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开篇先拉回一个镜头——2014年10月末,秋意渐浓的上海,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内,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枫叶荻花、江浸秋月的盛唐。这场名为“琵琶·纪”的演出汇集了1200年的萨摩琵琶、800载的南管和400年历史的评弹琵琶。同样,这场汇集了不同“文化声音”的对话,也是“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系列的第四次和观众见面。一票难求的演出盛况,现场演出者与观众的灵犀相通,无声地证明着“文化评弹”的概念已经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悄悄走入了现代观众的心里……
而谈起这些年“文化评弹”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概念提出者之一,沪上首位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周红感慨万千……
台上的周红怀抱琵琶浅吟低唱,轻拢慢捻间充满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然而,生活中的周红却是快人快语,尽显时尚女性的干练。“你尽管写”,她开门见山地对笔者说,“我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被人骂。”的确如此,这一晚,茶室略显昏黄的灯光下,周红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谈恩师、搭档、好友,谈自己的困惑,受到的责难,也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当然,谈得最多的是“文化评弹”。语气从容,毫无矫饰,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周红,一个真爱评弹的周红。
文化,由内而外
2012年,周红的第一场文化评弹演出问世,取名“香远益清”,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文意。在周红看来,评弹和莲花有许多相通之处——她出身草根,却卓尔不群,有着高洁之美。周红要做的,就是传递这种“美”。
在东方艺术中心的这场演出中,走进剧场,人们便感受到了与传统书场截然不同的演出氛围——一桌二椅被撤去了,代之以整堂典雅的明清家具。演出还采用了大屏幕,配合每出书目的不同而变化,但主题都是清雅的荷花。这些背景,每一幅都是周红和合作者徐惠新精挑细选的。就连演出字幕的字体,周红也是再三斟酌。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传达着周红的制作理念:就是要做最雅致的评弹。这一切的变化,也带来了演出环境的变化,不见了传统书场的喧嚣嘈杂,人们凝神屏气,怀着虔诚的心来欣赏一种——文化。
这些“文化评弹”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形式。而静静坐下之后,人们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舞台呈现。文化评弹的演绎内容,似乎也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评弹如何跟上时代?如何抓住年轻观众?是文化评弹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她和搭档徐惠新已经探索了多年。周红说,如果没有徐惠新,自己未必能坚持走到今天,或者,如果缺少了徐惠新的智慧,文化评弹也未必能达到今天的文化层次。对于这位两度获得“牡丹奖”文学奖的“多产才子”,周红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徐老师不仅是当下评弹届的‘一支笔’,更是众所公认的评弹界的‘创新先锋’。他对传统烂熟于心,又能准确抓住当代观众的兴趣所在,将传统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创作的一些新书目,比如《啼血杜鹃》,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历史故事,却也有借古喻今的地方,故事是老的,观念是新的,《杜十娘》《情探》,莫不如是。”从2013年“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起,两人的合作珠联璧合。不仅创作新篇目,也对很多传统书目做了审慎的改编。比如《闻鸡起舞》,比如《杜十娘》,又比如《情探》。“我们会更多从现代人的审美、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传统,而不是依旧强调过去的阶级评判概念。”
如今,“文化评弹”带着荷花的悠远清香,已渐渐渗透到很多人心中。在之后的几场演出中,周红和徐惠新还曾经尝试过将香道、花道一一引入演出之中。
“‘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周红说,“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可以是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传统在气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我都愿意和它们进行一次对话。”周红承认,这些大胆的尝试,源于自己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
改变,时不我待
“不安分”,可能是很多圈内人对周红的评价,而周红的这种“不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弹现状的“不安”。两年多前的一次评弹研讨会上,一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谈及对评弹的看法时说:“你们没有本事就不要去创新,还不如把评弹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或许再等500年,会有一个有缘人发现她。”当时,坐在台下的周红心中冒出了三个字:“凭什么”?为什么只能等待?难道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周红觉得自己不能“安分”。
