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号称三江源的青海,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在沧桑岁月中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帐篷文化。它用五彩斑斓的光辉,映射着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展现着浓郁的民俗。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辽阔,牧业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98%。过去,许多牧民逐水草而居,一顶顶帐篷是其主要的住宅。夏日,大草原一片葱绿,随着地势的起伏,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洋里起伏的汹涌波涛,富于活力和动感,令人陶醉。一顶顶帐篷,错落有致地驻扎在绿色的大草原上,宛如大海波涛上游动而击水的舢板,充满了诗情画意。严冬,一场大雪,就会把大草原和远处的雪山连为一体,四野皆白,满目晶莹,一顶顶帐篷又像银海玉盘里的翡翠,黑白相间,分外显眼。青海花儿唱道:“蓝天上飘的是白云彩,/大草原,/帐篷是莲花着才开;/尕马儿骑上着撒欢儿,/牛羊多,/尕妹们拉伊哈漫来;/胳膊套腿着难离开,/我俩儿,/活像是鸳鸯的对儿。”
帐篷是大草原上流动的房子,它靠牦牛或马、骆驼驮运,宜搬易建,省时省力,防风避雨,随遇而安,实在是牧民群众生活的好伴侣。帐篷的种类多种多样,体现着风情万种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牛毛帐篷,用牦牛毛精心编织而成的草原居庐。先要把牦牛毛从牛身上梳理下来,洗干拣净,用手工将黑色牛毛捻成细线。再用牛毛线在自制的土纺车上,用木刀剁织成宽20厘米、长7米多的褐单子。后将数十幅长方形褐单子以牦牛毛线串联,缝制成两大片长方形的帐篷布。再用10多个扣环从帐篷布的长方形两端,呈大长方形的形体连接。再用8根近2米高的木柱子支撑,用10多根粗牛毛绳分别按不同方向拉扯,一端和蓬顶连结,另一端通过帐篷外边缘缝制的圆孔,再拉出可挂拴到固定帐篷的木橛子上。最后,将10多根粗牛毛绳向不同方向,多头拉紧,使绳索多方受力,钉牢木橛子。牦牛毛帐篷要呈四方形,四周平稳牢固。帐篷顶部,一般留有活动的牛毛天窗,可根据需要随意开合,采光、通风、散热、排烟,大约宽30厘米,长3米不等。前面还有活动门帘,用木杆支起是门。天热时支起,可迎进凉风,帐篷内凉爽宜人;天冷时放下,又遮风挡雨,帐内保暖保温。
牛毛帐篷一般占地面积大小不等,大的占地20多平方米,顶高近2米。有的大帐篷内木柱多达10余根,里面宽敞亮堂,可容纳200—300人,常用来举办红白喜事,观看文艺节目、电影电视等。单身汉所居的帐篷,藏语称为“嘎麻”,是用牦牛毛编织和缝制的四方形小帐篷,体积小而轻便,搬运、固定皆灵活。内套4根横杆,4角用竖杆撑起,外面4角又用牛毛绳拉紧后,用木橛子固定。还有花帐篷,藏语叫“查角合”,四面用棉布,中间用牛毛帐片缝制而成,两侧斜面,顶为屋脊形,开有天窗,可在帐内烧茶做饭、煮肉烫酒,十分方便。“查角合”易于装卸,轻巧灵便,适于牧民长途驮运,外出游牧。
牦牛毛帐篷是藏族牧民最基本的居室,做饭、睡觉、休息、会客、放置物品,一些室内的劳作等,皆在其中。牦牛毛帐篷耐磨挡风,隔雨隔雪,冬季冷风不易刮透,夏季阳光不易穿射,有着冬暖夏凉的作用。它便于拆卸、便于安装、便于搬运、便于游牧,极受牧民青睐。
藏族帐篷内的陈设与布局,颇有讲究。普遍以塌夸为中心,其上首是佛龛,视为洁净尊贵之地;左为女人之地,可坐可卧;右为男人之地,商议大事,吃喝休息。
