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的“文化评弹”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开篇先拉回一个镜头——2014年10月末,秋意渐浓的上海,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内,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枫叶荻花、江浸秋月的盛唐。这场名为“琵琶·纪”的演出汇集了1200年的萨摩琵琶、800载的南管和400年历史的评弹琵琶。同样,这场汇集了不同“文化声音”的对话,也是“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系列的第四次和观众见面。一票难求的演出盛况,现场演出者与观众的灵犀相通,无声地证明着“文化评弹”的概念已经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悄悄走入了现代观众的心里……
  而谈起这些年“文化评弹”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概念提出者之一,沪上首位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周红感慨万千……
  台上的周红怀抱琵琶浅吟低唱,轻拢慢捻间充满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然而,生活中的周红却是快人快语,尽显时尚女性的干练。“你尽管写”,她开门见山地对笔者说,“我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被人骂。”的确如此,这一晚,茶室略显昏黄的灯光下,周红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谈恩师、搭档、好友,谈自己的困惑,受到的责难,也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当然,谈得最多的是“文化评弹”。语气从容,毫无矫饰,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周红,一个真爱评弹的周红。
  文化,由内而外
  2012年,周红的第一场文化评弹演出问世,取名“香远益清”,取周敦颐《爱莲说》之文意。在周红看来,评弹和莲花有许多相通之处——她出身草根,却卓尔不群,有着高洁之美。周红要做的,就是传递这种“美”。
  在东方艺术中心的这场演出中,走进剧场,人们便感受到了与传统书场截然不同的演出氛围——一桌二椅被撤去了,代之以整堂典雅的明清家具。演出还采用了大屏幕,配合每出书目的不同而变化,但主题都是清雅的荷花。这些背景,每一幅都是周红和合作者徐惠新精挑细选的。就连演出字幕的字体,周红也是再三斟酌。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传达着周红的制作理念:就是要做最雅致的评弹。这一切的变化,也带来了演出环境的变化,不见了传统书场的喧嚣嘈杂,人们凝神屏气,怀着虔诚的心来欣赏一种——文化。
  这些“文化评弹”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形式。而静静坐下之后,人们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舞台呈现。文化评弹的演绎内容,似乎也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评弹如何跟上时代?如何抓住年轻观众?是文化评弹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她和搭档徐惠新已经探索了多年。周红说,如果没有徐惠新,自己未必能坚持走到今天,或者,如果缺少了徐惠新的智慧,文化评弹也未必能达到今天的文化层次。对于这位两度获得“牡丹奖”文学奖的“多产才子”,周红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徐老师不仅是当下评弹届的‘一支笔’,更是众所公认的评弹界的‘创新先锋’。他对传统烂熟于心,又能准确抓住当代观众的兴趣所在,将传统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创作的一些新书目,比如《啼血杜鹃》,说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历史故事,却也有借古喻今的地方,故事是老的,观念是新的,《杜十娘》《情探》,莫不如是。”从2013年“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起,两人的合作珠联璧合。不仅创作新篇目,也对很多传统书目做了审慎的改编。比如《闻鸡起舞》,比如《杜十娘》,又比如《情探》。“我们会更多从现代人的审美、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传统,而不是依旧强调过去的阶级评判概念。”
  如今,“文化评弹”带着荷花的悠远清香,已渐渐渗透到很多人心中。在之后的几场演出中,周红和徐惠新还曾经尝试过将香道、花道一一引入演出之中。
  “‘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周红说,“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它可以是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传统在气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我都愿意和它们进行一次对话。”周红承认,这些大胆的尝试,源于自己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
  改变,时不我待
  “不安分”,可能是很多圈内人对周红的评价,而周红的这种“不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弹现状的“不安”。两年多前的一次评弹研讨会上,一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谈及对评弹的看法时说:“你们没有本事就不要去创新,还不如把评弹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或许再等500年,会有一个有缘人发现她。”当时,坐在台下的周红心中冒出了三个字:“凭什么”?为什么只能等待?难道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周红觉得自己不能“安分”。
