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香港社会最热门的关键词汇,非“边缘化”莫属。那么,香港到底会不会被边缘化,或者说会被谁边缘化呢?对照新加坡和上海,香港边缘化的危机不在于被他人超越、排挤,而在于香港人自己未有利用香港的优势,克服挑战,自己边缘化了自己。今年,在顺利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香港凭借无与伦比的“天时”、“地利”优势,必将唤回曾经的巅峰青春。
上海:展示中国经济改革的窗口
上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适时抓住机遇大胆开放,在连续15年GDP两位数的增长带领下,一跃成为展示中国经济改革的窗口。由于拥有长三角洲经济大环境的支持,上海在基建的使用和外资的吸纳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轨道。在上海市的十一五规划中,上海市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比起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还多了一个“经济中心”,可见上海野心之大。
新加坡:居安思危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制造业成为新加坡经济起飞的龙头,并一直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其产值已经占据新加坡GDP的比重超过1/4。尽管新加坡制造业水平显著高过香港,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自满,反而将忧患意识作为国魂,居安思危,改革创新,明确提出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投资135.5亿元(新币,下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科学、互动与数码媒体、环境及水务科技三大支柱产业。仅以生物医药科学威力,新加坡从无到有,仅仅花了10年时间,从1997年只有18亿元的产值,成长到2005年的152亿元,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更可达250亿元,相当于新加坡GDP的14%,其鸿图大志可略见一斑。
香港:正视劣势发挥优势唤回青春
面对新加坡和上海的步步紧逼,香港人必须正视香港所面临的竞争,正视香港的边缘化。随着中国贸易、金融直接与世界接轨,中国内地市场直接向外资开放,香港过去传统意义上“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全球进入中国的跳板”角色受到挑战,香港以往的一些优势的确在弱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香港经济增长速度不如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和内地沿海大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差距在缩短;
二是香港经济吸引力在下降,香港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没有推动本地科技水平的提升,而且外来直接投资最终多经香港流入内地;
三是香港金融、物流、航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正面临着上海和新加坡等地的强大竞争。
当然,香港也具有不可多得优势:
一、和新加坡相比较,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天时”优势和中国内地庞大经济腹地的“地利”优势,而新加坡在缺乏经济腹地的天然缺陷之上,不仅继续面对传统对手马来西亚的竞争,而且开始承受来自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追赶。
二、和上海相比较,香港作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个国际化大都会,拥有政治稳定、法制完善、效率快捷、信息自由、金融市场成熟、金融运作透明度高等软体优势,依然是吸引跨国公司在亚洲设立总部的首选和国内企业接触世界的平台跳板,而上海的发展则收到诸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只是管理、软件搭配以及市民的现代化素质等方面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总之,看一个城市未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动态地审视该城市运用优缺点的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人。香港边缘化的危机,在于香港人自己;香港人不被边缘化,也在于香港人自己的努力;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香港人只有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提升自己,始终保持某些相对优势,求“一国”之大同,在“两制”之大异,勇于挑战,极目前瞻,兴利除弊,全盘转型,才不致被边缘化,才不怕青春唤不回。
(责任编辑:覃福贵)
上海:展示中国经济改革的窗口
上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适时抓住机遇大胆开放,在连续15年GDP两位数的增长带领下,一跃成为展示中国经济改革的窗口。由于拥有长三角洲经济大环境的支持,上海在基建的使用和外资的吸纳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轨道。在上海市的十一五规划中,上海市政府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比起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还多了一个“经济中心”,可见上海野心之大。
新加坡:居安思危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制造业成为新加坡经济起飞的龙头,并一直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其产值已经占据新加坡GDP的比重超过1/4。尽管新加坡制造业水平显著高过香港,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自满,反而将忧患意识作为国魂,居安思危,改革创新,明确提出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目标,投资135.5亿元(新币,下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科学、互动与数码媒体、环境及水务科技三大支柱产业。仅以生物医药科学威力,新加坡从无到有,仅仅花了10年时间,从1997年只有18亿元的产值,成长到2005年的152亿元,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更可达250亿元,相当于新加坡GDP的14%,其鸿图大志可略见一斑。
香港:正视劣势发挥优势唤回青春
面对新加坡和上海的步步紧逼,香港人必须正视香港所面临的竞争,正视香港的边缘化。随着中国贸易、金融直接与世界接轨,中国内地市场直接向外资开放,香港过去传统意义上“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全球进入中国的跳板”角色受到挑战,香港以往的一些优势的确在弱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香港经济增长速度不如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和内地沿海大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差距在缩短;
二是香港经济吸引力在下降,香港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没有推动本地科技水平的提升,而且外来直接投资最终多经香港流入内地;
三是香港金融、物流、航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正面临着上海和新加坡等地的强大竞争。
当然,香港也具有不可多得优势:
一、和新加坡相比较,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天时”优势和中国内地庞大经济腹地的“地利”优势,而新加坡在缺乏经济腹地的天然缺陷之上,不仅继续面对传统对手马来西亚的竞争,而且开始承受来自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追赶。
二、和上海相比较,香港作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个国际化大都会,拥有政治稳定、法制完善、效率快捷、信息自由、金融市场成熟、金融运作透明度高等软体优势,依然是吸引跨国公司在亚洲设立总部的首选和国内企业接触世界的平台跳板,而上海的发展则收到诸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只是管理、软件搭配以及市民的现代化素质等方面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总之,看一个城市未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动态地审视该城市运用优缺点的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人。香港边缘化的危机,在于香港人自己;香港人不被边缘化,也在于香港人自己的努力;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香港人只有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提升自己,始终保持某些相对优势,求“一国”之大同,在“两制”之大异,勇于挑战,极目前瞻,兴利除弊,全盘转型,才不致被边缘化,才不怕青春唤不回。
(责任编辑:覃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