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表演者,最应该具备的就是勤与守

来源 :南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运强 满族,毕业于河北石油工业技术大学。相声、快板、小品演员。2015年开始在北洋话剧团学习表演,并开始频繁演出。曾获河北省曲艺联盟大学生曲艺大赛“银奖”、深圳市第十七届鹏城金秋曲艺大赛金奖、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杯(创作)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萌芽:学艺不易,且行且珍惜
  1995年出生,金笺扇,着长衫,李运强身上融合了相声演员的幽默风趣、快板演员的灵巧机敏、小品演员的生动质朴。初见他的人多半也能猜出他的职业。
  年少时,喜欢唱歌、经常参加学校里文艺演出活动的李运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许是因为这份喜欢,那时候的音乐老师在他眼里也是尤其美丽的,他特别喜欢她。除了他,班上好几位同学都受了音乐老师的影响,都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对此,李运强说:“虽然我现在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老师,但跟我学曲艺的学生也有千余人了,算是圆了我一半的少年梦想。”
  李运强真正迷上曲艺表演是在上了大学之后。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看了一场相声大会,冥冥之中总感觉耳边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别错过什么,一定不能错过什么。后来一次社团纳新活动中,他成功加入了曲艺团,自此开始了他的曲艺生涯。
  大学的课程安排不那么紧凑,除了专业课,李运强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和搭档对台词的排练中。彼时,他在6楼,搭档在5楼,两个人经常跑上跑下聊段子。遇到同宿舍的同学需要休息了,他们就到学校公寓楼下的台阶上继续练习。有时他正眯着眼打盹,突然灵光一闪,立即从床上弹起来拿个本子记下来。吃饭的时候也是如此,突然想到了一句台词,自己先看着米饭傻笑。用身边朋友的话来讲,那段时间的他就像魔怔了。他真真切切地感觉,相声给自己的生活注入了动力,那是一种不知疲倦的力量,像一束强光直直地打进了他的世界。
  学习快板的经历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下了晚课后一有时间,他就学习快板。担心影响到其他同学休息,便和几个有兴趣的同学跑到学校旁边的武烈河畔练习。北方的4月,还有着冬季的凛冽。他们的手在河边冻得通红,却丝毫不畏惧寒冷,每天坚持在河边练够两个小时,才肯各自回去休息。半个月后,其他人都基本掌握了快板的节奏,只有他还停留在“打响”阶段。他不免有些着急,然而,越是着急越是无法确切地掌握,为此,他特意换了几副“不趁手”的快板,令他失望的是自己遇到的瓶颈丝毫没有任何可观的改变。直到后来,北京的一位师哥何继彬回校参加演出,他给校友们传授了一些经验,甚至找时间手把手教导李运强。
  当李运强感受到快板的节奏,体会到“打板”的感情,他绕着武烈河边走边练,走了十多公里,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节奏。他兴高采烈,想要立即把这个好消息与师哥分享。往回走时才惊觉到手指疼痛,看那快板上已经沾了丝丝血迹。他的食指生生地被板子磨掉了一层皮,血肉和快板的绳子粘到一起……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在之后每次登台表演,拿起快板时,他都会告诫自己学艺不易,务必要珍惜每次的表演机会。
  生长:唯有不懈追求,方得始终
  学曲艺表演到现在,李运强还没有真正拜过师,行内话说的就是“海青”。虽然没拜师,但他也曾寻名师访高友去真真正正潜心学习过。在看他来,学艺这种东西,拜师与否,因人而异,也是各人的造化。反观过去,在旧社会,相声等艺术形式被称为下九流,表演相声的人也低人一等,那时候的艺人演出没有固定场所,常常撂地演出,刮风减半,下雨全无,生活朝不保夕,这样恶劣的条件促使从业人员自觉产生维护本行的心理倾向。既要竞争,提高业务,又要生存,填饱肚子。这样的大环境下,必然会对没门户的演员进行排挤,对行内演员进行扶持照顾。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一对一、口传心授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拜师学艺逐渐向模式、科班方向转化,比如北方曲艺学校等专业院校,就开始向程式化、专业化转变。通过职业老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敝帚自珍。当然,遇良师是人生一大幸事,一位好的名师,能够让学生少走许多弯路。于个人来讲只能是随缘。
  曲艺表演学习这一路,难免会遇到低谷期,李运强坦言自己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2017年,李运强来到深圳,孤身一人远离家乡,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穷困潦倒、节目效果不理想。这些都是他初到深圳时必须面对的难题。好在一次又一次,他坚持了下来,他心里知道 ,倘若放弃了这份职业,自己有可能会后悔一辈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大家都鼓励他,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陪他慢慢地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李运强的作品多是充满青春气息的热烈与火爆,又有雅正、大方、自然的舞台风格,相声里吸收了“帅、卖、怪、坏”这传统的風格。“帅”说的就像侯宝林先生那样自然洒脱,高雅大方。而“卖”从李伯祥先生的火爆热闹就很容易看出。可想而知,这些风格并不是对立的,也无高下之分,相声演员需要的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汲取各种养分壮大自身。“将最好的艺术呈现给观众,这是我作为一名曲艺人一生的追求与目标。” 李运强说。
  表演至今,李运强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表演技巧与相关的专业知识,日复一日,他在舞台上不断成长进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眼看着离自己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是一种简单的幸福。他觉得自己遇到的幸福有很多很多,其中,令他颇为自豪的是,疫情期间,他创作并表演了快板《英雄儿女》,受邀慰问过一批一线的医护人员。与英雄们同台,让他倍受鼓舞,由衷地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荣光。
