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焰 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曾获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德国纽伦堡新春艺术展演一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二等奖、辉煌中国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一等奖、四川省师范院校校园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生,连续多年致力于社区国乐推广公益活动,已在宝安多个社区进行过古筝公益演奏分享以及公益古筝培训活动。她有诸多身份,如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宝安区国乐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获奖无数,她说自己最爱鹅黄、草绿、湛蓝这三种颜色,而这三种颜色刚好可以对应她的成长经历。
梦想是草绿色的,弥漫无限希望
少年时期,杨焰曾梦想着像妈妈一样做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妈妈跟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里的主人公一样扎根山区教育多年,她经常带着杨焰去山上的村小授课,途中会经过一条小山沟,平时孩子们是踩着鹅卵石过沟的,遇到下雨,山沟涨水,妈妈就会背着学生过河。有时候,她们还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到学生家里家访,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那个时候,少年杨焰觉得像妈妈一样站在七尺讲台上当一名人民教师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如今,杨焰虽然没能坚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没有像妈妈那样站在讲台上,但她从国乐传承的角度进行着教学工作,也算是曲线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想。
杨焰说她之前的人生可以总结为三个递进的发展阶段:从按部就班,到挣脱束缚,再到坚定信心。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学生时期,她一门心思完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升学,按照爸爸妈妈的意愿,按部就班,毕业后也曾在一所学校任教,过着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原以为实现了少年梦想的生活就是自己内心想要的,于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两年。某天,她惊觉这样的生活并非她内心真正想要的,最初的梦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2005年,她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毅然来到深圳。
到了深圳后,杨焰发现这里人才济济,她一时不知如何才能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立足。一度,她非常迷惘,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直到她慢慢找准了方向,找到了可以最大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平台,从零开始,先后创办了工作室,加入乐团,一步步站稳脚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穩定下来后,她就想方设法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加入国乐艺术家协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宣传国乐,传承国乐,找到工作生活之外的强大意义。“人不轻狂枉少年,现在回过头去再看,年少时我做的勇敢决定并没有错,如果我没来深圳,我的工作和生活肯定是另一番景致,可我更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状态,也就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杨焰说。
通过古筝为媒介做传统音乐的传承,杨焰用自己的音乐回馈社会,自身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国乐艺术家协会大大小小几十场演出,她都坚持全程参与,社区公益讲座培训持续开展,获得了宝安文艺百佳志愿人物、恩派基金公益达人等荣誉。这些都是她得到的最大肯定和鼓励,是她身上的荣光。此外,春耕秋收,看着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有的考上音乐学院,有的考上师范类院校,有的学生出国把古筝带出了国门,有的学生登上央视大舞台,他们都记得杨焰是他们的乐器启蒙老师,这让杨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上的光荣。
沉稳内敛是杨焰现在所追求的演奏特点。早期,她也会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动作略显浮夸,后来受到尊师袁老师的影响,真正理解到了乐器演奏的真谛:打动人的永远不是形式上的花里花哨,而是演奏者让听众产生的共情共鸣。演奏者弹出来的每个音符是不是能够直击听众的心灵,这起着关键性作用。
追求是湛蓝色的,蕴藏无限可能
说起自己是怎样迷上古筝的,杨焰笑了,那要从她中学时期的某次庆祝表演说起:彼时,从小镇来的学生没有什么机会能接触到钢琴古筝这些艺术课程,当杨焰看到一个城里来的同学用古筝演奏《渔舟唱晚》,惊讶不已。她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乐器,回去就缠着爸爸妈妈,软磨硬泡要学这门乐器。刚开始,爸妈肯定不同意,一会说会影响她的学习,一会又说镇上并没有乐器行。直到后来,看她心心念念,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父母的思想这才渐渐有了动摇,最后想办法遂了她的心愿。
“学习乐器一定要沉下心来,坚持不懈,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倘若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过关,上台就会心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做到演奏时游刃有余,也只有到了这个层次,演奏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演奏的乐趣。”杨焰说,演奏者的专业技能也势必直接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
