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当我又迎来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学子们时,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脑际。
  现在,通行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让学生做题之前,先讲,讲深讲透;讲知识点的范围,列举历年高考中的题目;讲理解知识点的方法,列举出一二三;讲掌握知识点的方法,再列一二三;讲掌握知识点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常见错误等等。一讲就是一节课,甚至几节课。然后让学生做跟踪练习、知识点过关练习,做完以后批改。最后教师照着答案逐题讲解,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得教师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坠雾中,不知所措……但已顾不得了,因为按教学进度该进行下一个知识点了。于是又接着讲下一个知识点的范围、方法、注意事项、常见错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轮又一轮,我不禁问自己,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收益是什么呢?在一套又一套的训练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到底提升了多少?
  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时间被教师的“讲”占用了,在教师的心目中,不讲学生就不会,不讲自己就显得没水平,只留下很少的时间让学生做题、思考、领悟。殊不知,解答练习题用不上他讲的所谓的“方法”,学生的错误也与他的“常见错误”风马牛不相及。学生既不可能掌握教师讲的方法,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做过的题目为什么对或错,更谈不上查漏补缺,吸取教训。每个知识点都如此恶性循环,教师费了很大力气备课、讲解,学生却收益很小。
  不可否认,大题量的训练对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有重要作用。因为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实施,但也不难发现,题量与成绩之间并不成正比。更容易发现的是做过的题目仍然出错,甚至考过的字音、字形、名篇名句仍然出错。为什么量的积累没有引起相应的质的变化呢?
  由此,我认为高三语文复习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在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教师占据了课堂,占据了学生复习的主阵地,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做、去想、去记、去悟。我们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地讲解与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内容比方法重要”这句话用在语文复习上是千真万确的。比如辨析成语的方法,一从语境辨析,二从语意辨析,三从感情色彩辨析,四从来历辨析,五从语法作用辨析等等。试想,如果学生知道成语的来历,岂不就知道了它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如果学生准确掌握了成语的词义,就可以辨析出成语使用的正误。而要掌握成语的词义,非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查阅和记忆不可。又如讲“语言的得体”的方法,一要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二要考虑表达者与接受者的身份、特点,三要符合特定环境,四要符合表达的目的,五要符合表达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等。这些都对,可涉世不深的学生不知道什么环境下说什么得体,面对什么对象怎么说得体。与其罗列这些方法,不如让学生在练习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就词语说词语,就得体说得体。
  语文的知识系统性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完整有序,这就决定了语文练习题涉及的知识零散而不确定。再加上学生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即使不同的学生选了相同的答案,但对这些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掌握也不会完全相同。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查漏补缺、纠错匡正,才能使学生有所长进。否则,再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再多的常见错误的警示也无法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讲解反成了浪费时间。
  我们不妨把课堂的主角换成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诵读名篇佳句吧,让他们在课堂上忘情地品味经典著作吧,让他们在课堂上纵情地领悟时代美文吧……让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高三的教室,让会心的微笑荡漾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让陶醉的心灵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每种方法的落实也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懂、去悟、去想、去用,一切都会落空。当然,把课堂还给学生,不等于“放羊”,教师永远是教学目的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只是因为复习课教学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的提高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主,只有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去讲,才能提高教学成绩。
其他文献
1.去年暑假,冠云与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 (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  答案:D,因为其他都是正常现象。  2.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找不到”哪位女作家的相关作品?  (A)李清照 (B)刘侠 (C)潘希珍 (D)彭端淑  答案:D,他是男的。  3.老师要每位同
期刊
首先,是优越的自然环境。两个大洋夹着一个大陆,地大物博,得天独厚。  第二,是年轻的历史,和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代表的历史机遇。  第三,宪政体制。  第四,法治社会。  第五,市场制度。选择自由企业制度,走市场经济之路。  第六,管理水平。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Drucker)曾经说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思想是继“联邦主义者的文章之后美国对西方思想最持久的贡献”。  第七,教育为本。  第八
期刊
处于激烈变革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高等教育竞争实际上就是大学师资质量的竞争。为此,许多国家的学校都优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课题之一,有的甚至把实行教师聘任制视为高教改革成功与否之关键。  日本广岛大学有本章教授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大学教师聘任制功过有三:一是聘任制的理念在于重视学问发展,特别是重视学术研究。这与研究型的大学观相适应,事实上欧美研究型大学就是以此作为人事制度考核的准则,并成功地促进学
期刊
北京七月的阳光,用欢快明亮的节奏宣告着一个清晨的到来,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更加灿烂夺目。  我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带着朝圣者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两扇有着九排九路门钉的朱红色大门缓缓开启。在过去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高大的宫墙一直以高贵威严的姿态拒绝着普通人的亲近,很多人只能蹲在皇城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去揣测想象中华丽与神圣的细节,即使在合适的角度,也只能看到
期刊
中日两国渊源极深,所以不妨在此对两国的历史考题稍作一比较。中国的高考题中问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而日本考题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道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做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方
期刊
闽南话是什么语言呢?有人说是“福佬话”也有人说是“貉獠话”。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话”。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
期刊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及它们之间具有的密切的相互关联性。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我国的地理教材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知识、人文环境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知识。地理教材中涉及的这些知识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
期刊
一    传统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将知识抽象化,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相分离,忽视了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的作用,忽视了个体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而建构主义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关注学生对意义的建构,强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何克抗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
期刊
第一场:史论5篇  1.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 “学堂之设,其
期刊
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数量关系,寻找和探索用多种解法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还要注意总结各种解题方法的特点,从中选择最优的解法。  我们试图通过下面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既说明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策略,又理解应用题的“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问题:货车从甲城开到乙城要用8小时,客车从乙城开到甲城要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