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笔者发表于网络论坛的真实创业经历,从他的创业经历中,可以折射出许多创业者的影子——创业时的冲动激情,选项目时的不知所措,创业中遇到困难时的困惑以及艰辛。有的人最终走向了成功,有的人半途夭折。成功自有成功的原因,失败自有失败的教训。笔者将自己的每一步都分析得仔细,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方法,细细品读此文,结合自身反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分四期连载。文章可读有价值,望各位读者认真看完。
建材店换址开业,
经营走上正轨
卖桔子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我还要考虑店面如何发展,因为楼下的新位置要三月份才能让出来,所以这段时间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样柜,设计新店装修方案。我原来的店最后一分钱也不值了,因为没有人会花钱兑我这个店,最后商场收回了,摆了一些沙发在那里卖,再后来这个店商场以很低的价格租给另一个外面来的商户了。
就在我准备装修的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广东总部知道了我要重新换位置,并且让我把图纸传给他们,给我重新设计装修方案和样柜,我把图纸传过去了,但等到的却不是好消息,因为我这个新位置店面面积太小了,只有60平米,不达标,不符合厂里的要求,可是我又没有别的办法,楼上面积虽然大,但不赚钱呀,跟总部解释,也没用。因为二楼的店已经开业二年了(韩姐做了一年,我做了一年),跟总部签代理合同时,一年要完成一定金额的进货额的,显然,没有完成,这样总部有权取消我的代理资格。虽然总部没有马上取消我的代理资格,但是却也没有跟我签新一年的代理合同,这又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没办法,我也不能做别的,只得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装了一下新店,自己在厂里下单定了样品,(虽然没签代理合同,但还是正常合作的),新店刚开始还算顺利,销量也比在楼上的时候好了许多,但随后问题就出来了,因为销量大了,售后就多了,接连一个月,我几乎每单货都有售后,各种各样的,不是运输破损了,就是厂里做错了,要么就是我们设计出问题了,给我气的,打给总部区域经理,把他一顿臭骂,我不能天天把精力放在处理售后上面吧?结果:过几天区域经理跟我说本市又要开一家代理商,我说不行,我是独家代理,他说我们今年没跟你签合同,我说随便你了,后来我们市就又开了同一品牌的专卖店,这个事还是顾客告诉我的。我当时真是想把L总大骂一顿,后来想想忍了,谁叫咱没实力呢,如果你销售得好,总部是不敢胡作非为的,先忍着吧,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赚钱的。
(创业经验:在你没实力的时候,你就要装孙子,不要跟总部谈太多的条件,因为你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当你有实力的时候,你可以跟他们讲条件,如装修支持,要样品折扣,要广告支持,要超额奖励,要独家代理,要......打工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都懂的。)
我得罪不起总部,也没办法,要是再换一家代理,我又得从头开始,还要到广东考察,还不知道再加盟的品牌咋样呢,而且我的店面小,即使再换一家估计还是不达标,就这样挺着吧。
就这样我们两个代理商在同一个城市各自经营(有必要说一下,这行没有一个品牌两家做的先例),我们基本走上正轨,而且市场人气也旺了,所以生意还过得去。而另一个代理商呢,因为是一个大学生出来初次创业,经验不足,再加上所在的商场也没什么人气,所以销售不太好。但总部“一女两嫁”的做法确实是坑人,举个例子来说吧,我花钱在户外做了一些广告,而那个代理商从不做广告,我销售的价格比他销售的价格高,有时他还撬我的客户,我跟他也认识了,毕竟也是大学生创业,我不能太打击他,找他谈了一次,与总部沟通后,达成协议:两家店对外称是一家的,价格要统一,不互相诋毁,谁有违约,则被总部取消代理资格。可是协议是约束不住人的,我们互相体谅算是平稳渡过了2008年。这时我们做的这个品牌也算是有点影响力了,我想两个代理商做一个品牌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得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的新店经营比较平淡,我平时出几趟差,参加几个展会,看看新产品,了解一下业内形势,店里经营基本是老婆打理,我又把重要的精力放在了冬季批发桔子的运作上。
桔子“黄了”,亏损20万
