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接受西方文论有两种方式:查资料与读书。前者针对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类似于进口先进产品;后者着意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相当于掌握核心技术。“读书”的内涵与通常的意义有别,包蕴着三大特定所指。一,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对于知识点乃至具体观点的重视,要置于对理论体系和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掌握之下,明确本体意识在理论思维能力中的核心地位;二,读书之后要能够“报数”:所读之书说了什么,为什么要如此说,这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体现;三,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具备这种程度的理论思维能力,就可以自己判断学位论文选题的价值。凡是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周折重重,质量定是差强人意。
〔关键词〕 读书与查资料 读书与“报数” 读书与“盘存”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4)01-0055-09
西方文论是文艺学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利器,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要想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思维训练,尽可能地具备或提高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写作,学习西方文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甚或是关键环节。
在文艺理论课程中,研究生应当如何学习西方文论呢?现在看来,一般有两种方式:查资料和读书。查资料所针对的,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读书所着意的,是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研究生入学前对西方文论的接受主要是前者,入学后就要转向后者了,打个比方的话,就是要实现从进口先进产品到掌握核心技术的质变。
面对具体的西方文论,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在一般意义上,毫无疑问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完全相同:就读书方式而言,有泛读、精读;浏览、研读……就读书态度而言,有被动的、主动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头悬梁锥刺骨的……等等之类,不一而足。然而,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文艺学专业的理论性质、尤其是其中所涵盖的西方文论的理论性质,决定了本专业研究生的“读书”,一定还包蕴着特定的所指。
根据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提出的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这么总结: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西方文论时的“读书”,有着三大特定所指: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读过之后要能够“报数”;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符合这三点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读书。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论文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无一不磕磕绊绊、周折重重,论文质量也肯定差强人意。
一、读书与查资料
中文系的研究生,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除了免试推荐和硕博连读的之外,在复习备考期间,大都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般的刻苦读书阶段,否则,难以在堪称惨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宝贵的入学资格。因此,用“手不释卷”、“饱读诗书”来形容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毫不为过的。
然而,如果在刚入学的研究生中了解一下他们关于西方文论的读书情况,比如黑格尔的《美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德里达的《写作的零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则答案几乎是一致的:知道那些书,但没有通读或只是随便翻翻;备考期间所读之书,都是美学史、文论史、以及研究古今中外理论大师的文章或著作(尤其是所报考导师的文章和著作)。
(一)手不释卷也许并非读书,满腹经纶没准皆为资料
研究生们备考期间的那种读书,只能叫做查资料:其目的或效果,主要是解决专业知识的基本储备问题,比如《疯癫与文明》是福柯的著作,《S/Z》是巴尔特的著作……黑格尔主要说过什么,康德主要说过什么……
研究生入学之后,在文艺理论课程的第一堂课上,首先就要扭转学生对于“读书”的认识,让大家都明确什么才是本专业的“读书”:一定要告别那种查资料式的读书,转向扎扎实实地攻读经典原著,在对理论体系、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把握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以理论视角观察问题的习惯,练就以理论眼光分析问题的本领。
从文艺学专业人才成长规律角度看,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增长知识、了解观点、掌握理论。
教育的普世目的之一,就是知识的传授。在这传授过程中,围绕着知识问题产生的笑话,比如读错字呀、写错字呀等等之类,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界,某位人士因早年念错一个字而一生背负相关外号的事情,从未绝迹。历朝历代的科场奇闻,多有这方面的笑料,引人捧腹。比较典型的如传闻光绪皇帝考核大臣(一说为清末一次科举),有这么一个题目:《项羽拿破轮论》。某位大臣(或考生)的答案轰动天下、笑翻朝野:项羽乃盖世英雄也,破轮安能拿哉?
