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水利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水利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水利综合效益,对当今水利建设来说,十分重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坚持现代化水利和可持续水利的发展道路,对于发挥水利综合效益至关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社会全局来重新认识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如何建设好水利工程,发挥好水利综合效益,已显得日趋重要。下面笔者就从水利工程效益的各个方面入手,探讨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关键。
二、水利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效益是兴办水利工程设施所能获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收益的总称。兴办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建设资金和经常性的运行管理费,效益是上述两项投入的产出,是评价该水利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标。兴办水利工程一般可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水利工程效益具有如下特性:(1)随机性:由于各年水文情况不同,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具有随机的特性。(2)综合性: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工程,具有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3)发展性:由于工程和社会经济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水利工程的效益也是发展的。如由于泥沙淤积,水库调节性能逐渐降低,效益相应不断减少。又如防洪工程建成初期,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灾的损失小,相应防洪效益也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增大,防洪工程的效益也随着增大等。(4)复杂性: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往往比较复杂,需全面分析研究。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间的要求有时是相矛盾的,如水库预留的防洪库容大,防洪效益相应较大,而兴利效益则相应减少。
三、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途径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经济命脉,水利工程效益又具有随机性、综合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说,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万分重要,但形势又错综复杂。所以决定了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每次都按固定的路数,要随机应变,把握全局。汪恕诚部长在2000年的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的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化水利,转变为可持续水利。”在追寻更好的水利工程效益的道路上,笔者认为,有两个基本点要把握住:一个是现代化,还有一个就是可持续。
1.走现代化水利的道路
纵观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开始的防洪防汛、农田灌溉到近代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圈的保护与恢复。鉴证了人们在水资源利用的观念上从传统慢慢向现代转变得进程。走现代化水利道路,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现代化水利观念。现代水利重视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追求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约束人类的不正当行为。而传统水利则比较强调对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设。只有明确观念,才能知道现代人类所需要的水利效益究竟是什么。
(2)贯彻现代化水利管理。传统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现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将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研究解决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管理手段的先进,劳动强度的降低,机构的设置必将是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必将适应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2.走可持续水利的道路
人口的剧增、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这样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类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持续发展被公认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思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治水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其遵循的原则和工作思路主要有: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切入点,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突出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强调对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约束,强调自律式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地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把生态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维护河流健康,当好河流生态代言人。这样水力资源的效益才会长久永续,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2)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水利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又要清醒认识到水资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当紧缺的,水利工程是为除害兴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加强水库水源地和水质保护,加强区域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需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实现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就成为必然。
四、结语
对社会发展来说,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如何使水利工程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这种转变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从传统的水利工程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水利工程的必然要求。在重视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水利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重视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工程的管理,更加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
参考文献:
[1]吕天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06(15).
[2]陆孝平,徐世钧.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5.
[3]张新玉.水利投资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关键词:水利工程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社会全局来重新认识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如何建设好水利工程,发挥好水利综合效益,已显得日趋重要。下面笔者就从水利工程效益的各个方面入手,探讨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关键。
二、水利工程效益
水利工程效益是兴办水利工程设施所能获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收益的总称。兴办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建设资金和经常性的运行管理费,效益是上述两项投入的产出,是评价该水利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标。兴办水利工程一般可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水利工程效益具有如下特性:(1)随机性:由于各年水文情况不同,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具有随机的特性。(2)综合性: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工程,具有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3)发展性:由于工程和社会经济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水利工程的效益也是发展的。如由于泥沙淤积,水库调节性能逐渐降低,效益相应不断减少。又如防洪工程建成初期,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灾的损失小,相应防洪效益也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灾损失增大,防洪工程的效益也随着增大等。(4)复杂性: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往往比较复杂,需全面分析研究。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门间的要求有时是相矛盾的,如水库预留的防洪库容大,防洪效益相应较大,而兴利效益则相应减少。
三、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途径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经济命脉,水利工程效益又具有随机性、综合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说,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万分重要,但形势又错综复杂。所以决定了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每次都按固定的路数,要随机应变,把握全局。汪恕诚部长在2000年的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的水利要由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化水利,转变为可持续水利。”在追寻更好的水利工程效益的道路上,笔者认为,有两个基本点要把握住:一个是现代化,还有一个就是可持续。
1.走现代化水利的道路
纵观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开始的防洪防汛、农田灌溉到近代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圈的保护与恢复。鉴证了人们在水资源利用的观念上从传统慢慢向现代转变得进程。走现代化水利道路,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现代化水利观念。现代水利重视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追求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约束人类的不正当行为。而传统水利则比较强调对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设。只有明确观念,才能知道现代人类所需要的水利效益究竟是什么。
(2)贯彻现代化水利管理。传统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现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将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研究解决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管理手段的先进,劳动强度的降低,机构的设置必将是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必将适应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2.走可持续水利的道路
人口的剧增、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这样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类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持续发展被公认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思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治水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其遵循的原则和工作思路主要有: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切入点,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突出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强调对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约束,强调自律式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地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把生态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维护河流健康,当好河流生态代言人。这样水力资源的效益才会长久永续,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2)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水利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又要清醒认识到水资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当紧缺的,水利工程是为除害兴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加强水库水源地和水质保护,加强区域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需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实现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就成为必然。
四、结语
对社会发展来说,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如何使水利工程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这种转变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从传统的水利工程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已经成为当代水利工程的必然要求。在重视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水利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重视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工程的管理,更加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
参考文献:
[1]吕天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J].科技资讯,2006(15).
[2]陆孝平,徐世钧.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5.
[3]张新玉.水利投资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