这种“不安分”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位恩师的教导。周红是幸运的,无论是蒙师余瑞君还是余红仙老师,两位恩师都有一种开放的艺术心态。“他们从不曾用自己的艺术观点绑着我,而是希望我在习得传统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周红告诉笔者,余红仙老师曾经非常直接地对周红说:“你的嗓子不如我,要是照着我的样子唱,早晚是要唱死的。”
老师们为周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艺术心态,然而,“找到自己的呈现方式”又谈何容易!看似云淡风轻的周红,也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那段日子,整整十年! 从1998年到2008年,是周红在书坛上风生水起的十年,演出频繁,声名渐著。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周红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十年里,我说的都是传统篇目,像《描金凤》《双珠凤》《珍珠塔》,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内心却无比痛苦。因为,整整十年我的艺术几乎没有丝毫进步,相反,却是在不断地消耗、透支自己。”周红一直坚持一种观点,如果一位演员只是模仿、继承前辈的唱腔艺术,而未能有自身突破的话,那么即使他的先天条件再好,至多到四五十岁,必然走下坡路。周红也是这样,那几年里,嗓子动辄出问题,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方式都成效不大,不得已声带开了刀,可是回到台上,还是一唱就哑。周红清楚地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的艺术生命维持不了多久了。为此,周红一直在寻找一种改变——唱法上的,更是理念上的。
有两场演出,对后来“文化评弹”概念的诞生影响很大。一次是周红观赏谭盾的《水乐》演出,“当时周围坐了很多音乐学院的专家,也有些人骂,但我觉得深受启发——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却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那么,评弹的呈现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呢?”还有一次是周红自己在台湾的演出经历。演出是由台湾著名文化评论人林谷芳策划的,汇集了两岸各剧种的代表艺术家。“整场演出只有一个内容——《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用各种不同形式演唱。”周红回忆说,当她一个人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时,台下两千观众,鸦雀无声。“仿佛整个剧场、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林黛玉”。这样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对比国内的书场,周红说,很多老听客其实是把书场当成一个交友的场所——你在台上唱,他们在台下聊天——有时候,我们在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台下已经开始打呼,那种挫败感,是无法形容的。但是,台湾的这场演出,让周红重新感受到了艺术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文化的尊严。“文化评弹”四个字,渐渐在脑海中有了一个雏形。 曲高未必和寡
出人意料的是,就是“文化评弹”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一经提出就遭来众多冷嘲热讽:“难道只有她周红有文化?我们都是没文化的人?”有同行这样讽刺。最高580的票价也成为非议的焦点:“周红到底想干什么?像她这样吊起来卖,到底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
旁人的议论周红可以当做耳边风,可是好友们的关切提醒,却不能不让周红思考。而当时评弹的普遍票价是5元,乡音书场定价最高,听一场也不过15元。周红最默契的搭档、“文化评弹”的合作者徐惠新问她:“你知道你的票价是原来的几倍吗?票子卖不掉怎么办?”几倍?周红真的没多大概念,她想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文化演出”值得起这个票价。当时,周红自掏腰包拿出了11万,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11万血本无归,全部赔进去。“至少,我也尝试过了,死心了。”与此同时,周红还有一个别人很难理解的“坏习惯”——绝不送票,无论领导好友,要看我的演出,请自己买票入场。“哪怕一张票都卖不掉,哪怕演出时面对一个空场子,我也不会送票,因为,那是对购票入场的观众的不尊重”。周红很执拗,但也很坚定。
抱着这样决然的心态,第一场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虽然之前雄心壮志,但周红心中不无忐忑。演出现场,有一位外地的老师特地买了第一排的票来看。演出结束,周红连夜打电话给老师,问的第一句话是:“您觉得580的票价值不值?”“值!太值得了!”老师激动地说。“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事后,各方面的反馈也都证明了周红的成功。最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微博上一位80后白领听客给她的留言。这位可爱的女孩告诉周红,自己自小是个评弹爱好者,但在办公室,她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爱好。因为,在同龄人的眼中,听评弹的都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书场就是可以大声喧哗、随便嗑瓜子的茶馆店。“可是,今天您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在办公室里说一句‘今晚我去听文化评弹了。’您让我觉得听评弹特有腔调,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演出?我要邀请同事一起来。”周红说,她就是要让评弹有“腔调”,让听评弹变成一件有档次的事情。“其实,早在解放前,评弹的观众就分很多档次,有价格低廉的大众书场、茶馆,也有高端的。我们的老先生出入仙乐斯这样的书场,都是 头势煞清、长衫簇新,一丝不苟的。”周红说。今天,社会多元化了,演员为什么不能多元化?为什么到了今天,就不能做高端的评弹演出了?难道那些高端听众就不是人民大众了?“我就是要通过影响一批有文化的听众,再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听众。”