杨焰学古筝的启蒙老师是王老师。好的老师就是好的领路人,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钱老师就是很好的乐器老师,教给了她扎实的基本功。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学时期的卢老师则带领杨焰掌握了系统的音乐知识和弹奏技巧。后面,她又遇到了袁老师,使得她的整个弹奏技术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杨焰感慨地说:“选择或者说有幸碰到一位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学古筝的过程中,杨焰从没想过要放弃,也不敢放弃,她自认是个比较要强的人,既然古筝是她哭着求着才学习的,那么再难再苦,她也要逼着自己咬牙坚持下去。当然,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和障碍,会有倦怠期,这个时候,良师益友的帮助就会显得尤其重要,她会帮助我们拨开云雾见到太阳:技术上突破不了时请有能力的老师指点一下,远比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好得多;教学迷惘时约上几个同好,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古筝传统筝曲有潮州筝曲、客家筝曲、河南筝曲、山东筝曲等流派,想真正弹出其中韵味就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有的音乐、戏曲、方言,甚至是该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让演奏跑题跑偏,通过学习,我们会感到离理想中的效果又进了一步,不停地进步就会产生成就感。艺无止境,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作为演奏者,演奏新的作品,弹好一首新的作品,就会有新的收获,一如打游戏通关,前面总有新的挑战等待着我们,挑战完一个层次,我们会发现站在更高的地方又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有新的层次、新的挑战。这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不允许放弃,只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音乐,特别是民乐,是我们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众广泛,既传承了国乐又通过音乐传递了正能量。艺术源于生活,杨焰很开心自己的生活跟音乐密不可分。每天练琴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不可取代,开心与否,无聊寂寞时,她都选择用音乐来和解。有时,看到一个电视剧,读到一首诗,欣赏一幅画或游览一个景点,她都习惯性联想到音乐,自然地想与音乐结合起来。朋友聚会,以曲会友,甚至于小范围的朋友聚餐,都能以音乐会的形式开始和结束。
乐由心生,手随心动是杨焰演奏所要追求的演奏境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她弹奏的乐声打动听众,给人快乐,与人共鸣是她每次演奏追求的目标。古筝对于她来说就是她的语言之外的另一种重要表达形式,以乐会友,在筝曲演绎中实现诗和远方。
收获是鹅黄色的,充满无限欣喜
杨焰来深圳快20年了。她还清楚地记得最初,深圳这边学民乐学古筝的孩子很少,当时也没有专业的音乐院校,教师也缺,然而,随着这方面的人才渐渐多起来,学习民乐的孩子越来越多。社会发展到当下,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民乐蓬勃发展,很多学校除了有自己的管乐团还有民乐团,政府也给了社会组织很多机会,文联统一管理,如宝安的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活动,各种国乐展演等,都是政府的全力支持,大力推广,给社会人才提供了广大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各种各样的才艺。杨焰所在的国乐艺术家协会一直都在用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建国、建党、深圳特區成立,都有形式多样的音乐会,让音乐艺术家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2019年,恰好是建国70周年,杨焰在做一场公益培训时,来了几十上百个孩子,课程末尾是演奏会,她选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收尾歌曲。当旋律响起,所有孩子包围着她一起歌唱,孩子们唱得如痴如醉,一个个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此情此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令她的眼眶立刻湿润了。另有一次,国乐艺术家协会的演出,闭幕乐曲选择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在场所有观众,老老少少,有的跟着在场音乐哼唱,有的跟着跳舞,有的欢快地打着拍子,有的齐声和唱,几个牙牙学语的宝宝也跟着音乐不断扭动身体,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曲尽人散之际,激动地拉着杨焰的手说感谢她们给孩子上了一堂“音乐启蒙课”,几个小姑娘也跑来对杨焰耳语说好喜欢她。这林林种种的观众反馈都令杨焰觉得幸福和快乐,她觉得这就是她演奏生涯最大的收获。
“学好古筝跟做任何事情一样,坚持是演奏者最基本的个人素质。” 杨焰说学乐器光有三分钟热情可不行,半途而废的孩子太多了。只有坚持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练习才能学有所成。艺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演奏技术不断提高。要向同行学习,也要向别的乐器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古筝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想真正打动别人,技巧过关了,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了还不行,对作曲家的意图,曲子想表达的意境都要领会。并且演奏者是作品的第二次加工者,一首乐曲的呈现,时间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阅历不同弹奏效果都会不同,呈现效果将有明显的差异,还有各人的不同角度理解,唯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
在杨焰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的大儿子也在坚持学习古筝,对此,她非常高兴。当然,这不意味着她认为孩子们就一定要像她一样,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深圳给予年轻人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杨焰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除了古筝,杨焰对其他的乐器也很喜欢。算是爱屋及乌,像葫芦丝、中阮、古琴,她都有在学习。今后,她想继续在古筝演奏、教学上下苦功夫,办好筝乐团,跟国乐艺术家协会的老师们一起创作出有深度的系列作品,继续做好国乐推广和传承活动,争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古筝喜欢上国乐。