前面我有总结出“做事要专心,不能一心二用”,我知道这个道理,但刚卖了一个月的桔子就赚了我开店一年也没赚到的钱,我有点这山望着那山高了。我想,从桔子下树到桔子存储期结束有至少四个月的时间,如果我做四个月,全力以赴,保守估计赚到30万是不成问题的,于是我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桔子这个项目的运作上:
品牌设计: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品牌,因为我2006年底就已经申请注册了商标了,我可以用商标,不过只能是TM。然后就是VI的设计,当时想找个正规公司给设计一下,一咨询,光设计几个英文字母就要一万,我一看这不是抢钱吗?于是上网,找威客,在猪八戒网发个任务,500元搞定。
包装设计:上网找外国设计的包装,看看人家是怎么包装的,最后决定还是用产地生产的塑料箱包装,因为如果自己生产包装,量小的话成本太高。
市场调查:为了伟大的桔子事业,我北上黑龙江绥芬河,南下广州江南,深圳布吉,中间去了北京新发地,我觉得先把这几个城市,再加上出口俄罗斯市场,搞定一个就行了。绥芬纷河满大街是挂着俄文店名的商店,我在那拜访了几个专做对俄贸易的公司老总,结果不行,因为我们是单品,不好做,跑了一圈最后只能在北京和我们城市做。
筹集资金:我把去年赚的十五万全拿了出来,又凑了十五万元,一共三十万,开始了冬季卖桔子的准备工作,先是订了一批周转箱,纯PE料的,就是随便扔也不会摔坏的那种,用于收桔子时用,又买了一台分桔子大小的机器,租了一个路边的厂房,印制了注册商标不干胶,还有其他包装材料不一一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前与老乡们口头达成了收购协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把这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水果事业上了,甚至想到了如何将水果事业做大做强,做一个全国性的水果品牌。除了请教同行,我甚至也请教了我们城市建材圈一个大哥级的人物(叫他龙哥吧)。我把我认为伟大的想法跟龙哥一股脑的说了出来,龙哥听完笑笑:这行不好做,季节性太强,很多环节不好控制。我又说出了一些理由试图说服龙哥,龙哥说,你还是先做好你的家居建材吧,做水果的有时候是今年赚,明年赔呀。 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你不想看到的,我当然也没想到,我卖桔子的第二季赔了,赔了20万,不但把去年赚的都吐回去了,又把2008年开店赚的钱赔进去一部分,真是活该呀!
第二季我为什么赔了呢?因为每年的这种桔子的收购价都是刚开始低,越到后来越高,并且还有一个品种是早熟品种,以前有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早熟品种上赚了许多钱的,所以在农民的桔子成熟以前,都有经纪人去农民家里提前交订金订购。我们也是一样,按照当时的行价,也跟当地农民订购了一批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要十月中旬才上市,晚熟品种要十一月初才上市,在十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产地,又拜会了当地的刘村长。
我考察得差不多,准备要回去了,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问题:桔子还是绿色的,有的有一点点黄,于是我问大哥:为什么不是桔红的呢?大哥说:还有十来天呢,就变成桔红的了。原来早熟品种的桔子不是一下树就桔红的,只有一部分是桔红的,还有一些是黄色的,但桔子在摘下后要经过处理几天时间,再加上路上运输两天时间,到批发市场的时候就差不多变得桔红了。我隐约感到一点担心:十天时间,这桔子能变得好吃吗?我问了一下大哥,订了多少早熟的桔子,大哥说不多,就十多万斤,大部分是晚熟品种。
桔子终于上市了,大哥去了北京新发地,我在本市,第一天卖得还行,赚了几千块钱,第二天就卖不动了,因为那年的桔子口感相当差,原因是那年雨水多,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易保存,放不了超过四天,准烂。大哥在北京也是一样,头一天还行,进货的商贩还图个新鲜,可是当他们卖不动的时候就不再来了。如果不想让桔子不烂在手里,就要便宜处理,而市场上不是你一家在卖,你便宜,他也便宜,这样我的第一车桔子就赔了3000多元,接着第二车又赔了5000多元。我马上打电话给大哥,说咱们定金不要了,不能收桔子了,行情不好呀。谁知大哥说,那不行,你定了的东西就不能不收,在农村是要讲信誉的。你要是不讲信誉是被人瞧不起的。没办法,后来我当然是理解了,尤其是我回去的时候,感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好客。
就这样,几车早熟桔子卖完了,一共赔了两万多,我以为晚熟的桔子采摘下来了,可以上市了,这回不能赔了吧,没想到这只是噩梦才刚刚开始!
