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起床,张根福心里有些发慌,是不是昨晚被稻草人吓着了。
张根福的睡眠说不上好与坏,老人么,大多这样,脊背一贴到草席上,嘴巴就开始打呼噜,等到给尿憋醒,已经四更时分了。他起来不开灯,连眼睛也不睁一下,地方熟,从床头到窗边,行四步,然后伸脚尖一踢,就踢到马桶了,说不上故意要省电,习惯成自然。
张根福立在窗前,气运丹田,正在动用全身力气向外挤尿的时候,透过月色朦胧的窗玻璃纸,感觉到窗前晃过了一个影子。他心头一惊,睁大眼睛瞪着大路看,又晃过了两个影子。留在村子里的几户都是老人,谁还在外面晃荡呢?不是老谢夫妇在梦游吧?思量间,一个影子戴着笠帽,握着竹条,直向他的窗子移过来,像是发现了张根福的眼睛。张根福尿尿的时候都要自豪地放个响屁,在寂静的夜空中表明这个村庄除了老鼠、蟑螂、蚊蝇,还有人看守着。就像对垒的守军,每天黄昏来临之际,总要向空中放几声空枪,发射几发炮弹,显示自己的阵地存在。可是,张根福情急之下,把正经的两件事都给忘了,提了裤子,四步并成两步,呼啦啦滚到了床上。
张根福已经七十五岁了,背有点驼,膝盖骨有点酸,血压有点高,但眼神还好,一直在地里劳动。他管着一口鱼塘,一片柑橘地,几块庄稼地。鱼塘是大儿子进城扔下的。他想,鱼塘干涸了就没有生命了。他也没问过儿子,重新把塘整了一遍,把淤泥堆成了一条地垅,在地垅上栽一排瓯柑,又在柑树之间种上豆荚和花生,就像给鱼塘绣了一道花边。然后,他趁进城之便,偷偷地买来了鱼苗和饲料。不管鱼儿有多大,鱼塘只要有了鱼儿,水就活泛起来了;不管人有多少,一个村庄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活泛的鱼塘和蓬勃的庄稼,就能让人感受到这个村庄的生气和活力。张根福在努力地证明他的这种观点。
老太婆去城里了,张根福没人管,他潜意识中的一个意念膨胀起来,他自己作主,在鱼塘和地头布了一个先人阵。他扎了许多稻草人,给它穿上各色各样的旧衣裳,戴上自己用过的旧笠帽,手上拄了木棒,以立、蹲、追等各种姿势,守在塘口和地头。这些人物中有他已故的祖父祖母、老爹老娘和大小叔伯,以及少年好友。他们都如生前一样赤诚地耕锄着土地,守护着家园。张根福一想到这个村子里,又有这么多的人回到了庄稼地上,心头就生出了一腔豪情来。他说,你们都走吧,远远地走吧,有我们守着,哪怕那野猪和野兔来!
张根福想找个人说说昨晚看到的怪事,可是身边没有人。老太婆上个月被儿子接到城里带孙子,屋里空荡荡的。老太婆非常了解张根福的性格,倒是眷顾他这个孤老头子,不愿去城里,怕孤老头给那地里的庄稼迷了魂去,没日没夜地干活,把老命都陪了进去。可是老二媳妇不肯,店里生意忙,孩子要人看护,她用一部手机把老太婆给换走了。
是不是想老太婆了呢?死老太婆!张根福闹不清楚自己今天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老太婆跟了他半辈子,帮他张家生养了两男一女,一辈子省吃俭用,还给两个儿子盖了三间瓦房。现在他们都跑到城里去了。儿女不在家,老太婆守着老头子,老头子守着庄稼,两个老人相互斯守着一片黑土地。
老太婆劝道:“老头子,人要服老,别人的地就别种了。”
老头子应道:“好好的田地扔了可惜啊,那庄稼一长出地面就对着你笑呢!”
老头子搁了一会儿,补充道:“那红鲤鱼见了你就跳呢!”
老太婆嗔道:“只听说鲤鱼会成精,是不是给那鱼精迷了呢!”
