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秋天,驱车二百余里,来到下拖白村,一路除了秋风,就是松涛。秋风盈盈,满含期待;松涛阵阵,蓄满深意。迢迢行程都是风景,如诗如画如歌,而这如诗如画如歌的风景,浸染了人的精神,就成了路。
愚公移山,需要的是路; 路,总会不断生长,向宽处,向远处,向深处。
诗
下托白村是个好地方:古木葱郁,苍劲遒异;泉眼清冽,晶莹剔透。一路问询着终于到了学校路口,一个头发花白的奶奶说:学校正在盖,学生都是借民房读书,这里的负责人是岳老师。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村民家,只见一个人在斑驳的光影里来回走动,用略显枯瘦的手在简易黑板上擦写,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在他身上落下光斑,他的身影淡得就像珍藏了很多年的水墨画。我站在门口听得入了神,突然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和谐”,“老师有人找你”。就这样我们熟知了,我也加入了这个由七个教师组成的大家庭,住到了岳老师家。
晚上我们有一个大家,白天我们有六个“小家”,而这六个“小家”藏尽了我们的故事,也没收了我们的眼泪。因为是民房,面积小,孩子活动的空间小,我们时时刻刻把孩子装在心里,夏天担心房子上的瓦被风吹下来砸到孩子,冬天担心太冷孩子不来上学,每天进到“家”里就检查门和窗子是否牢固安全,我们成了孩子心中的“跟屁虫”。春天大风光顾房顶,吱吱吱的响声根本就无法讲课,我们就跑到场院里围成一个大圈变成露天教室;夏天村子缺水只能扫扫灰,在屋里热得直冒汗就跑到树林里背书,做数学题。安全不等于一切,但是安全可以否定一切,每天先抓安全再抓教学,每天回到家筋疲力尽,岳老师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吃点苦怕什么。”他虽这样说,自己却会把家里好吃的翻出来开心地让我们吃,直到现在他家火腿的香气还让我们记忆犹新。吃完饭一起打羽毛球,一起聊天,生活也有了颜色!
作家汪曾祺说过,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但是第一次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它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民房上课,成了我和孩子们最珍贵的回忆,从中我学会了担当,知道什么是责任,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七个人放弃舒适的生活、平坦的马路、繁华的喧嚣、夫唱妇随(或是妇唱夫随)的甜蜜,扎下根,谱写如诗的生活。
画
历时一年,学校建好了,建在村子的最高处,第一次走到学校门口的我深深感慨:“山谷藏龙气,学堂卧虎生。”我大胆盗用了刘禹锡老先生名作化写:“校不在高,有生则名;房不在高,有人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学校是建起来了,可是教学楼上都是灰,操场上是各种木料、沙。开学第一个星期,村委会主任带着我们七个老师和高年级孩子一起清理,铲啊,抬啊,挑啊,搓啊,洗啊,孩子们终于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七双勤劳有力的手,把学校当作家,把家收拾得干净温馨;七颗细腻恬淡的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孩子们照料得笑颜如花;七双踏踏实实的脚,把荆棘踩成坦途,把坦途走得五彩缤纷,记载如画的时光。
歌
学校坐落在村头的山尖上,占地面积并不大,却非常精致,宛如一只卧倒的成熟的梨子,散发着芳香,丰满而特别。三幢并不高的楼围成心形,校园中央的花坛中,栽满成排的树木;校园的东北角,叶子花红得发紫,仿佛是燃烧的火焰,生机盎然。
我们在学校,也过着充实的生活。教学、活动、学习、成长,井井有条。花台上,摸不到一点灰尘;走道上,看不到一片垃圾;教室里、宿舍里、办公室里,桌椅、物品摆放有序,细致入微。走进展览室,孩子们的一幅幅画,一件件手工作品,构思巧妙、美轮美奂;走进课堂教学,同学们才思敏捷,与老师一道,让课堂有声有色、流光溢彩。这里就是一首莎翁的十四行诗,梨子的传说就是它最美的韵脚;有序,则是它温婉的节奏。这诗,不是粗犷,不是辽远,是铺向师生心灵的晴朗。更是一首没有彩排的歌。这歌,昭示的是持之以恒的上下求索,是坚持不懈的金石磨砺,是一条叫作坚持的路,伸向河的彼岸,伸向鲜花盛开的方向。
路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可是进学校的那条路大约500米,还有一个近60度的陡坡是泥泞烂路,只要下雨整个校园就会变成泥的海洋。学校也没钱去修,怎么办?岳老师天天跑去找村领导,就这样软磨硬泡,半年后村里答应帮学校修路。修路的这天,一个老师在教室看管学生,其他老师穿上水鞋,铲水泥,挖锄头,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终于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学生摔倒,再也不用担心学校会到处是泥巴,也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车放哪里,它是不是完好无损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寻找“仙”的踪影,搜索“龙”的足迹,倾听“虎”的啸声,领略“德”的香馨。匍匐身心,轻叩泥土的心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寻找的是清洁的精神,是责任的光辉,是大爱的雨露,是坚持的操守。
学校里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是为了改善生活而背井离乡,但是不缺穿不缺吃的童年时期却缺少了关爱。给他们教育,给他们爱,让孩子乐观、坚强、健康成长,让他们將来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仅是我们乡村教师的责任,也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就去家访了解孩子成长环境,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辅导帮助。学校没有网络,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我们老师约定每个月发工资都会在网上为班里的孩子买3本书,然后轮流着看。我们尽心尽力,不管是教学还是生活,事无巨细陪伴孩子成长。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每次期末考试成绩都遥遥领先就是老师们最大欣慰。
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也是农村孩子看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作为一名普通又平凡的乡村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我们热爱我们的职业,坚守我们的初心,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让学生畅享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