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假冒伪劣化肥充斥市场,农民对化肥的识别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为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朋友自身辨别真假化肥的水平,我们根据近年来一线工作经验,将假冒伪劣化肥的相关特征和简易的识别办法整理出来,以飨广大农民朋友。
一、尿素
1.看:真尿素一般是粒径为2~3mm的均匀白色半透明颗粒,也有一些呈淡黄色。劣质尿素一般颗粒不均匀,半粒多,颜色发白,透明度不好;
2.溶:真尿素能迅速溶解于水中,溶解时尿素吸收热量使水温降低,手摸有冰凉感,溶解后无杂质。
3.闻:烧红一铁片,取少量尿素放在铁片上,真尿素能快速熔化,冒出白烟,能闻到氨臭味,同时取一玻璃片放置于白烟之上,接触白烟处出现一层白色结晶物。假尿素无白色结晶物;
4.试:取少量尿素放入瓷碗中,加入水和石灰后搅拌或研磨,没有氨味冒出,如果没有石灰,可加入碱面或洗衣粉,逐渐加热并搅拌,加热过程中也没有氨味冒出,如果此过程有氨味冒出,则说明此尿素是其他氮肥冒充,质量值得怀疑。
二、过磷酸钙
1.看:过磷酸钙多为灰白色或深灰色粉状肥料,也有少量块状和加工成颗粒状的。将少量过磷酸钙放入手掌,面对阳光,没有闪闪发光的金属光泽。
2.闻:过磷酸钙开袋后有浓重酸味。
3.溶:将过磷酸钙放入水中,搅拌或摇动后,过磷酸钙量减少,部分溶于水(不全溶)。
另外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其他所谓磷肥新品种,产品名称为:XX磷肥、过硫酸钙、过磷钙镁、硫磷酸钙等等,含量标识为:P2O5+CaO(或其他元素)≥30%(或其他含量),这些企业利用企业标准生产,企业标准一般备案为土壤调理剂,产品磷含量一般为3%以下,销售价格等于或低于过磷酸钙价格,利用农民朋友不会辨别或贪图便宜的心理坑农害农。此类肥料放入手掌,面对阳光,一般会有闪闪发光的金属光泽,并且溶解度极差。
三、钾肥
1.溶:钾肥易溶解于水,溶解后溶液颜色为无色(要和白色区分开来),个别有极少量残渣。市场检查中发现有纯假氯化钾,外观与真氯化钾难以辨别,单溶解后呈白色浑浊溶液,杂质多,假红钾溶解后溶液呈红色,是造假时另外着色所致。
2.烧:将钾肥放在烧红的木碳或铁片上,真氯化钾不燃烧、不熔解,并伴随有“辟啪”爆裂声。假钾肥遇火熔化,无“辟啪”爆裂声。
四、复合(混)肥类
1.磷酸二铵
①看:如果磷酸二铵外观油性明显,有的包装袋外就渗出油类,此磷酸二铵值得怀疑;②闻:如果开袋后有浓重的油味,此磷酸二铵质量不可靠;③试:取少量肥料和少量小颗粒尿素混合,短时间内尿素融化的,此磷酸二铵为假,尿素不融化的,有一半可能为真品,继续取少量肥料放在木碳火上或铁片上加热,肥料立即熔化,有气泡产生,呈沸腾状,真品有少量氨味产生,赝品有时也能熔化和气泡产生,也呈沸腾状但无氨味产生。也可将少量肥料放如碗中,加少量水和碱面(或洗衣粉、石灰)搅拌,正品有氨味产生。
2.其他复合(混)类
1.市场检查时发现,假冒伪劣复合(混)肥主要有以下三类:(1)假冒不伪劣型:此类化肥主要是利用不知名品牌的合格产品
倒换包装,冒充知名品牌,利用农民朋友只认名牌的心理,增加销售量。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10%左右。(2)假冒伪劣型:主要是利用不合格产品倒换包装,冒充知名品牌的合格产品,其养分含量一般是包装标示含量的0%~60%,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60%左右。(3)伪劣型:主要是没有冒充别人品牌,属于本企业产品,但是产品质量不合格。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30%左右。
第(2)(3)类肥料,造假者很讲究造假艺术,都能注意配比,如检查中查处的玉米专用肥,氮含量很高,磷钾含量极低,总含量相差近20个,此类肥料施用后,庄稼长势不比其他肥料差,农民朋友还认为肥料不错,但最终产量却影响严重。