塌夸,是帐篷内的藏式锅灶,状似泥船。用石块和长草泥砌于帐篷中央,它与帐篷门直对,灶身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灶膛,上置铁锅、茶壶,烧茶煮饭、煮肉热水,下部接地处两侧各设一个除灰洞,既可从底部通风,使火燃烧旺盛,又可随时拨下余火和灰烬,用以温茶烫酒兼取暖。后面是柴仓,内放干牛粪、羊粪等燃料,上部留有小洞,与灶膛相通,可视情况往灶膛拨放燃料。男女分坐塌夸两边的格局,既方便天凉时吃饭取暖,又便于主妇操作。它在中央,又使帐篷内受热均匀,利于排烟。
有些半农半牧区,在牦牛毛帐篷里的地中央,挖火塘烧饭取暖,十分方便。先在地中央挖下去塌夸大小、深约1米的火坑,可在里面烧火。火上面再安放用粗铁丝或铁锻件打制、下面焊有支腿的火圈,火圈上面置以铁锅、茶壶等。火焰从锅底向上冒出,铁锅、茶壶四围皆有火焰。旺火、余火皆在火塘里面。火塘四周上面的地面上,又铺以木板,其上面又铺毛毡或羊皮。天冷时,人们则围坐在火塘四周,从上面往下烤火,方便取暖,周身暖和。塌夸与火塘,因地制宜,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且用途多样而适宜游牧生活,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
白布帐篷,用白色布料缝制的帐篷。一般是人字形,也有4角形、6角形的。白布帐篷的四周,还用黑、蓝、咖啡色布料做边,精巧装饰,使黑白相间,色彩分明,富有动感。在帐篷“墙”外的大片空白处,或以色布裁以吉祥八宝、祥麟法轮、福禄满堂等图案,或在其中装填色布,精巧缝制,则图案醒目,形象生动。白布帐篷因其重量轻而好搬运、体积小而易折叠、外观靓而视觉美,牧民多在参加盛会、外出聚会、走亲访友时携带。汉族、回族等穆斯林群众也多有使用。
蒙古包是世居青海蒙古族的传统民居,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本布跟格尔”,古称“穹庐”。它用羊毛先擀毡后裁缝,四围是圆形,屋顶凸出,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移动式多见于牧业区,其内部包架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一般高约2.5米,包内直径约5米,圆周环绕桦木条构成的网状围壁“巴哈那”,顶部再用木条做成伞形支架,围壁和顶部的连接处,既十分牢固,又可拆卸,便于游牧搬迁。蒙古包的内部构架安装全部完成后,其外部圆周和顶部环绕、覆盖以厚毛毡,之后,用毛绳将上下左右用力绑缚,使其牢固稳定。包顶中间还开有天窗“哈拉次”,用以通风、透气、采光。蒙古包有可供人们出入的长方形门,面南而开,门框高约1.2米、宽约0.8米,安有木板门和毛毡门两种。包内中央设有炉灶或火塘,其上是天窗。有些人家在火塘里,用铁条制成四条腿的铁架子“托拉格灶”,其上搭锅、搭壶,其下烧柴煨火,也较方便。正中上方有木柜,为供佛处。佛龛侧面,摆放长方形矮木桌,家主居正面,男贵客居左,为上席位。卧处,男左女右,位置固定。包内两侧置有橱柜,摆放家具。包内地面,一般人家铺以毛毡或毛面朝上的羊皮,足感柔和,保暖舒适;富足人家则铺以地毯,华美而高雅。蒙古包根据需要而建,大小不等。大的可容数10人。
固定式蒙古包多见于半农半牧区,宜于定居。先要用土木建成蒙古包形框架,包顶用柳条、苇草,或坚固可塑的建材围圈成凸形屋顶,再将包内外四壁和屋顶内外皆用泥土抹光,则其外不失蒙古包风格,其内结实保温。蒙古包稳定牢固,风雨无虞。包内布局后,显得亮堂惬意,舒适干净。蒙古语称为“独贵”。
蒙古包是蒙古族赖以生活的民居,蒙古人男女一生所举行的人生四礼,即婴儿的洗礼、幼儿的剪发礼、成年人的婚礼、60岁以后的祝寿礼等,皆离不开它。若遇贵客进门,则全家高兴,认为客来财来。会端出鲜美的奶制品,倒上醇香的马奶酒,尽情款待。蒙古族的食品,也饶有风味。婴儿洗礼,是蒙古族人生四礼中的第一礼。按习俗,小孩出生7天左右时举行洗礼,由父母和接生婆在蒙古包里,先后以柏树枝叶汤、盐水、肉汤、牛奶、清水洗浴婴儿全身。认为用柏树枝叶汤可消炎杀菌,盐水会使身体健康,肉汤可补充营养,牛奶会身体洁白,清水可一身洁净。洗礼之日,邻居、亲戚皆来祝贺,祝愿小孩健康、幸福。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第二礼。