劝也好,恼也好,张根福每天起早摸黑,跟别人一样的忙。他下地,老太婆就得细细问过:去前洼还是后山?种地还是治虫?看鱼塘还是整桔枝?像是真的怕他被迷了魂去找不到家门。张根福在地里干活过了晌午,老太婆就一路地找去,碰到地里活儿没做完,她还得帮忙,一定得等老头子一起回家。
老头子一边走一边说:“柑桔得要治虫子了。”老太婆一边走一边劝道:“活儿重,叫儿子回来治吧。”
接着,老太婆把电话打給老二。
老二在电话说:“这几天店里忙着呢。”
老太婆又打电话给老大。
老大在电话里说:“你急什么,还早呢,等花开过了再说。”
老头子不屑地转过身子走开了。
老太婆除了做饭洗衣服,还养了一群鸡鸭。老头子劝她别瞎忙了。
老太婆说土生土养的好,城里人都喜欢土货,孩子们想吃了就会回来。
老头子沉着脸道:“就你聪明。”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休想。”
老太婆笑了,笑得有些妩媚。
儿女们真的会回来。回家的儿女又吃鸡又干活,都听老太婆摆布。
老太婆本可以叫他名字,不知什么时候改口叫老头子了。张根福本可以叫她周翠玉的,现在也不叫了,也改叫老太婆。人老了也真有意思,名字都无关紧要了。
她进城那天,烧了满满一锅饭,做了一桌子菜,像是要把老头子一个月的饭菜都准备好,走前还千叮咛万嘱咐,在屋子里踏来踏去,脚步迟疑不决,心里不踏实。迈出门槛后,还回头问老头子手机会不会打。老头子不屑地偏过脸去不作声。后来发现真的没有记住儿子教他的打法。死老婆子问得这么准。
张根福今天很想打一个电话给老太婆,想着老太婆该回家了。尽管手机每晚都会在他看过新闻联播后及时响起来,但大多是老二和老二媳妇在例行公事,三言两语问身体怎么样,早点睡,注意休息,种不了地就抛荒算了之类的话。
老太婆很少跟他说话,还专门拣无关紧要的跟他说。
老太婆问:“鸡鸭饿着没有?”
老头子高兴地答道:“养得肥肥的。”
老太婆大声问:“你给它们吃些什么?”
老头子答道:“南瓜丝不吃,吃稻谷。”
老太婆问:“南瓜摘了多少了?”
老头子也声音很大地答道:“堆成山了。”
老太婆问:“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老头子道:“给鱼吃,吃不完,叫子女们回来搬吧。” 老太婆又问:“前洼的花生老了没有?”
老头子答道:“还不回来挖,给山猫兔吃光了。”
花生地是归老太婆管的,老头子不屑于此。花生属于零食类,还有蔬菜类,这个村里的习惯都归妇女管。男人专管田地里的农作物。现在男人管的越来越少了,稻谷不种了,番薯种的也少,为了不让田地抛荒,又改种了柑桔,不过桔子也不好侍弄,病虫害很多。由于管理不善,果实长得不好,价钱卖不起,仅能号块地而已。后来张根福又跟着别人种金豆和蚕豆,这就分不清主食副食了,反正老太婆也参与进来了。
老太婆不跟他说话了,在电话里教孙子叫爷爷,于是一老一幼在电话里哇啦哇啦地叫着。
不打电话时,手机就成了桌子上的一块铁。没有人帮忙,张根福不能叫这块铁说话。他把手机放入口袋,走出房间,在堂屋里立了一阵子,掏出手机说,城里有什么好的,一个个都要跟到城里去,连死老太婆子也要跟到城里去。
手机放回桌子。
张根福把放在屋角里的,桌子上的,篮子里的南瓜,一只一只地搬过来,在堂屋的八仙桌底下码起了一堆南瓜山,金灿灿的耀眼,像是一座金塔,照得张根福眼睛发亮。还有两只圆鼓鼓白绒绒的冬瓜,昨天刚从地里挑回来,好重,如果没有路过的老谢帮忙,他张根福还弄不回家呢。他一只一只地从畚箕里搬出来,怀里就像抱过一头头猪仔,多憨厚的小猪,你也睡在桌底下吧。自己有土地多好啊,有劳动就有收成,孩子们回来拿些去,不要你们的一分钱,都跟老太婆说过好几遍了,怎么就没有音信呢?大前天又在手机里跟老二媳妇讲了。老二媳妇说,叫你儿子回来载一车去,吃不了拿到菜市场卖。好啊,不载去,我真也吃不了,种这么多东西,就想着你们回来拿,你们几个都回来拿吧,吃不了给大哥大嫂拿去卖,他们在城里打工,辛苦些。这么多天过去了,怎么连老大都不回来呢!
