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情境中构建说明表达任务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作专题之“写作实践”部分均安排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为200—300字说明性段落写作,后两项任务要求成篇写作。
  三是多途径、多形式渗透说明性写作任务。利用课文助学系统渗透说明性写作任务是统編教材的一种方法。如《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等课文“积累拓展”部分的第四、五题均设计说明性表达任务,有的要求成篇。在名著导读中也安排了说明性写作任务。《昆虫记》“名著导读”专题探究中有写实验方案的任务。《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专题一要求“先绘制一份简单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图,标明时间、地点”;专题三是“绘制潜水艇简易图”:“小说中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是根据什么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以什么为动力?内部构造如何?有什么功能?请你绘制一份‘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简易图,标明其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并写一篇简介。然后查找资料,分析这艘科学幻想中的潜水艇和今天的潜水艇有什么异同。”写实验方案、绘制航行线路图、写“诺第留斯号”简介,都是图文结合的说明性写作任务。这些任务或涉空间介绍,或涉科学原理阐释,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统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相并列的单独板块,在这一板块渗透说明性表达任务更为常见。“少年正是读书时”要求填写调查问卷,用文章分析所得数据;“文学部落”要求布置文学角,说明布置的缘由;也要求“拟出一份班刊策划书”;“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要求对电子阅读设计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统计数据,写出分析报告;“身边的文化遗产”要求“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这些都是指向真实生活情境的说明文写作任务。
  四是要求写作的说明性文本形式有所改进,说明文写作任务也得以创新。在统编教材中,说明性写作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而是要求多形式表达,可以单用图表(如思维图、结构图),也可以采用图表与文字综合表达。《苏州园林》“积累拓展”要求“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你的认识”,《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要求绘制“诺第留斯号”航行线路图、结构简图,均属于图表类说明性写作;而“图文并茂”的申遗报告,则是综合了图表与文字形式的说明性写作。采用图表式、图文综合式写作,是说明文写作观念的重大变化与进步。图文并存、以文释图、以图解文是说明表达有别于记叙、议论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生活图文信息并重的真实反映。
  二、在真实情境中构建说明表达任务
  中学生说明文写作教什么?毋庸置疑,说明文介绍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写好说明文,需要大量的科学知识。正因为如此,说明文的写作者往往是其所介绍知识领域的学者、专家。《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著名桥梁专家,《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们专业知识丰富,写作表达时选择所需素材裕如,不存在知识障碍。而学生则不然,缺乏所要说明对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介绍自己并不了解的对象,是不可能达到“说”而“明”的效果。但长期以来,说明文写作教学就是那样做的。或许会有人提出,说明文写作可以利用二手资料,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能够检索到丰富的信息,但不意味他们会用,因为这些知识并未内化。“对学生来讲,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1]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就是知识、信息。怀特海将这些不能运用的知识称为“死的知识”或“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因而“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2]提高书面说明能力,不宜以说明内容的相关知识作为目标、重点,譬如介绍美食,不宜介绍食物的物质构成、营养成分等。笔者认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重点、目标是教学生学会说明——会根据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进行说明。学生在进行基于需要的说明时,会主动获得一些知识,把它们内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再现或派作他用”,更重要的是“会说明”。为达到“会说明”“说而明”之目标,说明文写作教学、训练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构建真实需要的任务,培养学习者真正的说明能力,而不是搬运知识或信息。
  1.真实的情境
  从杜威开始,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如柯林斯、布朗、诺曼等人就认为:学习就本质而言,是处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多数意义是从情境获得的。有学者甚至认为:“人的核心素养是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培育、发展起来的,‘情境’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世界话语。”[3]或许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情境”一词出现34次,多指“学习情境”,如“语言运用情境”“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交际情境”。所谓“真实”,王宁先生认为:“指的是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4]换言之,真实情境就是指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与学科认知情境的可能状态。
  当然,教育教学情境的拟真性也是真实的体现。“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5]在真实(拟真)情境中设计写作教学、写作考查任务已成为当下的一种应然。2015年全国高考Ⅱ卷的作文题即为情境任务写作之滥觞。说明文写作内容多元、体式多样,更应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6]叶圣陶先生所谓的因为“生活工作需要”而写“一份说明书”,其实质就是希望将说明文写作置于真实情境中。   许超老师的“介绍一道美食”说明文写作训练课,关注了情境的真实性。校园美食节就是真实情境,介绍自己拿手的美食,是活动中展现成果的一种重要途径。
  2.明确的任务
  传统的写作训练并非没有任务。而是因为观念问题,传统的写作训练任务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不够明确。以说明文写作为例,让学生介绍自己尚未掌握、不能运用的陌生知识,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明确的任务,就是以学生现有能力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提供了两个任务: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介绍一道美食”一课教学前,教师已经了解到学生拥有烹饪美食的个人经验,让他们向“食客吃货”介绍,说明美食的食材、工序与口感这一任务是学生个人经验的延伸,虽具有挑战性,但并不难完成。
  3.确定的读者
  就说明性文本而言,其读者客观存在,是明确的,只不过是我们写作训练时没有关注而已。作为说明性文本的一种,科普作品这一名称就告诉我们:文本阅读对象是普通读者,而非专业读者。所以,介绍相关知识时,科普作品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大自然的语言》改编自1963年竺可桢先生发表在《科学大众》上的一篇文章,带有普及物候学知识与指导农事生产的目的,读者中不乏农技工作人员。《苏州园林》原系叶圣陶先生为一本当时即将出版的、以苏州诸园林景点为内容的摄影作品集所作的序言,文本中强调“美的图画”“光与影”,就不难理解——与明确的读者有关。学者、作家在撰文时都会自觉确立读者,而写作能力尚未成熟的学生,进行说明表达,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明确读者。在“介绍一道美食”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时,就引导学生注意读者身份——周边的“食客”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对前者,引导学生介绍家常美食,将食材、工序、口感说明清楚即可;而对后一种身份的读者,则引导学生在介绍常规内容之外,还要求渗透地方文化、历史等元素,这就是尊重读者的体现。在这节写作指导课中,对读者的尊重,还体现在对读者时间或者说阅读需要的区别对待上:时间充裕可以详尽介绍,时间紧则用一句广告词,广告词可称为最简洁、最文艺的说明文。