  李运强形象地将人生的各个阶段比喻成一棵树的枝杈。一如他,若将之前的经历划分成三个阶段,就好比一棵大树的生长。童年阶段,出于对艺术的本能喜爱,对舞台的向往,在内心深处埋下了表演的种子,这样就为日后的生根发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阶段,对于曲艺表演的学习,让他汲取了足够的精神养分,于是生根,破土,发芽,往更广阔的天地伸展枝叶,从而坚定了他对曲艺追求的信心。加入深圳阳光曲艺团阶段,一棵大树开始茁壮成长,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需要利于生长的养分,通过参加各种赛事与学习,他丰富了表演技能,积累了专业知识,打开了人生格局,有了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人生追求。   扎根: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曲艺表演者,最应该具备的就是勤与守。”李运强一说到自己的专业就显得分外严肃。勤是勤于好问、勤能补拙,曲艺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汲取营养来强化自身素养,要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守就是坚守初心,坚持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种不被外界事物所轻易干扰的坚韧意志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勤与守”这两种基本素质是李运强认识到的曲艺表演者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李运强能将表演艺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说艺术源于生活并不是一句空话,没有生活中的人物与故事,就没有创作与表演的源泉与灵感。我们在创作表演节目时,讲究代入人物角色,比如一段群口快板《深圳欢迎您》多次登上央视的舞台,其中就是塑造了现实生活中的清洁工师傅、建筑工兄弟、快递小哥和厨师这四个具有鲜明特色与性格的人物。在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深入生活,与这些人物原型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还原他们的形态时才能栩栩如生。可以这样说,舞台上每一个人物的神态表情都来源于生活,如此,在舞台上亮相时,观众才会有感触,才会动容,才会认可这就是真正的厨师和快递小哥,就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真实人物,而不是演员们凭空捏造出来的。表演的成分过多,也就不容易令观众产生共鸣与共情。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了,李运强感叹道:“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经济、文化,都日新月异。”为此,他们还专门创作表演了关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相关节目,如相声《今非昔比》、快板《打工博物馆》、小品《我不是演员》等,在深圳市区巡演40余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与赞扬。他们的这些作品,都是立足时代,反映的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运用曲艺表演的形式,能让观众更直观、更立体地感受到城市的变化,让艺术更贴近生活。在幽默风趣的氛围下,人们既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又能在欢笑之余有所回味和反思,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关于曲艺传承,李运强觉得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曲艺有兴趣,家人理当无条件支持,反之,家长也应该全力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他说:“如果没有兴趣,那么热情与追求便无从谈起。”
  想到今后的表演道路,李运强谦虚地表示,自己目前尚刚踏进曲艺殿堂的大门,更加要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有所建树。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水平,表演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同时,还要不断积累舞台经验,汲取营养,向那些曲艺前辈和名家学习,即使一时达不到他们的境界和高度,也有了参照对象,有了奋斗的标杆。今后,李运强想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在曲艺创作上的不足之处,“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与眼界,在创作道路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改变与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留得下、传得开、叫得响的精品佳作。
其他文献
“没有什么不可能”我轻轻念叨着这句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话,它在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那么清晰和坚定。我沉默的思考,摇摇头,又点点头,因为这么一句看似微不足道的话便能从容跨进那千万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北京大学,想想也是痴人说梦。可作者不容置疑的成绩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句短小精炼的话。真的一切皆有可能吗?我兜着满满的疑惑,理清混沌的头脑,再次品味这平凡却传奇的故事。  那年她单纯、迫切而迷茫,在无法想象多
期刊