想到这里,张根福心里又气恼了,这个死老婆子就想讨骂,还不回来,也不叫孩子们回来。他忽然听到放在桌子上的那块铁说:人家不稀罕,拿你那点东西还不能抵油费。什么油?开车的汽油呢。
变了,连死老婆子也变了。
张根福在桌上取了旱烟袋,来到门口捏了一筒旱烟,弓着背,悄无声息的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盯着对面紧锁的大门,目光有些散乱。路上暂时还没有人,但有清凉的风,风儿像羊群,忽而从村头跑到村尾,忽而又从村尾跑到村头。张根福似乎还听到咩咩的叫鸣。
如果有人跟张根福说说话,他今天不安的心情也就释然了。可是没人。这么早,连个路人都没,谁会跑到他家跟他说话呢!
他坐到墙脚跟前的那块长条石上,就觉得有股凉意从臀部袭来,然后向全身弥漫。旁边没有人,除了一溜石头外,还有一条路,路到村口是一株大樟树,树下是一座水泥桥,过了桥,爬上水库堤坝,朝南的洼地就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地,是希望的田野,中间能吃到水库水的都在农业学大寨年代改造成了水田,他家的鱼塘就在其中;两侧渐高的地方沿着山麓是梯式的旱地,可谓是一片冬麦,一片稻田,一年四季没有空闲。
张根福与这块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情感在这土地生了根。早年是依赖土地,后来是感恩土地,现在是眷恋土地。故土难离,他张根福临老还要进什么城呢。
张根福年轻时经常进城赶集,他是木匠,利用农闲制些犁把、桌凳之类,每到市日送到城里换些票子,添补些家用。从张根福记事起,处州府到温州平阳主要靠瓯江水运,每月的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是农贸行日,大水门集市农贸节日经久不衰,乡下进城捉猪仔籴米的,或是卖山货贩牛的,还有随大人进行赶热闹的,把大水门那段路挤得又吵又臭。这个集市一直到一九七八年国家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衰落。对张根福来说,那一段时光才是他对处州城最生动的记忆。
张根福与周翠玉就是在大水门外的溪滩上认识的。不是月光下的沙滩,而是烈日当空的码头。张根福因为口渴找到了正在树底下买凉茶的周翠玉。本來喝碗水过去就没事了,可是张根福偏要给她修椅子,经他叮叮当当那么一敲,原来三脚跳的椅子变得平稳了。周翠玉自然高兴,茶水也白喝了。两人熟悉之后,张根福把卖不完的桌凳寄存在她那里,说寄存,其实就是张根福变相的赠送。这样一来,周翠玉的茶摊变成了茶棚,从一张桌增加了三张、四张,张根福不仅白喝茶,还能白吃饭了,两人的关系也确定下来了。可见张根福天生是个聪明人。张根福的毛病就是离不开故土,虽然他结婚后陪周翠玉在大水门外的城墙根住过一些日子,但六八年一闹,他带着周翠玉就回老家住了。
十年前,儿女们还经常谴责张根福当时为什不听母亲的话,再坚持一下。对于这家子,张根福的一次逃避性的放弃,让子女们的人生道路在大水门拐了一道弯。他的子女们为了又进住到大水门,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小女考上了师范,毕业后分配在乡校,后来嫁了城里的一个工人,才进了城。老二夫妇在城摆地摊,现在成了个店老板了。就是老大辛苦些,在街上踩黄包车。
周翠玉劝道:“子女们想进城,还是让他们去吧,城里好。”
张根福凶道:“那些田地呢,这些庄稼呢。”
周翠玉道:“还有你呢。”
那时张根福刚过花甲,身子骨硬朗。
张根福已不是张根福了,他离不开庄稼,他要坚守这片土地。五月桔花开了,大地多么的香啊!七月里番薯地绿豆夹南瓜藤长得多么旺啊!