吾道不孤矣
“香远益清”的演出是一次尝试,周红做得很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甚至在演出前,一边化妆,一边还在接洽票务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周红支持。演出时台上摆放的整套的明式家具是一家红木艺术馆免费借的,馆主和周红是第一次认识,只是听说周红要搞文化评弹,立刻表示无条件支持。一开始,周红有些担忧:明式家具售价都高达数万元,万一运输途中发生损坏怎么办?没想到对方爽气地说:“弄坏了我们自己修,你不用担心。”这句话让周红大为感动,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文化而无私付出。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随着文化评弹的连续演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而合作者的道路也渐渐庞大起来。“我们的影响力是慢慢扩大的,观众群也一直在向年轻化发展,这是个好兆头。不仅如此,有很多人主动和我联系,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其中,也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现在,周红、徐惠新身边有了一群充满热情的“同道中人”。每每说起他们,周红都会用两个字形容:“可爱”。周红依旧记得,“相思一水遥”的时候,导演俞鳗文连夜趴在东艺的舞台上,用一颗颗红豆装饰第二天的演出地面。“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报,只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把文化评弹做好。”
对于“文化评弹”,周红徐惠新将它视做一颗珍贵的种子。“我们希望文化评弹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我们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把影响散发出去。” 于是,便有了2014年的“相思一水遥”,有了前不久的“琵琶·纪”。每一次演出,周红都会有所突破,他们推出了演出专刊、明星片、邮票……也让文化评弹的展示原来越全面。
周红说,相比于2012年的那次突破,现在她更愿意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广文化评弹。每次都会多做一点点,有一点新的不同,慢慢地积累起来,便会有一种新的境界——这种优雅端庄和从容不迫,或许也正是评弹最迷人的气质。
海纳百川成其大
周红有很多朋友,尤其有很多“跨界”的好友。除了对她产生过很深影响的林谷芳教授外,台湾的南管艺术家王心心、二胡名家马晓晖、歌唱家王维倩,以及沪上知名主播文化人淳子、梦晓等都是她的好友。在周红看来,艺术需要博采众长,那些成名成家的老先生们,哪一个不是吸收了各种艺术之精华——丽调中有民歌小调的成分,薛调有舒伯特小夜曲的旋律。“我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周红说,她从不认为“眼高手低”是一个贬义词。“眼界一定要高,要看得到、看得懂好的东西,如果连看都看不到,还谈什么创作呢?”2014年的“琵琶·纪”就是这样一次跨界的演出。台上三把琵琶——来自日本的萨摩琵琶鹤田派传人岩佐鹤丈,中国台湾的王心心,还有一位就是周红。三把琵琶,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穿越1200年的历史。“我们和岩佐先生语言不通,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彼此了解,这种灵犀相通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这样的经历让周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有当你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之后,才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发展、去创新。
“如果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你。”曾经有一次在台湾,周红去拜访林谷芳先生,正巧有两位台湾的传统艺术家也在,他们向林先生发牢骚,抱怨传统文化不受重视,没有官方的赞助。林先生当即回答了三个字——凭什么?凭什么别人一定有义务来帮助你?你的艺术一定是社会必须的吗?“凭什么”这三个字给周红触动很大。“回家来我就想,建国之初,我们国家就有300多个剧种,现在剩下100多个,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名存实亡。但是社会依旧在前进,电影、电视、网络不断发展,谁都只会觉得文艺越来越丰富了。说好听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事实是,如果有朝一日评弹真的死了,人们也不过叹息几声,生活依旧继续。”所以,周红说,与其一天到晚指望“救济粮”,还不如想想自己该做什么,不要到我们这一代人谢幕的时候,被观众问一句“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点什么?!”
