培养学生良好艺术素养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认知,加强对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提供生活化创作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把积累的素材应用到实践创作当中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室外,留心观察校园事物,品味校园之美,并通过多角度观察感悟校园当中所蕴藏的自然魅力以及和谐之美。等到学生完成了自然观察之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作机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校园”为主题,进行生活化创作以及动态化表现,使得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升,确保学生的生活化创作质量。
在积极培育现代化人才的背景下,立足美术教育平台培育学生审美能力,为现代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空间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对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艺术素养进行培育不能脱离生活实践,而是让学生从生活当中获取灵感并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艺术体验空间,进而提高美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美术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层次,正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化平台上获得成长与进步,顺利达成建设生活化美术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菊.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解析[J].山西教育(教学),2020(5):33-34.
[2]张爱花.生活化,让小学美术课绽放精彩[J].学周刊,2019(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