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些年各地的中考历史学科都拉开了改革的序幕。2018年,深圳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室对中考历史题型作出了大胆的创新和改进——最后一道题目以材料论述题的方式呈现,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材料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述能力。新题型的设置,无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初中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材料论述题的特点和答题要求入手,在答题技巧和方法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材料论述题的特点和答题要求
根据《2018年深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说明》,材料论述题共出示两段史料,设置了两个问题,共12分。第一个问题分值为4分,题目引申自史料,主要查考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为简单;第二个问题分值为8分,要求学生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提炼历史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具体答题的规范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初中生正处于理解与分析、概括和综合、转化和表述能力的发展阶段,且对材料论述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这道题的得分不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指导非常必要。
二、材料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指导
要想在材料论述题中取胜,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关键信息,提炼观点
对于学生而言,做材料论述题最难的一点就是从史料中提炼有效的观点,尤其是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对给出的史料通常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提炼的观点往往完全偏离主题。有道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学会获取关键信息、提炼出合理的观点,自然是首要任务。
首先,要充分利用题目的导语部分。规范的材料论述题一般都有一段较短的引文,告诉学生接下来的两段史料聚焦的主题是什么,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只要把握了其中的关键信息,提炼观点自然就轻而易举。例如2018年深圳市的历史中考材料论述题的导语为“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只要认真研读,很容易发现这道材料论述题的观点是“制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其次,要利用好史料中的中心句,尤其是句首和句尾。当引文缺失时,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史料表达的观点,这时,史料的中心句就成了提取观点的重要线索。下面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材料论述题为例。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仔细阅读这道材料论述题不难发现,两段史料中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的句子,很容易就能提炼出这道题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接着,要学会寻找两段史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引文、中心句都缺失的情况下,学生要想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自然是难上加难。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两段史料肯定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例如下题。
材料一:到1935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万人;农民的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资本收入从1933年以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到1937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77.4%。——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材料论述题,学生乍一看这两段史料会不知所云,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先自行谈论,然后仔细梳理分析每一段史料的重点。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第一段史料讲的是罗斯福新政实施后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二段史料讲的是斯大林模式实施后对苏联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属于什么?”“为什么这些政策或改革都能取得成效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就得出本题的关键点:“国家的政策、国家的改革。综合两段史料的共同点,学生最后总结出了本题的观点——“国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符合国情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最后,要注意观点的表述是陈述句,而不是史实。观点其实是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见解,因此,仅仅把握住了史料的关键信息还不够,应该把自己对此的想法用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比如“闭关锁国有利也有弊”是一个历史观点,但如果表述成“闭关锁国”,则只是一个国家政策,而非观点。
(二)选择合理史实,论证清楚
论证过程是材料论述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值占4分。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相关史实对提炼的观点进行充分论证。
一方面要懂得论证过程的“套路”。简单说来就是写清引用的史实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再结合自己提炼的观点阐述该史实的影响。比如,要论证“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个观点,学生经常会引用“启蒙运动”进行论证。结合前面提到的“套路”,笔者指导学生最终写出论证过程——“18世纪法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启蒙运动是一場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人权宣言》,宣称自由平等。大革命最终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史实+影响”的方法不仅对文艺复兴这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影响的阐述也很好地呼应了“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进步”的观点,整个论证过程尽管简单,但却很有力量。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就地取材。材料论述题要求学生对历史教材的结构体系,专题教学较为熟悉,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由于只有零散的历史知识,缺乏整体的认知,论证观点时引用的史实往往不够典型,或者表述得词不达意,因此,普遍得分较低。笔者认为,其实论证过程不用标新立异,也无需引用太多史实,不妨直接引用题目提供的史料,这样既节省思考时间,又可以确保所举史实的正确性,一举两得。不过,就地取材时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照搬全抄,要适当进行改写,真正把史料运用到实处。
三、注重首尾呼应,提升结论
结论是材料论述题的画龙点睛之笔,具体要求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换一种方式重申自己的观点,然后写一点提升之类的话,作锦上添花之用。结论这个方面学生基本能掌握得较好,所以在此笔者不再展开赘述。
