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大学体育课程;演进
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完成了它的历史进程。课程,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其演变反映教育方向的变化。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1 我国学校体育的萌发及体育课程的出现
19世纪后半叶,外国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开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近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冲破传统科举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束缚,创立新式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实施近代体育的新式学校是1878年张焕枪在上海创立的私立正蒙书院。这所学校以“明义理、识事务”为教育宗旨,在其安排的课程中,正式设置了游戏科。
受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章程一直施行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章程中对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做了规定,如蒙学堂及寻常小学堂每日一节体操课,其内容为整齐步伐、演习体姿、柔软体操及器具操等;高等小学堂每隔一日一节体操课;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每周两节体操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以法度形式规定学校教育要开设体操科。它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普遍实施创造了条件。
2 军国民主义与“兵式体操”课程
1902年蔡锷在新民从报上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国民应具备“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一大批倡导者和践行者高扬起军国民主义的旗帜,使军国民教育思想迅速成为主导学校体育的主流思想。军国民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当时一些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认同。1903年,黄兴从日本回国后任湖南明德学堂学监兼历史和体操教员,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兵操和器械体操。在教学中,他常以尚武爱国的思想教育学生,强调强国必先强身,强身必行体育锻炼。辛亥革命的先驱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于1905年在浙江创办绍兴师范,只设体操专修科,利用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体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
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析》明确提出:“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由此可见,军国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及学校体育影响之大,充分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在启蒙阶段就突出和强调体育的政治军事功能,与振兴国家、实现政治目的联系在了一起。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壬癸丑学制》,将学堂改称学校,并要求各级学校开设体操课程。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兵式体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达到发展的高潮。
3自然体育思想与“放羊式”体育
3.1自然体育思想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人对当时学校体育存在的种种弊病,如兵操体育、选手体育、锦标主义等给予了有力抨击,他们认为体育的目的应是“保学生之健康”,体育教学要加授生理、卫生学,增加锻炼时间,注意运动安全,注意女子生理特点,提倡田径、球类运动”。
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育思潮相呼应,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很快传播开来。杜威认为,教育应当从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等方面出发,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反映到体育上就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基础的美国自然主义体育理论。
3.2 “放羊式”教学流行
自然体育将重心放在学生方面,适应服务于学生个体生长的需要,把体育与生活联系起来。较之军国民主义的教育思想、组织形式、内容、手段、方法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919年在太原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对军国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否定。一些学校开始自动减少兵操,增加田径、球类运动。192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模仿美国学制拟定的“壬戌学制”,标志着自然体育思想占据了中国学校体育的主导地位。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学校课程纲要”,把“体操”改为“体育”,兵式体操在学校体育中被剔除。
4“土、洋”体育之争与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4.1 “土、洋”体育之争
随着 “选手体育”的普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日益明显和严重,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远东运动会,特别是第十届奥运会上的失利,引起了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国内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大讨论。
讨论是由两大思潮的冲突引发的。一种思潮的代表观点是:当下体育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洋体育”,应该以国术为宗,以西洋体育为辅,反对参加远东运动会及奥运会,同时提出了倡养生,教授拳棒和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的大纲。另一种思潮则极力推崇“洋体育”,反对“洋体育”损害健康和费时费钱之说,认为“土体育祛病延年全凭传说”。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至此有人提出第三种观点,指出“学术固无国界,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如有教育意义,不分洋土,自采而行之,其不善者,立应淘汰,无须顾考洋土”。“土、洋”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体育价值的深入思考。 4.2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1929年4月,民国政府正式公布《国民体育法》,1931年对其进行了若干“修正”,1932年在南京召开“全国体育会议”,拟订和通过了旨在贯彻“体育法”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是年成立教育部体育组,其他机构也相应建立体育事务组织。这标志着体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法律和制度支持,体育成为国家事务的组成部分。
与此相应,大学体育课程被国家制度化。1931年前,教育部对专科以上学校体育并无特殊规定,至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公布后,学校体育被确定为必修课,由学校自定科目试行。其后,教育部公布《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对大学体育的目标、教学时数及课程进行了安排。
5 苏联体育教学模式与新中国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沿用了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现。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简称“劳卫制”)。作为新中国体育制度的基础。1956年教育部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各地情况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套《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7年3月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1957年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原则上凡能按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主要教材进行教学的学校,推行“劳卫制”。稍后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等学校一、二年级体育课不能改为选修课。此时的学校休育课程体系主要以体操、游戏、田径和技巧等项目为主,强调“劳卫制”达标率,强调体育课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增加了负重跑走、挑担等内容。
6 体质论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