后来形势一天比一天差,就好像股市一样,一直处于熊市,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乡亲们还根据市场行情,主动降低了收购价,让我们少损失了一部分。刚开始我估计挺一挺就过去了,但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又和我开了一个玩笑,2008年10月的某一天,四川广元曝出柑桔虫蛆事件,还被万能的网络、电视、报纸广泛的宣传,其实是为了辟谣,但是越辟越谣,所有的桔子品种都受到了影响,销量一片惨淡。
虫子事件没过多久也就过去了,后来我们晚熟品种的桔子也开始卖了,本来以为这下该好卖点了吧,可没想到,那年桔子大丰收,农民朋友的桔子都卖不出去了,纷纷自己出来卖桔子了,几家人一块发一车货,到市场一看行情不好,便宜卖了就走了,然后又是下一批老乡......一下来了二十多家老乡朋友,并且是来一批,赔一批,走一批,再来一批。整个冬天,几乎所有在这个市场上卖这个品种桔子的一级批发商全赔了。
我是倒霉了,再有实力也架不住车轮战呀,定了收购老乡们的桔子,不收不行,总想着行情不能一直这么差吧,等过年的时候一定能好的,但一直到过完年,行情也没转过来,结果赔了20万元,我们三家每家赔6万多。
也怪我没听龙哥的劝告。世上没有后悔药,就当长经验了!
(未完,下期待续)
建材店换址开业,
经营走上正轨
卖桔子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我还要考虑店面如何发展,因为楼下的新位置要三月份才能让出来,所以这段时间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样柜,设计新店装修方案。我原来的店最后一分钱也不值了,因为没有人会花钱兑我这个店,最后商场收回了,摆了一些沙发在那里卖,再后来这个店商场以很低的价格租给另一个外面来的商户了。
就在我准备装修的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广东总部知道了我要重新换位置,并且让我把图纸传给他们,给我重新设计装修方案和样柜,我把图纸传过去了,但等到的却不是好消息,因为我这个新位置店面面积太小了,只有60平米,不达标,不符合厂里的要求,可是我又没有别的办法,楼上面积虽然大,但不赚钱呀,跟总部解释,也没用。因为二楼的店已经开业二年了(韩姐做了一年,我做了一年),跟总部签代理合同时,一年要完成一定金额的进货额的,显然,没有完成,这样总部有权取消我的代理资格。虽然总部没有马上取消我的代理资格,但是却也没有跟我签新一年的代理合同,这又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没办法,我也不能做别的,只得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装了一下新店,自己在厂里下单定了样品,(虽然没签代理合同,但还是正常合作的),新店刚开始还算顺利,销量也比在楼上的时候好了许多,但随后问题就出来了,因为销量大了,售后就多了,接连一个月,我几乎每单货都有售后,各种各样的,不是运输破损了,就是厂里做错了,要么就是我们设计出问题了,给我气的,打给总部区域经理,把他一顿臭骂,我不能天天把精力放在处理售后上面吧?结果:过几天区域经理跟我说本市又要开一家代理商,我说不行,我是独家代理,他说我们今年没跟你签合同,我说随便你了,后来我们市就又开了同一品牌的专卖店,这个事还是顾客告诉我的。我当时真是想把L总大骂一顿,后来想想忍了,谁叫咱没实力呢,如果你销售得好,总部是不敢胡作非为的,先忍着吧,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赚钱的。
(创业经验:在你没实力的时候,你就要装孙子,不要跟总部谈太多的条件,因为你没有给他们带来利益。当你有实力的时候,你可以跟他们讲条件,如装修支持,要样品折扣,要广告支持,要超额奖励,要独家代理,要......打工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都懂的。)
