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胆”院士张伯礼:千年中医是苍生大医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当晚,记者电话连线张伯礼院士,他的语气平和、谦逊,一如既往。他表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占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功,占了中医药之功。感谢党和国家的鼓励和信任!我将再接再厉,倍加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做好充分防控准备,打赢抗疫决胜之战。”
  深山寻宝:“诗人院士”勇博励志
  1948年2月26日,张伯礼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他担任天津中医学院工程研究所所长。2002年,他出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2003年抗击“非典”时,张伯礼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总指挥,在危险级别最高的红区展开一线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工作。他总结的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稳定血氧饱和度、激素减停等方面的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SARS中医药治疗指南》收藏。被推荐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时,他果断拒绝:“我只是指挥,荣誉应该给红区一线的医护人员。”
  2005年,张伯礼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成长飞快,成就斐然,他是同事眼中勇博励志的典型。张伯礼有自己的想法,他对学生说:“病人把自己最隐私最痛苦的东西告诉你,对你就是一份信任和托付。用自己的医术给病人解除痛苦是医生最大的追求,也是莫大的幸福。要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才能施展仁爱之心。”
  张伯礼读书学习的习惯一天也不间断。他的床头堆满书,出差的路上也埋头看书。他的座右铭“贤以弘德,术以辅仁”是从《论语》中读来的。他认为当医生就要多读书,学得越多,为病人治疗的方法就越合理。
  张伯礼从不开大处方,尽量少为病人做检查。一次,他结束一天的工作刚走出诊室,被一个哭泣的病人家属拦住:“我们从农村赶来,没挂上号。去了好多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丈夫得了肺癌,花了几万块钱治也不见好,您救救我们吧!”
  张伯礼把病人迎进诊室,仔细观察询问病况,然后迅速做出判断:“呛咳可能是降压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其他医院做的反复疑癌检查导致患者惊恐,悲观消瘦。”他给病人对症下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奇迹般康复了。张伯礼乘机教育学生:“医生多下功夫,才能爱护病人。病人心理脆弱,经不起折腾。”
  爱病人的他,对中医药也有着特别的感情:“中医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中药是百草根叶,是大自然的馈赠,具天地精华。越是高山峻岭越是出好药,比如人参,一定要生长在深山老林才是好的,虫草、红景天等均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
  张伯礼把自己对中医药的喜爱传递给学生。每年毕业典礼上,他都会和每一个毕业生握手、拨穗并合影。学生感叹:“那么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他无一遗漏,没有哪位校长能做到这么细致!”
  張伯礼不止一次对家人说:“不断培养出立志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他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奖和世界中医贡献奖的奖金200多万元捐给学校,设立“勇博”奖助学金。
  学生们背后亲切地称张伯礼为“诗人院士”。张伯礼喜欢写诗,他写的描述校园的诗——《镜泊双湖》,被学生们传颂:“双湖映清波,一水绕卫河。半池芙蓉美,点涟鱼戏啄。”
  2014年,张伯礼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次年3月,中医药议题首次在博鳌论坛亮相。外国记者问张伯礼:“中医药为什么要国际化?”张伯礼微笑回答:“不是中医药要国际化,而是世界需要中医药。”
  “大水漫灌”:中医药专家力挽狂澜
  2020年1月23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武汉“封城”。1月24日,以钟南山为组长,由张伯礼等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立。张伯礼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1月27日,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临行前,老伴儿担心他的身体:“你不要一忙起来就忘记吃饭,你胆不好,要多吃细软、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食物。”张伯礼笑着安慰老伴儿:“中医就是重在调理,这是我的专业,你放心吧!”儿子张磊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治医师,正忙于天津的抗疫工作。细心的张伯礼叮嘱女儿和儿媳:“一定要照顾好妈妈!”