周红一直很心仪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评弹氛围。那时候的说书先生头势煞清、长衫潇然,出入仙乐斯等高档书场,风靡程度远超今天的“长腿欧巴”。那时候的评弹,是上海滩最时尚的高雅艺术,是绅士名媛文化交流中最经常提及的东西,让“好声音”“梦之声”全都相形见绌。评弹优雅从容,举手投足皆是故事。而周红要做的,就是将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通过评弹再寻找回来。“评弹是传统,更是时尚。我们在台上,一段书、一句唱、一个眼神,台上的一枝花、一炉香,一盏清茶,都是有感情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周红说,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或是曲艺的呈现方式,“她应该可以代表上海,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文化”“态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而谈起这些年“文化评弹”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概念提出者之一,沪上首位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周红感慨万千……
台上的周红怀抱琵琶浅吟低唱,轻拢慢捻间充满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然而,生活中的周红却是快人快语,尽显时尚女性的干练。“你尽管写”,她开门见山地对笔者说,“我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被人骂。”的确如此,这一晚,茶室略显昏黄的灯光下,周红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谈恩师、搭档、好友,谈自己的困惑,受到的责难,也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当然,谈得最多的是“文化评弹”。语气从容,毫无矫饰,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周红,一个真爱评弹的周红。
文化,由内而外
2012年,周红的第一场文化评弹演出问世,取名“香远益清”,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文意。在周红看来,评弹和莲花有许多相通之处——她出身草根,却卓尔不群,有着高洁之美。周红要做的,就是传递这种“美”。
在东方艺术中心的这场演出中,走进剧场,人们便感受到了与传统书场截然不同的演出氛围——一桌二椅被撤去了,代之以整堂典雅的明清家具。演出还采用了大屏幕,配合每出书目的不同而变化,但主题都是清雅的荷花。这些背景,每一幅都是周红和合作者徐惠新精挑细选的。就连演出字幕的字体,周红也是再三斟酌。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传达着周红的制作理念:就是要做最雅致的评弹。这一切的变化,也带来了演出环境的变化,不见了传统书场的喧嚣嘈杂,人们凝神屏气,怀着虔诚的心来欣赏一种——文化。
这些“文化评弹”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形式。而静静坐下之后,人们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舞台呈现。文化评弹的演绎内容,似乎也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评弹如何跟上时代?如何抓住年轻观众?是文化评弹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她和搭档徐惠新已经探索了多年。周红说,如果没有徐惠新,自己未必能坚持走到今天,或者,如果缺少了徐惠新的智慧,文化评弹也未必能达到今天的文化层次。对于这位两度获得“牡丹奖”文学奖的“多产才子”,周红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徐老师不仅是当下评弹届的‘一支笔’,更是众所公认的评弹界的‘创新先锋’。他对传统烂熟于心,又能准确抓住当代观众的兴趣所在,将传统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创作的一些新书目,比如《啼血杜鹃》,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历史故事,却也有借古喻今的地方,故事是老的,观念是新的,《杜十娘》《情探》,莫不如是。”从2013年“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起,两人的合作珠联璧合。不仅创作新篇目,也对很多传统书目做了审慎的改编。比如《闻鸡起舞》,比如《杜十娘》,又比如《情探》。“我们会更多从现代人的审美、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传统,而不是依旧强调过去的阶级评判概念。”
如今,“文化评弹”带着荷花的悠远清香,已渐渐渗透到很多人心中。在之后的几场演出中,周红和徐惠新还曾经尝试过将香道、花道一一引入演出之中。
“‘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周红说,“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可以是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传统在气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我都愿意和它们进行一次对话。”周红承认,这些大胆的尝试,源于自己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
改变,时不我待
“不安分”,可能是很多圈内人对周红的评价,而周红的这种“不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弹现状的“不安”。两年多前的一次评弹研讨会上,一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谈及对评弹的看法时说:“你们没有本事就不要去创新,还不如把评弹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或许再等500年,会有一个有缘人发现她。”当时,坐在台下的周红心中冒出了三个字:“凭什么”?为什么只能等待?难道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周红觉得自己不能“安分”。