我得罪不起总部,也没办法,要是再换一家代理,我又得从头开始,还要到广东考察,还不知道再加盟的品牌咋样呢,而且我的店面小,即使再换一家估计还是不达标,就这样挺着吧。
就这样我们两个代理商在同一个城市各自经营(有必要说一下,这行没有一个品牌两家做的先例),我们基本走上正轨,而且市场人气也旺了,所以生意还过得去。而另一个代理商呢,因为是一个大学生出来初次创业,经验不足,再加上所在的商场也没什么人气,所以销售不太好。但总部“一女两嫁”的做法确实是坑人,举个例子来说吧,我花钱在户外做了一些广告,而那个代理商从不做广告,我销售的价格比他销售的价格高,有时他还撬我的客户,我跟他也认识了,毕竟也是大学生创业,我不能太打击他,找他谈了一次,与总部沟通后,达成协议:两家店对外称是一家的,价格要统一,不互相诋毁,谁有违约,则被总部取消代理资格。可是协议是约束不住人的,我们互相体谅算是平稳渡过了2008年。这时我们做的这个品牌也算是有点影响力了,我想两个代理商做一个品牌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得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的新店经营比较平淡,我平时出几趟差,参加几个展会,看看新产品,了解一下业内形势,店里经营基本是老婆打理,我又把重要的精力放在了冬季批发桔子的运作上。
桔子“黄了”,亏损20万
前面我有总结出“做事要专心,不能一心二用”,我知道这个道理,但刚卖了一个月的桔子就赚了我开店一年也没赚到的钱,我有点这山望着那山高了。我想,从桔子下树到桔子存储期结束有至少四个月的时间,如果我做四个月,全力以赴,保守估计赚到30万是不成问题的,于是我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桔子这个项目的运作上:
品牌设计:我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品牌,因为我2006年底就已经申请注册了商标了,我可以用商标,不过只能是TM。然后就是VI的设计,当时想找个正规公司给设计一下,一咨询,光设计几个英文字母就要一万,我一看这不是抢钱吗?于是上网,找威客,在猪八戒网发个任务,500元搞定。
包装设计:上网找外国设计的包装,看看人家是怎么包装的,最后决定还是用产地生产的塑料箱包装,因为如果自己生产包装,量小的话成本太高。
市场调查:为了伟大的桔子事业,我北上黑龙江绥芬河,南下广州江南,深圳布吉,中间去了北京新发地,我觉得先把这几个城市,再加上出口俄罗斯市场,搞定一个就行了。绥芬纷河满大街是挂着俄文店名的商店,我在那拜访了几个专做对俄贸易的公司老总,结果不行,因为我们是单品,不好做,跑了一圈最后只能在北京和我们城市做。
筹集资金:我把去年赚的十五万全拿了出来,又凑了十五万元,一共三十万,开始了冬季卖桔子的准备工作,先是订了一批周转箱,纯PE料的,就是随便扔也不会摔坏的那种,用于收桔子时用,又买了一台分桔子大小的机器,租了一个路边的厂房,印制了注册商标不干胶,还有其他包装材料不一一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前与老乡们口头达成了收购协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把这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水果事业上了,甚至想到了如何将水果事业做大做强,做一个全国性的水果品牌。除了请教同行,我甚至也请教了我们城市建材圈一个大哥级的人物(叫他龙哥吧)。我把我认为伟大的想法跟龙哥一股脑的说了出来,龙哥听完笑笑:这行不好做,季节性太强,很多环节不好控制。我又说出了一些理由试图说服龙哥,龙哥说,你还是先做好你的家居建材吧,做水果的有时候是今年赚,明年赔呀。 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你不想看到的,我当然也没想到,我卖桔子的第二季赔了,赔了20万,不但把去年赚的都吐回去了,又把2008年开店赚的钱赔进去一部分,真是活该呀!
