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群体脑CT差异。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均予以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 clice 脑CT设备行脑部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脑CT特点。结果: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T扫描发现17例弥漫性脑萎缩(56.7%,17/30),其中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小脑萎缩明显;3例侧脑室扩大,为髓质型征象;5例脑池、脑沟、脑裂增宽同时脑室扩大,为混合型征象;7例为脑池、脑沟、脑裂增宽,为皮质型征象。精神分裂症患者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主要可见皮质型、髓质型及混合型脑萎缩征象。不同年龄段患者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性别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及具体类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群体,且在脑萎缩分型上与健康群体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脑CT 特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18-01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精神疾病,病因复杂。此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赖于影像学技术的支持,CT检查可发现脑萎缩、脑室扩大、双侧结构不对称、大脑皮层萎缩等脑部结构异常现象,其中脑萎缩类异常的CT检查最为常见[1]。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规范脑CT检查,并对比了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脑CT检查结果,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确诊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5.5±4.7)岁;均首次发病入院,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检查未发现心脑血管及其他器质性躯体疾病,入院前均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病程11天~9个月,平均病程(4.1±5.1)个月;单纯型2例,紧张型3例,青春型8例,偏执型14例,其他型3例。健康受试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7.1±6.2)岁。两组性别、年龄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在安静状态下予以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 clice 脑CT设备行脑部扫描,以受试者眼眶线作为基底线,层厚0.6cm,层间距0.6cm,依次向上连续平扫,显示颅骨结构、脑室形态与结构、脑部骨质密度等[2]。
不配合检查患者可使用安定类镇静剂辅助检查。CT检查的征象有我院影像专家通过线性测量法、目测法阅片并确认,作出最终诊断[3]。
1.3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征象。健康受试者:30例健康受试者CT扫描发现1例(3.3%,1/30)局限性脑萎缩,CT征象为双侧额叶脑沟增宽。
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T扫描发现17例弥漫性脑萎缩(56.7%,17/30),其中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小脑萎缩明显;3例侧脑室扩大,为髓质型征象;5例脑池、脑沟、脑裂增宽同时脑室扩大,为混合型征象;7例为脑池、脑沟、脑裂增宽,为皮质型征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主要可见皮质型、髓质型及混合型脑萎缩征象。
2.2 性别、年龄与CT征象关系。17例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年龄在15~20岁1例(共3例,占比33.3%),21~30岁7例(共11例,占比63.6%),31~40岁7例(共12例,占比58.3%),41~50岁2例(共4例,占比50.0%)。不同年龄段患者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7例男性患者中检查发现弥漫性脑萎缩征象共9例(52.9%,9/17),髓质型2例,混合型混合型3例,皮质型3例,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13例女性患者中檢查发现弥漫性脑萎缩征象共8例(61.5%,8/13),髓质型1例,小脑萎缩1例,髓质型1例,混合型2例,皮质型4例。不同性别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及具体类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本次研究成果与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规范颅脑CT检查,并对比了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颅脑CT检查结果。健康受试者CT扫描发现局限性脑萎缩发生率为3.3%,CT征象为双侧额叶脑沟增宽;精神分裂症患者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56.7%,以皮质型脑萎缩、髓质型脑萎缩和混合型脑萎缩最为常见,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高于健康群体,且脑萎缩性质与健康群体不同。另外,本次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及脑萎缩类型没有明显差异。
笔者认为,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关系密切,与性别、年龄没有直接关系。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工作需要依靠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开展,本次研究采用CT扫描诊断技术,无创、简便、直观地观察到了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下脑部结构变化情况,准确、清晰、快速进行脑部定位、定性诊断,相比传统的脑血管造影诊断方式及气脑诊断方式更加安全、可靠、方便,是精神类疾病颅内观察的最佳手段[4]。
3.2 相关研究分析对比。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病程等因素的临床研究很多,由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不明确和病变情况多样化的特点,临床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多数临床研究认为,脑萎缩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病因或是一种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在30%以上,部分临床研究认为脑萎缩与性别、年龄均没有关联,而部分临床研究则认为脑萎缩与患者年龄有一定关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相应提升,但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皆可发生脑萎缩[5]。 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脑萎缩与病程关联的临床研究表明,病程的长短和脑萎缩是有一定关联的。王琪[6]所做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会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病程4个月以下的患者也有脑萎缩现象,但是,脑萎缩是先于精神分裂症发生还是因精神分裂症而引发的一种病变,鲜有研究明确提出,还有研究提出阿尔茨海默病、享廷顿病、震颤性麻痹等疾病可导致脑萎缩的发生,这些疾病与精神分裂症也有一定关联[7]。本次研究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11天~9个月,平均病程(4.1±5.1)个月,CT扫描有脑萎缩现象,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3.3 本次研究缺陷。本次研究所选病例不多、年龄范围不广、病程有一定局限性,未能通过临床CT扫描检查体现精神分裂症脑萎缩与不同年龄阶段、病程长短的具体联系。因为研究方法和研究例数方面的局限性,本次研究也未能理清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的内在联系,从而不能确定脑萎缩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或者临床症状表现,还是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内在关联及脑萎缩与患者病程、年龄关联,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献
[1] 詹庆芳.精神分裂症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表现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2):270-271
[2] 付玉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异常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68,2014
[3] 王琪.精神分裂症病人头部CT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54-54
[4] 李建锋,杨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7):1567-1567,1568
