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财经大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或者可以说我国正在经历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由此造成了企业亏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压力。"产能过剩"几个字可谓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
关键词:产能 过剩
1引言
产能是指生产能力,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如不延长工作周期、含常规假期、机器正常维护)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在本文中不是某个企业的生产能力,而是指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过剩,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比出现过剩,即通常所说的供大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的经济研究领域对产能过剩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罗蓉(2006)认为,只有当生产能力盲目扩张,造成供过于求,并且超过正面影响所需要的限度,转化为负面影响时,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能过剩”。
王兴艳(2007)认为产能过剩是指某一行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能力的富余产能部分过大,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生产能力存量的过剩。这种过剩具有时间性、条件性、相对性。
在本文中,采用中國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定义: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大于实际有效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不仅包括国内需求,国际市场需求也是构成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3万亿,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13.2%,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中,出口做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1998-2008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每年平均达58.6,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达4.8个百分点。从另一方面看,中国虽已成制造业贸易大国,但离制造业贸易强国还很遥远,在国际贸易分工链中严重失衡,大量出口低价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三低”产品。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力度不足、对资本实行行政性配置,过多的投资主导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热,加上地方政府部门唯GDP是举的行为,带来了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设其结果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内的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而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不足。尤为值得强调的是,大量厂商规模小,研发实力弱,缺乏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导致各产业的产能过剩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银行的长期的低利率水平也纵容了企业的盲目投资。由于银行利率水平较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也相应较低,一方面使已建成的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另一方面使企业家不考虑投资的高收益高回报,在产能己经饱和的产业内继续新建企业。
这些企业在建成后对市场缺乏清晰定位,普遍没有进行投资前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往往都是简单模仿原有竞争者的市场行为,在供给方面必然造成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化。在同一技术水准下对制造业的投资过度,使同一产业内部拥挤了过多的“同质性”竞争。而我国的市场早已属于买方市场,企业除在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竞争外,价格竞争成为最有力也是最经常使用的竞争手段,企业频频利用降价手段来进行残酷的、你死我活的市场份额争夺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内便出现了产能全面过剩的过度竞争局面。
理论上,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一部分边缘化的企业应该被淘汰。但是我国企业退出壁垒众多,造成了市场上大量处于危机的企业仍然难以退出市场。这些壁垒包括:1、结构性退出壁垒,即企业退出时所要承担的各种经济性成本,如企业的很多专用性资产即沉淀成本,企业一旦退出会承受很大的损失,解雇的劳动力要给予赔偿及安置费,工人下岗失业问题有可能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企业退出带来对其他相关业务发展的影响,而且会使整个集团或控股公司的信誉遭受损失,因此企业集团常常通过关联交易让亏损的企业继续留在市场;2、制度性退出壁垒,即国家法律和行政力量或者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市场退出的阻碍,国家为防止特定社会产品或服务生产出现供应的不稳定性,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对某些企业进行进入和退出管制,尤其是一些国有性企业更是无法任意退出市场。由此,造成了我国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上存留了大批产能过剩企业。
3结论
我国过剩产能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水泥、纺织、电力、煤炭、集装箱、手机行业,这些行业多数属于我国传统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企业竞争激烈,亏损而大,贸易摩擦现象频繁。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制造业的盲目高增长,造成大批低竞争力企业,而退出机制的小完善又使这些企业仍然存留于市场。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级济管理出版社,1999
[2]何本芳,张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探索,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3]蒋小娟,陈钢,“中国制造”的差距,互联网周刊,2003年7月
[4]兰岚、洪浩,日本制造业投资向中国转移的最新动向,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刘洪钟:东亚跨国直接投资轨迹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6]刘志彪、王建优,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战略,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李笑宇:男 (1996-),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人,山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或者可以说我国正在经历着严重的产能过剩,由此造成了企业亏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压力。"产能过剩"几个字可谓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
关键词:产能 过剩
1引言
产能是指生产能力,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如不延长工作周期、含常规假期、机器正常维护)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在本文中不是某个企业的生产能力,而是指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过剩,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比出现过剩,即通常所说的供大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的经济研究领域对产能过剩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罗蓉(2006)认为,只有当生产能力盲目扩张,造成供过于求,并且超过正面影响所需要的限度,转化为负面影响时,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能过剩”。
王兴艳(2007)认为产能过剩是指某一行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能力的富余产能部分过大,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生产能力存量的过剩。这种过剩具有时间性、条件性、相对性。
在本文中,采用中國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定义: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大于实际有效需求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不仅包括国内需求,国际市场需求也是构成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3万亿,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13.2%,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中,出口做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1998-2008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每年平均达58.6,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达4.8个百分点。从另一方面看,中国虽已成制造业贸易大国,但离制造业贸易强国还很遥远,在国际贸易分工链中严重失衡,大量出口低价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三低”产品。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力度不足、对资本实行行政性配置,过多的投资主导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热,加上地方政府部门唯GDP是举的行为,带来了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设其结果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内的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而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不足。尤为值得强调的是,大量厂商规模小,研发实力弱,缺乏开展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导致各产业的产能过剩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银行的长期的低利率水平也纵容了企业的盲目投资。由于银行利率水平较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也相应较低,一方面使已建成的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另一方面使企业家不考虑投资的高收益高回报,在产能己经饱和的产业内继续新建企业。
这些企业在建成后对市场缺乏清晰定位,普遍没有进行投资前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往往都是简单模仿原有竞争者的市场行为,在供给方面必然造成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化。在同一技术水准下对制造业的投资过度,使同一产业内部拥挤了过多的“同质性”竞争。而我国的市场早已属于买方市场,企业除在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竞争外,价格竞争成为最有力也是最经常使用的竞争手段,企业频频利用降价手段来进行残酷的、你死我活的市场份额争夺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内便出现了产能全面过剩的过度竞争局面。
理论上,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一部分边缘化的企业应该被淘汰。但是我国企业退出壁垒众多,造成了市场上大量处于危机的企业仍然难以退出市场。这些壁垒包括:1、结构性退出壁垒,即企业退出时所要承担的各种经济性成本,如企业的很多专用性资产即沉淀成本,企业一旦退出会承受很大的损失,解雇的劳动力要给予赔偿及安置费,工人下岗失业问题有可能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企业退出带来对其他相关业务发展的影响,而且会使整个集团或控股公司的信誉遭受损失,因此企业集团常常通过关联交易让亏损的企业继续留在市场;2、制度性退出壁垒,即国家法律和行政力量或者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市场退出的阻碍,国家为防止特定社会产品或服务生产出现供应的不稳定性,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对某些企业进行进入和退出管制,尤其是一些国有性企业更是无法任意退出市场。由此,造成了我国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上存留了大批产能过剩企业。
3结论
我国过剩产能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水泥、纺织、电力、煤炭、集装箱、手机行业,这些行业多数属于我国传统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企业竞争激烈,亏损而大,贸易摩擦现象频繁。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制造业的盲目高增长,造成大批低竞争力企业,而退出机制的小完善又使这些企业仍然存留于市场。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级济管理出版社,1999
[2]何本芳,张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探索,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3]蒋小娟,陈钢,“中国制造”的差距,互联网周刊,2003年7月
[4]兰岚、洪浩,日本制造业投资向中国转移的最新动向,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刘洪钟:东亚跨国直接投资轨迹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6]刘志彪、王建优,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战略,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李笑宇:男 (1996-),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人,山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