第二季我为什么赔了呢?因为每年的这种桔子的收购价都是刚开始低,越到后来越高,并且还有一个品种是早熟品种,以前有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早熟品种上赚了许多钱的,所以在农民的桔子成熟以前,都有经纪人去农民家里提前交订金订购。我们也是一样,按照当时的行价,也跟当地农民订购了一批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要十月中旬才上市,晚熟品种要十一月初才上市,在十一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产地,又拜会了当地的刘村长。
我考察得差不多,准备要回去了,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问题:桔子还是绿色的,有的有一点点黄,于是我问大哥:为什么不是桔红的呢?大哥说:还有十来天呢,就变成桔红的了。原来早熟品种的桔子不是一下树就桔红的,只有一部分是桔红的,还有一些是黄色的,但桔子在摘下后要经过处理几天时间,再加上路上运输两天时间,到批发市场的时候就差不多变得桔红了。我隐约感到一点担心:十天时间,这桔子能变得好吃吗?我问了一下大哥,订了多少早熟的桔子,大哥说不多,就十多万斤,大部分是晚熟品种。
桔子终于上市了,大哥去了北京新发地,我在本市,第一天卖得还行,赚了几千块钱,第二天就卖不动了,因为那年的桔子口感相当差,原因是那年雨水多,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易保存,放不了超过四天,准烂。大哥在北京也是一样,头一天还行,进货的商贩还图个新鲜,可是当他们卖不动的时候就不再来了。如果不想让桔子不烂在手里,就要便宜处理,而市场上不是你一家在卖,你便宜,他也便宜,这样我的第一车桔子就赔了3000多元,接着第二车又赔了5000多元。我马上打电话给大哥,说咱们定金不要了,不能收桔子了,行情不好呀。谁知大哥说,那不行,你定了的东西就不能不收,在农村是要讲信誉的。你要是不讲信誉是被人瞧不起的。没办法,后来我当然是理解了,尤其是我回去的时候,感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好客。
就这样,几车早熟桔子卖完了,一共赔了两万多,我以为晚熟的桔子采摘下来了,可以上市了,这回不能赔了吧,没想到这只是噩梦才刚刚开始!
后来形势一天比一天差,就好像股市一样,一直处于熊市,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乡亲们还根据市场行情,主动降低了收购价,让我们少损失了一部分。刚开始我估计挺一挺就过去了,但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又和我开了一个玩笑,2008年10月的某一天,四川广元曝出柑桔虫蛆事件,还被万能的网络、电视、报纸广泛的宣传,其实是为了辟谣,但是越辟越谣,所有的桔子品种都受到了影响,销量一片惨淡。
虫子事件没过多久也就过去了,后来我们晚熟品种的桔子也开始卖了,本来以为这下该好卖点了吧,可没想到,那年桔子大丰收,农民朋友的桔子都卖不出去了,纷纷自己出来卖桔子了,几家人一块发一车货,到市场一看行情不好,便宜卖了就走了,然后又是下一批老乡......一下来了二十多家老乡朋友,并且是来一批,赔一批,走一批,再来一批。整个冬天,几乎所有在这个市场上卖这个品种桔子的一级批发商全赔了。
我是倒霉了,再有实力也架不住车轮战呀,定了收购老乡们的桔子,不收不行,总想着行情不能一直这么差吧,等过年的时候一定能好的,但一直到过完年,行情也没转过来,结果赔了20万元,我们三家每家赔6万多。
也怪我没听龙哥的劝告。世上没有后悔药,就当长经验了!
(未完,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