相比其他选择题和一般材料题,材料论述题不仅分值高,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也更高,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多积累史料素材,对各项专题进行分门别类,更要对学生开展相关题型的训练,加强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相信方法指导到位,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材料论述题的特点和答题要求
根据《2018年深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说明》,材料论述题共出示两段史料,设置了两个问题,共12分。第一个问题分值为4分,题目引申自史料,主要查考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为简单;第二个问题分值为8分,要求学生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提炼历史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具体答题的规范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初中生正处于理解与分析、概括和综合、转化和表述能力的发展阶段,且对材料论述题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这道题的得分不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指导非常必要。
二、材料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指导
要想在材料论述题中取胜,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关键信息,提炼观点
对于学生而言,做材料论述题最难的一点就是从史料中提炼有效的观点,尤其是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对给出的史料通常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提炼的观点往往完全偏离主题。有道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学会获取关键信息、提炼出合理的观点,自然是首要任务。
首先,要充分利用题目的导语部分。规范的材料论述题一般都有一段较短的引文,告诉学生接下来的两段史料聚焦的主题是什么,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只要把握了其中的关键信息,提炼观点自然就轻而易举。例如2018年深圳市的历史中考材料论述题的导语为“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只要认真研读,很容易发现这道材料论述题的观点是“制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其次,要利用好史料中的中心句,尤其是句首和句尾。当引文缺失时,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史料表达的观点,这时,史料的中心句就成了提取观点的重要线索。下面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材料论述题为例。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即发达国家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优势,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部分弱小国家的经济有可能被其牢牢控制,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仔细阅读这道材料论述题不难发现,两段史料中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把握了这两个关键的句子,很容易就能提炼出这道题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接着,要学会寻找两段史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引文、中心句都缺失的情况下,学生要想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自然是难上加难。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两段史料肯定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例如下题。
材料一:到1935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万人;农民的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资本收入从1933年以来增加了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到1937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77.4%。——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材料论述题,学生乍一看这两段史料会不知所云,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先自行谈论,然后仔细梳理分析每一段史料的重点。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第一段史料讲的是罗斯福新政实施后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二段史料讲的是斯大林模式实施后对苏联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属于什么?”“为什么这些政策或改革都能取得成效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就得出本题的关键点:“国家的政策、国家的改革。综合两段史料的共同点,学生最后总结出了本题的观点——“国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符合国情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最后,要注意观点的表述是陈述句,而不是史实。观点其实是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见解,因此,仅仅把握住了史料的关键信息还不够,应该把自己对此的想法用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比如“闭关锁国有利也有弊”是一个历史观点,但如果表述成“闭关锁国”,则只是一个国家政策,而非观点。
(二)选择合理史实,论证清楚
论证过程是材料论述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值占4分。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相关史实对提炼的观点进行充分论证。
一方面要懂得论证过程的“套路”。简单说来就是写清引用的史实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再结合自己提炼的观点阐述该史实的影响。比如,要论证“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个观点,学生经常会引用“启蒙运动”进行论证。结合前面提到的“套路”,笔者指导学生最终写出论证过程——“18世纪法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启蒙运动是一場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人权宣言》,宣称自由平等。大革命最终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史实+影响”的方法不仅对文艺复兴这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影响的阐述也很好地呼应了“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进步”的观点,整个论证过程尽管简单,但却很有力量。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就地取材。材料论述题要求学生对历史教材的结构体系,专题教学较为熟悉,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由于只有零散的历史知识,缺乏整体的认知,论证观点时引用的史实往往不够典型,或者表述得词不达意,因此,普遍得分较低。笔者认为,其实论证过程不用标新立异,也无需引用太多史实,不妨直接引用题目提供的史料,这样既节省思考时间,又可以确保所举史实的正确性,一举两得。不过,就地取材时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照搬全抄,要适当进行改写,真正把史料运用到实处。
三、注重首尾呼应,提升结论
结论是材料论述题的画龙点睛之笔,具体要求是用简单的几句话换一种方式重申自己的观点,然后写一点提升之类的话,作锦上添花之用。结论这个方面学生基本能掌握得较好,所以在此笔者不再展开赘述。
相比其他选择题和一般材料题,材料论述题不仅分值高,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也更高,作为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多积累史料素材,对各项专题进行分门别类,更要对学生开展相关题型的训练,加强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相信方法指导到位,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