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指导下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研究表明: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整体开展较好,居民体育锻炼项目程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 全民健身 社区居民 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选择郑州市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等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等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收集相关信息,并查阅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并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郑州市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等社区居民进行走访并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79份,有效率为97.38%。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体育锻炼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的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性别结构为:男性较女性多;社区居中民体育锻炼人中50岁以上的居民最多,占调查总体的38.06%;20—30岁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最少,占调查总体的8.17%。分析原因可能是,20—30岁的群众多为工作和事业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而在其中还有一部分体育意识有点淡薄,体育参与不够积极,虽然有时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价值,但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必要参加锻炼。50岁以上的群众多为退休人员,再加上老年人处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功能逐渐衰退阶段,健身、防病的需要非常强烈,愿意通过能参加体育活动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老年人和离退人员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保持健康,而且也是消除孤独与寂寞的一个理想途径。
(二)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强度分析
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在项目的选择上处于前五位的依次是:散步、跑步、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散步、跑步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体育活动,相对其它体育项目练习起来比较方便,体力消耗小,而且受场所的限制小;而健身操、太极拳的项目特点是占用场地小、运动量可大可小易于控制。老年人喜欢散步、太极拳等运动量小且不受场地限制的项目;中青年人喜欢球类等刺激且对抗强的活动以及韵律性较强的健身操等项目。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也存在着差异,50岁以下的群众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要明显高于21-40岁的群众,因为5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一般是离退休人员,其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又加上这一阶段居民的身体健康相对较强,参与体育锻炼的迫切性较强,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也相对较大。从郑州市社区居民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34.12%的社区居民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大多数被调查的群众每次锻炼时间超过30分钟,达到了产生锻炼效果所需的最低的时间要求,其锻炼强度也是相当不错的,有56.23%的社区居民其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强度以上,只有43.77%的社區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强度不能达到中等或中等强度以上。
(三)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影响郑州市社区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在前六位的是:缺乏场地器材,没时间,没兴趣,工作负担重,缺少专业指导,无经济条件。在被调查中发现,认为“缺乏场地器材”是造成他们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占到首位,其次是认为“没时间”,再者是认为“没兴趣”、“工作负担重”和“缺少专业指导”等影响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观上“没有时间”“没有兴趣”,这说明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有待提高,体育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科学的安排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客观上“缺乏场地器材”成为影响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场地器材是保障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现在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大都是向高层发展,社区居民空前增多,而社区空地和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一种现象,而一些老式小区,在城市健身规划中缺少相应的健身设施的配套,所以,现有的体育设施场地难以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呈现老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较多,而中年群体锻炼较少。在对锻炼项目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缺乏场地器材”、“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和“工作负担重”成为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在加大对体育设施、器材方面的投入,增加各种休闲、健身、娱乐保健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新华.我国群众体育由大到强的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1):19-31.
[2] 骆秉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问题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3.
[3] 严津.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2-113.
[4] 郭玲玲.社区治理视阈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0-14.
关键词 全民健身 社区居民 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选择郑州市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等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等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收集相关信息,并查阅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并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郑州市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等社区居民进行走访并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79份,有效率为97.38%。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体育锻炼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的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性别结构为:男性较女性多;社区居中民体育锻炼人中50岁以上的居民最多,占调查总体的38.06%;20—30岁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最少,占调查总体的8.17%。分析原因可能是,20—30岁的群众多为工作和事业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而在其中还有一部分体育意识有点淡薄,体育参与不够积极,虽然有时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价值,但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必要参加锻炼。50岁以上的群众多为退休人员,再加上老年人处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功能逐渐衰退阶段,健身、防病的需要非常强烈,愿意通过能参加体育活动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老年人和离退人员拥有大量的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保持健康,而且也是消除孤独与寂寞的一个理想途径。
(二)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强度分析
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在项目的选择上处于前五位的依次是:散步、跑步、健身操、太极拳、羽毛球。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散步、跑步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体育活动,相对其它体育项目练习起来比较方便,体力消耗小,而且受场所的限制小;而健身操、太极拳的项目特点是占用场地小、运动量可大可小易于控制。老年人喜欢散步、太极拳等运动量小且不受场地限制的项目;中青年人喜欢球类等刺激且对抗强的活动以及韵律性较强的健身操等项目。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也存在着差异,50岁以下的群众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要明显高于21-40岁的群众,因为5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一般是离退休人员,其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又加上这一阶段居民的身体健康相对较强,参与体育锻炼的迫切性较强,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也相对较大。从郑州市社区居民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34.12%的社区居民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大多数被调查的群众每次锻炼时间超过30分钟,达到了产生锻炼效果所需的最低的时间要求,其锻炼强度也是相当不错的,有56.23%的社区居民其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强度以上,只有43.77%的社區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强度不能达到中等或中等强度以上。
(三)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影响郑州市社区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在前六位的是:缺乏场地器材,没时间,没兴趣,工作负担重,缺少专业指导,无经济条件。在被调查中发现,认为“缺乏场地器材”是造成他们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占到首位,其次是认为“没时间”,再者是认为“没兴趣”、“工作负担重”和“缺少专业指导”等影响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观上“没有时间”“没有兴趣”,这说明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有待提高,体育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科学的安排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客观上“缺乏场地器材”成为影响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场地器材是保障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现在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大都是向高层发展,社区居民空前增多,而社区空地和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一种现象,而一些老式小区,在城市健身规划中缺少相应的健身设施的配套,所以,现有的体育设施场地难以满足群众体育锻炼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郑州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呈现老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较多,而中年群体锻炼较少。在对锻炼项目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缺乏场地器材”、“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和“工作负担重”成为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在加大对体育设施、器材方面的投入,增加各种休闲、健身、娱乐保健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新华.我国群众体育由大到强的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1):19-31.
[2] 骆秉全.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评估问题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3.
[3] 严津.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2-113.
[4] 郭玲玲.社区治理视阈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