笑则笑亦,其实解决这样的知识欠缺问题,不过举手之劳的事;放在现在,鼠标轻点,更是几秒钟就能搞掂:拿破轮是一个人而不是破车轱辘。
就文艺学研究生而言,比增长知识更重要的、难度也大一点的,是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观点。“再现说”是什么意思?“表现说”又是什么意思?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是什么?黑格尔对此是怎么说的……如果连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都不知道,那也就不是研究生了。
只是,对于这类问题,只要肯多花时间,浏览一下随处可得的美学史、文论史以及名家名著简介之类的书籍,解决起来也是手到擒来。
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不是上述两种,那只是查资料式的读书,解决的是专业基本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这样说,并非否认查资料式读书的重要性。很显然,如果知识欠缺、知识面太窄,是无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所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中,这类题目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北大中文系、社科院文研所的硕士生入学试卷,尤其是综合课试卷,非常注重这个东西:前者一张试卷100分,由100个小题目组成;后者的试卷中,经常列举一些既脍炙人口又略显偏僻的古诗文,让考生指出其作者。这类试题的考察目的,是检验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知识面是否达到基本要求;它们的分值往往不是很高,但对考生的影响很大:因为题目列在试卷的最前面,如果一开头就答不好,会极大影响情绪,对后面的答题相当不利。所以,很多考生在考前备考时,在这方面下力尤甚。 “述”理论与“述”作品这两种本领,恐怕也是不少学生最怵的两件事,要害在于没有自己的体会或理解。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读作品、没有读原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我国文论界,搞理论的往往不读作品。这种情况在西方是不行的,西方大理论家尽管都会走向偏激,但几乎都精通作品。比如黑格尔,比如后现代诸位理论家,其理论都离不开对作品的精细体味与剖析。
中国当代文坛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就是理论家一般不读作品,但是一定会强调自己读过作品;作家肯定都看评论,但是基本上都说自己不看评论;评论家一定会读理论,但是往往都不说,只强调自己凭直觉、凭良心判读作品,而且最喜欢有人说他凭的是才气。
(三)“述”的模式与“述评”的榜样
转述是偏离原意和虚构批判对象的根源之一;读书则是忠于原意、纠正偏差的唯一正路。除此之外,在“述”的方式上,也存在非常明显的两种模式:先述后评的两张皮模式;述评交融的整一体模式。私下以为,这是生手与熟手的不同。
这两种模式,不仅存在于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于作品评论中。正如在理论研究中,偏离原意的“述”是不读原著造成的那样,在作品评论中,体味不到诗意所在的“述”是以看提要代替读作品造成的。
“述”的不同模式,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能不能做到绝对客观?答案是不能。按照现象学的观点,任何对象,都是意识中的对象;任何意识,都是关于对象的意识。相应的,任何“述”都是具体述者的行为,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的“述”,除非将原话重新抄写一遍。不唯理论著作,对文学作品的“述”,同样如此。像托尔斯泰,他在言及《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时,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名言:“假如我要把自己想通过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全部再讲述一遍,那么我就必须将小说重写一次。”[5]
从理论上看,“述”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述”中一定有“评”。之所以认为先述后评的两张皮模式是新手所为,就因为做任何事先易后难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先在前面进行客观的“述”,然后再作出自己的“评”,两张皮模式肯定要比整一体模式容易掌握。其实两者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所以我们平常很少看到单用一个“述”字,而是“述评”二字连用。由此,对于孔子的“述而不作”也可作出重新理解了:“述”是学术研究能力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的最基本也最扎实的方式,“述”而优则“作”寓其中。教育始祖说出来的话,微言大义,几千年都管用呀!
简而言之,“述”或者“述评”,包含两大层次:不简化、不歪曲作者原意;述评交融。大理论家的出众之处或者深厚功力,会首先体现在这方面。特雷·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或《文学理论导论》、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可以作为文艺学研究生读书之后报数时“述”的榜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述”,堪称达到了高妙的艺术境界!比如他对黑格尔学说的述评:如果不相信“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就得承认黑格尔的一些论点“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6](282)真可谓将锐利的眼光与高妙的文笔融为整体的经典:寓述于评,评中含讽,惜墨如金,风流无尽!难怪他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些大家的高明之处,更在于通过述评,以发现前人的问题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学术史上登上新的制高点。那种述评,指点古今,睥睨群雄,虽仅仅书写于咫尺方寸之间,实则是人类在心灵的惊涛骇浪、深潜洋流中勇往前行!在这前行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航道,没有十全十美的航线。也就是说,任何大理论家,其理论不可能没有问题,不可能是大全的,正如九方皋或黑格尔那样。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九方皋是为了“得意”而故意“妄言”;黑格尔则是为了体系完满而故意剪裁史实。罗素在对前人的述评中所提出的观点,倒是很可能会持久有效:“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6](143)
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完全可以看清一个事实:大理论家所犯的错误,往往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九方皋那种类型的错误,他是有意忽略基本常识,觉得对错无所谓,根本不把那些东西当回事,随便搪塞一下了事;只要稍微认真一点点,或者只要稍微谦逊一点点,肯定不会出错的。黑格尔太在意自己理论体系的完满了,总想囊括大千世界的一切,于是就把宇宙万物都往“绝对理念”那个空框里使劲塞,塞不进去就大力往里砸;实在砸不进去了,就往太平洋里扔:世上没这个东西!如果不是那么极端在乎体系的完满,堂堂正正地认可缺陷美,黑格尔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完人。
在如何“述”的面前,还有些学生的疑问十分尖端、处于“学科前沿”:老师,如果我把人家的话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算不算抄袭?
所谓“前沿”问题,就是当下正在探讨的对象。笔者对此的看法是:不能算抄袭,只能算翻译;发表论文时,署名应该是译者而不是作者。这类翻译里面,还应该包括“改写”。比如,张三说过“我们破解了难题”、李四则说“难题被我们破解了”、王五又说“嚣张了N年的难题在人类智慧的执著面前,终于低下了公主般高傲的头颅”……但愿这类有趣的文字游戏,没有发生在本应像公主那样纯洁的学术界!
