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73名活跃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数据分析

来源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入住海口恭和苑老人健康体适能状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海口恭和苑入住的1 373名老人的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老年人年龄在60~94岁之间,平均(70.30±6.65)岁,其中男性611名,女性762名。按照年龄分组为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测试项目包括心肺耐力、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平衡指数、体脂肪率、体质指数(BMI)和骨密度。测试数据使用SPSS11.0数据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数值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心肺耐力、肺活量、握力、骨密度、坐位体前屈能力在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肺耐力(t=4.39,P=0.00)、肺活量(t=20.76,P= 0.00)、握力(t= 31.39,P=0.00)、骨密度(t=4.79,P=0.00)男性好于女性。≥80岁组坐位体前屈女性好于男性(t=-4.56, P=0.00)。BMI男性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女性只在≥80岁组呈下降趋势,男性的BMI高于女性, 60~69岁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2),70~79岁组和≥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08、1.06,P=0.93、0.29)。男性体脂肪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女性60~69岁组和70~79岁组呈上升趋势,≥80岁组低于其他两组,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0)。选择反应时随年龄增长而延长,但是各组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5、-1.58、-0.49,P=0.45、 0.11、0.63)。平衡指数各年龄组均显示女性好于男性,60~69岁组和70~7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76,P=0.00),≥80岁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64,P=0.52)。

结论

1 373例活跃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变差的趋势;柔韧性、平衡指数老年女性好于男性;心肺耐力、肺活量、握力、体脂肪率、骨密度老年男性高于女性。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于1955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1985年10月8日,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1月15日,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目前下设17个科研机构,6个医疗机构,1个教育机构,6个产业机构,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
许叔微伤寒著述今存《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3种。这3部书成书后流传不广,虽然有元、明刊本,但一直沉寂不显,直到清代才渐有医家征引。通过比对文本发现,《伤寒百证歌》之名见于许叔微的其他医著中,而《伤寒发微论》与《伤寒九十论》有部分内容则相互重复,甚至观点相异。由史料考察可知,许叔微现存的3部医书在北宋末年已经开始撰写。南宋初年渡江之后,许叔微整理残稿,在此基础上继续写作。其中《伤寒
期刊
1951年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中医师暂行条例》等限制中医执业和改造中医的文件,使中医学面临着不能正常传承和发展的危险。1953年,著名中医岳美中起草了一份关于中医发展问题的意见书,与华北中医实验所所长李振三共同磋商、补充修改后,提供给中共中央、政务院作为参考。意见书回顾了中医学发展的悠久历史,阐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价值,提出了设立各级中医行政管理机构、建立中医研究院、创办中医学院等宝贵的具体建议,代表
1955年12月19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的同时,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在中医研究院举行开学典礼。共有84名全国各地选送的高等西医药学校毕业生和具有临床经验的西医师来院报到。学员们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学习了16门业务课程,参加了临床实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1958年7月毕业。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党中央的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
期刊
期刊
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影响,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曾收到大量咨询中医药的国际来信,应邀在境内外为众多国际友人实施治中医治疗,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和学术团体来访,派医务人员出访,举办国际学习班培训外国进修生和实习生。频繁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与外国的友好往来和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展示了中医药学的作用和价值,彰显出中医药独特魅力,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人
目的探讨维生素D3鼻腔给药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和IgE的相关性,研究维生素D3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SPT阴性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鼻腔滴入注射用维生素D3 30万U,每周1次共4次。治疗后7 d,用散射放免法测定血清IgE、IgG4浓度。比较给药前后血清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给药前血清Ig
目的使用身体成分测量仪(BCM)测量临床判断已达干体质量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探讨BCM在评估和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情稳定且临床判断已达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采用BCM测量患者容量负荷,同时收集患者透析前血压、血浆B型脑钠肽(BNP)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BCM结果显示,54例血液透析患者,15例干体质量设置过高,13例干体质量设置过低。根据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