1979年5月1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三好”的方针,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健康,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并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
扬州会议后,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等重要文件,对大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做出规定。“两个规定”还对大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和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师资及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1990年3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行,6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行。至此,我国初步建立起学校体育制度。
期间,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也很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民族化。198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部分高校修订《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座谈会,讨论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选编教材的方法。
7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体育与大学体育课程
7.1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7.2多样化发展的课程
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设置,以及教材的选编、课程的评估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各高校按照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和体育法制的逐步完善,大学体育改革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课程内容上看,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各种身体锻炼项目被广泛引入。在科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从课程类型上看,突破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体的一元结构,出现了诸如活动类课程、隐性类课程、显性类课程、研究类课程、环境类课程等试点。从课程设置上看,更加多元,针对性更加明确。
8 结论
8.1从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机体活动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发展价值观,应该说是逐步演化进步的。
8.2从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看,社会需求、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是制约课程设置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应有所侧重。当三者不能兼顾时,应进行必要的选择,以协调其关系。
8.3从普通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方式看,内容的变化是根本性变化。随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理论知识性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增加教学时间已成为必然趋势;技能性内容渐以保健性和娱乐性为主,并更加/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内容更强调与理论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并更多地以选修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1]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M].勤奋书局,1933:13-25.
[2]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9-78.
[3]吴光普.课程观演变与现代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1996(1):54-56.
[4]王静,张立.从体质与健康的关系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3-115.
[5]黎雅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508-510.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大学体育课程;演进
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完成了它的历史进程。课程,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其演变反映教育方向的变化。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1 我国学校体育的萌发及体育课程的出现
19世纪后半叶,外国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开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近代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冲破传统科举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束缚,创立新式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实施近代体育的新式学校是1878年张焕枪在上海创立的私立正蒙书院。这所学校以“明义理、识事务”为教育宗旨,在其安排的课程中,正式设置了游戏科。
受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章程一直施行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章程中对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做了规定,如蒙学堂及寻常小学堂每日一节体操课,其内容为整齐步伐、演习体姿、柔软体操及器具操等;高等小学堂每隔一日一节体操课;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每周两节体操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以法度形式规定学校教育要开设体操科。它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普遍实施创造了条件。
2 军国民主义与“兵式体操”课程
1902年蔡锷在新民从报上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国民应具备“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一大批倡导者和践行者高扬起军国民主义的旗帜,使军国民教育思想迅速成为主导学校体育的主流思想。军国民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当时一些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认同。1903年,黄兴从日本回国后任湖南明德学堂学监兼历史和体操教员,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兵操和器械体操。在教学中,他常以尚武爱国的思想教育学生,强调强国必先强身,强身必行体育锻炼。辛亥革命的先驱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于1905年在浙江创办绍兴师范,只设体操专修科,利用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体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
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析》明确提出:“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由此可见,军国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及学校体育影响之大,充分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在启蒙阶段就突出和强调体育的政治军事功能,与振兴国家、实现政治目的联系在了一起。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壬癸丑学制》,将学堂改称学校,并要求各级学校开设体操课程。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兵式体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达到发展的高潮。
3自然体育思想与“放羊式”体育
3.1自然体育思想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人对当时学校体育存在的种种弊病,如兵操体育、选手体育、锦标主义等给予了有力抨击,他们认为体育的目的应是“保学生之健康”,体育教学要加授生理、卫生学,增加锻炼时间,注意运动安全,注意女子生理特点,提倡田径、球类运动”。
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育思潮相呼应,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很快传播开来。杜威认为,教育应当从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等方面出发,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反映到体育上就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基础的美国自然主义体育理论。