2.对于三元素复合(混)类肥料,没有很好的简易方法识别,建议购买时注意以下方面:(1)看包装标示:根据国家标准GB 18382—2001《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中相关规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标明N、P2O5、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应以配合式分别标明总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如氮磷钾复混肥料15-15-15。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应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名称、地址。凡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均有欺骗蒙混消费者之嫌。(2)不要迷信名牌:其一,名牌不全是农民朋友施用后效果好得出来的,有一部分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来的,其高额的宣传费用导致了名牌产品价格偏高;其二,因为名牌产品销售量大,即使该企业不造假,但是名牌产品却是造假者的首选,购买名牌产品大大增加了农民朋友购假用假的机率;其三,市场检查中发现,名牌产品的合格率并不理想。针对此类情况,可购买企业知名度不高,但标示正规、证号齐全的产品(许可证号可在国家质监局网站查询;登记证号可在各省农业信息网查询,临字证有效期一年,准字证有效期五年),此类企业刚刚起步,本身不会拿企业的前途开玩笑,造假者因销售量不大不去造假,减少了购假用假的机率。(3)对于掺混型复混肥料,可将尿素、二铵、钾肥区分开后,用前面介绍的单质肥料的辨别方法进行识别。(4)应尽量到信誉可靠的正规部门购买,购买时一定索要购肥发票,使用时注意保留包装及部分肥料样品,一旦发生纠纷便于追溯。(5)针对肥料市场混乱、农民难辨真假及农民群众盲目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的现状,国家农业部自2005年起在全国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该项目推广的配方肥料由省农业厅专家根据各地土壤化验结果,确定配方并招标生产企业生产,省、市、县农业部门进行质量监管。让农民通过节支、补贴、增产、增收,充分享受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具有“测土定肥、价格低廉、配方合理、质量保证”等优点,是农民朋友购肥用肥的最好选择。
掌握以上方法,可大体分辨出肥料真假,对于用以上方法仍不能确定的肥料,最好到当地农业或质监部门化验或咨询。
一、尿素
1.看:真尿素一般是粒径为2~3mm的均匀白色半透明颗粒,也有一些呈淡黄色。劣质尿素一般颗粒不均匀,半粒多,颜色发白,透明度不好;
2.溶:真尿素能迅速溶解于水中,溶解时尿素吸收热量使水温降低,手摸有冰凉感,溶解后无杂质。
3.闻:烧红一铁片,取少量尿素放在铁片上,真尿素能快速熔化,冒出白烟,能闻到氨臭味,同时取一玻璃片放置于白烟之上,接触白烟处出现一层白色结晶物。假尿素无白色结晶物;
4.试:取少量尿素放入瓷碗中,加入水和石灰后搅拌或研磨,没有氨味冒出,如果没有石灰,可加入碱面或洗衣粉,逐渐加热并搅拌,加热过程中也没有氨味冒出,如果此过程有氨味冒出,则说明此尿素是其他氮肥冒充,质量值得怀疑。
二、过磷酸钙
1.看:过磷酸钙多为灰白色或深灰色粉状肥料,也有少量块状和加工成颗粒状的。将少量过磷酸钙放入手掌,面对阳光,没有闪闪发光的金属光泽。
2.闻:过磷酸钙开袋后有浓重酸味。
3.溶:将过磷酸钙放入水中,搅拌或摇动后,过磷酸钙量减少,部分溶于水(不全溶)。
另外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其他所谓磷肥新品种,产品名称为:XX磷肥、过硫酸钙、过磷钙镁、硫磷酸钙等等,含量标识为:P2O5+CaO(或其他元素)≥30%(或其他含量),这些企业利用企业标准生产,企业标准一般备案为土壤调理剂,产品磷含量一般为3%以下,销售价格等于或低于过磷酸钙价格,利用农民朋友不会辨别或贪图便宜的心理坑农害农。此类肥料放入手掌,面对阳光,一般会有闪闪发光的金属光泽,并且溶解度极差。
三、钾肥
1.溶:钾肥易溶解于水,溶解后溶液颜色为无色(要和白色区分开来),个别有极少量残渣。市场检查中发现有纯假氯化钾,外观与真氯化钾难以辨别,单溶解后呈白色浑浊溶液,杂质多,假红钾溶解后溶液呈红色,是造假时另外着色所致。
2.烧:将钾肥放在烧红的木碳或铁片上,真氯化钾不燃烧、不熔解,并伴随有“辟啪”爆裂声。假钾肥遇火熔化,无“辟啪”爆裂声。
四、复合(混)肥类
1.磷酸二铵