  这种“不安分”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位恩师的教导。周红是幸运的,无论是蒙师余瑞君还是余红仙老师,两位恩师都有一种开放的艺术心态。“他们从不曾用自己的艺术观点绑着我,而是希望我在习得传统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周红告诉笔者,余红仙老师曾经非常直接地对周红说:“你的嗓子不如我,要是照着我的样子唱,早晚是要唱死的。”
  老师们为周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艺术心态,然而,“找到自己的呈现方式”又谈何容易!看似云淡风轻的周红,也曾经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那段日子,整整十年! 从1998年到2008年,是周红在书坛上风生水起的十年,演出频繁,声名渐著。然而,鲜花和掌声背后,周红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十年里,我说的都是传统篇目,像《描金凤》《双珠凤》《珍珠塔》,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内心却无比痛苦。因为,整整十年我的艺术几乎没有丝毫进步,相反,却是在不断地消耗、透支自己。”周红一直坚持一种观点,如果一位演员只是模仿、继承前辈的唱腔艺术,而未能有自身突破的话,那么即使他的先天条件再好,至多到四五十岁,必然走下坡路。周红也是这样,那几年里,嗓子动辄出问题,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方式都成效不大,不得已声带开了刀,可是回到台上,还是一唱就哑。周红清楚地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的艺术生命维持不了多久了。为此,周红一直在寻找一种改变——唱法上的,更是理念上的。
  有两场演出,对后来“文化评弹”概念的诞生影响很大。一次是周红观赏谭盾的《水乐》演出,“当时周围坐了很多音乐学院的专家,也有些人骂,但我觉得深受启发——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却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那么,评弹的呈现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一桌二椅呢?”还有一次是周红自己在台湾的演出经历。演出是由台湾著名文化评论人林谷芳策划的,汇集了两岸各剧种的代表艺术家。“整场演出只有一个内容——《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用各种不同形式演唱。”周红回忆说,当她一个人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时,台下两千观众,鸦雀无声。“仿佛整个剧场、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只有一个林黛玉”。这样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对比国内的书场,周红说,很多老听客其实是把书场当成一个交友的场所——你在台上唱,他们在台下聊天——有时候,我们在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台下已经开始打呼,那种挫败感,是无法形容的。但是,台湾的这场演出,让周红重新感受到了艺术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文化的尊严。“文化评弹”四个字,渐渐在脑海中有了一个雏形。   曲高未必和寡
  出人意料的是,就是“文化评弹”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一经提出就遭来众多冷嘲热讽:“难道只有她周红有文化?我们都是没文化的人?”有同行这样讽刺。最高580的票价也成为非议的焦点:“周红到底想干什么?像她这样吊起来卖,到底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
  旁人的议论周红可以当做耳边风,可是好友们的关切提醒,却不能不让周红思考。而当时评弹的普遍票价是5元,乡音书场定价最高,听一场也不过15元。周红最默契的搭档、“文化评弹”的合作者徐惠新问她:“你知道你的票价是原来的几倍吗?票子卖不掉怎么办?”几倍?周红真的没多大概念,她想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文化演出”值得起这个票价。当时,周红自掏腰包拿出了11万,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11万血本无归,全部赔进去。“至少,我也尝试过了,死心了。”与此同时,周红还有一个别人很难理解的“坏习惯”——绝不送票,无论领导好友,要看我的演出,请自己买票入场。“哪怕一张票都卖不掉,哪怕演出时面对一个空场子,我也不会送票,因为,那是对购票入场的观众的不尊重”。周红很执拗,但也很坚定。
  抱着这样决然的心态,第一场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虽然之前雄心壮志,但周红心中不无忐忑。演出现场,有一位外地的老师特地买了第一排的票来看。演出结束,周红连夜打电话给老师,问的第一句话是:“您觉得580的票价值不值?”“值!太值得了!”老师激动地说。“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事后,各方面的反馈也都证明了周红的成功。最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微博上一位80后白领听客给她的留言。这位可爱的女孩告诉周红,自己自小是个评弹爱好者,但在办公室,她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爱好。因为,在同龄人的眼中,听评弹的都是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书场就是可以大声喧哗、随便嗑瓜子的茶馆店。“可是,今天您让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在办公室里说一句‘今晚我去听文化评弹了。’您让我觉得听评弹特有腔调,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演出?我要邀请同事一起来。”周红说,她就是要让评弹有“腔调”,让听评弹变成一件有档次的事情。“其实,早在解放前,评弹的观众就分很多档次,有价格低廉的大众书场、茶馆,也有高端的。我们的老先生出入仙乐斯这样的书场,都是   头势煞清、长衫簇新,一丝不苟的。”周红说。今天,社会多元化了,演员为什么不能多元化?为什么到了今天,就不能做高端的评弹演出了?难道那些高端听众就不是人民大众了?“我就是要通过影响一批有文化的听众,再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听众。”