摘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特色品牌形象尤为重要,而品牌包装既能包裹商品,又能无形之中宣传企业形象,一举两得。本论文旨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既考虑其基本功能,又以儿童健康作为设计理念,通过卡通形象轻松愉悦的传达儿童身心健康、保护自己的知识,寓教于乐的正面引导,使家长放心。  [关键词]儿童用品;包装设计;健康情感;情感设计;研究  我国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大约3.6亿,儿童商品包装设计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
期刊
摘要 幸福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与保障。道德是影响、调节当代中国人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在道德中寻找幸福与安身立命之术。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我们必须坚德福一致的理念。  [关键词]道德;幸福生活;保障  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举止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修养和道德品德;
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P2P网络借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跑路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各大平台的对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基于浙江P2P跑路平台对P2P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监管者建立适用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合理的策略,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网络借贷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正确的理财建议
期刊
摘要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的重大改革。改变了以往大学所通常使用的教务和学生各管一块的传统做法,改善了学生管理相对独立及松散的格局。“暑期三下乡”作为直接面向学生,引领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学生增长才干、培养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活动载体,更应该通过有效的实践思想、实施路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调动教师授业解惑的能动性,努力整合“育人以学生为本”和“办学以人才为本”教与学两大功能,全面协
期刊
摘要 佳县白云观以庙会布施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宫观经济,在获得宫观经济形式的同时也以宗教服务的形式满足了信众的心理需求,对地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信仰的神圣性与经济发展的世俗性似乎也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但宗教经济却是介乎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特殊现象,白云观在道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却与宗教信仰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平衡。  [关键词]佳县白云观;宫观经济;地方社会  1 佳县白云观宫观经济形
期刊
刘居时 广东肇庆人,1970年出生于书画世家,1990年代在深圳新桥打工、画画。现任上海市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七岁习书画,承庭训而耽于笔墨丹青,得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等指导。十六岁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曾多次送美国、日本等海外艺术馆展出,并被海外藏家收藏。  3月初,一个暖阳普照的下午,我有幸到位于新桥中心路上的大道文化公司拜访了疫情期间在这里进行创作的画家刘居时先生。眼前
期刊
李乃祥 笔名澜山闲云,广东梅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宝安区西乡街道党政办副主任、人大办主任、副调研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红荔诗苑版主,深圳市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长青诗社社员,宝安区诗词学会理事,宝安区琴江文化研究会《琴江情》杂志执行主编。作品先后在求是网、《中华诗词》《深圳诗词》等媒体刊物发表。  文艺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白,它展现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跟文艺打
期刊
叶辛 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根据其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广受好评。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获得1983年全国金像奖。198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塌方》获得国际青年优秀作品一等
期刊
杨焰 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曾获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德国纽伦堡新春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一等奖、四川省师范院校校园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