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视角梳理和分析我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吸取在学校开发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学校课程的顺利开发及有效实施提供帮助。本文研究主要对象为2000年至2018年在知网上收录的关于学校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文章,涵盖了开发原则、开发主体、开发途径、开发策略及分析,提出关于学校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现如今,育人先育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共识,“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道德的滑坡,学校德育的苍白无力,为解决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国内外不少学校尝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校课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视角梳理和分析我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吸取在学校开发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学校课程的顺利开发及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主要对象为2000年至2018年在知网上收录的关于学校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文章,共计53篇。涵盖了开发原则、开发主体、开发途径、开发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情况信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策略情况有个总体了解,为学校顺利进行课程开发提供帮助。
(三)分析维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多方面因素,本文将所获取的样本数据分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主体、开发途径与方法、开发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前人研究及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少走弯路而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开发主体分析
通过对53篇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文章对于开发主题的认识比较统一,49篇都提到由学校或者学校教师进行开发,较少提到学生参与开发。
显然,我国各中小学对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认识高度一致,都关注到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校长及教师,但是没有关注到也可以由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这与大家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关,我们普遍认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实施中国家推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个管理层次,一般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一是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从校本课程的定义我们可看出,校本课程的定义就是教师是开发课程的主体,因此,在知网所收录的文章中,基本认为开发课程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学校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是有密切相关的,虽然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有充分的认识并在不少学校的课堂上得以实施,但不少教育同行中根深蒂固的以教师为主的观念及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还是存在的,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是在传统观念上认为是由学校及教师来开发及实施的。而实际上,学生在参与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可以由师生共同确定校本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提出校本课程的主题,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这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会成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及今后的趋势。
(二)开发途径与方法分析
通过对53篇文献观察和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大致把论文中提到的开发德育课程的方法和途径分为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和地域特色进行开发,这类文章共有27篇;以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共有18篇文章提到;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有12篇文章提到;多途径进行开发,有4篇文章提到。其中9篇文章是上述几个方面都有涉及。
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和地域特色进行开发,如闫海波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中提到在俄罗斯,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积极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利用社区的人文底蕴和自然环境,建社区博物馆,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博物馆的教育性,把物化的材料、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行为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广州市金影小学、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等学校也是整合社区乡土资源,依托学校特定的环境,以特定人、事物为主题确立本校德育校本课程。
以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谭遇芳在《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中认为:要对活动性德育课程进行系统组织和整体设计。
首先要探讨综合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实效性之间的關系,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特点,通过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探索综合德育活动课程的功能、特点、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综合德育活动课程的科学化、序列化、综合化的研究。再次是以发展性评价方式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课程内容综合性体现为系列化,德育落实在专题中,活动强调实践性。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专题形式组合的综合活动。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多途径进行开发。如蒲素老师在《构建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提到,贵阳市云岩区在开发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中的做法有:一、围绕办学理念设计校本德育课程,要求学生组织教师充分依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的校本课程研发工作;二、多途径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通过课堂主阵地、教育实践活动、家庭、学校、社区互动等实施。
从这些分析可看出,对于开发途径及方法,国内外都在积极找寻最佳方式,以顺利开发与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并且让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有特色、受欢迎。 (三)开发内容分析
对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45篇论文都提到,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利用学校特定的环境和资源,选择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从这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校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时都能重视学生的兴趣,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所在地区的资源,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力求使开发出的德育校本课程有趣有实效。这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建议与思考
总体来看,特色化的德育课程开发在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校做了大量探索及实践,也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对学校的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在如何发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素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开发出学生喜欢并具有实效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还几乎没有学校进行探索,因此,对于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通过学校师生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出学生喜欢并具有实效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德育实践。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经验中开发出适合自己参与的课程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同时使课程资源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2.通过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在教师中推进这种模式,鼓励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效果及自身的能力等开发并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德育校本课程,以此让德育深入学生心灵,达成德育实效。课程所在学校逐步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能力,使教师在学生品行教育和综合素养方面的策略做到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动力,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
3.通过课题的开展,使开展课题的学校德育课程得到校本实施,在实践和探索中优化德育校本課程,为全体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深入人的心灵的德育活动,让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鲜明且有实效,提高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育人目标的达成度。
