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成为作文评改主人的方法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及方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作文评改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要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要指点评改的步骤,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关键词:学生;作文评改;主人;方法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及方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这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水平。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呢?现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明确让学生评改作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写作能力的发展。而写作能力的发展,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独挡一面的机会日益增多,对工作、生活进行总结,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人们进行写作,并不断进行修改,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
  (二)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三)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其次,作文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写作的这些自身特点说明,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四)学生评改作文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作文评改只能接受来自教师的意愿,按老师的意想做出评改,而学生本人的意图和意愿则很少去考虑。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文评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每个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说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当时著名的一个作家给他修改指点。这位作家看后没有修改,而是让他重写再寄来。这样修改了二十多次,作家终于说可以投稿了。这位青年投稿后果然被采用。对学生的作文也是同样的,“改”文章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学生评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的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写作,而作文评改就是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
  二、要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作文,也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其内容,看其形式,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内容方面,主要看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一篇习作,中心一旦确定之后,就要看习作是不是围绕中心选材。评改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内容,内容立不住脚,形式上再改也没有什么意义。
  第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是否符合文体要求。这个问题既是形式问题,也是内容问题。表达中心确定之后,表达方式就要为中心服务,什么地方记叙,什么地方议论都要恰当。同时,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采用恰当的文体进行表达。
  第三、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在学生的作文中,无论是水平较高的学生,还是水平较差的学生,在作文的结构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安排的顺序,材料的详略,材料的内在关系与表达这种关系的语言形式上。
  第四、语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在学生作文上,不少学生基础差,错别字较多,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等语言毛病比较普遍。
  第五、在形式方面还有标点是否正确,书写、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规定。
  以上这五点是就作文评改的整体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体的作文的评改,则要按照教材或教师的作文教学计划确定的重点,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一般要与作文训练的重点相一致。每次作文评改,内容要单一、重点要突出,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的指向比较集中,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要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有不同的侧重点。这里所说“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是指教师要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
  (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有成竹。
  (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
  仅有上述要求还不够,因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让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而从中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比较抽象的“要求”,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同时有意识选择范文让学生集体评改文章。对于范文的选择,一般说来,应选那种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改。
  (四)要指点学生评改的步骤。
  一般说来,评改文章,首先要着眼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问题评改完以后,还应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的是否恰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才算定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统一。第二步要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得体。
  (五)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
  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这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改的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所评判的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判又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评语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评语要有针对性,主次要分明。
  (六)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因而,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训练中,教师可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片段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改练习。这样,从片断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学生评改的作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四、要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
  作文的评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这种作用首先反映在学生的情绪上,即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做法是: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采取了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评改氛围。
  总之,作文教学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武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赵世金.《怎样让学生评改作文》《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的意见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很好的落到实处,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仅仅流于形式,等等,是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提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良现状的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关键词】学生 体质 健
期刊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但是,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就此,我从小学生作文评改方面来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学生方面  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
期刊
摘要:“学困生”的成因各不相同,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习惯;策略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
期刊
【摘要】道德规范、德性和德行的实践价值,只有在三者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得到修正,进而使道德主体接受、理解并且内化。这一动态的实践价值通过主体行为的践履将知、情、意的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德性与德行不能保持一致,则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需要得到社会伦理秩序与伦理氛围的支持。  【关键词】规范 德性 德行 动态体系  心理体认和代价补偿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但是在整个规范、
期刊
摘要:本文揭示了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投入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简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作用并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学生;情感教育;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
期刊
【摘要】技工学校应联系学生基础、态度和特长等差异,并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实施层次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部分的高技能人才、大量的中初技能人才和部分普通技工,即灰领、蓝领和普通技工。高级技工学校只有准确把握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技工教育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级技工学校 技能型人才 培养  众所周知,社会岗位是分层次的,它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结构,从技能的角度,可分为高技能技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小学阶段一项比较难,但又必须掌握的技能。要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小学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类型,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的描写的一类文章。  关键词:小学作文;习作能力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具体
期刊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作文主体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忽视文章产生的前提条件——生活,使作文失去了生活性、活泼性与创造性,本文是为了探索、研究生活作文及其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走进生活;兴趣爱好;写作能力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然而当前的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究其原因,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残酷的,也是低效的。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懂得怎样去爱,要爱得真切,爱得全面,爱得艺术。只有恰当正确的爱,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圆圆的脸蛋儿,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齐耳短发,人见人爱。但她从来不爱和小朋友交流,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声不吭。在课堂上没有见过她举过小手,没有见过她急于表现的样子。为了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达不到教学目的,常感到黔驴技穷。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就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一定地探索,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政治教学 现状 实效性  1.中职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