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的“窑眼”看石湾陶艺

来源 :南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杨凡周从广东佛山寄来的一本沉甸甸的新著——《当代石湾陶艺论稿》,我蓦然惊觉,昔日熟悉的大学同窗,竟然让我有几分“陌生”。其实,准确地说,是杨凡周将他多年来浸淫其间、观察、思考的当代石湾陶艺世界,以其理论的建树和思辨的文笔,构建成这部二十四万字的学术论稿,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或许不曾关注、却发现竟是这般引人入胜的陶艺世界。我所感受到的陌生或者说意外,是欣喜的发现,杨凡周竟然在这个世界中走了如此之远,甚至,有的地方已涉足前人尚未抵达的处女地。
  我国是一个陶瓷古国,在林林总总的陶瓷艺术中,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历史序篇的石湾陶艺,以其特有的传统工艺和地域文化,成为岭南文明长河中的一脉源流。毋庸讳言,我对当年同窗杨凡周的几分“陌生”亦由此而来——在石湾陶艺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的陶艺世界中,一个从中文系走出来的文学硕士、一个从川西走向岭南的高校教师,如何在佛山这片石湾陶艺的“祖山”,奋力跋涉和攀登,渐渐成为一个不断参与、观察、思考、探索和建树的“石陶人”。答案在他的学术新著《当代石湾陶艺论稿》中。
  如同陶塑烧造时窑前观察火候的窑眼,杨凡周为自己的陶艺学术研究选择了一个十分准确的当代视角,并以此架构这部《当代石湾陶艺论稿》相互注释和丰富的三个篇章——陶艺家论、策展人语、旁观者言。占据全书篇幅半壁江山的“陶艺家论”,将观注和研究的目光投向当今石湾陶艺界具有代表性的刘藕生、潘柏林、杨锐华、钟汝荣、封伟民、魏华、冼有成、潘超安等陶艺名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究其陶艺理念、创作技法、艺术风貌和个性特质,虽各有侧重,而非面面俱到,但汇聚到这部论稿中,则恰好互为映照,更为立体地展现了这个代表当今石湾陶艺高水准艺术家群落的整体风貌。
  论稿对刘藕生“捏塑”理念、技法和实践,以及对其具象、意象、抽象之关系理论的分析研究;对潘柏林在民风民俗题材石湾陶塑传统中的时代创新的理论溯源;对杨锐华塑鹰为石湾动物陶塑创作带来新气象的关注;对钟汝荣融绘画、戏曲、诗歌等其他艺术于陶塑之中借鉴意义的探究;对封伟民陶塑写意性和形式感辩证关系的理性梳理;对魏华运用前卫艺术观念和手法表现当代人精神和审美的深入分析;对冼有成陶塑中强劲写意精神的评述;对潘超安澄怀归真创作追求的漫谈……既是石湾陶艺名家的“陶艺家论”,但读者一篇篇读下去时,却发现又是论稿作者杨凡周借这角度写就的“当代石湾陶艺论”。
  诚然,“陶艺家论”这个篇章,并非杨凡周刻意从石湾陶艺家群体中划分出不同梯队,只是客观上他关注更多、研究更深、落笔最勤,也确能呈现石湾陶塑艺术风貌的代表性群落;在论稿的“策展人语”篇章中,杨凡周关注和研究的视野,既包含第一篇章已论述过的陶艺名家,同时扩展到包括陈冬阳、张微微、宋敏、陈沛津、黄焯南、霍秀银、霍秀兰、赵松青、罗春发、罗禧成、霍智康、李刚、赵淋等更为广泛的中青年陶艺家创作群体。这些文字,都是论稿作者杨凡周为佛山市文联策划组织的“石湾陶艺的现代转型”系列展览所撰写的,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值得注意的是,与“陶艺家论”篇章更多对陶艺家个体的艺术理念、技法风格、创作成就和整体风貌进行研究相比,“策展人语”篇章在对陶艺家个体研究的同时,已随着关注和研究的群体更加广泛,视野更加开阔,而更加注重对陶艺家与时代同步、不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创作题材更为丰富鲜活这一新业态的研究。譬如文化名人题材、女性题材、乡土题材、佛教题材、武将武侠题材、山水陶塑、动物陶塑等,虽然这些题材和类型在传统石湾陶塑中皆有涉猎,但以學术研究的视野进行较为系统的架构,却是这部《当代石湾陶艺论稿》的用心和努力。
  长期以来,关于石湾陶艺当下创作和未来走向的问题,陶艺家、研究者都有不少思考和探讨,杨凡周在论稿的“旁观者言”篇章中,也留下了他的不少思考。杨凡周自视为“旁观者”,在论稿后记中还称自己为“票友”,这充分体现了他对石湾陶艺、陶艺家和研究者的尊重。其实,他已深刻认识到石湾陶艺理论研究的迫切和重要,他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向他期望的目标跋涉,即使成为一颗铺路的石子。正如论稿全书开篇的第一句——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探索努力,石湾陶塑在文化理想、美学精神、造型体系与工艺流程上已自成天地;但是,作为一门成熟的艺术,石湾陶塑还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或许,这就是《当代石湾陶艺论稿》的意义。
其他文献
叶辛 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根据其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广受好评。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获得1983年全国金像奖。198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塌方》获得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
期刊
杨焰 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曾获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德国纽伦堡新春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一等奖、四川省师范院校校园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
期刊