三、读书与“盘存”
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也好,报数也罢,都离不开一个目的:完成学位论文。能读书、会报数,只能说明你有能力写论文了;但是你的论文写什么呢?这就涉及到论文的选题问题。
一般的文章,都是有了好的题目,就成功了一半,更别说学位论文了。只是,文艺学专业的选题与理工科不大一样:导师给定的题目,学生不一定能够接上手。因为文艺学研究如没有对学科历史的透彻理解便无法真正起步,但理工科有时却可以不理会学科发展史而直接从当下入手。
要想选个好题目,在读书、报数之后,还得会“盘存”: 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 盘存的前提是读书比较多,有了本钱,才谈得上学位论文选什么题目,否则都是空想。文艺学专业的学位论文不好写,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根据地”。查资料是查不出根据地的,只有通过读书、报数、盘存,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块根据地来。有了根据地,论文的方向乃至选题就可以确定了,往前走的时候,尽管距离目标还有一段不短的艰难行程,但心里是踏实的,不至于老要像猜谜语似的问老师:这个题目行不行?那个题目行不行?
在盘存的过程中酝酿、提炼论文的方向和题目,重点关注的有三大问题。
(一)问题的学术史意义
衡量一篇学位论文的价值,主要依据是什么?论文所持观点固然重要,理论展开过程,即理论思维能力则更为重要,但最终还要看论题的学术史意义:所涉及的是否承接着关键问题的演变脉络?对问题的深入是否有所裨益?那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犄角旮旯里的细微末节,或者说不怎么靠谱的东西,是不值得投入精力的;至于汇集资料,本是研究综述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论题如止于原地踏步,同样不可取!
就西方文论而言,学术史意义主要是通过开创新的本体领域表现出来的。从历时、纵向角度看,经典原著必定会抓住学术史上的关键问题:既牵涉人类哲思的起点或要点,又联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最为可贵的是,多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出人类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比如黑格尔对大千世界无穷变化与其背后所蕴含本质规律的把握、分析;现象学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意识与存在关系的重新探讨;福柯对人们不以为然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发现和辨析……无不开辟了新领域,同时又是对传统的绝佳继承与发扬!从共时、横向角度看,当代的经典著作,必定离不开对古典学理的剔抉爬梳,择其主脉予以拓展深化,其思维展开过程极为严谨,非常系统,绝非仅只抓住古典学说的只言片语就进行背离学术史的不靠谱发挥;尤其是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对以往的认识进行扎实而有根据的批判,从而将研究切实推向新阶段。
我们现在称之为经典的西方文论著作,就因为其学术史意义与理论展开过程皆堪为后世楷模;其文字表达特征亦十分突出: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由据至理;证据人人皆熟,观点前所未见,却顺乎事理人情,自然成立;表述立式铸型,反复为后人引用。
这些东西,通过名著简介或文论史,以知识点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是掌握不了的,或者说,那样掌握的不过西方文论冰山一角。
只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那么研究生在提炼方向、确定选题的时候,自然就会考虑:论文的起步处在哪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取法其上,才会得乎其中。最好的选题,无疑包含着对最根本问题的专注,即体现本体论意识,其学术史意义最大;比较好一点的,是对这个东西的发挥;次一点的,与此关系不大;至于完全无关甚或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不过是应景罢了,仅仅为了混个学位而已。
在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史上,有两个东西,与文艺学的本体领域密切关联,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当下后现代所破解的同一性,又包含两个层次:本体论的,与此相对的就是差异性;认识论的,讲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文艺学从西学而来,但目前更多的还只是涉及到传统本体论。
把握住大背景的源流,对研究方向及论文选题的分量与价值,就能够予以恰当评估,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比如,要选定研究康德,就不会仍旧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范畴的理解上,而要从学术史的发展来看“哥白尼革命”的意义:康德学说属于认识论一脉,“哥白尼革命”是说之前的认识论中主客被颠倒了,到了他这里要将其纠正过来;而认识论发展到当代,目前的最高水平是符号学。其中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认为存在一个与人无关的东西。在当代,康德的意义只有在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将其与符号学对认识论的推进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才能真正看清。
(二)在比较中确定经典命题的原初意义、发掘其现实价值
读书到了盘存阶段,就要有意识地通过古今比较,包括中西比较,充分发挥他山之石的学术资源作用,以求更加准确地理解经典命题的原初内涵,发掘其对现实的重要启示。
比如就传统而言,在中国文艺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观念上还是事实上,“文以载道”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基本内涵的构成,与黑格尔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142),一无二致:“文”与“感性显现”,属于形式因素;“道”与 “理念”,属于内容因素。总之,艺术与美,其构成无非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界定艺术的这种格局,西方近代以来,实践上的颠覆虽然不能涵盖艺术活动的全部领域,但也足以引起理论上的几乎全面转向。而在中国,这种格局基本上还是“涛声依旧”。中西方近现代关于艺术界定的不同,并非质量高低的标志,而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在人文科学领域,学习西方很有必要,但如执著地判定孰高孰低,强调向西方理论靠齐,从学理上讲,在解构同一性、重视差异性的西方后现代思潮面前,该是多么的尴尬!