在小孩3岁时,其父母邀来亲友,大家围坐在蒙古包里,由长者接过家人递来的拴着哈达的新剪刀,边说祝词边剪下小孩的第一缕头发,放在主人捧着的哈达上。然后,亲友们依次说祝词,并剪下小孩头发,不会说的,由别人代说。这天只剪一部分,留一部分,3天内等其他亲友来剪,或由其父母剪完。祝词多为吉语,表达人们良好的愿望。亲友们还会送来贺礼、牛羊,牛羊将成为其永久的财产。成年人的婚礼,是蒙古族人生第三礼。一般男子20岁、女子18岁左右时,在蒙古包里举行隆重婚礼。蒙古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合。过去,蒙古族的婚俗还有:抢婚习俗;“呼沁呼尔根”即雇佣女婿习俗,招赘女婿视为雇佣关系,一切听从女家吩咐,数年后女家认为合格,可得部分财产而分居;入赘,女家须向男家提出,男家同意后女婿带陪嫁过门,若女婿姓名与当地王爷或女家父亲相重,则需改名,一般不需改名。老年祝寿礼,是蒙古族人生第四礼。老人高寿时,其家人在蒙古包里举行大的庆祝活动,届时亲友、邻里纷纷前来送礼“赞买日”表示吉祥并祝贺,赞颂老人功德,祝愿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家人在蒙古包里盛情款待客人。
“须木尔”,蒙古族节日传统食品。在圆木盒内堆放炒面,中间为宝塔形,四周放有干奶皮,顶部再放酥油。木盒盖子内,放一层酸奶、葡萄、食糖,然后把盖子放在盒子下面。端上敬神时,将其供奉在神像面前。敬客人时,摆放在客人之前,主人捧起木盒请客人品尝;客人回家时,主人从炒面中挖出一部分,再和以其它炒面和木盒盖子里的酸奶等物,拌匀后送给客人作礼物。“须木尔”是梵语“须弥”的蒙古语变音。它指佛教的妙高山,这里以木盒内的塔形炒面象征妙高山,以木盒盖子里的食物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须木尔”表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土德”,是蒙古族点心。把擀薄的生面饼放入沸水煮熟捞出,后将酥油、白糖、核桃仁、葡萄干、奶豆腐等搅匀的蜜馅包于其内;乘热在其外皮放上四枚红枣,放入长方形而内壁雕有花纹的木楦,顶部再扣压雕有吉祥图案的盖子,晾干后取出;外形精美,内瓤香甜。既可待客,也可赠人。
“齐纳马拉”,方便食品。做法基本和土德相似,将蜜馅包在水煮饼内,可边捏揉边食用,方便而甜美。“次托马”,油炸蜜食。在做好的酸奶中放入适量白糖,然后拿酸奶和面,揪成面团儿,搓为圆形后再放入油锅煎炸,其外形黄嫩圆滑,入口酸甜味美,营养丰富。
“给拉”,蒙古族奶制品的总称。它分食品、饮料两种。蒙古族喜欢白色,认为奶子是食物之最,代表洁白吉祥、纯洁幸福,更崇尚颜色洁白的奶制品。以驼奶最为尊贵。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白奶豆腐等;饮料有:鲜奶、酸马奶、酸奶等。在举行重大仪式或款待客人时,往往以“给拉”为先。喜宴上,主人先端出奶豆腐或奶皮,让客人品尝。亲人远行,亦以“给拉”奶制品祝福平安。
“厄日木”,是蒙古族的奶皮饼。多在夏秋奶旺季节制作。先将鲜奶倒入锅中用文火煮沸,再以木勺在锅里舀扬片刻,然后将奶锅取下,令其冷却数小时后,揭下鲜奶上凝结的奶皮。再将奶皮放在柏木切板上,切为长方形奶皮片,晾干后即可食用。其柔软而富有弹性,色微黄而奶香浓郁,堪为上品。
“乔日木”,是蒙古族的奶豆腐。先将鲜奶倒入桶内搅匀,使其发酵,待奶油浮出后取出。再将其余酸奶倒入奶锅,文火烧沸,徐徐煮熬。然后将酸奶倒入专用的布袋,压榨后放入木模,使其成型。后将其切为小块晒干。如将袋里的奶渣用手搓捏成小疙瘩,晾干后或拌炒面,或泡奶茶,或当作零食,叫“陶斯”,即奶渣子。或把烧沸的酸奶,搅为糊状后倒入木模,直接晒干。“乔日木”便于储放和携带,既可将其与白糖、果汁、香料拌匀而待客,高雅而别致;又可外出携带,在口中抿含,慢慢消化,开胃止泻,解渴充饥。
“宝日苏噶”,即风味食品奶果子。在面粉中和以食糖,再以鲜奶和面,调好后切为圆团状或做成上有花样的小面饼,入油锅炸熟,与奶茶就而食之,颜色俊美,鲜香脆嫩,是待客的风味美食。