[5] 赵建峰.CT与脑电地形图诊断精神分裂症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73-574
[6] 程祖胜,夏国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CT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4):85-86
[7] 程祖胜,夏国园,夏瑞明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CT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7):1134-1136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脑CT 特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1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18-01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精神疾病,病因复杂。此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赖于影像学技术的支持,CT检查可发现脑萎缩、脑室扩大、双侧结构不对称、大脑皮层萎缩等脑部结构异常现象,其中脑萎缩类异常的CT检查最为常见[1]。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规范脑CT检查,并对比了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脑CT检查结果,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确诊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5.5±4.7)岁;均首次发病入院,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检查未发现心脑血管及其他器质性躯体疾病,入院前均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类药物;病程11天~9个月,平均病程(4.1±5.1)个月;单纯型2例,紧张型3例,青春型8例,偏执型14例,其他型3例。健康受试者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7.1±6.2)岁。两组性别、年龄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均在安静状态下予以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 clice 脑CT设备行脑部扫描,以受试者眼眶线作为基底线,层厚0.6cm,层间距0.6cm,依次向上连续平扫,显示颅骨结构、脑室形态与结构、脑部骨质密度等[2]。
不配合检查患者可使用安定类镇静剂辅助检查。CT检查的征象有我院影像专家通过线性测量法、目测法阅片并确认,作出最终诊断[3]。
1.3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征象。健康受试者:30例健康受试者CT扫描发现1例(3.3%,1/30)局限性脑萎缩,CT征象为双侧额叶脑沟增宽。
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T扫描发现17例弥漫性脑萎缩(56.7%,17/30),其中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小脑萎缩明显;3例侧脑室扩大,为髓质型征象;5例脑池、脑沟、脑裂增宽同时脑室扩大,为混合型征象;7例为脑池、脑沟、脑裂增宽,为皮质型征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主要可见皮质型、髓质型及混合型脑萎缩征象。
2.2 性别、年龄与CT征象关系。17例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年龄在15~20岁1例(共3例,占比33.3%),21~30岁7例(共11例,占比63.6%),31~40岁7例(共12例,占比58.3%),41~50岁2例(共4例,占比50.0%)。不同年龄段患者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7例男性患者中检查发现弥漫性脑萎缩征象共9例(52.9%,9/17),髓质型2例,混合型混合型3例,皮质型3例,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13例女性患者中檢查发现弥漫性脑萎缩征象共8例(61.5%,8/13),髓质型1例,小脑萎缩1例,髓质型1例,混合型2例,皮质型4例。不同性别CT扫描脑萎缩发生率及具体类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本次研究成果与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规范颅脑CT检查,并对比了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颅脑CT检查结果。健康受试者CT扫描发现局限性脑萎缩发生率为3.3%,CT征象为双侧额叶脑沟增宽;精神分裂症患者CT扫描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56.7%,以皮质型脑萎缩、髓质型脑萎缩和混合型脑萎缩最为常见,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弥漫性脑萎缩发生率高于健康群体,且脑萎缩性质与健康群体不同。另外,本次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及脑萎缩类型没有明显差异。
笔者认为,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关系密切,与性别、年龄没有直接关系。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工作需要依靠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开展,本次研究采用CT扫描诊断技术,无创、简便、直观地观察到了患者生理、病理状态下脑部结构变化情况,准确、清晰、快速进行脑部定位、定性诊断,相比传统的脑血管造影诊断方式及气脑诊断方式更加安全、可靠、方便,是精神类疾病颅内观察的最佳手段[4]。
3.2 相关研究分析对比。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患者年龄、患者性别、患者病程等因素的临床研究很多,由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不明确和病变情况多样化的特点,临床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多数临床研究认为,脑萎缩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病因或是一种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在30%以上,部分临床研究认为脑萎缩与性别、年龄均没有关联,而部分临床研究则认为脑萎缩与患者年龄有一定关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相应提升,但不同年龄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皆可发生脑萎缩[5]。 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脑萎缩与病程关联的临床研究表明,病程的长短和脑萎缩是有一定关联的。王琪[6]所做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会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病程4个月以下的患者也有脑萎缩现象,但是,脑萎缩是先于精神分裂症发生还是因精神分裂症而引发的一种病变,鲜有研究明确提出,还有研究提出阿尔茨海默病、享廷顿病、震颤性麻痹等疾病可导致脑萎缩的发生,这些疾病与精神分裂症也有一定关联[7]。本次研究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11天~9个月,平均病程(4.1±5.1)个月,CT扫描有脑萎缩现象,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3.3 本次研究缺陷。本次研究所选病例不多、年龄范围不广、病程有一定局限性,未能通过临床CT扫描检查体现精神分裂症脑萎缩与不同年龄阶段、病程长短的具体联系。因为研究方法和研究例数方面的局限性,本次研究也未能理清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的内在联系,从而不能确定脑萎缩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或者临床症状表现,还是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脑萎缩内在关联及脑萎缩与患者病程、年龄关联,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献
[1] 詹庆芳.精神分裂症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表现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2):270-271
[2] 付玉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异常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68,2014
[3] 王琪.精神分裂症病人头部CT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54-54
[4] 李建锋,杨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7):1567-1567,1568
[5] 赵建峰.CT与脑电地形图诊断精神分裂症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6):573-574
[6] 程祖胜,夏国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CT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4):85-86
[7] 程祖胜,夏国园,夏瑞明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CT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7):113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