从文化传统续承的角度看,“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既是当时情势的必要,也是传统发展的必然。其间的差错,源于未能及时“与世推移”。随后调整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自在情理之中。无独有偶,西方也有人明确表示:“艺术不是为一小撮有文化教养的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而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7](347)
在课堂上,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学生,极少极少。因为根据以往的印象,没法将黑格尔与这句话联系起来。他的学说与中国的社会情势,虽非风马牛不相及,但也不至于紧密相连;但他强调艺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不就表明这相连的程度已经非常紧密了吗?岂有此理,怪哉怪哉!
如冷静思考,这其实涉及到对“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重新理解。所谓“感性显现”,是指生动活泼,直观可感,任何人一眼看上去就能明白。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在于:无论怎样探索创新,只要艺术离不开形式,仍旧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那就一定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的。仅仅存在于书房中供把玩之用、仅仅在小圈子里供实验之用的艺术,其价值与意义在学术史上定将永被铭记,但终究无法占据主流的位置。 (三)道不远人:真理是能够用大白话说出来的
如何判断盘存是否成功?最终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将很复杂、很深奥的东西说清楚、说明白。道不远人,再玄妙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领悟、理解,都可以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张世英先生,就能把黑格尔乃至海德格尔用近乎大白话的语言表述出来。蒋孔阳先生总是强调:真正想清楚了,就能够说清楚。
当然,想清楚了,也可以故意不往清楚处说,比如黑格尔。本来,他绝对是想清楚了的,尤其是大道理,像“绝对理念”、“正、反、合”变化阶段等等,很好理解。但他所构筑理论体系的具体展开过程,太像《交叉小径的花园》 了,以至于在述说一般问题时,一定要用特有的黑氏体系语言,或者说特地不往清楚处讲,像他谈论金属和电流那样:“在形式方面直接的、无差别的物体性,即金属性,构成过程的开端,从而构成最初的特殊过程;这种物体性保持着尚未得到发展的、统一为单纯比重规定的不同属性。”[8]赵鑫珊实在忍不住了,愤怒地呵斥道:“这都是些什么胡话!谁读这种含糊、空洞的自然哲学,谁就要少活十年。” [9]赵先生十足的性情中人呀,呵呵!
西方文论史自近代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向,其中所涉学理,堪称玄奥,加之历经千年演变,头绪万千,繁复异常。经翻译传至我国,本来就晦涩难懂的表达又平添一份诘诎聱牙,尤以语言论同存在论的纠葛以及“语言说人”等等为最。虽然释者众众,但有些文章却是越说越让人不明白。
其实,只要仔细梳理辨析,问题是可以得到清晰表达的。
语言论同存在论的纠葛,海德格尔谈得最为集中,其目的在于落实现象学的思路:面向存在本身,不要抛开存在去追究存在背后的东西,像以往那样。过去的错误,就是把表示“存在”的系动词“is”,当作了实词“是”,结果就是把某物存在(is),当作了某物是什么(being),人们的目光因此便从存在转向存在背后的存在者,越来越远离存在本身。
“语言说人”的问题,关键在于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两种思维方式,并由此引出三种语言观。在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人是主体,大千世界是客体,是人的对象;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主客相融思维模式下,天地神人相融一体,人类不过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语言并非人类独有,万物皆有言。这种言,是先于个体存在的本体语言,即无言之言,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道之言;先于个体存在的无言之言,通过个体的人说出来,即语言说人。
除了工具论语言观和本体论语言观,还有诗性语言观:它能够超越在场,达到不在场;也就是说,诗性语言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来;虽然其他语言有时也能显出这种特征,但范围与深度远远不及诗性语言。艺术的根本特征正在于此。
综上所述,文艺学研究生学习西方文论时,读书指的是抱着经典,一本一本地“啃”, 读不懂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资料来帮助理解。阅读文论史、名著简介之类的,决不能替代读书本身。如果用旅游来打比方的话,可以这么说:查阅知识点,如同看旅游景点介绍;浏览文论史之类,如同看旅游景点地图;研读文论专著,则如同亲临景点游览。现在的景点介绍、景点地图是越做越详细了,但即便是观看三D风光片,比身临其境还要真切,也不能代替旅游本身。借用陆游的“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句,可以表述为“绝知此书要躬读”。
文艺学研究生入学后是否真有进步,检验的最终标准,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是否顺利。根据十来年的经验,凡是能够读书、报数、盘存的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都少有周折,一路往前。不然的话,则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求索之路漫漫兮,煎熬之旅苦苦矣!
需要特别申明的是,本文所说不同于查资料式的读书,其内涵仅指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入学之后、毕业之前,围绕着学位论文写作而进行的读书;与入学之前和毕业之后的读书无关,与其他专业的读书无关。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理解,皆非原意,与本文无关。当然,如果其他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因阅读此文而产生“涛声不再依旧”的感觉,作者也要谢谢自己了:笔者的经验、思考,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有一点点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M].王 坤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6] 罗 素.西方哲学史[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 华,钱光华,沈 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三联书店,1985.