这种“不安分”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位恩师的教导。周红是幸运的,无论是蒙师余瑞君还是余红仙老师,两位恩师都有一种开放的艺术心态。“他们从不曾用自己的艺术观点绑着我,而是希望我在习得传统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周红告诉笔者,余红仙老师曾经非常直接地对周红说:“你的嗓子不如我,要是照着我的样子唱,早晚是要唱死的。”
老师们为周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艺术心态,然而,“找到自己的呈现方式”又谈何容易!看似云淡风轻的周红,也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那段日子,整整十年! 从1998年到2008年,是周红在书坛上风生水起的十年,演出频繁,声名渐著。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周红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十年里,我说的都是传统篇目,像《描金凤》《双珠凤》《珍珠塔》,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内心却无比痛苦。因为,整整十年我的艺术几乎没有丝毫进步,相反,却是在不断地消耗、透支自己。”周红一直坚持一种观点,如果一位演员只是模仿、继承前辈的唱腔艺术,而未能有自身突破的话,那么即使他的先天条件再好,至多到四五十岁,必然走下坡路。周红也是这样,那几年里,嗓子动辄出问题,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方式都成效不大,不得已声带开了刀,可是回到台上,还是一唱就哑。周红清楚地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的艺术生命维持不了多久了。为此,周红一直在寻找一种改变——唱法上的,更是理念上的。
有两场演出,对后来“文化评弹”概念的诞生影响很大。一次是周红观赏谭盾的《水乐》演出,“当时周围坐了很多音乐学院的专家,也有些人骂,但我觉得深受启发——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却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那么,评弹的呈现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呢?”还有一次是周红自己在台湾的演出经历。演出是由台湾著名文化评论人林谷芳策划的,汇集了两岸各剧种的代表艺术家。“整场演出只有一个内容——《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用各种不同形式演唱。”周红回忆说,当她一个人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时,台下两千观众,鸦雀无声。“仿佛整个剧场、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林黛玉”。这样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对比国内的书场,周红说,很多老听客其实是把书场当成一个交友的场所——你在台上唱,他们在台下聊天——有时候,我们在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台下已经开始打呼,那种挫败感,是无法形容的。但是,台湾的这场演出,让周红重新感受到了艺术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文化的尊严。“文化评弹”四个字,渐渐在脑海中有了一个雏形。 曲高未必和寡
出人意料的是,就是“文化评弹”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一经提出就遭来众多冷嘲热讽:“难道只有她周红有文化?我们都是没文化的人?”有同行这样讽刺。最高580的票价也成为非议的焦点:“周红到底想干什么?像她这样吊起来卖,到底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
旁人的议论周红可以当做耳边风,可是好友们的关切提醒,却不能不让周红思考。而当时评弹的普遍票价是5元,乡音书场定价最高,听一场也不过15元。周红最默契的搭档、“文化评弹”的合作者徐惠新问她:“你知道你的票价是原来的几倍吗?票子卖不掉怎么办?”几倍?周红真的没多大概念,她想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文化演出”值得起这个票价。当时,周红自掏腰包拿出了11万,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11万血本无归,全部赔进去。“至少,我也尝试过了,死心了。”与此同时,周红还有一个别人很难理解的“坏习惯”——绝不送票,无论领导好友,要看我的演出,请自己买票入场。“哪怕一张票都卖不掉,哪怕演出时面对一个空场子,我也不会送票,因为,那是对购票入场的观众的不尊重”。周红很执拗,但也很坚定。
抱着这样决然的心态,第一场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虽然之前雄心壮志,但周红心中不无忐忑。演出现场,有一位外地的老师特地买了第一排的票来看。演出结束,周红连夜打电话给老师,问的第一句话是:“您觉得580的票价值不值?”“值!太值得了!”老师激动地说。“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事后,各方面的反馈也都证明了周红的成功。最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微博上一位80后白领听客给她的留言。这位可爱的女孩告诉周红,自己自小是个评弹爱好者,但在办公室,她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爱好。因为,在同龄人的眼中,听评弹的都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书场就是可以大声喧哗、随便嗑瓜子的茶馆店。“可是,今天您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在办公室里说一句‘今晚我去听文化评弹了。’您让我觉得听评弹特有腔调,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演出?我要邀请同事一起来。”周红说,她就是要让评弹有“腔调”,让听评弹变成一件有档次的事情。“其实,早在解放前,评弹的观众就分很多档次,有价格低廉的大众书场、茶馆,也有高端的。我们的老先生出入仙乐斯这样的书场,都是 头势煞清、长衫簇新,一丝不苟的。”周红说。今天,社会多元化了,演员为什么不能多元化?为什么到了今天,就不能做高端的评弹演出了?难道那些高端听众就不是人民大众了?“我就是要通过影响一批有文化的听众,再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听众。”
