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考培训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往往是不被重视的,被看成是“小三门”中的一门,是用来做点缀装饰门面的,在县份里的某些中学平时是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的。现在,在一些普通的中学里,某些领导或教师看到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动员他们去学美术,认为艺术生的文化要求低,容易考上大学。某普通中学的领导说:“我们这些普通中学只能靠这些歪门邪道啦!” 结果有不少文化成绩差的学生去学艺术,也有考上大学的,这就使他们进入了一个误区:成绩差的就去学艺术,学艺术的都是成绩差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去学美术的大多是成绩差的,这样的发展趋势使艺术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些文化科差的考生。这样看来,虽然普通中学是重视艺术教育的,但是这也只能是个别学生的专门美术教育,而不是我们所要的普及生活美术教育。考美术的学生抱着文化分容易上的心理在学习,大部分并不是以一种热爱艺术的态度去学,而是一种功利性在驱使,使得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污染,好像学美术就是要考大学或赚大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端正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学生正确的美术观。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正确的美术观
  首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因为学生学与不学、学好与学不好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应该先从主观上找原因,到底学生是对美术是缺乏兴趣或信心不足,还是对以后的路子不了解,如果带着“学美术有何用?”的问题去学,肯定不能专心地学。我们了解了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因此要多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地哄孩子画画。美术的学习者大多将来不是从事非美术职业的普通社会公民,就算是现在打算考美术专业的,以后也不一定是画家。还有的学生十分喜欢美术,但因为家长不理解美术的实质,以为学美术以后就是画画,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反对孩子学,教师就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美术的广泛性,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二、加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针对一些学生认为学美术就不用学文化或认为文化不重要的思想,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让学生多接触美术的各个方面,不是因为高考的需要而学习,比如高考的科目现在只要求素描和色彩,内容只限于石膏、静物、人像,而笔者安排的课程则有风景、设计、手工、欣赏等,让学生在大美术的范围内领略到艺术的无处不在,而且从国画的诗书画印中领会文学在其中的重要性,从设计课程中知道理科学问的不可缺少......
  还要让学生认識美术与我们密切相关。一位经理可能从不习画,从不光顾博物馆,但是,在为房间购置一副美术作品时,他却会细致地表露出对作品艺术性的评鉴;一位母亲可能从未参加过歌唱表演,但是她也会用充满爱心的歌声陪伴婴儿入睡;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融是教育的趋势。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
  上技法课时,经常会有学生提出,什么样的画法才容易取悦考官?什么样的风格才能考得上某美术院校?教师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感到难以答复,笔者只能笼统地告诉他们一些应试的方法,学生就如同捞了救命稻草般的高兴。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但不管“台下”怎样,观众只看“台上”是否精彩,所以学生十分注重画面的表面效果,往往忽略了美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虽然各个艺术院校中各个教师对艺术的理解及风格的不同,对考生的要求和偏爱也不同,有的院校要求调子画得丰富微妙一些,有的院校要求用线画结构,偏重理解,而有的院校则喜欢有个性的作品。但不管风格上有什么样的差异,作为绘画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正确造型能力,掌握基本的作画方法步骤、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
  相同的起点由于准备的方法不同,其最后的结果则是完全不同。有人把这归咎于“才气”。“运气”,或其他外在的因素,而实质上,考场上发挥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基础性训练是否科学有效,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掌握了基本原理并灵活地运用,是否达到了高考的基本要求。所以,知识的准备是一切其他准备的基础,这是考生应有的正确考试观。
  总之,要以人为本,以艺术为本,不要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却不愿看到有的学生画画得很好,却不知徐悲鸿、拉斐尔是谁,带着学美术将来赚大钱或其他不良的想法去学习考试。我们应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美术。通过对美术的学习,领会人类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坚实的美术绘画基础知识技能,又有健康的人格、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等,把情感教学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将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阐述了自己把情感教学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与体会。  一、以教材为情感教育的载体  我们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很多经典名著,或节选摘抄,或全篇采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代和时间的涤荡而沉淀凝集下来的人
陈景韩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以报刊为阵地,在编辑出版与文学翻译之间进行跨界运作,其编译出版思想与实践特点鲜明:编译选材富有时代气息,编译策略
按照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体系以及与城市规划一致性要求.文章提出宏观交通分区、交通设施分区与运行管理分区三级交通分区体系.宏观交通分区重点分析不同分区交通方式发展政策.交通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为例,阐述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用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延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在全球化时代发生了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别于中国其他民族的变化,即延边朝鲜族人口在尚有政策生育空间的情况下自觉放弃多胎
2011年9月,我校正式组建实验班进行课程改革,采用“423”课堂教学模式。2014年,我校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首届高三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在“423”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轮复习尤为重要。传统的一轮复习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配角。新课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教学价值的真正体现。新课改下的一轮复习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在有限的
从科学发展观视阈来审视,列宁后期科学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初步形成了全面、协调
一、中考时政热点的运用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时政热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材料分析、实践探究等。  【解法建议】  1.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是目前新的考题方向。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透彻分析时事材料,善于多角度分析材料,善于捕捉关键词句等有效信息。  2.抓住时政材料的关键词或有效信息(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内容、地位、影响及社会意义等)进行仔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