(责任编辑:马胜利)
〔关键词〕 读书与查资料 读书与“报数” 读书与“盘存”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4)01-0055-09
西方文论是文艺学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理论利器,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要想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思维训练,尽可能地具备或提高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写作,学习西方文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甚或是关键环节。
在文艺理论课程中,研究生应当如何学习西方文论呢?现在看来,一般有两种方式:查资料和读书。查资料所针对的,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读书所着意的,是理论思维能力提升。研究生入学前对西方文论的接受主要是前者,入学后就要转向后者了,打个比方的话,就是要实现从进口先进产品到掌握核心技术的质变。
面对具体的西方文论,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在一般意义上,毫无疑问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完全相同:就读书方式而言,有泛读、精读;浏览、研读……就读书态度而言,有被动的、主动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头悬梁锥刺骨的……等等之类,不一而足。然而,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文艺学专业的理论性质、尤其是其中所涵盖的西方文论的理论性质,决定了本专业研究生的“读书”,一定还包蕴着特定的所指。
根据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提出的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这么总结: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西方文论时的“读书”,有着三大特定所指:读经典原著而不是查资料;读过之后要能够“报数”;报数之后还要能够“盘存”。符合这三点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读书。能够这样读书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的写作无不顺利,论文质量不无可观;反之,则无一不磕磕绊绊、周折重重,论文质量也肯定差强人意。
一、读书与查资料
中文系的研究生,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除了免试推荐和硕博连读的之外,在复习备考期间,大都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般的刻苦读书阶段,否则,难以在堪称惨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宝贵的入学资格。因此,用“手不释卷”、“饱读诗书”来形容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毫不为过的。
然而,如果在刚入学的研究生中了解一下他们关于西方文论的读书情况,比如黑格尔的《美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德里达的《写作的零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则答案几乎是一致的:知道那些书,但没有通读或只是随便翻翻;备考期间所读之书,都是美学史、文论史、以及研究古今中外理论大师的文章或著作(尤其是所报考导师的文章和著作)。
(一)手不释卷也许并非读书,满腹经纶没准皆为资料
研究生们备考期间的那种读书,只能叫做查资料:其目的或效果,主要是解决专业知识的基本储备问题,比如《疯癫与文明》是福柯的著作,《S/Z》是巴尔特的著作……黑格尔主要说过什么,康德主要说过什么……
研究生入学之后,在文艺理论课程的第一堂课上,首先就要扭转学生对于“读书”的认识,让大家都明确什么才是本专业的“读书”:一定要告别那种查资料式的读书,转向扎扎实实地攻读经典原著,在对理论体系、思维过程具体展开的整体把握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以理论视角观察问题的习惯,练就以理论眼光分析问题的本领。
从文艺学专业人才成长规律角度看,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增长知识、了解观点、掌握理论。
教育的普世目的之一,就是知识的传授。在这传授过程中,围绕着知识问题产生的笑话,比如读错字呀、写错字呀等等之类,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界,某位人士因早年念错一个字而一生背负相关外号的事情,从未绝迹。历朝历代的科场奇闻,多有这方面的笑料,引人捧腹。比较典型的如传闻光绪皇帝考核大臣(一说为清末一次科举),有这么一个题目:《项羽拿破轮论》。某位大臣(或考生)的答案轰动天下、笑翻朝野:项羽乃盖世英雄也,破轮安能拿哉?
笑则笑亦,其实解决这样的知识欠缺问题,不过举手之劳的事;放在现在,鼠标轻点,更是几秒钟就能搞掂:拿破轮是一个人而不是破车轱辘。
就文艺学研究生而言,比增长知识更重要的、难度也大一点的,是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观点。“再现说”是什么意思?“表现说”又是什么意思?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是什么?黑格尔对此是怎么说的……如果连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都不知道,那也就不是研究生了。
只是,对于这类问题,只要肯多花时间,浏览一下随处可得的美学史、文论史以及名家名著简介之类的书籍,解决起来也是手到擒来。