  吾道不孤矣
  “香远益清”的演出是一次尝试,周红做得很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甚至在演出前,一边化妆,一边还在接洽票务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周红支持。演出时台上摆放的整套的明式家具是一家红木艺术馆免费借的,馆主和周红是第一次认识,只是听说周红要搞文化评弹,立刻表示无条件支持。一开始,周红有些担忧:明式家具售价都高达数万元,万一运输途中发生损坏怎么办?没想到对方爽气地说:“弄坏了我们自己修,你不用担心。”这句话让周红大为感动,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文化而无私付出。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随着文化评弹的连续演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而合作者的道路也渐渐庞大起来。“我们的影响力是慢慢扩大的,观众群也一直在向年轻化发展,这是个好兆头。不仅如此,有很多人主动和我联系,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其中,也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现在,周红、徐惠新身边有了一群充满热情的“同道中人”。每每说起他们,周红都会用两个字形容:“可爱”。周红依旧记得,“相思一水遥”的时候,导演俞鳗文连夜趴在东艺的舞台上,用一颗颗红豆装饰第二天的演出地面。“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求回报,只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把文化评弹做好。”
  对于“文化评弹”,周红徐惠新将它视做一颗珍贵的种子。“我们希望文化评弹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我们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把影响散发出去。” 于是,便有了2014年的“相思一水遥”,有了前不久的“琵琶·纪”。每一次演出,周红都会有所突破,他们推出了演出专刊、明星片、邮票……也让文化评弹的展示原来越全面。
  周红说,相比于2012年的那次突破,现在她更愿意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广文化评弹。每次都会多做一点点,有一点新的不同,慢慢地积累起来,便会有一种新的境界——这种优雅端庄和从容不迫,或许也正是评弹最迷人的气质。
  海纳百川成其大
  周红有很多朋友,尤其有很多“跨界”的好友。除了对她产生过很深影响的林谷芳教授外,台湾的南管艺术家王心心、二胡名家马晓晖、歌唱家王维倩,以及沪上知名主播文化人淳子、梦晓等都是她的好友。在周红看来,艺术需要博采众长,那些成名成家的老先生们,哪一个不是吸收了各种艺术之精华——丽调中有民歌小调的成分,薛调有舒伯特小夜曲的旋律。“我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周红说,她从不认为“眼高手低”是一个贬义词。“眼界一定要高,要看得到、看得懂好的东西,如果连看都看不到,还谈什么创作呢?”2014年的“琵琶·纪”就是这样一次跨界的演出。台上三把琵琶——来自日本的萨摩琵琶鹤田派传人岩佐鹤丈,中国台湾的王心心,还有一位就是周红。三把琵琶,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穿越1200年的历史。“我们和岩佐先生语言不通,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彼此了解,这种灵犀相通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这样的经历让周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有当你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之后,才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发展、去创新。
  “如果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你。”曾经有一次在台湾,周红去拜访林谷芳先生,正巧有两位台湾的传统艺术家也在,他们向林先生发牢骚,抱怨传统文化不受重视,没有官方的赞助。林先生当即回答了三个字——凭什么?凭什么别人一定有义务来帮助你?你的艺术一定是社会必须的吗?“凭什么”这三个字给周红触动很大。“回家来我就想,建国之初,我们国家就有300多个剧种,现在剩下100多个,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名存实亡。但是社会依旧在前进,电影、电视、网络不断发展,谁都只会觉得文艺越来越丰富了。说好听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事实是,如果有朝一日评弹真的死了,人们也不过叹息几声,生活依旧继续。”所以,周红说,与其一天到晚指望“救济粮”,还不如想想自己该做什么,不要到我们这一代人谢幕的时候,被观众问一句“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点什么?!”