“额苏吉”,蒙古族的马奶酒,亦称酸马奶。酿法是,先将鲜奶倒入奶桶或密缝的皮袋中,用木棍搅动后存放数日,待其发酵成为酸奶。然后以酸奶作为发酵剂,放入马奶中再发酵3—7天,叫“其盖”。再把“其盖”倒入蒸馏器中蒸煮,使蒸气通过蒸馏器上的管子,冷却变成水后,流入酒坛,即为马奶酒。其清澈透亮,口味酸甜,富含多种养分。无酒不为待客,无肉不算宴席。好客的蒙古人待客离不开马奶酒。客人进入蒙古包,主妇先搅动马奶酒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等到主客开怀畅饮时,往往交换酒杯,既是亲切的表示,又是开心的换盏。哪里有蒙古包,哪里就有马奶酒。温暖而华美的蒙古包里,洋溢着酒香、肉香、奶香。人们在几杯美酒下肚后,会情不自禁地高歌蒙古长调,弹起悠扬的马头琴,欢跳潇洒的蒙古舞。蒙古包里欢声笑语,草原又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马奶酒有强身健体、养胃益脾、滋补肾水、养颜美容的多种功效,尤以治疗肺结核有奇效而被蒙医列为饮疗法之首。
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一般与祭祀鄂博一起举行,蒙古包又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各部落牵牛赶羊、跨马骑驼,蜂拥而至。无数顶蒙古包拔地而起,形状各异而色彩鲜亮,红男绿女,酒浓饭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各路人马踊跃参与赛马、射箭、摔跤等三大赛事。人们各献绝技,争相把精湛的骑术、神奇的射技、角斗的勇武,展示给万千群众。获胜者饱受民众夸赞,成为草原明星,不少年轻人获得甜美的爱情。与此同时,人们也悄悄地表露着自己蒙古包的华美,得意地显示着各自肥美的牲畜膘情,骄傲地展示着本部落青年男女的靓丽风姿。夜晚,又在蒙古包外举行篝火晚会,火光熊熊,人影攒动,舞姿蹁跹,歌声入云。
在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划里,就有6个是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达45.5%。三江源,是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的民族聚居区。每年盛夏,大草原上常常举办风味各异、仪态万方的各种大型盛会。牧民群众闻讯后,会骑骏马赶牛羊,驮帐篷带食物,纷至沓来。头一天还是空旷的草原上,一夜之间突然会齐刷刷地冒出无数顶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帐篷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高的帐篷像佛塔一样,在帐篷顶上,或再高圈着华丽的布幔,或又矗立着金色的华盖,显得雍容华贵;矮的帐篷如雨后冒出的白蘑菇,圆浑可爱。它们和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与脚下的绿原紧密相连,在亮得耀眼的蓝天、白得心颤的云朵的映衬下,恍若走进童话世界。草原上,清澈的河水能看得见小鱼,闪电般游来游去,让人目不暇接;帐篷旁艳丽的野花,一簇簇如火焰般炽烈,一团团像黄金般夺目。七彩的草原,牛羊哞哞,藏獒吠吠,远山近水,如流动的诗,似鲜活的画。倘若倏忽间风起云涌,飞来一阵过雨,忽而云开雾散,天空又会湛蓝如洗。东山头上,会挂上一弯彩虹。那碧蓝的天空,鲜亮的彩虹,纯净得让人震撼。梦幻般的世界,真让人心醉。