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不是上述两种,那只是查资料式的读书,解决的是专业基本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这样说,并非否认查资料式读书的重要性。很显然,如果知识欠缺、知识面太窄,是无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所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中,这类题目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北大中文系、社科院文研所的硕士生入学试卷,尤其是综合课试卷,非常注重这个东西:前者一张试卷100分,由100个小题目组成;后者的试卷中,经常列举一些既脍炙人口又略显偏僻的古诗文,让考生指出其作者。这类试题的考察目的,是检验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知识面是否达到基本要求;它们的分值往往不是很高,但对考生的影响很大:因为题目列在试卷的最前面,如果一开头就答不好,会极大影响情绪,对后面的答题相当不利。所以,很多考生在考前备考时,在这方面下力尤甚。 “述”理论与“述”作品这两种本领,恐怕也是不少学生最怵的两件事,要害在于没有自己的体会或理解。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读作品、没有读原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我国文论界,搞理论的往往不读作品。这种情况在西方是不行的,西方大理论家尽管都会走向偏激,但几乎都精通作品。比如黑格尔,比如后现代诸位理论家,其理论都离不开对作品的精细体味与剖析。
中国当代文坛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就是理论家一般不读作品,但是一定会强调自己读过作品;作家肯定都看评论,但是基本上都说自己不看评论;评论家一定会读理论,但是往往都不说,只强调自己凭直觉、凭良心判读作品,而且最喜欢有人说他凭的是才气。
(三)“述”的模式与“述评”的榜样
转述是偏离原意和虚构批判对象的根源之一;读书则是忠于原意、纠正偏差的唯一正路。除此之外,在“述”的方式上,也存在非常明显的两种模式:先述后评的两张皮模式;述评交融的整一体模式。私下以为,这是生手与熟手的不同。
这两种模式,不仅存在于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于作品评论中。正如在理论研究中,偏离原意的“述”是不读原著造成的那样,在作品评论中,体味不到诗意所在的“述”是以看提要代替读作品造成的。
“述”的不同模式,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能不能做到绝对客观?答案是不能。按照现象学的观点,任何对象,都是意识中的对象;任何意识,都是关于对象的意识。相应的,任何“述”都是具体述者的行为,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的“述”,除非将原话重新抄写一遍。不唯理论著作,对文学作品的“述”,同样如此。像托尔斯泰,他在言及《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时,说过一句十分精辟的名言:“假如我要把自己想通过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全部再讲述一遍,那么我就必须将小说重写一次。”[5]
从理论上看,“述”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述”中一定有“评”。之所以认为先述后评的两张皮模式是新手所为,就因为做任何事先易后难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先在前面进行客观的“述”,然后再作出自己的“评”,两张皮模式肯定要比整一体模式容易掌握。其实两者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所以我们平常很少看到单用一个“述”字,而是“述评”二字连用。由此,对于孔子的“述而不作”也可作出重新理解了:“述”是学术研究能力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的最基本也最扎实的方式,“述”而优则“作”寓其中。教育始祖说出来的话,微言大义,几千年都管用呀!
简而言之,“述”或者“述评”,包含两大层次:不简化、不歪曲作者原意;述评交融。大理论家的出众之处或者深厚功力,会首先体现在这方面。特雷·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或《文学理论导论》、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可以作为文艺学研究生读书之后报数时“述”的榜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述”,堪称达到了高妙的艺术境界!比如他对黑格尔学说的述评:如果不相信“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就得承认黑格尔的一些论点“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6](282)真可谓将锐利的眼光与高妙的文笔融为整体的经典:寓述于评,评中含讽,惜墨如金,风流无尽!难怪他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些大家的高明之处,更在于通过述评,以发现前人的问题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学术史上登上新的制高点。那种述评,指点古今,睥睨群雄,虽仅仅书写于咫尺方寸之间,实则是人类在心灵的惊涛骇浪、深潜洋流中勇往前行!在这前行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航道,没有十全十美的航线。也就是说,任何大理论家,其理论不可能没有问题,不可能是大全的,正如九方皋或黑格尔那样。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九方皋是为了“得意”而故意“妄言”;黑格尔则是为了体系完满而故意剪裁史实。罗素在对前人的述评中所提出的观点,倒是很可能会持久有效:“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6](143)
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完全可以看清一个事实:大理论家所犯的错误,往往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九方皋那种类型的错误,他是有意忽略基本常识,觉得对错无所谓,根本不把那些东西当回事,随便搪塞一下了事;只要稍微认真一点点,或者只要稍微谦逊一点点,肯定不会出错的。黑格尔太在意自己理论体系的完满了,总想囊括大千世界的一切,于是就把宇宙万物都往“绝对理念”那个空框里使劲塞,塞不进去就大力往里砸;实在砸不进去了,就往太平洋里扔:世上没这个东西!如果不是那么极端在乎体系的完满,堂堂正正地认可缺陷美,黑格尔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完人。
在如何“述”的面前,还有些学生的疑问十分尖端、处于“学科前沿”:老师,如果我把人家的话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算不算抄袭?
所谓“前沿”问题,就是当下正在探讨的对象。笔者对此的看法是:不能算抄袭,只能算翻译;发表论文时,署名应该是译者而不是作者。这类翻译里面,还应该包括“改写”。比如,张三说过“我们破解了难题”、李四则说“难题被我们破解了”、王五又说“嚣张了N年的难题在人类智慧的执著面前,终于低下了公主般高傲的头颅”……但愿这类有趣的文字游戏,没有发生在本应像公主那样纯洁的学术界!