一筒烟过后,张根福返回屋里,戴了笠帽,取了手机,顺着晨风走出村口,走进前洼的桔子地。
他立在鱼塘后坡上,看着美丽的鲤鱼白鲢草鱼在水面上翻腾,对着他吹泡泡,又捏了一筒烟坐在石头上吸起来。桔子花早已经凋谢,枝节间结满了豆粒大的绿珠子。
地垅上的一个稻草人,是他的老爹,尽心尽职,守在塘口;一阵风吹来,挂在水面上的一个稻草人移过来又晃过去,那是他的老妈。张根福看着看着,心神就散开了。
老谢正在桔地治虫,歇下来道:“塘里的鱼有斤把重了吧?”看张根福没答理,又道:“垅上的瓯柑可生了,结满了枝头。” 张根福道:“药水都没有喷洒过呢——两个小鬼在城里叫也叫不回来。”
老谢又道:“那可要抓紧治了——今天七月半了,应该会回来过七月半吧。”
张根福道:“连老太婆也不回来,都七月半了——晚上还要做羹饭呢。”
老谢道:“手机打去呢。”
张根福道:“老谢,等一下你剩点药水,帮我塘口上的几株瓯柑喷几下吧。”他捏了捏旱烟袋里的手机,还是没有打手机,是为了省那么几个钱吧。
他在前洼转了一圈就上后山去了。
后山种的是柑橘、番薯和黄豆,绿油油的一片,一丘一丘的叠加上去,构成一条条柔和的弧线。张根福一下子把身影沉入到弧线的弯岙里,一下子又从弧线的深处浮上来,影子忽小忽大,在山背上慢腾腾的晃动,像浮在海浪里的一条死鱼。
老谢抬头向后山望去,自语道:“身子怎么这么飘呢?像个稻草人。”
太阳升到高空,金色的阳光照在起伏的丘陵上,晒得番薯叶桔树叶发软,懒洋洋地耷拉着。老谢经不住太阳热烤,中午时分就逃回家了,一直到下午四点钟还不肯出工。
他靠在堂屋的竹椅上,看到了周翠玉和张根土急匆匆地从大门口进来。
“老谢,看到我大哥没?”张根土问道。
“老谢,看到我家老头子没?”周翠玉又问。
老谢笑道:“上屋嫂,老哥真的用手机把你打回来了!”
“老谢,我问你,你看到过我大哥没有?”张根土又问道。
老谢听得话急,一下子坐起来,惊异地看了张根土,又看周翠玉。
“家里连个人影都没有,这老头子不知死那里去了?”周翠玉道。
“影子,稻草人的影子。”老谢不禁自语道,已听出事情有些不妙。他带着张根土和周翠玉来到前洼的鱼塘边,发现水里的鱼像是喝醉了酒,浮在水面上。
老谢自语道:“鱼早上好好的,怎么都死了呢?”
“好好的鱼怎么就死了呢?”张根土也自语道。
周翠玉叫了一阵,后来变成了哭声,哭声在后山背上长长细细地拉开,然后在丘陵上盘绕着,像那缕松林中吹的山风。
三个人一声高一声低地叫喊着张根福的名字,沿着张根福远去的背影找去。在他的庄稼地上,张根福戴着笠帽,握着旱烟管,靠着地坎坐着。地坎上长着一棵油茶树,油茶树上扎着一个稻草人,是他的少年伙伴。树影和人影早已转到他的身后。他的脸被晒得发紫,那是太阳光的颜色。
周翠玉从他旱烟袋里摸出手机,拨通儿子的電话哭道:“你们这些不孝子女,赶快回来吧!呜呜呜——!”
