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村”是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的综合抓手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全面启动“四好村”创建活动。全年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6729个,惠及农民群众215万户;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311个,惠及农民群众460万户;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四好村”1481个。
  未来乡村是什么样子?如何正确理解“四好村”的丰富内涵?在创建“四好村”过程中政府和群众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对此,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处长董进智。
  ?未来的乡村:农民的家园 市民的乐园
  记者:一度,《博士春节返乡记》引发了人们对乡村前景的热议。有人说,乡村没有未来;也有人说,未来30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在您眼中,未来的乡村是什么样子?
  董进智:未来乡村是故园还是家园?当然需要用实践来回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城乡差距在缩小。以收入为例,由3.3:1缩小到了2.5:1,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其次,区域特色在凸显。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各美其美。第三,美丽乡村越走越近。中农办主任唐仁健来川调研后,对我省乡村建设的理念、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写到:“隐隐感到这或许就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返璞归真’,可能就是今后新村建设的一个‘理想模样’”。
  发达国家的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大体经历了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羡慕英国的乡村。的确,英国的乡村无论是环境、产业,还是民居、文化都美不胜收,以至于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德国的乡村也非常美,它的基础设施、垃圾污水治理尤其引人瞩目。返回来看,我们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在融入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走向未来。
  记者:为什么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还会继续发展呢?
  董进智:这取决于乡村存在的独特价值。看到城市化加速,有人断定乡村终将被消灭。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乡村独特的价值。在生产上,农业直接或间接同动植物、微生物打交道,乡村充满多样性、鲜活性、微妙性、随机性,其乐无穷;在生活上,乡村宁静、诗意、浪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田园牧歌;在生态上,乡村以自然为底色,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在文化上,乡村淳朴、互助、和谐,充满浓浓的乡愁。当然,这些价值要在城市化进入相当高的水平且城市病充分暴露之后,才能逐步展现。
  因此,我们推测未来乡村既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断言乡村没未来,缺乏依据;说未来30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言之过早。实际情况是,到2020年四川也还有近4000万人走不出乡村。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那里有新村民,除了传统意义的农民,还有从城里来创业的、养老的、度假的城市人;新业态,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新模式,我省创造的“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即“小组微生”就是新的建设模式;新生活,体验式的、田园牧歌式的,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梦想回归乡野。
  必须要注意,这里谈的乡村是城市化当中的乡村,不能脱离城市化轨道;这里描绘的乡村未来,不是所有村庄的未来,因为一些村庄不可避免会走向消亡。这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乡村演进发展规律。
  ?增强创建“四好村”的自省自觉
  记者:“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我省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以“四个好”为目标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路,那么这一演进路径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体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怎样的工作思路?
  董进智: 2005年10月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十多年来,四川结合实际实践探索,谱写了三部曲,即破题(2006年—2007年)——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开局(2008年—2012年)——科学规划,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升级(2013年至今)——注重生态文明,注重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衔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因此,“四个好”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目标,“四好村”创建活动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抓手;要通过 “四好村”创建活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现“四个好”目标。
  现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可以概括为“44315”,即四大理念: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四大目标: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大任务:新村扶贫、“四好村”创建、示范县建设;一个典型模式:“小组微生”;五大行动:扶贫解困行动、产业提升行动、旧村改造行动、环境整治行动、文化传承行动。
  记者:2016年,全省创建省级“四好村”1481个,建设新農村的标杆意义何在?
  董进智:在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并授牌的1481个村是省级“四好村”。由于按照程序和标准公开、公平、公正申报,从严把关评定,因此首批省级“四好村”是有标杆意义的。
  其标杆意义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这些村不只是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能够全面形象地展示幸福美丽新村是啥样。大家会发现,有不少村,他们的产业起来了,房子也新了,老百姓都富了,理所当然是“四好村”,可就是没有申报成功。为什么?因为这些村要么有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受到处分的,要么有刑事案件发生的,要么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受到通报等情况。这些,都属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由此大家明白,“四个好”都“好”才是真的好。
  记者:近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农村的人居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要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省委书记王东明又提出了“四个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目标,如何理解“四个好”?
