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根本,赏识是教育成功的支点,只有用爱的暖流,用心地赏识学生,真诚地信任学生,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浇灌出心灵的花朵。
一、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关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转化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去年在我刚接上一年级这个班时,班上有个叫马龙的同学,上课要么动个不停,要么就是发呆,面对你的说服教育及“高压政策”,总是零的效果。我在心中默默地给他下的“诊断”是:双目无神,面无表情,有手无心,医治无效。谁料,就在和托管他的公老师的一次无意地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他特殊的家庭背景:父母二人在他四岁时就双双受刑在监狱中,他是由舅舅暂时代管。由于舅妈的干涉,舅舅只好把他托管在公老师家,有时在周末才勉强带回一次。那次谈话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无颜以对马龙那一声声“老师”的尊称。于是,平日里我便对马龙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细心:课堂上,马龙的提问多起来;课间时,和马龙的说笑、游戏也多起来。好几次,当我看到他讲笑话时,别人没笑他倒先笑的那种高兴的样子,我反而想哭,多好的一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与幸福。
今年夏天,我们七十多人的大班挤在一间临时搭建的活动房中,尽管空调开到了最低温度,但每节课下了之后,我们师生人人都是汗流浃背。有一天,当我摇着手中的书走到马龙跟前时,看到他还穿着长袖衬衫,汗水顺着小脸正往下流。我便顺手替他擦去了两颊的汗水,这时马龙直直地看着我,从他的眼睛里射出了一种特别的亮光。此时此刻,我从他的眼睛里读懂了“什么是爱”。现在,当我看到马龙那高举的小手,发光的眼睛,越来越高的考分时,我自慰地告诫自己:这是爱的力量。
其实,如果把爱铸造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不会另眼相待那些“不听话、分数不高”的学生;我们就不会用眼神去伤害那些稚气未泯的孩子;我们就不会制定出那些不合理的“高压政策”。
二、让赏识成为一个支点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启迪我——教师必须戴着高倍显微镜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那些极其微小的闪光点。
从农村调到城市时,接手的就是一年级的小班。城里的孩子娇惯、溺爱现象严重,一个个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一下子使我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于是,我便采取了一些“高压政策”,结果弄巧成拙,这帮“小皇帝”根本就不吃我那一套。在万般无奈之下,我突发奇想,让学生画自己的小手,并在五个手指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在手心上只写一个不足。孩子们乐意地接受了。那天晚上,我认真地欣赏完那一幅幅作品,从那一只只稚嫩的小手中读懂了他们的自信与自负,了解了他们那一颗颗“长大了”的心。第二天,我便问孩子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写五个优点,只写一个不足嗎?”便有孩子大声喊:“因为我们很棒!”我点了点头说:“你们真的棒极了,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优点。那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把优点写在手指上,把不足写在手心里吗?”这时孩子们一个个地摇着头。我趁势说:“那是因为老师想让你们用带着优点的手指灵活地弹奏出更多的优点,把你们的不足握在手心里悄悄地改掉,这样你们将会更棒!”孩子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点着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对他们拿着笤帚左扫右扫得艰难劲,我便会说:“你的确是个热爱劳动的小姑娘,真能干!老师像你这么大还拿不稳笤帚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会更来劲,扫得越认真;面对他们吃力写字的样子,我会不时送去大拇指;面对他们不停的小嘴,我会送去赞许的目光……
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写字,学会了扫地,学会了站队……看来,一句句赏识的语言,一声声赏识的赞叹,一个个赏识的目光,一丝丝赏识的微笑,一种种赏识的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成为学生成功的支点。
三、让信任成为一把钥匙
在现代教育中,信任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只要你对学生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学生就会从中获得自尊的感受,进而增强自信心。
我们班的张相康一入校就已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在所有代课老师的心目中都感觉他似乎有点毛病。起初,面对他一年级的年龄六年级的个头,我就望而生畏。接着,面对他不入格的歪歪斜斜的字体,我更恐惧。再加上在静悄悄的课堂上不时传来他的男高音独唱,我是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干脆把他打入“冷宫”。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个习惯,就是经常采用“鸿雁传情”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有一段时间张相康的同桌孙元经常有学生告状,作业也变得潦草了许多。于是,在一次批改作业中,我便给孙元写了一张纸条:“虽然你比较调皮,可是你很聪明,很有个性。老师相信你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学生!”然后夹在作业本里。谁知以后的几天里孙元不但未改,比原来还调皮了许多。相反的是张相康好象变了个人,上课不但坐得端正,也爱举手发言了,作业呢?我简直不敢相信是他写的,也没有人再来告他的状。我在心里纳闷,心想他的“病”是不是好了?正好那天在街道上碰见了张相康的妈妈,刚一见面,他的妈妈就上前握住我的手,高兴地说:“谢谢你,魏老师!你是第一个信任我孩子的老师,别提他那天拿着纸条那高兴劲。是你给了他自信,我和他爸爸都非常非常地感谢你!”我当时一愣,心想:我从来没给他写过纸条,我怎么会给他写纸条呢?后来我才查出,原来那天夹纸条时我多揭了几张纸,恰好夹在了张相康的本子里,却阴差阳错地成了张相康转变的一个动力。看来真的是“夹错纸条传对情”。现在看到一天天转变很快的张相康,我心中窃喜:这次意外,不但让张相康找到了自信,也让我寻找到了教育的艺术。
通过这些典型的事例使我深深地明白了:爱心是信任和赏识的源泉,信任和赏识是爱心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将浓浓的爱洒给每一位学生,以关爱动其心,以赏识激其情,以信任鼓其劲,必将会弹奏起学生心灵深处美妙的和弦。