驻扎帐篷,人们极守规矩,会自觉地在众多帐篷之间留出大街小巷,供人马往来。那街道竟也笔直宽阔,坦荡如砥,小巷也人来人往,通畅方便,颇具意趣,俨然是一座草原新城。这里有各种商店,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用品,令人眼花缭乱;小吃的摊位前,挤满了妇女儿童,各色小吃香味扑鼻。还有不少江浙商人,忙碌地招徕顾客。远处,牛羊成群,待价而沽,畜贩子们眉飞色舞,紧张地交谈生意。帐篷城里民风淳朴,相互谦让,相互问候,眉眼皆笑,亲如家人。入夜,万千华帐灯火璀璨,毛帐篷质朴实惠,遮风挡雨;布帐篷华美精巧,图案醒目;大帐篷气势宏伟,庄严凝重;小帐篷小巧玲珑,惹人喜爱。此情此景,令人胸襟如洗,心旷神怡。帐篷城里欢声笑语,牧笛悠扬;街巷里汽笛声声,人影躜动;空气里弥漫着雪域高原特有的肉香酒香,不喝自醉。草原美酒总是和歌舞紧密相连。热肠热酒,热歌热舞。随着一声撩人的藏族拉伊,或是悠扬的蒙古长调,帐篷内的牧民,就会蜂拥而出,载歌载舞。一时间,欢歌阵阵,皮靴踏踏,袍袖呼呼,舞步盈盈。那气氛,恰是“歌声响彻月儿圆”,“火树银花不夜天”;那阵势,绝不亚于灯红酒绿的香港不夜景。
帐篷是大草原上流动的房子,它靠牦牛或马、骆驼驮运,宜搬易建,省时省力,防风避雨,随遇而安,实在是牧民群众生活的好伴侣。帐篷的种类多种多样,体现着风情万种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牛毛帐篷,用牦牛毛精心编织而成的草原居庐。先要把牦牛毛从牛身上梳理下来,洗干拣净,用手工将黑色牛毛捻成细线。再用牛毛线在自制的土纺车上,用木刀剁织成宽20厘米、长7米多的褐单子。后将数十幅长方形褐单子以牦牛毛线串联,缝制成两大片长方形的帐篷布。再用10多个扣环从帐篷布的长方形两端,呈大长方形的形体连接。再用8根近2米高的木柱子支撑,用10多根粗牛毛绳分别按不同方向拉扯,一端和蓬顶连结,另一端通过帐篷外边缘缝制的圆孔,再拉出可挂拴到固定帐篷的木橛子上。最后,将10多根粗牛毛绳向不同方向,多头拉紧,使绳索多方受力,钉牢木橛子。牦牛毛帐篷要呈四方形,四周平稳牢固。帐篷顶部,一般留有活动的牛毛天窗,可根据需要随意开合,采光、通风、散热、排烟,大约宽30厘米,长3米不等。前面还有活动门帘,用木杆支起是门。天热时支起,可迎进凉风,帐篷内凉爽宜人;天冷时放下,又遮风挡雨,帐内保暖保温。
牛毛帐篷一般占地面积大小不等,大的占地20多平方米,顶高近2米。有的大帐篷内木柱多达10余根,里面宽敞亮堂,可容纳200—300人,常用来举办红白喜事,观看文艺节目、电影电视等。单身汉所居的帐篷,藏语称为“嘎麻”,是用牦牛毛编织和缝制的四方形小帐篷,体积小而轻便,搬运、固定皆灵活。内套4根横杆,4角用竖杆撑起,外面4角又用牛毛绳拉紧后,用木橛子固定。还有花帐篷,藏语叫“查角合”,四面用棉布,中间用牛毛帐片缝制而成,两侧斜面,顶为屋脊形,开有天窗,可在帐内烧茶做饭、煮肉烫酒,十分方便。“查角合”易于装卸,轻巧灵便,适于牧民长途驮运,外出游牧。
牦牛毛帐篷是藏族牧民最基本的居室,做饭、睡觉、休息、会客、放置物品,一些室内的劳作等,皆在其中。牦牛毛帐篷耐磨挡风,隔雨隔雪,冬季冷风不易刮透,夏季阳光不易穿射,有着冬暖夏凉的作用。它便于拆卸、便于安装、便于搬运、便于游牧,极受牧民青睐。
藏族帐篷内的陈设与布局,颇有讲究。普遍以塌夸为中心,其上首是佛龛,视为洁净尊贵之地;左为女人之地,可坐可卧;右为男人之地,商议大事,吃喝休息。
塌夸,是帐篷内的藏式锅灶,状似泥船。用石块和长草泥砌于帐篷中央,它与帐篷门直对,灶身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灶膛,上置铁锅、茶壶,烧茶煮饭、煮肉热水,下部接地处两侧各设一个除灰洞,既可从底部通风,使火燃烧旺盛,又可随时拨下余火和灰烬,用以温茶烫酒兼取暖。后面是柴仓,内放干牛粪、羊粪等燃料,上部留有小洞,与灶膛相通,可视情况往灶膛拨放燃料。男女分坐塌夸两边的格局,既方便天凉时吃饭取暖,又便于主妇操作。它在中央,又使帐篷内受热均匀,利于排烟。
有些半农半牧区,在牦牛毛帐篷里的地中央,挖火塘烧饭取暖,十分方便。先在地中央挖下去塌夸大小、深约1米的火坑,可在里面烧火。火上面再安放用粗铁丝或铁锻件打制、下面焊有支腿的火圈,火圈上面置以铁锅、茶壶等。火焰从锅底向上冒出,铁锅、茶壶四围皆有火焰。旺火、余火皆在火塘里面。火塘四周上面的地面上,又铺以木板,其上面又铺毛毡或羊皮。天冷时,人们则围坐在火塘四周,从上面往下烤火,方便取暖,周身暖和。塌夸与火塘,因地制宜,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且用途多样而适宜游牧生活,极大地方便了牧民群众。