  董进智:最近,我们去内江、南充、遂宁、广安等地“四好村”创建活动走访,并在“农民夜校”做了两次面对面交流。总的来看,创建活动已经全面展开,干部和群众积极性高涨。同时也感到许多问题需要解答,特别是对“四好村”这四个“好”上还需要提高认识。“四个好”内涵丰富,应根据全面小康目标、脱贫攻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在“住上好房子”方面:安居才能乐业,居住权是基本权利,住上好房子有更高的追求。即应当住有所居,没有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人人有房可住;宜居宜业,不能有新村没产业,要产村相融。同时,既要防止新村建设把贫困户漏掉,又要防止农民因建房而债台高筑致贫。
  在“过上好日子”方面:好日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全省还有二三百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总体上,应当在住上好房子基础上,做到田间有产业,使之户户有家业,人人有活干;手中有票子,不仅个人有数的,集体也要有花的;生活有质量,衣、食、住、行的标准和质量,向城里人靠拢;服务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均等化,生老病死不担心。
  在“养成好习惯”方面: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后患无穷。当前应当强调——讲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有的地方还得大力倡导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四洗”;讲礼貌,从饮食起居到衣食住行,事事处处体现尊重、宽容、谦让、善良;讲节俭,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这样的小事做起;讲勤劳,只要长有一双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形成好风气”方面:好风气是正能量,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乡村离不开它;坏风气是负能量,会造成伤害。当前,一些不良风气在农村盛行,必須改变,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比如应改变赌博之风,“出门找钱、回家赌钱,年没过完、钱已输光”现象已经带来问题;改变迷信之风,有的村不光太婆大爷求神拜佛,有的年轻人甚至相信邪教,因此应当引导他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改变不孝之风,弘扬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总之,“四个好”既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既有鲜明价值取向,又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既针对贫困地区,又适合整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创建工作要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作用
  记者:省委明确,到2020年,在全省普遍建成市级或县级“四好村”的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在创建过程中,党委政府如何发挥好引导作用?
  董进智:党委政府的努力,在于配置好公共资源,营造好环境,搞好服务。因此应当把握好这几点:
  尊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己去做主。农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是衡量“四好村”创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愿望再美好,只要群众不理解,就该缓一缓,要有“历史的耐心”。
  支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省上每年专门拿出二三十亿元支持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收到了成效。但总体上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区域之间很不平衡。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整体安排,有序推进。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创建活动。
  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维护,维护农民权益,特别是三项基本权利。农民是弱势群体,随着社会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越来越重要。应当及时发现伤害农民的苗头和现象,研究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同时,引导农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创建工作要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中国二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那么在持续推进“四好村”的创建进程中,乡亲们该如何做?
  董进智:“四好村”创建主体是农民,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民群众不参与就没有意义。乡亲们应做好三件事:
  听党的话,真心相信党,自觉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随时装着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他对农业农村发展有很多重要指示。省委书记王东明经常在贫困地区奔走。党的政策好,乡亲们一定要听党的话,依法、依政策办好自己的事,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劳致富,不等不靠不要,用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家园。我们走过的“四好村”,村民都吃苦耐劳。这是很好的作风,应当发扬。
  重视学习,积极参加夜校培训,学法律、学政策、学技术。目前,各地都以村为单位,普遍办起了“农民夜校”,这是农民群众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每个村民都应该主动关心,主动参与,经常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并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出时间参加学习、参加讨论、逐步提高个人素质。
  去年,全省创建了一批“四好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要继续对照创建标准和考评指标,以行政村为单位,推进省、市、县三级“四好村”创建工作,力争全省15%以上的村创建成省级“四好村”。 (责编:冯雅可)
其他文献