  以指明读者为前提,在真实(拟真)情境中构建说明表达任务,对知识积累不丰、运用不裕如的初中生而言,是破解初中说明文写作这一难题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1.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7.
  [3]成尚荣.播种者:李吉林的审美品格与审美表达[J].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2019(4).
  [4]《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6]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2).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重点资助课题“中小学写作能力梯度要求与梯级培养研究”(课题编號:2017JK12-ZA03)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学完了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也给老师写一封信。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书信的写作方法,又能够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还能培养和强化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雨果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情的看法、谴责和控诉。我们读过《傅雷家书》,知道写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交流思想和观点。我指导学生也可以尝试在信中就某一个问题与我交换看法,内
期刊
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是有畏惧心理的。原因大致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文言词汇积累少,“言”有障碍,“文”难理解;其二,教师教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没兴趣,学习不积极。  如何让初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保持学习的兴趣呢?谢嗣极老师的《骂鸭》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材料的选择和呈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谢老师这节课,是他为某校初一学生上的一节“文言文启蒙课”。材料的选择与呈
期刊
一、谏书的概况  “谏”意为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说文解字》有:“谏,证也。”在封建王朝建立后,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大臣们的不同意见,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和机构,如:秦代的谏议大夫,汉代的光禄大夫,隋代的门下省,唐代的门下省、中书省。《汉书·儒林传·王式》当中首次出现了“谏书”的提法:“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谏书是正史或文集中保存下来的士臣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劝谏文章,内容涉及
期刊
本专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天下之耳目”的东坡词,品味苏词特色,走进其思想境界。一方面,让学生在感受苏轼诗词创作独特性的同时体悟苏轼“履险如夷”“任天而动”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词的体式特征和鉴赏规律,获得群文阅读的经验,掌握阅读同类专题的方法,并提升在复杂的情境中用语文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从意象、构思、意蕴、情感态度等多个角度品读
期刊
我们鉴赏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更是鉴赏这些人物在这片广袤的社会图景里散发出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人性魅力。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来自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更来自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艺术。本阅读任务群的设计就是聚焦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带领学生进入通过传统笔法勾勒出的人物群像和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  学习活动准备工作:利用一周时间,带领学生阅读汪曾祺短篇小说中的《故里三陈》《岁寒三友》《八千岁》《
期刊
1.插入相关历史故事,给文言老枝添上一丝文学的新绿,点缀魅力  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某些枝节做适当延伸,给文言老树添上几片新叶作为点缀,不但能给单调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鲜活的气息,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与《三国演义》及三国史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单就课文内容分析,不熟悉三国历史,不了解诸葛亮及刘禅为人的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报先帝,忠陛下
期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人认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如“橐驼所言为官之理在儒道之间更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老子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提倡统治者无欲无为,让百姓自发地生产生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完树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确实“无为”。但种树的过程是不是“无为”?橐驼种树
期刊
《赵世家》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专题,是一段“极奇肆文字”,由“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两则故事构成,这两则故事作为节选文字的中心情节,无疑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中心情节的同时,笔者基于思辨性阅读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进入理性思考的阅读状态。  一、于无疑处生疑问  发现问题,并不只是需要“细心”,
期刊
规范的中考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存在语用失范现象,不仅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干扰,影响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价,而且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产生负面影响,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本文以2018—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解析命题语用失范现象。  1.祈使语气错用问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题为:“请同学们谈谈习近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课外阅读是课内名著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保证;二是把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倡导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一、名著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