白布帐篷,用白色布料缝制的帐篷。一般是人字形,也有4角形、6角形的。白布帐篷的四周,还用黑、蓝、咖啡色布料做边,精巧装饰,使黑白相间,色彩分明,富有动感。在帐篷“墙”外的大片空白处,或以色布裁以吉祥八宝、祥麟法轮、福禄满堂等图案,或在其中装填色布,精巧缝制,则图案醒目,形象生动。白布帐篷因其重量轻而好搬运、体积小而易折叠、外观靓而视觉美,牧民多在参加盛会、外出聚会、走亲访友时携带。汉族、回族等穆斯林群众也多有使用。
蒙古包是世居青海蒙古族的传统民居,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本布跟格尔”,古称“穹庐”。它用羊毛先擀毡后裁缝,四围是圆形,屋顶凸出,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移动式多见于牧业区,其内部包架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一般高约2.5米,包内直径约5米,圆周环绕桦木条构成的网状围壁“巴哈那”,顶部再用木条做成伞形支架,围壁和顶部的连接处,既十分牢固,又可拆卸,便于游牧搬迁。蒙古包的内部构架安装全部完成后,其外部圆周和顶部环绕、覆盖以厚毛毡,之后,用毛绳将上下左右用力绑缚,使其牢固稳定。包顶中间还开有天窗“哈拉次”,用以通风、透气、采光。蒙古包有可供人们出入的长方形门,面南而开,门框高约1.2米、宽约0.8米,安有木板门和毛毡门两种。包内中央设有炉灶或火塘,其上是天窗。有些人家在火塘里,用铁条制成四条腿的铁架子“托拉格灶”,其上搭锅、搭壶,其下烧柴煨火,也较方便。正中上方有木柜,为供佛处。佛龛侧面,摆放长方形矮木桌,家主居正面,男贵客居左,为上席位。卧处,男左女右,位置固定。包内两侧置有橱柜,摆放家具。包内地面,一般人家铺以毛毡或毛面朝上的羊皮,足感柔和,保暖舒适;富足人家则铺以地毯,华美而高雅。蒙古包根据需要而建,大小不等。大的可容数10人。
固定式蒙古包多见于半农半牧区,宜于定居。先要用土木建成蒙古包形框架,包顶用柳条、苇草,或坚固可塑的建材围圈成凸形屋顶,再将包内外四壁和屋顶内外皆用泥土抹光,则其外不失蒙古包风格,其内结实保温。蒙古包稳定牢固,风雨无虞。包内布局后,显得亮堂惬意,舒适干净。蒙古语称为“独贵”。
蒙古包是蒙古族赖以生活的民居,蒙古人男女一生所举行的人生四礼,即婴儿的洗礼、幼儿的剪发礼、成年人的婚礼、60岁以后的祝寿礼等,皆离不开它。若遇贵客进门,则全家高兴,认为客来财来。会端出鲜美的奶制品,倒上醇香的马奶酒,尽情款待。蒙古族的食品,也饶有风味。婴儿洗礼,是蒙古族人生四礼中的第一礼。按习俗,小孩出生7天左右时举行洗礼,由父母和接生婆在蒙古包里,先后以柏树枝叶汤、盐水、肉汤、牛奶、清水洗浴婴儿全身。认为用柏树枝叶汤可消炎杀菌,盐水会使身体健康,肉汤可补充营养,牛奶会身体洁白,清水可一身洁净。洗礼之日,邻居、亲戚皆来祝贺,祝愿小孩健康、幸福。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第二礼。在小孩3岁时,其父母邀来亲友,大家围坐在蒙古包里,由长者接过家人递来的拴着哈达的新剪刀,边说祝词边剪下小孩的第一缕头发,放在主人捧着的哈达上。然后,亲友们依次说祝词,并剪下小孩头发,不会说的,由别人代说。这天只剪一部分,留一部分,3天内等其他亲友来剪,或由其父母剪完。祝词多为吉语,表达人们良好的愿望。亲友们还会送来贺礼、牛羊,牛羊将成为其永久的财产。成年人的婚礼,是蒙古族人生第三礼。一般男子20岁、女子18岁左右时,在蒙古包里举行隆重婚礼。蒙古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合。过去,蒙古族的婚俗还有:抢婚习俗;“呼沁呼尔根”即雇佣女婿习俗,招赘女婿视为雇佣关系,一切听从女家吩咐,数年后女家认为合格,可得部分财产而分居;入赘,女家须向男家提出,男家同意后女婿带陪嫁过门,若女婿姓名与当地王爷或女家父亲相重,则需改名,一般不需改名。老年祝寿礼,是蒙古族人生第四礼。老人高寿时,其家人在蒙古包里举行大的庆祝活动,届时亲友、邻里纷纷前来送礼“赞买日”表示吉祥并祝贺,赞颂老人功德,祝愿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家人在蒙古包里盛情款待客人。