吾道不孤矣
“香远益清”的演出是一次尝试,周红做得很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甚至在演出前,一边化妆,一边还在接洽票务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周红支持。演出时台上摆放的整套的明式家具是一家红木艺术馆免费借的,馆主和周红是第一次认识,只是听说周红要搞文化评弹,立刻表示无条件支持。一开始,周红有些担忧:明式家具售价都高达数万元,万一运输途中发生损坏怎么办?没想到对方爽气地说:“弄坏了我们自己修,你不用担心。”这句话让周红大为感动,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文化而无私付出。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随着文化评弹的连续演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而合作者的道路也渐渐庞大起来。“我们的影响力是慢慢扩大的,观众群也一直在向年轻化发展,这是个好兆头。不仅如此,有很多人主动和我联系,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其中,也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现在,周红、徐惠新身边有了一群充满热情的“同道中人”。每每说起他们,周红都会用两个字形容:“可爱”。周红依旧记得,“相思一水遥”的时候,导演俞鳗文连夜趴在东艺的舞台上,用一颗颗红豆装饰第二天的演出地面。“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报,只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把文化评弹做好。”
对于“文化评弹”,周红徐惠新将它视做一颗珍贵的种子。“我们希望文化评弹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我们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把影响散发出去。” 于是,便有了2014年的“相思一水遥”,有了前不久的“琵琶·纪”。每一次演出,周红都会有所突破,他们推出了演出专刊、明星片、邮票……也让文化评弹的展示原来越全面。
周红说,相比于2012年的那次突破,现在她更愿意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广文化评弹。每次都会多做一点点,有一点新的不同,慢慢地积累起来,便会有一种新的境界——这种优雅端庄和从容不迫,或许也正是评弹最迷人的气质。
海纳百川成其大
周红有很多朋友,尤其有很多“跨界”的好友。除了对她产生过很深影响的林谷芳教授外,台湾的南管艺术家王心心、二胡名家马晓晖、歌唱家王维倩,以及沪上知名主播文化人淳子、梦晓等都是她的好友。在周红看来,艺术需要博采众长,那些成名成家的老先生们,哪一个不是吸收了各种艺术之精华——丽调中有民歌小调的成分,薛调有舒伯特小夜曲的旋律。“我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周红说,她从不认为“眼高手低”是一个贬义词。“眼界一定要高,要看得到、看得懂好的东西,如果连看都看不到,还谈什么创作呢?”2014年的“琵琶·纪”就是这样一次跨界的演出。台上三把琵琶——来自日本的萨摩琵琶鹤田派传人岩佐鹤丈,中国台湾的王心心,还有一位就是周红。三把琵琶,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穿越1200年的历史。“我们和岩佐先生语言不通,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彼此了解,这种灵犀相通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这样的经历让周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有当你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之后,才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发展、去创新。
“如果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你。”曾经有一次在台湾,周红去拜访林谷芳先生,正巧有两位台湾的传统艺术家也在,他们向林先生发牢骚,抱怨传统文化不受重视,没有官方的赞助。林先生当即回答了三个字——凭什么?凭什么别人一定有义务来帮助你?你的艺术一定是社会必须的吗?“凭什么”这三个字给周红触动很大。“回家来我就想,建国之初,我们国家就有300多个剧种,现在剩下100多个,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名存实亡。但是社会依旧在前进,电影、电视、网络不断发展,谁都只会觉得文艺越来越丰富了。说好听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事实是,如果有朝一日评弹真的死了,人们也不过叹息几声,生活依旧继续。”所以,周红说,与其一天到晚指望“救济粮”,还不如想想自己该做什么,不要到我们这一代人谢幕的时候,被观众问一句“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点什么?!”
周红一直很心仪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评弹氛围。那时候的说书先生头势煞清、长衫潇然,出入仙乐斯等高档书场,风靡程度远超今天的“长腿欧巴”。那时候的评弹,是上海滩最时尚的高雅艺术,是绅士名媛文化交流中最经常提及的东西,让“好声音”“梦之声”全都相形见绌。评弹优雅从容,举手投足皆是故事。而周红要做的,就是将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通过评弹再寻找回来。“评弹是传统,更是时尚。我们在台上,一段书、一句唱、一个眼神,台上的一枝花、一炉香,一盏清茶,都是有感情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周红说,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或是曲艺的呈现方式,“她应该可以代表上海,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文化”“态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