三、读书与“盘存”
文艺学研究生的读书也好,报数也罢,都离不开一个目的:完成学位论文。能读书、会报数,只能说明你有能力写论文了;但是你的论文写什么呢?这就涉及到论文的选题问题。
一般的文章,都是有了好的题目,就成功了一半,更别说学位论文了。只是,文艺学专业的选题与理工科不大一样:导师给定的题目,学生不一定能够接上手。因为文艺学研究如没有对学科历史的透彻理解便无法真正起步,但理工科有时却可以不理会学科发展史而直接从当下入手。
要想选个好题目,在读书、报数之后,还得会“盘存”: 有哪些问题以何种方式说过了,接着说的空间和方向如何。 盘存的前提是读书比较多,有了本钱,才谈得上学位论文选什么题目,否则都是空想。文艺学专业的学位论文不好写,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根据地”。查资料是查不出根据地的,只有通过读书、报数、盘存,才能为自己创造出一块根据地来。有了根据地,论文的方向乃至选题就可以确定了,往前走的时候,尽管距离目标还有一段不短的艰难行程,但心里是踏实的,不至于老要像猜谜语似的问老师:这个题目行不行?那个题目行不行?
在盘存的过程中酝酿、提炼论文的方向和题目,重点关注的有三大问题。
(一)问题的学术史意义
衡量一篇学位论文的价值,主要依据是什么?论文所持观点固然重要,理论展开过程,即理论思维能力则更为重要,但最终还要看论题的学术史意义:所涉及的是否承接着关键问题的演变脉络?对问题的深入是否有所裨益?那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犄角旮旯里的细微末节,或者说不怎么靠谱的东西,是不值得投入精力的;至于汇集资料,本是研究综述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论题如止于原地踏步,同样不可取!
就西方文论而言,学术史意义主要是通过开创新的本体领域表现出来的。从历时、纵向角度看,经典原著必定会抓住学术史上的关键问题:既牵涉人类哲思的起点或要点,又联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最为可贵的是,多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出人类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比如黑格尔对大千世界无穷变化与其背后所蕴含本质规律的把握、分析;现象学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意识与存在关系的重新探讨;福柯对人们不以为然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发现和辨析……无不开辟了新领域,同时又是对传统的绝佳继承与发扬!从共时、横向角度看,当代的经典著作,必定离不开对古典学理的剔抉爬梳,择其主脉予以拓展深化,其思维展开过程极为严谨,非常系统,绝非仅只抓住古典学说的只言片语就进行背离学术史的不靠谱发挥;尤其是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对以往的认识进行扎实而有根据的批判,从而将研究切实推向新阶段。
我们现在称之为经典的西方文论著作,就因为其学术史意义与理论展开过程皆堪为后世楷模;其文字表达特征亦十分突出: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由据至理;证据人人皆熟,观点前所未见,却顺乎事理人情,自然成立;表述立式铸型,反复为后人引用。
这些东西,通过名著简介或文论史,以知识点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是掌握不了的,或者说,那样掌握的不过西方文论冰山一角。
只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那么研究生在提炼方向、确定选题的时候,自然就会考虑:论文的起步处在哪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取法其上,才会得乎其中。最好的选题,无疑包含着对最根本问题的专注,即体现本体论意识,其学术史意义最大;比较好一点的,是对这个东西的发挥;次一点的,与此关系不大;至于完全无关甚或风马牛不相及的,那不过是应景罢了,仅仅为了混个学位而已。
在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史上,有两个东西,与文艺学的本体领域密切关联,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当下后现代所破解的同一性,又包含两个层次:本体论的,与此相对的就是差异性;认识论的,讲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文艺学从西学而来,但目前更多的还只是涉及到传统本体论。
把握住大背景的源流,对研究方向及论文选题的分量与价值,就能够予以恰当评估,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比如,要选定研究康德,就不会仍旧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范畴的理解上,而要从学术史的发展来看“哥白尼革命”的意义:康德学说属于认识论一脉,“哥白尼革命”是说之前的认识论中主客被颠倒了,到了他这里要将其纠正过来;而认识论发展到当代,目前的最高水平是符号学。其中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认为存在一个与人无关的东西。在当代,康德的意义只有在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将其与符号学对认识论的推进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才能真正看清。
(二)在比较中确定经典命题的原初意义、发掘其现实价值
读书到了盘存阶段,就要有意识地通过古今比较,包括中西比较,充分发挥他山之石的学术资源作用,以求更加准确地理解经典命题的原初内涵,发掘其对现实的重要启示。
比如就传统而言,在中国文艺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观念上还是事实上,“文以载道”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基本内涵的构成,与黑格尔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142),一无二致:“文”与“感性显现”,属于形式因素;“道”与 “理念”,属于内容因素。总之,艺术与美,其构成无非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界定艺术的这种格局,西方近代以来,实践上的颠覆虽然不能涵盖艺术活动的全部领域,但也足以引起理论上的几乎全面转向。而在中国,这种格局基本上还是“涛声依旧”。中西方近现代关于艺术界定的不同,并非质量高低的标志,而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在人文科学领域,学习西方很有必要,但如执著地判定孰高孰低,强调向西方理论靠齐,从学理上讲,在解构同一性、重视差异性的西方后现代思潮面前,该是多么的尴尬!