①看:如果磷酸二铵外观油性明显,有的包装袋外就渗出油类,此磷酸二铵值得怀疑;②闻:如果开袋后有浓重的油味,此磷酸二铵质量不可靠;③试:取少量肥料和少量小颗粒尿素混合,短时间内尿素融化的,此磷酸二铵为假,尿素不融化的,有一半可能为真品,继续取少量肥料放在木碳火上或铁片上加热,肥料立即熔化,有气泡产生,呈沸腾状,真品有少量氨味产生,赝品有时也能熔化和气泡产生,也呈沸腾状但无氨味产生。也可将少量肥料放如碗中,加少量水和碱面(或洗衣粉、石灰)搅拌,正品有氨味产生。
2.其他复合(混)类
1.市场检查时发现,假冒伪劣复合(混)肥主要有以下三类:(1)假冒不伪劣型:此类化肥主要是利用不知名品牌的合格产品
倒换包装,冒充知名品牌,利用农民朋友只认名牌的心理,增加销售量。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10%左右。(2)假冒伪劣型:主要是利用不合格产品倒换包装,冒充知名品牌的合格产品,其养分含量一般是包装标示含量的0%~60%,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60%左右。(3)伪劣型:主要是没有冒充别人品牌,属于本企业产品,但是产品质量不合格。此类化肥约占假冒伪劣化肥的30%左右。
第(2)(3)类肥料,造假者很讲究造假艺术,都能注意配比,如检查中查处的玉米专用肥,氮含量很高,磷钾含量极低,总含量相差近20个,此类肥料施用后,庄稼长势不比其他肥料差,农民朋友还认为肥料不错,但最终产量却影响严重。
2.对于三元素复合(混)类肥料,没有很好的简易方法识别,建议购买时注意以下方面:(1)看包装标示:根据国家标准GB 18382—2001《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中相关规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应标明N、P2O5、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应以配合式分别标明总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如氮磷钾复混肥料15-15-15。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肥王”、“全元素××肥料”等;应标明经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名称、地址。凡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均有欺骗蒙混消费者之嫌。(2)不要迷信名牌:其一,名牌不全是农民朋友施用后效果好得出来的,有一部分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来的,其高额的宣传费用导致了名牌产品价格偏高;其二,因为名牌产品销售量大,即使该企业不造假,但是名牌产品却是造假者的首选,购买名牌产品大大增加了农民朋友购假用假的机率;其三,市场检查中发现,名牌产品的合格率并不理想。针对此类情况,可购买企业知名度不高,但标示正规、证号齐全的产品(许可证号可在国家质监局网站查询;登记证号可在各省农业信息网查询,临字证有效期一年,准字证有效期五年),此类企业刚刚起步,本身不会拿企业的前途开玩笑,造假者因销售量不大不去造假,减少了购假用假的机率。(3)对于掺混型复混肥料,可将尿素、二铵、钾肥区分开后,用前面介绍的单质肥料的辨别方法进行识别。(4)应尽量到信誉可靠的正规部门购买,购买时一定索要购肥发票,使用时注意保留包装及部分肥料样品,一旦发生纠纷便于追溯。(5)针对肥料市场混乱、农民难辨真假及农民群众盲目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的现状,国家农业部自2005年起在全国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该项目推广的配方肥料由省农业厅专家根据各地土壤化验结果,确定配方并招标生产企业生产,省、市、县农业部门进行质量监管。让农民通过节支、补贴、增产、增收,充分享受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具有“测土定肥、价格低廉、配方合理、质量保证”等优点,是农民朋友购肥用肥的最好选择。
掌握以上方法,可大体分辨出肥料真假,对于用以上方法仍不能确定的肥料,最好到当地农业或质监部门化验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