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喜不喜欢写作文,与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思维探索创造机会,学生就会喜欢上作文。
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五个“要”与三个“忌”。
1 五个“要”
1.1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接近作文,并乐于写作文。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他人优秀的作文,从语感上去感受作文的美妙;其次,还可用学生平常喜闻乐见的素材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要表达的欲望;再者,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用鼓励、赞美、委婉的眉批,能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还有把学生优秀的、进步的习作、语句办成一个“学习专栏”,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2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创作的原动力。学生心中充满自信才敢于让思绪的骏马自由奔驰,才捕猎到更优美、更丰富的语句,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做到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一个有个性的词语,一个有创意的句子,一小段朴实而又自然的描述或一小段有趣、合理的想像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给予学生自信的理由。这时候,我们毫不吝啬地用上这样一个个赞美、鼓励的眉批“用得真好”“真有个性”“真有创意”……就会给学生无尽的力量与自信,推动学生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1.3 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素材——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有真实的素材,学生的作文才能写得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而真实的素材源自于生活,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对生活观察更细致,捕捉到更真实的写作素材。而积累这些素材的有效办法则是写日记。因而我们还要倡导学生勤写日记,这样既能搜集到生活素材,积累了素材,又能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
1.4 要教会学生积累词汇、积累句子的方法。有些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华而不实,错字连篇。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词汇、句子过于贫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积累词汇、积累句子的有效途径。但读书不是读死书,不是死记硬背。读书要带着目的去读,要有选择地读,一边读一边要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分类摘抄下来,与同学互读互赏,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并用得巧,用是妙。
1.5 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发展的平台。学生对生活现象、自然景象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富于想象的作文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对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思维想象,我们不该限制,不该扼杀,而应给其提供发展的平台。如有个学生在写题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的作文时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用它画很多很多的铁笼,把世界上所有的坏人都装进去,不给他们吃饭、喝水,让他们全都饿死。”当时,我在这段话旁边作了这样的眉批:你真是个聪明的善良的孩子,坏人都饿死了,世界真美好,可老师觉得如果能把他们变成好人,为人类作贡献,那世界肯定会更美好的,你说是不是啊?后来,那个孩子给那段话作了修改,在铁笼前加了“神奇的”,把“饿死”改为“净化成好人,一部分变成科学家,一部分变成解放军战士,为我们人类作很多很多的贡献,孩子们的想象就是这样越发展越丰富,越有个性。
2 三个“忌”
2.1 忌定框定架。有些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套用所谓的先辈总结出来的作文框架。他们以为给学生定好框,定好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八九不离十,就算不很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却不知,这框架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框死了学生的个性创新。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干涩无味,毫无个性,更无创新可言。我们应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2.2 忌使用批评式的评语。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使用批评式的评语,只能挫伤学生的自尊、自信,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个性创新,使他们惧怕作文,不敢放开思绪的手脚大胆创新。相反,使用表扬、鼓励、引导式的评语则能激起学生创作的勇气与自信。
2.3 忌低分评价。不及格的低分也会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当有学生的作文写得一般,甚至较差时,我们应给予60~70的倾斜性的分数,并作详细的带鼓励性、指导性的眉批,或当面指导修改,慢慢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五个“要”与三个“忌”。
1 五个“要”
1.1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接近作文,并乐于写作文。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他人优秀的作文,从语感上去感受作文的美妙;其次,还可用学生平常喜闻乐见的素材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要表达的欲望;再者,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用鼓励、赞美、委婉的眉批,能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还有把学生优秀的、进步的习作、语句办成一个“学习专栏”,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2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创作的原动力。学生心中充满自信才敢于让思绪的骏马自由奔驰,才捕猎到更优美、更丰富的语句,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做到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一个有个性的词语,一个有创意的句子,一小段朴实而又自然的描述或一小段有趣、合理的想像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给予学生自信的理由。这时候,我们毫不吝啬地用上这样一个个赞美、鼓励的眉批“用得真好”“真有个性”“真有创意”……就会给学生无尽的力量与自信,推动学生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1.3 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素材——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有真实的素材,学生的作文才能写得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而真实的素材源自于生活,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对生活观察更细致,捕捉到更真实的写作素材。而积累这些素材的有效办法则是写日记。因而我们还要倡导学生勤写日记,这样既能搜集到生活素材,积累了素材,又能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
1.4 要教会学生积累词汇、积累句子的方法。有些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华而不实,错字连篇。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词汇、句子过于贫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积累词汇、积累句子的有效途径。但读书不是读死书,不是死记硬背。读书要带着目的去读,要有选择地读,一边读一边要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分类摘抄下来,与同学互读互赏,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并用得巧,用是妙。
1.5 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发展的平台。学生对生活现象、自然景象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富于想象的作文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对学生的富有个性的思维想象,我们不该限制,不该扼杀,而应给其提供发展的平台。如有个学生在写题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的作文时写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用它画很多很多的铁笼,把世界上所有的坏人都装进去,不给他们吃饭、喝水,让他们全都饿死。”当时,我在这段话旁边作了这样的眉批:你真是个聪明的善良的孩子,坏人都饿死了,世界真美好,可老师觉得如果能把他们变成好人,为人类作贡献,那世界肯定会更美好的,你说是不是啊?后来,那个孩子给那段话作了修改,在铁笼前加了“神奇的”,把“饿死”改为“净化成好人,一部分变成科学家,一部分变成解放军战士,为我们人类作很多很多的贡献,孩子们的想象就是这样越发展越丰富,越有个性。
2 三个“忌”
2.1 忌定框定架。有些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套用所谓的先辈总结出来的作文框架。他们以为给学生定好框,定好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八九不离十,就算不很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却不知,这框架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框死了学生的个性创新。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干涩无味,毫无个性,更无创新可言。我们应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2.2 忌使用批评式的评语。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使用批评式的评语,只能挫伤学生的自尊、自信,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个性创新,使他们惧怕作文,不敢放开思绪的手脚大胆创新。相反,使用表扬、鼓励、引导式的评语则能激起学生创作的勇气与自信。
2.3 忌低分评价。不及格的低分也会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当有学生的作文写得一般,甚至较差时,我们应给予60~70的倾斜性的分数,并作详细的带鼓励性、指导性的眉批,或当面指导修改,慢慢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