从文化传统续承的角度看,“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既是当时情势的必要,也是传统发展的必然。其间的差错,源于未能及时“与世推移”。随后调整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自在情理之中。无独有偶,西方也有人明确表示:“艺术不是为一小撮有文化教养的关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学者,而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7](347)
在课堂上,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学生,极少极少。因为根据以往的印象,没法将黑格尔与这句话联系起来。他的学说与中国的社会情势,虽非风马牛不相及,但也不至于紧密相连;但他强调艺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不就表明这相连的程度已经非常紧密了吗?岂有此理,怪哉怪哉!
如冷静思考,这其实涉及到对“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重新理解。所谓“感性显现”,是指生动活泼,直观可感,任何人一眼看上去就能明白。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在于:无论怎样探索创新,只要艺术离不开形式,仍旧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那就一定是“为全国的人民大众”的。仅仅存在于书房中供把玩之用、仅仅在小圈子里供实验之用的艺术,其价值与意义在学术史上定将永被铭记,但终究无法占据主流的位置。 (三)道不远人:真理是能够用大白话说出来的
如何判断盘存是否成功?最终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否将很复杂、很深奥的东西说清楚、说明白。道不远人,再玄妙的东西,只要有足够的领悟、理解,都可以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说出来。比如张世英先生,就能把黑格尔乃至海德格尔用近乎大白话的语言表述出来。蒋孔阳先生总是强调:真正想清楚了,就能够说清楚。
当然,想清楚了,也可以故意不往清楚处说,比如黑格尔。本来,他绝对是想清楚了的,尤其是大道理,像“绝对理念”、“正、反、合”变化阶段等等,很好理解。但他所构筑理论体系的具体展开过程,太像《交叉小径的花园》 了,以至于在述说一般问题时,一定要用特有的黑氏体系语言,或者说特地不往清楚处讲,像他谈论金属和电流那样:“在形式方面直接的、无差别的物体性,即金属性,构成过程的开端,从而构成最初的特殊过程;这种物体性保持着尚未得到发展的、统一为单纯比重规定的不同属性。”[8]赵鑫珊实在忍不住了,愤怒地呵斥道:“这都是些什么胡话!谁读这种含糊、空洞的自然哲学,谁就要少活十年。” [9]赵先生十足的性情中人呀,呵呵!
西方文论史自近代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向,其中所涉学理,堪称玄奥,加之历经千年演变,头绪万千,繁复异常。经翻译传至我国,本来就晦涩难懂的表达又平添一份诘诎聱牙,尤以语言论同存在论的纠葛以及“语言说人”等等为最。虽然释者众众,但有些文章却是越说越让人不明白。
其实,只要仔细梳理辨析,问题是可以得到清晰表达的。
语言论同存在论的纠葛,海德格尔谈得最为集中,其目的在于落实现象学的思路:面向存在本身,不要抛开存在去追究存在背后的东西,像以往那样。过去的错误,就是把表示“存在”的系动词“is”,当作了实词“是”,结果就是把某物存在(is),当作了某物是什么(being),人们的目光因此便从存在转向存在背后的存在者,越来越远离存在本身。
“语言说人”的问题,关键在于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两种思维方式,并由此引出三种语言观。在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人是主体,大千世界是客体,是人的对象;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主客相融思维模式下,天地神人相融一体,人类不过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语言并非人类独有,万物皆有言。这种言,是先于个体存在的本体语言,即无言之言,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道之言;先于个体存在的无言之言,通过个体的人说出来,即语言说人。
除了工具论语言观和本体论语言观,还有诗性语言观:它能够超越在场,达到不在场;也就是说,诗性语言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说出的东西中,暗示未说出的东西来;虽然其他语言有时也能显出这种特征,但范围与深度远远不及诗性语言。艺术的根本特征正在于此。
综上所述,文艺学研究生学习西方文论时,读书指的是抱着经典,一本一本地“啃”, 读不懂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资料来帮助理解。阅读文论史、名著简介之类的,决不能替代读书本身。如果用旅游来打比方的话,可以这么说:查阅知识点,如同看旅游景点介绍;浏览文论史之类,如同看旅游景点地图;研读文论专著,则如同亲临景点游览。现在的景点介绍、景点地图是越做越详细了,但即便是观看三D风光片,比身临其境还要真切,也不能代替旅游本身。借用陆游的“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句,可以表述为“绝知此书要躬读”。
文艺学研究生入学后是否真有进步,检验的最终标准,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是否顺利。根据十来年的经验,凡是能够读书、报数、盘存的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都少有周折,一路往前。不然的话,则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求索之路漫漫兮,煎熬之旅苦苦矣!
需要特别申明的是,本文所说不同于查资料式的读书,其内涵仅指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入学之后、毕业之前,围绕着学位论文写作而进行的读书;与入学之前和毕业之后的读书无关,与其他专业的读书无关。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理解,皆非原意,与本文无关。当然,如果其他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因阅读此文而产生“涛声不再依旧”的感觉,作者也要谢谢自己了:笔者的经验、思考,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有一点点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M].王 坤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6] 罗 素.西方哲学史[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 华,钱光华,沈 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北京:三联书店,1985.
(责任编辑: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