来自慢生活的成都,杨焰在深圳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工作近20年,活跃于深圳市各大舞台,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古筝学生,连续多年致力于社区国乐推广公益活动,已在宝安多个社区进行过古筝公益演奏分享以及公益古筝培训活动。她有诸多身份,如雅乐坊琴筝学苑创办人,腾讯公益基金合作伙伴,恩派公益基金合作伙伴,宝安区国乐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古筝春晚优秀指导教师,青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获奖无数,她说自己最爱鹅黄、草绿、湛蓝这三种颜色,而这三种颜色刚好可以对应她的成长经历。
梦想是草绿色的,弥漫无限希望
少年时期,杨焰曾梦想着像妈妈一样做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妈妈跟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里的主人公一样扎根山区教育多年,她经常带着杨焰去山上的村小授课,途中会经过一条小山沟,平时孩子们是踩着鹅卵石过沟的,遇到下雨,山沟涨水,妈妈就会背着学生过河。有时候,她们还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到学生家里家访,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那个时候,少年杨焰觉得像妈妈一样站在七尺讲台上当一名人民教师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如今,杨焰虽然没能坚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没有像妈妈那样站在讲台上,但她从国乐传承的角度进行着教学工作,也算是曲线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想。
杨焰说她之前的人生可以总结为三个递进的发展阶段:从按部就班,到挣脱束缚,再到坚定信心。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学生时期,她一门心思完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升学,按照爸爸妈妈的意愿,按部就班,毕业后也曾在一所学校任教,过着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原以为实现了少年梦想的生活就是自己内心想要的,于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两年。某天,她惊觉这样的生活并非她内心真正想要的,最初的梦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2005年,她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毅然来到深圳。
到了深圳后,杨焰发现这里人才济济,她一时不知如何才能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立足。一度,她非常迷惘,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直到她慢慢找准了方向,找到了可以最大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平台,从零开始,先后创办了工作室,加入乐团,一步步站稳脚跟,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穩定下来后,她就想方设法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加入国乐艺术家协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宣传国乐,传承国乐,找到工作生活之外的强大意义。“人不轻狂枉少年,现在回过头去再看,年少时我做的勇敢决定并没有错,如果我没来深圳,我的工作和生活肯定是另一番景致,可我更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状态,也就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杨焰说。
通过古筝为媒介做传统音乐的传承,杨焰用自己的音乐回馈社会,自身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国乐艺术家协会大大小小几十场演出,她都坚持全程参与,社区公益讲座培训持续开展,获得了宝安文艺百佳志愿人物、恩派基金公益达人等荣誉。这些都是她得到的最大肯定和鼓励,是她身上的荣光。此外,春耕秋收,看着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有的考上音乐学院,有的考上师范类院校,有的学生出国把古筝带出了国门,有的学生登上央视大舞台,他们都记得杨焰是他们的乐器启蒙老师,这让杨焰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上的光荣。
沉稳内敛是杨焰现在所追求的演奏特点。早期,她也会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动作略显浮夸,后来受到尊师袁老师的影响,真正理解到了乐器演奏的真谛:打动人的永远不是形式上的花里花哨,而是演奏者让听众产生的共情共鸣。演奏者弹出来的每个音符是不是能够直击听众的心灵,这起着关键性作用。
追求是湛蓝色的,蕴藏无限可能
说起自己是怎样迷上古筝的,杨焰笑了,那要从她中学时期的某次庆祝表演说起:彼时,从小镇来的学生没有什么机会能接触到钢琴古筝这些艺术课程,当杨焰看到一个城里来的同学用古筝演奏《渔舟唱晚》,惊讶不已。她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乐器,回去就缠着爸爸妈妈,软磨硬泡要学这门乐器。刚开始,爸妈肯定不同意,一会说会影响她的学习,一会又说镇上并没有乐器行。直到后来,看她心心念念,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父母的思想这才渐渐有了动摇,最后想办法遂了她的心愿。
“学习乐器一定要沉下心来,坚持不懈,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倘若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过关,上台就会心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做到演奏时游刃有余,也只有到了这个层次,演奏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演奏的乐趣。”杨焰说,演奏者的专业技能也势必直接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
