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他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于一个满目繁花的境界了,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迷醉,你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奇与渴望,你不愿错过玫瑰,你不愿错过牡丹!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沉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惊喜不已,扼腕叹息。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森。”
  这是辽宁省的教研员对王森老师课堂教学的一段评价。确实如此,曾经有幸听过王老师的一堂课《万里长城》,当王老师的一声“下课”响起时,竟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他们还陶醉于万里长城这一伟大的奇迹之中,此情此景,令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热烈地鼓起掌来,王老师教学中的“玫瑰”、“鲜花”已把学生、听课教师深深地迷醉,尤其是那动情的语言,犹如一曲奇妙的乐曲,激荡着每一个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心弦,让我们心驰神往。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奏
  
  [片 段]师:(课件出示:万里长城)起立!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去登——(生齐读:万里长城),一起去看——(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游——(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生齐:万里长城)。请坐!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同学们,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赞美?读课文!放开声音读,大声地读,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读完以后,咱们来交流一下,课文当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感 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入境方使儿童真情动,记忆深,而王老师的一段“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去登——(生齐读:万里长城),一起去看——(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游——(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生齐:万里长城)。”自然地将学生从课堂上“带”到了万里长城,阅读文本变成了登长城、看长城、游长城,让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而一段国外元首对万里长城的题词,甚似神来之笔。自己说自己美,不能信服,而由别人说自己美,才是真正的美。对长城的赞美,借用国外元首来道出,更能激发出孩子心中的自豪感,更能催发学生去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感受课文的积极情感。
  
  二、“情深深、意切切”的主旋律
  
  [片 段]生:(读)“他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略)全长6500多公里。”(学生体会略)
  师:体会得真好,请坐!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蜿蜒曲折的长城图像)(读)“他像一条巨龙……(略)全6500多公里。”书上说长城像巨龙一样,咱们找一找,长城跟巨龙之间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生:(略)
  师:是啊!你从人们看到龙和长城的心情角度找到一样的地方。真好,同学们真会读书!但是,同学们请你注意,在现实中真有巨龙吗?(生:没有)巨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而我们的长城呢?他确是实实在在地魏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他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刚毅;那样的庄重。当你想到这个的时候,你再读这个句子。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生自由读:“他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略)全长6500多公里。”)
  [感 思]长城的气魄雄伟是长城的特点之一,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长城比作巨龙,以此体现长城的气魄雄伟。曾经我也教过这篇课文,也把此句作为教学的重点品读语句。我的设计如下:①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从“巨龙、横卧、崇山峻岭、高高低低、蜿蜒曲折、6500多公里”等词的读悟中感受长城的伟大。②谈“巨龙”这一比喻运用的巧妙。从比喻的准确、形象角度加以引导。③朗读体会。鼓励反复朗读,细体会,加强朗读指导。
  反观王老师的教学没有过多的语言,语言精练而又显得“情真意切”,在学生自由的读悟中,得出长城确实像巨龙,但王老师没有到此戛然而止,而是话锋一转:“真好,同学们真会读书!但是,同学们请你注意,在现实中真有巨龙吗?(生:没有)巨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而我们的长城呢?……”是啊,巨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而长城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刚毅,那样的庄重。这样一比较,学生的潜在情感便奔涌而出:我们的长城真是一个奇迹,能把想象变成现实,长城是多么的伟大,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的自豪!有了此番感悟之后,再让学生去朗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物,而是充满奇迹、充满智慧、充满血汗、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生命体!
  
  三、“绕梁三日不绝”的余音
  
  [片 段]师:对,真好!同学们,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想看看吗?(生齐:想)请看。(出示课件:展示长城各方位的视频影片)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掌声)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
  [感 思]你见过如此长的排比句吗?你能用这么多词语来形容万里长城吗?在课件的直观感受中,在王老师句句深情地诵读声中,你还能掩饰自己心中沸腾的情感吗?我想,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被这段话打动!每个人都会自豪的呼喊: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听课老师的掌声可以说明一切。“情动而辞发”,此时,学生笔下的题词,不仅题在作业纸上,更是题在他们的心里!这份情感,我想,不止“绕梁三日吧”!
  王老师的课,让我豁然开朗,他让我见识到了语言的艺术,也让我认识到了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他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载体,一座桥梁,是引导学生走向语言百花园的魔针,是点化学生思维的魔杖。他的教学语言更像是一个个“生命之音”,奏响了课堂的生命乐章!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诚如鲁迅所说:“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里的“怎么写”就包括语言的运用,也包括华丽和朴实的语言的运用。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心所在。在文学评论中,语言问题属于形式的范畴,是由内容来决定的。评判一篇文章也应从内容和形式入手,讲究“文质兼美”;华丽的语言和朴实的语言又属于语言风格的范畴,语言风格自有其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比较它们的优劣和高
期刊
一、困惑主要集中的几个方面      1.观念的更新   一些地方领导对新课程的重要意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中还存在着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较为普遍,这些都需要认真的加以研究解决。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2.教师自身方面   “为了每位学
期刊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多将学生置于被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德育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传统灌输给学生,这种模式因其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决定其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很明显这种德育模式魅力不够,实效性不强,亲和力较差。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魅力德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魅力德育模式,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德育活动,进行学科渗透,以及教师人
期刊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1.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写之处。去年冬天的雾天特别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雾色朦胧的早晨,我问同学们:“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今天下雾了”。“你们喜欢吗?”
期刊
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笔者初步认识到,在教学中利用心理学原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此,笔者通过四个方面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最近发现区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62-01      从心理学角度讲,思维品质是思维产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
期刊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凌源市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改实验工作正在扎实、有效、稳步地推进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近半年的实验进程中,理念在冲击,思维在碰撞,观念在更新,方式在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课改理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
期刊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所实施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就更大了。确实,识字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识字,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下面本人就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和识字方法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
期刊
必答题——语文课堂,生命必须鲜活。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但是,课堂中师生的“快乐指数”如何?繁华的课堂表面是否也具有丰厚的内涵?这样的课堂能否禁得起细细推敲?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与新课改不太和谐的音符:文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