注: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项目“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201741272)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孟 飞)
现如今,育人先育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共识,“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道德的滑坡,学校德育的苍白无力,为解决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国内外不少学校尝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校课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视角梳理和分析我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吸取在学校开发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学校课程的顺利开发及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主要对象为2000年至2018年在知网上收录的关于学校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文章,共计53篇。涵盖了开发原则、开发主体、开发途径、开发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情况信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策略情况有个总体了解,为学校顺利进行课程开发提供帮助。
(三)分析维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多方面因素,本文将所获取的样本数据分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主体、开发途径与方法、开发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前人研究及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少走弯路而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开发主体分析
通过对53篇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文章对于开发主题的认识比较统一,49篇都提到由学校或者学校教师进行开发,较少提到学生参与开发。
显然,我国各中小学对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认识高度一致,都关注到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校长及教师,但是没有关注到也可以由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这与大家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关,我们普遍认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实施中国家推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个管理层次,一般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一是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从校本课程的定义我们可看出,校本课程的定义就是教师是开发课程的主体,因此,在知网所收录的文章中,基本认为开发课程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学校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是有密切相关的,虽然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有充分的认识并在不少学校的课堂上得以实施,但不少教育同行中根深蒂固的以教师为主的观念及自觉不自觉的行为还是存在的,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是在传统观念上认为是由学校及教师来开发及实施的。而实际上,学生在参与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可以由师生共同确定校本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提出校本课程的主题,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这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会成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及今后的趋势。
(二)开发途径与方法分析
通过对53篇文献观察和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大致把论文中提到的开发德育课程的方法和途径分为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和地域特色进行开发,这类文章共有27篇;以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共有18篇文章提到;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有12篇文章提到;多途径进行开发,有4篇文章提到。其中9篇文章是上述几个方面都有涉及。
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和地域特色进行开发,如闫海波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中提到在俄罗斯,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积极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利用社区的人文底蕴和自然环境,建社区博物馆,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博物馆的教育性,把物化的材料、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行为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广州市金影小学、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等学校也是整合社区乡土资源,依托学校特定的环境,以特定人、事物为主题确立本校德育校本课程。
以活动课程的方式进行开发,谭遇芳在《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中认为:要对活动性德育课程进行系统组织和整体设计。
首先要探讨综合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实效性之间的關系,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特点,通过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探索综合德育活动课程的功能、特点、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综合德育活动课程的科学化、序列化、综合化的研究。再次是以发展性评价方式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课程内容综合性体现为系列化,德育落实在专题中,活动强调实践性。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专题形式组合的综合活动。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多途径进行开发。如蒲素老师在《构建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提到,贵阳市云岩区在开发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中的做法有:一、围绕办学理念设计校本德育课程,要求学生组织教师充分依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题的校本课程研发工作;二、多途径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通过课堂主阵地、教育实践活动、家庭、学校、社区互动等实施。
从这些分析可看出,对于开发途径及方法,国内外都在积极找寻最佳方式,以顺利开发与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并且让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有特色、受欢迎。 (三)开发内容分析
对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45篇论文都提到,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利用学校特定的环境和资源,选择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从这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校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时都能重视学生的兴趣,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所在地区的资源,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力求使开发出的德育校本课程有趣有实效。这为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建议与思考
总体来看,特色化的德育课程开发在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校做了大量探索及实践,也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对学校的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在如何发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素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开发出学生喜欢并具有实效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还几乎没有学校进行探索,因此,对于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通过学校师生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出学生喜欢并具有实效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德育实践。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经验中开发出适合自己参与的课程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同时使课程资源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2.通过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在教师中推进这种模式,鼓励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效果及自身的能力等开发并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德育校本课程,以此让德育深入学生心灵,达成德育实效。课程所在学校逐步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能力,使教师在学生品行教育和综合素养方面的策略做到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动力,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
3.通过课题的开展,使开展课题的学校德育课程得到校本实施,在实践和探索中优化德育校本課程,为全体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深入人的心灵的德育活动,让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鲜明且有实效,提高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育人目标的达成度。
注: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项目“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201741272)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