初春,在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田间地头的油菜花开得正盛。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飘来的竟不是花的香味,而是浓烈诱人的生姜味儿。在油菜田旁成片的生姜地里,村民们正在挖姜、洗姜,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初,生姜地里新竖起了一块大大的牌子,牌子上“农村家庭能人生姜实训基地”几个大字非常显眼。“民富村是种生姜,其他村我们则根据各自特色,分别建起了血橙、电商等家庭能人实训基地,目前全市家庭能人培养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
期刊
金堂县探索“制度+支部严管”方式,扎实做好援藏干部人才日常管理工作。  以制度为栅栏,从外严束。出台《金堂县援藏干部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从援藏干部人才的选派、管理服务、激励考核、重大事项报告、请销假、廉洁自律等方面规范干部人才的日常生活行為和工作行为,对违反相关制度的,在通报同时视情况及时“召回”。以支部为平台,从内严管。成立援藏工作队党支部,以“两会一课”为平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
期刊
2017年1月17日,旺苍县玉龙广场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该县贫困村第一书记助农增收行动暨首届农产品展销会开幕。本次展会连线产区和市民,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97名第一书记们纷纷赤膊上阵,为推广自己所在贫困村的土特产品“卖力吆喝”。  “有了第一书记后,村里路修好了、产业发展了、农产品好卖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村民们感受到的这些变化,源于2016年以来,我省把服务推动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期刊
大竹县以“家+”理念为纽带,通过开展“家园”“家教”“回家”三个方面工作,着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健全“三大网络”,建好流动党员“家园”。采取本地管、外地联、网络建,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双向共管网络”“流动党员之家网络”,全面跟踪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家”就建到哪里。提升“三大服务”,做好流动党员“家教”。开展贴心服务、培训服务、政策服务,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期刊
30岁的王仿是力宝大厦的高级主管,工作带来的压力全靠户外运动缓解。入冬以来的雾霾侵袭,使他不得已暂停了户外运动,紧绷的工作节奏得不到缓解。  自从王仿去武侯区跳伞塔街道锦绣街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坐了一坐”后,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很快恢复了活力。“多亏了‘谈心沙龙’,让我摆脱了‘心魔’,压抑的心情也得到疏解了。”  关注白领人群身心健康,多方位服务提升其归属感,锦绣街街区党群服务中心犹如“红色沙龙”,
期刊
为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吏要求,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都江堰市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三三法”季度考核测评。  “三分离”科学推进差异考核。能力测评与政绩考核相分离、同类型单位与不同功能定位相分离、测评主体与测评对象相分离,构建起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测评考核体系。“三掌握”确保干部现实表现真实反映。按照“好、一般、差”三个等次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情况。测评指标严格按综合评价“好”票不超过三分之一,“差”票不
期刊
“现在到镇上办事方便多了,不仅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也更好了!”在党群服务中心办完事的彭山区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一脸兴奋。这一变化得益于眉山市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实施乡镇干部日考勤、周纪实、月晒账、季考评“四步考核”,破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  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四川省坚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抓好农村党建的重要任务,在扩权强镇、规范管理、抓乡促
期刊
宜宾县探索建立“三单管理”办法,从严从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把脉问诊建立“病历单”。采取上级点、集体议、个人查、群众提等方式进行全面立体扫描,梳理出共性问题的65种具体表现和农村、社区、机关等行业个性问题的103种表现。各支部和党员对照具体表现,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动态追踪管理。聚焦病灶开好“处方单”。开展“弘扬三先精神、破解三大难题”专题讨论,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期刊
宣汉县为“户籍人口3000人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村”“重大项目发展重点村(社区)”和“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的社区”等三类村(社区)党组织增设了83名由县财政供养的专职副书记。  重点选用致富门路广、带富意愿强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和致富能人擔任贫困村副书记;选用群众认可、协调能力强的退伍军人、具有法律知识人员担任重点发展村(社区)副书记,提升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能力;选用管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的企业管理人
期刊
泸县推行“非均衡”考核机制,大力促进乡镇党委差异化发展。  突出镇域特色。20个镇(街道)结合全县重点和区域特色,从“流动党建、产业党建、社区共驻共建”等非均衡项目菜单中创新课题,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根据贡献大小,科学确定项目分值。县委对各镇(街道)申报的项目进行认定,并根据项目类别、完成时限、实施难易程度等,拟定不同分值权重。强化跟踪督查。各镇(街道)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措施,強化过程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