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结合注重实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照自身的教学实际,努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关键词】教学反思;《青海高原一株柳》;读悟结合;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时,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他们还学过关于咏物和表现事物生命力顽强的课文,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我们要引领学生去研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心有所悟。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呢?教师应设计精彩的导语,品词析句,抓住细节,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舒展个性,抒写真情的精神空间。
  一、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导言,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因此,有人把它形容为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
  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开篇导入时,可以这样直接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认识吗?这是极其平常的一株柳树,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对柳树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关于‘柳树’的古诗,你知道哪些呢?作家陈忠实也写了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它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阅读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
  确实,好的导语就如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二、品析词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妙用,教会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以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如在教学“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时,可以抓住“巍巍然撑立”展开教学。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巍然是什么意思?“巍巍然”就更加高大了,你看到什么了?对啊,这是一株参天大树啊!再读这个词“巍巍然撑立”!撑立还可以说成什么立?那作者为什么要用撑立呢?这个撑立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咬文嚼字”的训练,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即把语言和思维方法的作为教学的重点,有效实现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个目 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抓好细节,在语境中生成感悟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粗线条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还必须体现教师在关键处、细微处的指导和点拨,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体现细节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那份精彩。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三四自然段是描写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的,教学时,教师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的、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的段落,提出问题:“面对这样的青海高原,你有什么感觉?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表达。”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悲壮和苍凉”这些词语的慢慢体悟,并在头脑中想象青海高原的苍茫,然后再补充两首古典边塞诗词《从军行》和《凉州词》,进一步感受作者为我们所营造的意境之美,这样的细节处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为后面树立高原柳之韧劲形象提供了具体的语境。
  四、加强朗读,抒发阅读的共鸣和激荡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散文作品,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激起共鸣。而朗读是最能使人触“文”生情的方式,学生能在朗读中感受到真切的情感美。在教学时,应以读为本,实践好“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具体要求,运用多种形式的读——齐读、个别读、引读、默读等,把朗读与感悟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学到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形态粗壮高大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
  师:这株柳树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粗壮高大。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让你感觉到这柳树特别的粗壮高大?
  师:“两合抱粗”,两合抱粗到底有多粗,来我们两个人合作来演一演。
  师:这么粗壮的柳树你们看到过吗?生:没有。
  师:而且你们看,它的树荫有百十余平方米,我们上课的教室大概是四十多平方米,也就是说相当于两三个教室,那么大的一片树荫,可见树冠的高大。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1:读。师:呀,我觉得还不够大唉。生2:读。
  师:有点感觉,来,我们一起读。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体悟了文本的语言之美,体悟了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知不觉中,一棵有着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的柳树呈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总之,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照自身的教学实际,努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名著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开展名著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得不到持续,名著阅读时常中断。经过实践和摸索,提问解答式阅读法的开展给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环境,可以让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持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名著颇有实效。  【关键词】名著阅读;合作学习;交流阅读;积极参与;提问;解答  【中图分类号】G623.23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写作教材后,会出现对写作方向不确定,没有写作素材,或是主题思想提炼不出等问题;在批阅作文时,更是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空话连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就说明了生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摘要】王崧舟老师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倡导的“诗意语文”,在小语界形成了一派“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教学风格。他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用诗意语文谱写了他独特的诗意人生。  【关键词】诗意语文;王崧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诗意追求的起源  “我有一个语文梦,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事业的存在。”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王崧舟发
【摘要】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的学科,虽说写排在最后一位,但其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认字、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积累词汇,语言运用是为了提升句子之间的起承转合,这些都能够在写作中发挥极大的作用。福楼拜曾说:“作品应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却无处可见。”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归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没有学会积累写作素材。本
【摘要】文言文,自然有“文”和“言”,而“言”又是“文”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充分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性散文。全篇教学分为2课时5模块来完成“言”和“文”的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劝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红楼梦》中人物的装饰是要与其身份相匹配的。装饰,可分为服饰、头饰、配饰等,也可分为颜色、质地、样式等,但不论从哪个方面都必须符合各人身份地位,符合当时礼仪规范,符合周围人的感官感受。这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是极具价值的。从《红楼梦》中认真品读学习这些,对学生的礼仪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红楼梦》;装饰;礼仪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红楼梦》中我们不
【摘要】学习习惯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更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发展,对其行为的养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习惯注重从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接触知识的初期阶段,教师、家长等在此时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的相关介入,能够帮助他们更为有效地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养成为研究对象,从听、讲、想、看四方面谈学习习惯之养成策略,
【摘要】《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扬森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说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应该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结尾奇峰突起,耐人寻味,非常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因此在本文教学临近结
【摘要】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各方法间没有优劣之分,贵在选择与运用。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对象;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课时、教学条件、班级实际情况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选择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效的选择与
【摘要】古诗词鉴赏教学目标是古诗词教学得以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古诗词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学生自身情况、社会发展要求四个维度确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具体目标:感受优秀民族文化,学做谦谦君子。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君子修养;文学素养;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古诗词教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