责任编辑 婧 婷
张根福的睡眠说不上好与坏,老人么,大多这样,脊背一贴到草席上,嘴巴就开始打呼噜,等到给尿憋醒,已经四更时分了。他起来不开灯,连眼睛也不睁一下,地方熟,从床头到窗边,行四步,然后伸脚尖一踢,就踢到马桶了,说不上故意要省电,习惯成自然。
张根福立在窗前,气运丹田,正在动用全身力气向外挤尿的时候,透过月色朦胧的窗玻璃纸,感觉到窗前晃过了一个影子。他心头一惊,睁大眼睛瞪着大路看,又晃过了两个影子。留在村子里的几户都是老人,谁还在外面晃荡呢?不是老谢夫妇在梦游吧?思量间,一个影子戴着笠帽,握着竹条,直向他的窗子移过来,像是发现了张根福的眼睛。张根福尿尿的时候都要自豪地放个响屁,在寂静的夜空中表明这个村庄除了老鼠、蟑螂、蚊蝇,还有人看守着。就像对垒的守军,每天黄昏来临之际,总要向空中放几声空枪,发射几发炮弹,显示自己的阵地存在。可是,张根福情急之下,把正经的两件事都给忘了,提了裤子,四步并成两步,呼啦啦滚到了床上。
张根福已经七十五岁了,背有点驼,膝盖骨有点酸,血压有点高,但眼神还好,一直在地里劳动。他管着一口鱼塘,一片柑橘地,几块庄稼地。鱼塘是大儿子进城扔下的。他想,鱼塘干涸了就没有生命了。他也没问过儿子,重新把塘整了一遍,把淤泥堆成了一条地垅,在地垅上栽一排瓯柑,又在柑树之间种上豆荚和花生,就像给鱼塘绣了一道花边。然后,他趁进城之便,偷偷地买来了鱼苗和饲料。不管鱼儿有多大,鱼塘只要有了鱼儿,水就活泛起来了;不管人有多少,一个村庄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活泛的鱼塘和蓬勃的庄稼,就能让人感受到这个村庄的生气和活力。张根福在努力地证明他的这种观点。
老太婆去城里了,张根福没人管,他潜意识中的一个意念膨胀起来,他自己作主,在鱼塘和地头布了一个先人阵。他扎了许多稻草人,给它穿上各色各样的旧衣裳,戴上自己用过的旧笠帽,手上拄了木棒,以立、蹲、追等各种姿势,守在塘口和地头。这些人物中有他已故的祖父祖母、老爹老娘和大小叔伯,以及少年好友。他们都如生前一样赤诚地耕锄着土地,守护着家园。张根福一想到这个村子里,又有这么多的人回到了庄稼地上,心头就生出了一腔豪情来。他说,你们都走吧,远远地走吧,有我们守着,哪怕那野猪和野兔来!
张根福想找个人说说昨晚看到的怪事,可是身边没有人。老太婆上个月被儿子接到城里带孙子,屋里空荡荡的。老太婆非常了解张根福的性格,倒是眷顾他这个孤老头子,不愿去城里,怕孤老头给那地里的庄稼迷了魂去,没日没夜地干活,把老命都陪了进去。可是老二媳妇不肯,店里生意忙,孩子要人看护,她用一部手机把老太婆给换走了。
是不是想老太婆了呢?死老太婆!张根福闹不清楚自己今天会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老太婆跟了他半辈子,帮他张家生养了两男一女,一辈子省吃俭用,还给两个儿子盖了三间瓦房。现在他们都跑到城里去了。儿女不在家,老太婆守着老头子,老头子守着庄稼,两个老人相互斯守着一片黑土地。
老太婆劝道:“老头子,人要服老,别人的地就别种了。”
老头子应道:“好好的田地扔了可惜啊,那庄稼一长出地面就对着你笑呢!”
老头子搁了一会儿,补充道:“那红鲤鱼见了你就跳呢!”
老太婆嗔道:“只听说鲤鱼会成精,是不是给那鱼精迷了呢!”