“须木尔”,蒙古族节日传统食品。在圆木盒内堆放炒面,中间为宝塔形,四周放有干奶皮,顶部再放酥油。木盒盖子内,放一层酸奶、葡萄、食糖,然后把盖子放在盒子下面。端上敬神时,将其供奉在神像面前。敬客人时,摆放在客人之前,主人捧起木盒请客人品尝;客人回家时,主人从炒面中挖出一部分,再和以其它炒面和木盒盖子里的酸奶等物,拌匀后送给客人作礼物。“须木尔”是梵语“须弥”的蒙古语变音。它指佛教的妙高山,这里以木盒内的塔形炒面象征妙高山,以木盒盖子里的食物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须木尔”表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土德”,是蒙古族点心。把擀薄的生面饼放入沸水煮熟捞出,后将酥油、白糖、核桃仁、葡萄干、奶豆腐等搅匀的蜜馅包于其内;乘热在其外皮放上四枚红枣,放入长方形而内壁雕有花纹的木楦,顶部再扣压雕有吉祥图案的盖子,晾干后取出;外形精美,内瓤香甜。既可待客,也可赠人。
“齐纳马拉”,方便食品。做法基本和土德相似,将蜜馅包在水煮饼内,可边捏揉边食用,方便而甜美。“次托马”,油炸蜜食。在做好的酸奶中放入适量白糖,然后拿酸奶和面,揪成面团儿,搓为圆形后再放入油锅煎炸,其外形黄嫩圆滑,入口酸甜味美,营养丰富。
“给拉”,蒙古族奶制品的总称。它分食品、饮料两种。蒙古族喜欢白色,认为奶子是食物之最,代表洁白吉祥、纯洁幸福,更崇尚颜色洁白的奶制品。以驼奶最为尊贵。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白奶豆腐等;饮料有:鲜奶、酸马奶、酸奶等。在举行重大仪式或款待客人时,往往以“给拉”为先。喜宴上,主人先端出奶豆腐或奶皮,让客人品尝。亲人远行,亦以“给拉”奶制品祝福平安。
“厄日木”,是蒙古族的奶皮饼。多在夏秋奶旺季节制作。先将鲜奶倒入锅中用文火煮沸,再以木勺在锅里舀扬片刻,然后将奶锅取下,令其冷却数小时后,揭下鲜奶上凝结的奶皮。再将奶皮放在柏木切板上,切为长方形奶皮片,晾干后即可食用。其柔软而富有弹性,色微黄而奶香浓郁,堪为上品。
“乔日木”,是蒙古族的奶豆腐。先将鲜奶倒入桶内搅匀,使其发酵,待奶油浮出后取出。再将其余酸奶倒入奶锅,文火烧沸,徐徐煮熬。然后将酸奶倒入专用的布袋,压榨后放入木模,使其成型。后将其切为小块晒干。如将袋里的奶渣用手搓捏成小疙瘩,晾干后或拌炒面,或泡奶茶,或当作零食,叫“陶斯”,即奶渣子。或把烧沸的酸奶,搅为糊状后倒入木模,直接晒干。“乔日木”便于储放和携带,既可将其与白糖、果汁、香料拌匀而待客,高雅而别致;又可外出携带,在口中抿含,慢慢消化,开胃止泻,解渴充饥。
“宝日苏噶”,即风味食品奶果子。在面粉中和以食糖,再以鲜奶和面,调好后切为圆团状或做成上有花样的小面饼,入油锅炸熟,与奶茶就而食之,颜色俊美,鲜香脆嫩,是待客的风味美食。
“额苏吉”,蒙古族的马奶酒,亦称酸马奶。酿法是,先将鲜奶倒入奶桶或密缝的皮袋中,用木棍搅动后存放数日,待其发酵成为酸奶。然后以酸奶作为发酵剂,放入马奶中再发酵3—7天,叫“其盖”。再把“其盖”倒入蒸馏器中蒸煮,使蒸气通过蒸馏器上的管子,冷却变成水后,流入酒坛,即为马奶酒。其清澈透亮,口味酸甜,富含多种养分。无酒不为待客,无肉不算宴席。好客的蒙古人待客离不开马奶酒。客人进入蒙古包,主妇先搅动马奶酒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等到主客开怀畅饮时,往往交换酒杯,既是亲切的表示,又是开心的换盏。哪里有蒙古包,哪里就有马奶酒。温暖而华美的蒙古包里,洋溢着酒香、肉香、奶香。人们在几杯美酒下肚后,会情不自禁地高歌蒙古长调,弹起悠扬的马头琴,欢跳潇洒的蒙古舞。蒙古包里欢声笑语,草原又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马奶酒有强身健体、养胃益脾、滋补肾水、养颜美容的多种功效,尤以治疗肺结核有奇效而被蒙医列为饮疗法之首。