  已经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他知道此行任务艰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抵达武汉时,张伯礼被看到的情形震惊,场面十分混乱,发热门诊病人爆满,走廊里输液的病人和排队挂号的人混在一起,拥挤不堪。张伯礼的心揪成一团:“这种混乱状况,会加速病毒传播,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心急如焚的张伯礼,在当晚召开的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会议上提出:“马上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征用学校、酒店,建方舱医院,扩展床位,尽快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领导当场决策,立即在武汉市的体育场、会展中心等地建一批方舱医院。
  张伯礼判断发热人群中有的只是普通感冒,待在拥挤的医院反而会感染新冠肺炎。他建议用“大水漫灌”,发放中药汤剂,感冒的人几剂清热解毒的汤药就治好了,新冠肺炎患者服用也可以减缓病情。
  张伯礼的建议再次被采纳。可是极度焦虑的患者不相信喝中药会起作用,不积极配合。张伯礼焦急万分但并不灰心,他督导持续投放中药煎煮液。湖北省中医院的几十名患者喝了后康复出院,人们终于认识到中药的治疗效果,开始普遍服用。
  张伯礼又提议紧急组建“中医国家队”,接管方舱医院。方舱医院接收的轻症和普通患者以中医为主进行治疗。从天津、河南、湖南、江苏等地调集的中医医疗队和40万袋中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方舱医院里没有患者转为重症,也没有医护人员被感染。
  外界开始对中医和西医产生激烈争议。拥护中医的人说:“方舱医院里中医药介入超过90%,疗效显著,可见中医更好!”反对者说:“重症患者还是离不开西医。”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让张伯礼评论。张伯礼说:“这样的争论很无聊,也没必要。都是治病救人,为什么要争高下?完美结合,效果更好!”   武汉各医院结合疗效不断调整,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医药介入从最初的30%增加到80%。
  肝胆相照:父子隔空男儿泪
  2月21日,张磊带领第十二批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增员武汉。这天,是张磊母亲的生日。顾不上给母亲过生日,张磊急赴武汉。
  想起母亲,张磊的眼睛湿润了。在张磊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很忙,所以高考时他本来想报非医学专业,工作后可以有时间陪家人。可是母亲说:“你还是应该报考医学院,将来像你父亲一样治病救人。”
  在父母的共同影响下,张磊从医后敬守医德,钻研医道,刻苦低调。抵达武汉后,张磊兼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到最危险的红区做最危险的工作——提取患者咽拭子样本。
  由于做这项工作有较高被患者呛咳喷出的病毒感染的风险,所以张磊总是自己动手,不让学生去做,“如果医生都怕,病人不更绝望吗?”
  2月26日,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和爸爸电话交流时,张磊说:“夜里,我睡了个好觉。”父子同在武汉,却没时间见面,偶尔遇到问题,张磊会隔空向爸爸请教。
  让张磊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张伯礼因过度劳累引发胆囊炎旧疾,病倒了。张磊知道爸爸为了工作,会坚持保守治疗。不出张磊所料,张伯礼拒绝手术:“‘武汉保卫战’正吃紧,我怎么能躺下做手术?”“您不能再拖了,胆囊已经化脓、胆管结石嵌顿坏疽,必须摘除!”为他治疗的专家态度很坚决。
  张伯礼自己在手术单上签字,拒绝儿子前来陪護。“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别管我,照顾好你的病人!”挂电话前,张伯礼不忘叮嘱儿子:“不要让你妈妈知道。”
  年迈的父亲做手术,自己却不能陪护照顾,张磊潸然泪下。
  张伯礼对下属隐瞒手术的消息,手术麻醉过后,他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打电话询问方舱医院的情况,接听医护人员的求教电话。医生劝他休息,说他是最不听话的病人,他风趣地以诗回应:“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
  2020年3月10日,随着大批病人治愈出院,武汉15个投入运营的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张伯礼欣慰地对记者说:“中医是苍生大医,治病救人几千年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祖先留下的财富,是无价瑰宝,让我们在应对疫情时有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案,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其他文献
以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酸浸脱铜所得分铜液为原料,采用Fe^(2+)原位还原分铜液中的Te、Au、Pt和Pd,协同生成新生态胶体状碲选择性高效捕集Au、Pt和Pd等贵金属。根据铜阳极泥的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式学习联合案例分析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20名新入职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混凝土和钢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建筑材料。有的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结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在梁跨中部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宏观裂缝。基于建筑信息化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能
目的:探讨基于危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60例AUGIB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在工业生产领域,机械设备的性能核工业生产效率存在密切的关联,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工业生产加工领域不仅能够提升工业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为此,文章在阐述
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冠军。肯吃苦,肯热爱,肯付出超常的努力,有“来一对赢一双”的霸气,让先天条件并不优越的邓亚萍一路打进国家队,打上最高领奖台,打成“初代大魔王”。选择一个领域,深扎下去,爱你所爱,无问西东,你就会成功。  1997年,我宣布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刚满二十四岁。退役前,我已经是连续八年的世界排名第一。今年,我即将四十八岁,离我退役两个十年过去了。多年的训练让我养成了凡事都要拼
在城市中心用矩形顶管法施工浅埋地下通道,不开挖路面,不封闭交通,不改迁管线,较传统的地面开挖工法在地下管线保护、地面交通保持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