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引路 开启写话之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也是作文的基础练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因此,加强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无法及时捕捉身边转瞬即逝的材料。为此,笔者进行了小学低学段“读写绘”训练的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话,提升学生的写话水平。
  关键词:绘本;写话;小学低学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71-02
  引    言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绘本图文并茂,画面精美,能有效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尤其适合小学低段学生阅读。笔者对绘本写话这一途径进行深化创新,开展了新一轮的实践研究。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1.收集绘本,形成阅读序列
  教师要培养低学段学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还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1]。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精练,适合识字量不大又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低年级学生。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寻找适合低段学生阅读的绘本。首先,绘本的篇幅要适中,应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绘本的内容、类型应力求丰富,在选择上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笔者为学生制订了不同的阅读主题,形成了阅读序列。
  2.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绘本写话教学,首先应从绘本阅读开始。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通过画面读出图画背后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在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带领学生品味绘本语言的独特魅力。笔者每星期都会抽出一节课和学生一起读绘本,并总结出赏读、表演读、想象读三种阅读方式。
  3.午间故事会,分享阅读好时光
  一年级下册开始,笔者利用每周四中午开展午间故事会活动,全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每周四位学生讲故事,一位学生当主持人。讲故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家长提前为学生做好幻灯片。学生讲述各自精心准备的故事,绘本中的文字简单而有意味,结合PPT生动活泼的图画,其他学生沉浸其中,听得津津有味。午间故事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讲述能力,更让学生爱上了绘本阅读,实现语言的积累。
  二、寻找绘本与写话的契合点
  绘本包含优质的写话资源,它与单纯的“看图写话”相比,有更广阔的画面空间和想象空间。笔者尝试寻找绘本和写话训练的契合点,打开低学段学生的写话大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绘本写话的训练模式。
  1.绘本画写
  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写话的过程中,筆者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中”,想象“画外”,让学生模仿绘本,将不会写的字用图画表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学生画一画、写一写,乐趣无穷。
  2.绘本仿写
  在阅读绘本时,笔者抓住绘本中有特色的词、句、段,让学生仿写。学生仿写可以仿写一句话,也可以仿写一个片段,甚至可以仿写整个故事。
  3.绘本扩写
  很多绘本在语言叙述或画面设置上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教师可以抓住一些空白处、争议处,通过听、说、读、议、想象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进行创作。
  4.绘本续写
  很多绘本故事的结尾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学生有了阅读体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个精彩的续编故事便诞生了。
  5.绘本猜写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可以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可以是起因、经过,也可以是故事的关键处或结局,从而引导学生猜想各种可能性。
  三、改进评价方式,体验写话的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优化评价方法,以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写话中找到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1.激励评价,提升自信
  (1)以欣赏的眼光发现闪光点。低学段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需要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多一分宽容,多一些欣赏。在实践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他们的写话水平分成不同的三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写话水平的不同起点进行特定的阶段性评价。同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进步点着手进行评价。
  (2)巧用各种印章,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笔者利用低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写话评价中运用各种印章来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如学生表现及格的,就为学生印上一个笑脸的印章,每个月统计笑脸的个数,作为本月“写作之星”的评选依据之一。如果学生写得比较好,就为学生印上“稿件录用章”,表示这篇文章可以在班刊上刊登。如果学生的写话作业非常生动、优美,除了印上“稿件录用章”,还会加上一个“朗读章”或“剧本表演章”。学生可以在课前将自己写的作品读给全班学生听,或者找伙伴来表演自己写的故事。这一评价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为了获得自己喜欢的印章,会积极投入下一次写作中。
  2.展示作品,享受快乐
  展示学生作品有两个好处:一能加强对作者的肯定,使作者树立写话自信;二能营造互相欣赏、评价、学习的氛围。
  (1)开辟班级写话园地“小荷尖尖”。为了展示优秀的写话作品,笔者在班级的一角开辟了写话展示台“小荷尖尖”。学生的作品可以荣登其上,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话热情。
  (2)编辑学生的优秀写话集。笔者建议家长将孩子一年中写得比较好的作品编辑成一本书,装订成册,放在班级图书架上供大家翻阅。同时,每个学期将班级里的优秀写话作品整理起来出一本班刊《快乐家园》。
  (3)借助博客,开辟“写话乐博园”。班级博客由教师和班级家委会负责人共同管理,每周将学生的优秀写话作业及时上传到网上。博客上开辟了竞争栏目,定期开展绘本写话比赛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见贤思齐。
  结    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读写绘结合,使学生快乐地走进阅读,有效激发他们内心深处感受美、创造美的欲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与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自由发挥。
  [参考文献]
  颜朝霞.绘本和写话的美丽邂逅——利用绘本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能力初探[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9(06):21-23.
  作者简介:缪约华(1980.1—),女,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鹿城区教坛新秀。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第一步,是课文第二或第三课时的重要基础,因此第一课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所以对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有效性进行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中,逐步形成了其内涵丰富的青年观,全面又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样培养青年”这三大基本问题,为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然而当前我國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此,以习近平青年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还要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加强关注,帮助学生在成长早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体育技能,逐漸增强其自身体质。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构建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认识到影响学生兴趣的问题,旨在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满足小学数学课程的创新教学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艺术财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内容。在信息化、国际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对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略显缺失。中小学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经典民族音乐欣赏作品重复呈现,如何把握好这两个学段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教学要求的处理和实施,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以《瑶族舞曲》为例,着重阐述中小学衔接教学中中学课堂教学策略上需要关
期刊
摘 要:对于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文章论述了“六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①借助学件,搭建“脚手架”; ②展现情境,导入“学习支点”;③独立探究,突显“自主性”;④协作学习,提升“多样性”;⑤自主创作,展示“创造力”;⑥效果评价,体验“成功感”。文章力求通过“六步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课堂改革新趋势,主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助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实现,进而促进体育教学过程趋向完美,优化体育课堂,拓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宽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分享合作学习和精讲多练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精讲多练;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细胞的增殖》一课为例,介绍了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其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增殖;分析;有丝分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68-02  引 言  《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认知社会、掌握知识、培养品德以及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来适应社会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是帮助学生成长及身心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全面型、复合型人才,是小学班
期刊
摘 要: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知识点用巧妙的问题串联起来;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会合作、分享、评价、反思,从而形成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和体验对于师生双方而言无疑是教学相长。问题式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本文以《海水的温度和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