  周红一直很心仪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评弹氛围。那时候的说书先生头势煞清、长衫潇然,出入仙乐斯等高档书场,风靡程度远超今天的“长腿欧巴”。那时候的评弹,是上海滩最时尚的高雅艺术,是绅士名媛文化交流中最经常提及的东西,让“好声音”“梦之声”全都相形见绌。评弹优雅从容,举手投足皆是故事。而周红要做的,就是将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通过评弹再寻找回来。“评弹是传统,更是时尚。我们在台上,一段书、一句唱、一个眼神,台上的一枝花、一炉香,一盏清茶,都是有感情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周红说,文化评弹,不仅仅是评弹文化或是曲艺的呈现方式,“她应该可以代表上海,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文化”“态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其他文献
小舅舅葆玖也患白喉,奶奶福芝芳一听就晕过去了  我是1957年生人,生在上海马思南路87号。两岁和妈妈到北京,爷爷梅兰芳在我四岁时过世了。我一直生活在梅家,所以我这个外孙也随着其他孩子一起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  梅兰芳和奶奶福芝芳共生育了9个孩子,活下来的是老四、老五、老七和老九,我妈妈是老七,老九就是梅葆玖。家里人记忆最深的是老三,七八岁时得了白喉,当时白喉是传染病,没救过来。据说老三和爷爷长
我一向不喜爱新书上的腰封,总觉得那是出版社的画蛇添足,更常有为了吸引眼球而大字拉出浮夸宣传语的,有时候反而令一本好书“斯文扫地”。但拿到薛舒的《远去的人》时,我却第一眼便被腰封上的宣传语戳中心底——那是一行墨色脚印旁的两列朱红小字:用我的记忆/挽留你的记忆。若你和我一样在作品成书前,就在《收获》杂志上读过这个女儿记录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记忆退失全过程的非虚构长篇,就会知道这一句话真可谓概括了薛舒写
该篇论文首先介绍了世界及中国强化复合地板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接着通过分析中国强化复合地板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及其转折点先行指标,总结出中国强化复合地板行业目前所处
新媒体作为沟通和交流社会事务并进行传播的最主要渠道,其逐渐丰富了更多社会内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近年来,为了拓展产业版图,逐步推进媒体专业化,融媒体应运而生.其
发展与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成为企业重要因素,如哲人所说: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一个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关键取决于企业领
新年伊始,徐家汇美罗城广场五楼新开业的上剧场里,正在上演开幕季话剧《来自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一月三日,该剧首轮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导演赖声川上台宣布,三天后是女主角叶樱的扮演者郑佩佩的七十大寿,今天台下坐着六十余位从全球各地专程来上海为她庆生的亲友。于是,全场响起生日歌,献上鲜花,推出蛋糕,吹灭蜡烛……就这样,郑佩佩在上海的系列庆生活动在上剧场拉开帷幕……  郑佩佩对上海而言,身份特
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不忍敷衍土豆的作家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
120年前的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宣传片《工厂大门》首次公映,此举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110年前的1905年,中国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  2015年是中国电影110年的诞辰,也是著名南通籍电影艺术家赵丹、钱千里、顾而已和朱今明的百年诞辰。四位老乡,诞生在同一所城市,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又一同从南通走
天台山国清寺有一座供奉妙法莲华经的藏经塔,那是日本佛教日莲宗为祖庭修建的.塔身刻着赵朴初先生的题字:知恩报恩.我不信佛教,但对佛家思想十分认同,赵老的知恩报恩题字既刻
日前和丁法章同志在一起的时候,他对我说:“华东医院找你呢,找到了吗?他们把我当你了,说打电话到你家里,一直没人接听。快去一下吧。”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知道,医院找我,准没好事。我于去年八月在医院做了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患的是间质瘤。间质瘤虽不是癌,也是恶性肿瘤。我把它比方为从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的过程中,“反革命的帽子拎在革命群众手里”。出院后看到报上一篇文章说,间质瘤如果复发,成活期最多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