劝也好,恼也好,张根福每天起早摸黑,跟别人一样的忙。他下地,老太婆就得细细问过:去前洼还是后山?种地还是治虫?看鱼塘还是整桔枝?像是真的怕他被迷了魂去找不到家门。张根福在地里干活过了晌午,老太婆就一路地找去,碰到地里活儿没做完,她还得帮忙,一定得等老头子一起回家。
老头子一边走一边说:“柑桔得要治虫子了。”老太婆一边走一边劝道:“活儿重,叫儿子回来治吧。”
接着,老太婆把电话打給老二。
老二在电话说:“这几天店里忙着呢。”
老太婆又打电话给老大。
老大在电话里说:“你急什么,还早呢,等花开过了再说。”
老头子不屑地转过身子走开了。
老太婆除了做饭洗衣服,还养了一群鸡鸭。老头子劝她别瞎忙了。
老太婆说土生土养的好,城里人都喜欢土货,孩子们想吃了就会回来。
老头子沉着脸道:“就你聪明。”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休想。”
老太婆笑了,笑得有些妩媚。
儿女们真的会回来。回家的儿女又吃鸡又干活,都听老太婆摆布。
老太婆本可以叫他名字,不知什么时候改口叫老头子了。张根福本可以叫她周翠玉的,现在也不叫了,也改叫老太婆。人老了也真有意思,名字都无关紧要了。
她进城那天,烧了满满一锅饭,做了一桌子菜,像是要把老头子一个月的饭菜都准备好,走前还千叮咛万嘱咐,在屋子里踏来踏去,脚步迟疑不决,心里不踏实。迈出门槛后,还回头问老头子手机会不会打。老头子不屑地偏过脸去不作声。后来发现真的没有记住儿子教他的打法。死老婆子问得这么准。
张根福今天很想打一个电话给老太婆,想着老太婆该回家了。尽管手机每晚都会在他看过新闻联播后及时响起来,但大多是老二和老二媳妇在例行公事,三言两语问身体怎么样,早点睡,注意休息,种不了地就抛荒算了之类的话。
老太婆很少跟他说话,还专门拣无关紧要的跟他说。
老太婆问:“鸡鸭饿着没有?”
老头子高兴地答道:“养得肥肥的。”
老太婆大声问:“你给它们吃些什么?”
老头子答道:“南瓜丝不吃,吃稻谷。”
老太婆问:“南瓜摘了多少了?”
老头子也声音很大地答道:“堆成山了。”
老太婆问:“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老头子道:“给鱼吃,吃不完,叫子女们回来搬吧。” 老太婆又问:“前洼的花生老了没有?”
老头子答道:“还不回来挖,给山猫兔吃光了。”
花生地是归老太婆管的,老头子不屑于此。花生属于零食类,还有蔬菜类,这个村里的习惯都归妇女管。男人专管田地里的农作物。现在男人管的越来越少了,稻谷不种了,番薯种的也少,为了不让田地抛荒,又改种了柑桔,不过桔子也不好侍弄,病虫害很多。由于管理不善,果实长得不好,价钱卖不起,仅能号块地而已。后来张根福又跟着别人种金豆和蚕豆,这就分不清主食副食了,反正老太婆也参与进来了。
老太婆不跟他说话了,在电话里教孙子叫爷爷,于是一老一幼在电话里哇啦哇啦地叫着。
不打电话时,手机就成了桌子上的一块铁。没有人帮忙,张根福不能叫这块铁说话。他把手机放入口袋,走出房间,在堂屋里立了一阵子,掏出手机说,城里有什么好的,一个个都要跟到城里去,连死老太婆子也要跟到城里去。
手机放回桌子。
张根福把放在屋角里的,桌子上的,篮子里的南瓜,一只一只地搬过来,在堂屋的八仙桌底下码起了一堆南瓜山,金灿灿的耀眼,像是一座金塔,照得张根福眼睛发亮。还有两只圆鼓鼓白绒绒的冬瓜,昨天刚从地里挑回来,好重,如果没有路过的老谢帮忙,他张根福还弄不回家呢。他一只一只地从畚箕里搬出来,怀里就像抱过一头头猪仔,多憨厚的小猪,你也睡在桌底下吧。自己有土地多好啊,有劳动就有收成,孩子们回来拿些去,不要你们的一分钱,都跟老太婆说过好几遍了,怎么就没有音信呢?大前天又在手机里跟老二媳妇讲了。老二媳妇说,叫你儿子回来载一车去,吃不了拿到菜市场卖。好啊,不载去,我真也吃不了,种这么多东西,就想着你们回来拿,你们几个都回来拿吧,吃不了给大哥大嫂拿去卖,他们在城里打工,辛苦些。这么多天过去了,怎么连老大都不回来呢!