3.2 “放羊式”教学流行
自然体育将重心放在学生方面,适应服务于学生个体生长的需要,把体育与生活联系起来。较之军国民主义的教育思想、组织形式、内容、手段、方法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919年在太原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对军国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否定。一些学校开始自动减少兵操,增加田径、球类运动。192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模仿美国学制拟定的“壬戌学制”,标志着自然体育思想占据了中国学校体育的主导地位。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学校课程纲要”,把“体操”改为“体育”,兵式体操在学校体育中被剔除。
4“土、洋”体育之争与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4.1 “土、洋”体育之争
随着 “选手体育”的普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日益明显和严重,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历届远东运动会,特别是第十届奥运会上的失利,引起了教育界、体育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国内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大讨论。
讨论是由两大思潮的冲突引发的。一种思潮的代表观点是:当下体育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洋体育”,应该以国术为宗,以西洋体育为辅,反对参加远东运动会及奥运会,同时提出了倡养生,教授拳棒和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的大纲。另一种思潮则极力推崇“洋体育”,反对“洋体育”损害健康和费时费钱之说,认为“土体育祛病延年全凭传说”。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至此有人提出第三种观点,指出“学术固无国界,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如有教育意义,不分洋土,自采而行之,其不善者,立应淘汰,无须顾考洋土”。“土、洋”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体育价值的深入思考。 4.2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1929年4月,民国政府正式公布《国民体育法》,1931年对其进行了若干“修正”,1932年在南京召开“全国体育会议”,拟订和通过了旨在贯彻“体育法”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是年成立教育部体育组,其他机构也相应建立体育事务组织。这标志着体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法律和制度支持,体育成为国家事务的组成部分。
与此相应,大学体育课程被国家制度化。1931年前,教育部对专科以上学校体育并无特殊规定,至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公布后,学校体育被确定为必修课,由学校自定科目试行。其后,教育部公布《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对大学体育的目标、教学时数及课程进行了安排。
5 苏联体育教学模式与新中国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沿用了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现。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简称“劳卫制”)。作为新中国体育制度的基础。1956年教育部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各地情况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套《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7年3月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1957年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原则上凡能按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主要教材进行教学的学校,推行“劳卫制”。稍后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等学校一、二年级体育课不能改为选修课。此时的学校休育课程体系主要以体操、游戏、田径和技巧等项目为主,强调“劳卫制”达标率,强调体育课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增加了负重跑走、挑担等内容。
6 体质论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
1979年5月1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三好”的方针,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健康,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并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
扬州会议后,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等重要文件,对大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做出规定。“两个规定”还对大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和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师资及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1990年3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行,6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行。至此,我国初步建立起学校体育制度。
期间,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也很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民族化。1985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部分高校修订《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座谈会,讨论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和选编教材的方法。
7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体育与大学体育课程
7.1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7.2多样化发展的课程
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设置,以及教材的选编、课程的评估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各高校按照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和体育法制的逐步完善,大学体育改革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课程内容上看,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各种身体锻炼项目被广泛引入。在科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从课程类型上看,突破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体的一元结构,出现了诸如活动类课程、隐性类课程、显性类课程、研究类课程、环境类课程等试点。从课程设置上看,更加多元,针对性更加明确。
8 结论
8.1从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机体活动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发展价值观,应该说是逐步演化进步的。
8.2从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看,社会需求、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是制约课程设置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应有所侧重。当三者不能兼顾时,应进行必要的选择,以协调其关系。
8.3从普通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方式看,内容的变化是根本性变化。随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理论知识性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增加教学时间已成为必然趋势;技能性内容渐以保健性和娱乐性为主,并更加/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内容更强调与理论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并更多地以选修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1]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M].勤奋书局,1933:13-25.
[2]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9-78.
[3]吴光普.课程观演变与现代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1996(1):54-56.
[4]王静,张立.从体质与健康的关系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3-115.
[5]黎雅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