杨焰学古筝的启蒙老师是王老师。好的老师就是好的领路人,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钱老师就是很好的乐器老师,教给了她扎实的基本功。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学时期的卢老师则带领杨焰掌握了系统的音乐知识和弹奏技巧。后面,她又遇到了袁老师,使得她的整个弹奏技术上升到另一个层次。杨焰感慨地说:“选择或者说有幸碰到一位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学古筝的过程中,杨焰从没想过要放弃,也不敢放弃,她自认是个比较要强的人,既然古筝是她哭着求着才学习的,那么再难再苦,她也要逼着自己咬牙坚持下去。当然,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和障碍,会有倦怠期,这个时候,良师益友的帮助就会显得尤其重要,她会帮助我们拨开云雾见到太阳:技术上突破不了时请有能力的老师指点一下,远比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好得多;教学迷惘时约上几个同好,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古筝传统筝曲有潮州筝曲、客家筝曲、河南筝曲、山东筝曲等流派,想真正弹出其中韵味就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有的音乐、戏曲、方言,甚至是该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在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让演奏跑题跑偏,通过学习,我们会感到离理想中的效果又进了一步,不停地进步就会产生成就感。艺无止境,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作为演奏者,演奏新的作品,弹好一首新的作品,就会有新的收获,一如打游戏通关,前面总有新的挑战等待着我们,挑战完一个层次,我们会发现站在更高的地方又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有新的层次、新的挑战。这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不允许放弃,只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音乐,特别是民乐,是我们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众广泛,既传承了国乐又通过音乐传递了正能量。艺术源于生活,杨焰很开心自己的生活跟音乐密不可分。每天练琴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不可取代,开心与否,无聊寂寞时,她都选择用音乐来和解。有时,看到一个电视剧,读到一首诗,欣赏一幅画或游览一个景点,她都习惯性联想到音乐,自然地想与音乐结合起来。朋友聚会,以曲会友,甚至于小范围的朋友聚餐,都能以音乐会的形式开始和结束。
乐由心生,手随心动是杨焰演奏所要追求的演奏境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她弹奏的乐声打动听众,给人快乐,与人共鸣是她每次演奏追求的目标。古筝对于她来说就是她的语言之外的另一种重要表达形式,以乐会友,在筝曲演绎中实现诗和远方。
收获是鹅黄色的,充满无限欣喜
杨焰来深圳快20年了。她还清楚地记得最初,深圳这边学民乐学古筝的孩子很少,当时也没有专业的音乐院校,教师也缺,然而,随着这方面的人才渐渐多起来,学习民乐的孩子越来越多。社会发展到当下,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民乐蓬勃发展,很多学校除了有自己的管乐团还有民乐团,政府也给了社会组织很多机会,文联统一管理,如宝安的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活动,各种国乐展演等,都是政府的全力支持,大力推广,给社会人才提供了广大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施展各种各样的才艺。杨焰所在的国乐艺术家协会一直都在用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建国、建党、深圳特區成立,都有形式多样的音乐会,让音乐艺术家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2019年,恰好是建国70周年,杨焰在做一场公益培训时,来了几十上百个孩子,课程末尾是演奏会,她选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收尾歌曲。当旋律响起,所有孩子包围着她一起歌唱,孩子们唱得如痴如醉,一个个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此情此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令她的眼眶立刻湿润了。另有一次,国乐艺术家协会的演出,闭幕乐曲选择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在场所有观众,老老少少,有的跟着在场音乐哼唱,有的跟着跳舞,有的欢快地打着拍子,有的齐声和唱,几个牙牙学语的宝宝也跟着音乐不断扭动身体,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曲尽人散之际,激动地拉着杨焰的手说感谢她们给孩子上了一堂“音乐启蒙课”,几个小姑娘也跑来对杨焰耳语说好喜欢她。这林林种种的观众反馈都令杨焰觉得幸福和快乐,她觉得这就是她演奏生涯最大的收获。
“学好古筝跟做任何事情一样,坚持是演奏者最基本的个人素质。” 杨焰说学乐器光有三分钟热情可不行,半途而废的孩子太多了。只有坚持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练习才能学有所成。艺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演奏技术不断提高。要向同行学习,也要向别的乐器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古筝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想真正打动别人,技巧过关了,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了还不行,对作曲家的意图,曲子想表达的意境都要领会。并且演奏者是作品的第二次加工者,一首乐曲的呈现,时间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阅历不同弹奏效果都会不同,呈现效果将有明显的差异,还有各人的不同角度理解,唯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
在杨焰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的大儿子也在坚持学习古筝,对此,她非常高兴。当然,这不意味着她认为孩子们就一定要像她一样,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深圳给予年轻人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杨焰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除了古筝,杨焰对其他的乐器也很喜欢。算是爱屋及乌,像葫芦丝、中阮、古琴,她都有在学习。今后,她想继续在古筝演奏、教学上下苦功夫,办好筝乐团,跟国乐艺术家协会的老师们一起创作出有深度的系列作品,继续做好国乐推广和传承活动,争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古筝喜欢上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