想到这里,张根福心里又气恼了,这个死老婆子就想讨骂,还不回来,也不叫孩子们回来。他忽然听到放在桌子上的那块铁说:人家不稀罕,拿你那点东西还不能抵油费。什么油?开车的汽油呢。
变了,连死老婆子也变了。
张根福在桌上取了旱烟袋,来到门口捏了一筒旱烟,弓着背,悄无声息的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盯着对面紧锁的大门,目光有些散乱。路上暂时还没有人,但有清凉的风,风儿像羊群,忽而从村头跑到村尾,忽而又从村尾跑到村头。张根福似乎还听到咩咩的叫鸣。
如果有人跟张根福说说话,他今天不安的心情也就释然了。可是没人。这么早,连个路人都没,谁会跑到他家跟他说话呢!
他坐到墙脚跟前的那块长条石上,就觉得有股凉意从臀部袭来,然后向全身弥漫。旁边没有人,除了一溜石头外,还有一条路,路到村口是一株大樟树,树下是一座水泥桥,过了桥,爬上水库堤坝,朝南的洼地就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地,是希望的田野,中间能吃到水库水的都在农业学大寨年代改造成了水田,他家的鱼塘就在其中;两侧渐高的地方沿着山麓是梯式的旱地,可谓是一片冬麦,一片稻田,一年四季没有空闲。
张根福与这块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情感在这土地生了根。早年是依赖土地,后来是感恩土地,现在是眷恋土地。故土难离,他张根福临老还要进什么城呢。
张根福年轻时经常进城赶集,他是木匠,利用农闲制些犁把、桌凳之类,每到市日送到城里换些票子,添补些家用。从张根福记事起,处州府到温州平阳主要靠瓯江水运,每月的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是农贸行日,大水门集市农贸节日经久不衰,乡下进城捉猪仔籴米的,或是卖山货贩牛的,还有随大人进行赶热闹的,把大水门那段路挤得又吵又臭。这个集市一直到一九七八年国家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衰落。对张根福来说,那一段时光才是他对处州城最生动的记忆。
张根福与周翠玉就是在大水门外的溪滩上认识的。不是月光下的沙滩,而是烈日当空的码头。张根福因为口渴找到了正在树底下买凉茶的周翠玉。本來喝碗水过去就没事了,可是张根福偏要给她修椅子,经他叮叮当当那么一敲,原来三脚跳的椅子变得平稳了。周翠玉自然高兴,茶水也白喝了。两人熟悉之后,张根福把卖不完的桌凳寄存在她那里,说寄存,其实就是张根福变相的赠送。这样一来,周翠玉的茶摊变成了茶棚,从一张桌增加了三张、四张,张根福不仅白喝茶,还能白吃饭了,两人的关系也确定下来了。可见张根福天生是个聪明人。张根福的毛病就是离不开故土,虽然他结婚后陪周翠玉在大水门外的城墙根住过一些日子,但六八年一闹,他带着周翠玉就回老家住了。
十年前,儿女们还经常谴责张根福当时为什不听母亲的话,再坚持一下。对于这家子,张根福的一次逃避性的放弃,让子女们的人生道路在大水门拐了一道弯。他的子女们为了又进住到大水门,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小女考上了师范,毕业后分配在乡校,后来嫁了城里的一个工人,才进了城。老二夫妇在城摆地摊,现在成了个店老板了。就是老大辛苦些,在街上踩黄包车。
周翠玉劝道:“子女们想进城,还是让他们去吧,城里好。”
张根福凶道:“那些田地呢,这些庄稼呢。”
周翠玉道:“还有你呢。”
那时张根福刚过花甲,身子骨硬朗。
张根福已不是张根福了,他离不开庄稼,他要坚守这片土地。五月桔花开了,大地多么的香啊!七月里番薯地绿豆夹南瓜藤长得多么旺啊!