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一般与祭祀鄂博一起举行,蒙古包又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各部落牵牛赶羊、跨马骑驼,蜂拥而至。无数顶蒙古包拔地而起,形状各异而色彩鲜亮,红男绿女,酒浓饭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各路人马踊跃参与赛马、射箭、摔跤等三大赛事。人们各献绝技,争相把精湛的骑术、神奇的射技、角斗的勇武,展示给万千群众。获胜者饱受民众夸赞,成为草原明星,不少年轻人获得甜美的爱情。与此同时,人们也悄悄地表露着自己蒙古包的华美,得意地显示着各自肥美的牲畜膘情,骄傲地展示着本部落青年男女的靓丽风姿。夜晚,又在蒙古包外举行篝火晚会,火光熊熊,人影攒动,舞姿蹁跹,歌声入云。
在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划里,就有6个是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达45.5%。三江源,是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的民族聚居区。每年盛夏,大草原上常常举办风味各异、仪态万方的各种大型盛会。牧民群众闻讯后,会骑骏马赶牛羊,驮帐篷带食物,纷至沓来。头一天还是空旷的草原上,一夜之间突然会齐刷刷地冒出无数顶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帐篷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高的帐篷像佛塔一样,在帐篷顶上,或再高圈着华丽的布幔,或又矗立着金色的华盖,显得雍容华贵;矮的帐篷如雨后冒出的白蘑菇,圆浑可爱。它们和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与脚下的绿原紧密相连,在亮得耀眼的蓝天、白得心颤的云朵的映衬下,恍若走进童话世界。草原上,清澈的河水能看得见小鱼,闪电般游来游去,让人目不暇接;帐篷旁艳丽的野花,一簇簇如火焰般炽烈,一团团像黄金般夺目。七彩的草原,牛羊哞哞,藏獒吠吠,远山近水,如流动的诗,似鲜活的画。倘若倏忽间风起云涌,飞来一阵过雨,忽而云开雾散,天空又会湛蓝如洗。东山头上,会挂上一弯彩虹。那碧蓝的天空,鲜亮的彩虹,纯净得让人震撼。梦幻般的世界,真让人心醉。
驻扎帐篷,人们极守规矩,会自觉地在众多帐篷之间留出大街小巷,供人马往来。那街道竟也笔直宽阔,坦荡如砥,小巷也人来人往,通畅方便,颇具意趣,俨然是一座草原新城。这里有各种商店,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用品,令人眼花缭乱;小吃的摊位前,挤满了妇女儿童,各色小吃香味扑鼻。还有不少江浙商人,忙碌地招徕顾客。远处,牛羊成群,待价而沽,畜贩子们眉飞色舞,紧张地交谈生意。帐篷城里民风淳朴,相互谦让,相互问候,眉眼皆笑,亲如家人。入夜,万千华帐灯火璀璨,毛帐篷质朴实惠,遮风挡雨;布帐篷华美精巧,图案醒目;大帐篷气势宏伟,庄严凝重;小帐篷小巧玲珑,惹人喜爱。此情此景,令人胸襟如洗,心旷神怡。帐篷城里欢声笑语,牧笛悠扬;街巷里汽笛声声,人影躜动;空气里弥漫着雪域高原特有的肉香酒香,不喝自醉。草原美酒总是和歌舞紧密相连。热肠热酒,热歌热舞。随着一声撩人的藏族拉伊,或是悠扬的蒙古长调,帐篷内的牧民,就会蜂拥而出,载歌载舞。一时间,欢歌阵阵,皮靴踏踏,袍袖呼呼,舞步盈盈。那气氛,恰是“歌声响彻月儿圆”,“火树银花不夜天”;那阵势,绝不亚于灯红酒绿的香港不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