一、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关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转化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去年在我刚接上一年级这个班时,班上有个叫马龙的同学,上课要么动个不停,要么就是发呆,面对你的说服教育及“高压政策”,总是零的效果。我在心中默默地给他下的“诊断”是:双目无神,面无表情,有手无心,医治无效。谁料,就在和托管他的公老师的一次无意地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他特殊的家庭背景:父母二人在他四岁时就双双受刑在监狱中,他是由舅舅暂时代管。由于舅妈的干涉,舅舅只好把他托管在公老师家,有时在周末才勉强带回一次。那次谈话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无颜以对马龙那一声声“老师”的尊称。于是,平日里我便对马龙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细心:课堂上,马龙的提问多起来;课间时,和马龙的说笑、游戏也多起来。好几次,当我看到他讲笑话时,别人没笑他倒先笑的那种高兴的样子,我反而想哭,多好的一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与幸福。
今年夏天,我们七十多人的大班挤在一间临时搭建的活动房中,尽管空调开到了最低温度,但每节课下了之后,我们师生人人都是汗流浃背。有一天,当我摇着手中的书走到马龙跟前时,看到他还穿着长袖衬衫,汗水顺着小脸正往下流。我便顺手替他擦去了两颊的汗水,这时马龙直直地看着我,从他的眼睛里射出了一种特别的亮光。此时此刻,我从他的眼睛里读懂了“什么是爱”。现在,当我看到马龙那高举的小手,发光的眼睛,越来越高的考分时,我自慰地告诫自己:这是爱的力量。
其实,如果把爱铸造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不会另眼相待那些“不听话、分数不高”的学生;我们就不会用眼神去伤害那些稚气未泯的孩子;我们就不会制定出那些不合理的“高压政策”。
二、让赏识成为一个支点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启迪我——教师必须戴着高倍显微镜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那些极其微小的闪光点。
从农村调到城市时,接手的就是一年级的小班。城里的孩子娇惯、溺爱现象严重,一个个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一下子使我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于是,我便采取了一些“高压政策”,结果弄巧成拙,这帮“小皇帝”根本就不吃我那一套。在万般无奈之下,我突发奇想,让学生画自己的小手,并在五个手指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在手心上只写一个不足。孩子们乐意地接受了。那天晚上,我认真地欣赏完那一幅幅作品,从那一只只稚嫩的小手中读懂了他们的自信与自负,了解了他们那一颗颗“长大了”的心。第二天,我便问孩子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写五个优点,只写一个不足嗎?”便有孩子大声喊:“因为我们很棒!”我点了点头说:“你们真的棒极了,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优点。那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们把优点写在手指上,把不足写在手心里吗?”这时孩子们一个个地摇着头。我趁势说:“那是因为老师想让你们用带着优点的手指灵活地弹奏出更多的优点,把你们的不足握在手心里悄悄地改掉,这样你们将会更棒!”孩子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地点着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对他们拿着笤帚左扫右扫得艰难劲,我便会说:“你的确是个热爱劳动的小姑娘,真能干!老师像你这么大还拿不稳笤帚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会更来劲,扫得越认真;面对他们吃力写字的样子,我会不时送去大拇指;面对他们不停的小嘴,我会送去赞许的目光……
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写字,学会了扫地,学会了站队……看来,一句句赏识的语言,一声声赏识的赞叹,一个个赏识的目光,一丝丝赏识的微笑,一种种赏识的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成为学生成功的支点。
三、让信任成为一把钥匙
在现代教育中,信任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只要你对学生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学生就会从中获得自尊的感受,进而增强自信心。
我们班的张相康一入校就已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在所有代课老师的心目中都感觉他似乎有点毛病。起初,面对他一年级的年龄六年级的个头,我就望而生畏。接着,面对他不入格的歪歪斜斜的字体,我更恐惧。再加上在静悄悄的课堂上不时传来他的男高音独唱,我是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干脆把他打入“冷宫”。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个习惯,就是经常采用“鸿雁传情”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有一段时间张相康的同桌孙元经常有学生告状,作业也变得潦草了许多。于是,在一次批改作业中,我便给孙元写了一张纸条:“虽然你比较调皮,可是你很聪明,很有个性。老师相信你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学生!”然后夹在作业本里。谁知以后的几天里孙元不但未改,比原来还调皮了许多。相反的是张相康好象变了个人,上课不但坐得端正,也爱举手发言了,作业呢?我简直不敢相信是他写的,也没有人再来告他的状。我在心里纳闷,心想他的“病”是不是好了?正好那天在街道上碰见了张相康的妈妈,刚一见面,他的妈妈就上前握住我的手,高兴地说:“谢谢你,魏老师!你是第一个信任我孩子的老师,别提他那天拿着纸条那高兴劲。是你给了他自信,我和他爸爸都非常非常地感谢你!”我当时一愣,心想:我从来没给他写过纸条,我怎么会给他写纸条呢?后来我才查出,原来那天夹纸条时我多揭了几张纸,恰好夹在了张相康的本子里,却阴差阳错地成了张相康转变的一个动力。看来真的是“夹错纸条传对情”。现在看到一天天转变很快的张相康,我心中窃喜:这次意外,不但让张相康找到了自信,也让我寻找到了教育的艺术。
通过这些典型的事例使我深深地明白了:爱心是信任和赏识的源泉,信任和赏识是爱心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将浓浓的爱洒给每一位学生,以关爱动其心,以赏识激其情,以信任鼓其劲,必将会弹奏起学生心灵深处美妙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