一筒烟过后,张根福返回屋里,戴了笠帽,取了手机,顺着晨风走出村口,走进前洼的桔子地。
他立在鱼塘后坡上,看着美丽的鲤鱼白鲢草鱼在水面上翻腾,对着他吹泡泡,又捏了一筒烟坐在石头上吸起来。桔子花早已经凋谢,枝节间结满了豆粒大的绿珠子。
地垅上的一个稻草人,是他的老爹,尽心尽职,守在塘口;一阵风吹来,挂在水面上的一个稻草人移过来又晃过去,那是他的老妈。张根福看着看着,心神就散开了。
老谢正在桔地治虫,歇下来道:“塘里的鱼有斤把重了吧?”看张根福没答理,又道:“垅上的瓯柑可生了,结满了枝头。” 张根福道:“药水都没有喷洒过呢——两个小鬼在城里叫也叫不回来。”
老谢又道:“那可要抓紧治了——今天七月半了,应该会回来过七月半吧。”
张根福道:“连老太婆也不回来,都七月半了——晚上还要做羹饭呢。”
老谢道:“手机打去呢。”
张根福道:“老谢,等一下你剩点药水,帮我塘口上的几株瓯柑喷几下吧。”他捏了捏旱烟袋里的手机,还是没有打手机,是为了省那么几个钱吧。
他在前洼转了一圈就上后山去了。
后山种的是柑橘、番薯和黄豆,绿油油的一片,一丘一丘的叠加上去,构成一条条柔和的弧线。张根福一下子把身影沉入到弧线的弯岙里,一下子又从弧线的深处浮上来,影子忽小忽大,在山背上慢腾腾的晃动,像浮在海浪里的一条死鱼。
老谢抬头向后山望去,自语道:“身子怎么这么飘呢?像个稻草人。”
太阳升到高空,金色的阳光照在起伏的丘陵上,晒得番薯叶桔树叶发软,懒洋洋地耷拉着。老谢经不住太阳热烤,中午时分就逃回家了,一直到下午四点钟还不肯出工。
他靠在堂屋的竹椅上,看到了周翠玉和张根土急匆匆地从大门口进来。
“老谢,看到我大哥没?”张根土问道。
“老谢,看到我家老头子没?”周翠玉又问。
老谢笑道:“上屋嫂,老哥真的用手机把你打回来了!”
“老谢,我问你,你看到过我大哥没有?”张根土又问道。
老谢听得话急,一下子坐起来,惊异地看了张根土,又看周翠玉。
“家里连个人影都没有,这老头子不知死那里去了?”周翠玉道。
“影子,稻草人的影子。”老谢不禁自语道,已听出事情有些不妙。他带着张根土和周翠玉来到前洼的鱼塘边,发现水里的鱼像是喝醉了酒,浮在水面上。
老谢自语道:“鱼早上好好的,怎么都死了呢?”
“好好的鱼怎么就死了呢?”张根土也自语道。
周翠玉叫了一阵,后来变成了哭声,哭声在后山背上长长细细地拉开,然后在丘陵上盘绕着,像那缕松林中吹的山风。
三个人一声高一声低地叫喊着张根福的名字,沿着张根福远去的背影找去。在他的庄稼地上,张根福戴着笠帽,握着旱烟管,靠着地坎坐着。地坎上长着一棵油茶树,油茶树上扎着一个稻草人,是他的少年伙伴。树影和人影早已转到他的身后。他的脸被晒得发紫,那是太阳光的颜色。
周翠玉从他旱烟袋里摸出手机,拨通儿子的電话哭道:“你们这些不孝子女,赶快回来吧!呜呜呜——!”
责任编辑 婧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