李运强 满族,毕业于河北石油工业技术大学。相声、快板、小品演员。2015年开始在北洋话剧团学习表演,并开始频繁演出。曾获河北省曲艺联盟大学生曲艺大赛“银奖”、深圳市第十七届鹏城金秋曲艺大赛金奖、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杯(创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萌芽:学艺不易,且行且珍惜  1995年出生,金笺扇,着长衫,李运强身上融合了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快板演员的灵巧机敏、小品演员的生动质朴。初见他的人
期刊
沿着仄身而去的履痕  盛开在掌心的花朵已经凋零  唯有那缕淡淡的芳香  还残留在弯曲的指纹间  难道是想驿站的飞翔  风干成一种线装本的语言?  每一次的穿越都是生命的輝煌  每一次的诉说都是生命箴言  当往事的帷幕  被岁月的脚步缓缓拉上时  这勃发的青春钟声  在音乐浇筑的肌体中  会不会洋溢情感的五彩斑斓  会不会再被一种激情所渲染  森林的表白  还是那句永远的潜台词  身居何处已无所谓 
期刊
“白衣天使笔墨情”—— 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亮相深圳市宝图  抗击新冠肺炎,白衣天使奔赴一线,勇战疫魔,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系统十二位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用书法抒发人生情怀。2021年1月14日,“白衣天使笔墨情”——第十三回“宝城十二品”书法作品提名展,在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负一楼展厅展出。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指导,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
期刊
深圳宝安区慈善会与区文联开展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  用笔墨表达爱,发挥各界优势,合力推动宝安区慈善事业新发展。2021年1月1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慈善會举办的慈善书画创作交流活动在一雍博物馆举行。宝安区政协副主席项健,宝安区慈善会、宝安区文联、宝安区书协、宝安区美协等单位负责人和书画艺术家一起,座谈交流和创作,现场创作的作品全部捐赠给区慈善会用于慈善交流。  交流活动中,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会长张
期刊
近日,著名画家、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主席、南风国画院院长史文集,经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严格遴选,并报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理事会批准,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这也是宝安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画家。据悉,按照《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章程》,书画院研究员的选聘既注重艺术造诣,又注重个人品格和社会影响力。书画院研究员享有参加书画院组织的活动,获得书画院的有关资料,享有书画院对其艺术成就的宣传服务等权利
期刊
独特的审美视觉 来自扎实的写生功底   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美。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珍贵的特征。中国水彩从引进、内化到发展,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目前正在进入当代性转型,中西视觉艺术的互动和影响日益频繁。陈小平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始终把准着审美的价值取向,他的作品在意境方面比西方水彩画更有深度,又弥补了中国画在色彩和光线表现方面的不足。他的作品表现大自然美妙的
期刊
红莲  夏天  是荷的季节  古镇外的池塘  梦水轻烟  淡白粉红的花  在风中摇曳  模样儿甜  汪柳弯  是谁  泊舟在月起的山前  碧叶筛下金碎  把绿荫下的鱼儿  斑斓  花朵尖尖  怿动蜻蜓的  眷恋  黄昏里  谁吟唱而归  打破了  山谷的宁静  那诗意  悱恻缠绵正如清泉濯濯  飞吻  红莲  木屋  沉睡  像昨夜的酒  不舍  是今晨的思念  在寂寥中等候  难为情的挣扎  放
期刊
为喜迎新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讴歌特区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推动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深圳市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楹联学会春联研究院和深圳市楹联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宝安区诗词学会开展“联颂鹏城”2021年全国春联征集活动。  本次征联自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1月5日止,收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投稿,以及居住在美国、西班牙等地的海外华人投稿,共1200多位楹联爱好者投稿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