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圆梦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5月出生,十五岁开始学习拳击。2001年全国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亚军,2004年第22届亚洲拳击锦标赛暨雅典奥运会资格赛48公斤级亚军,被认为是在2008年奥运会上实现中国拳击金牌零突破的首选人物。
  解说:第一次接触邹市明是在2001年9月,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举行前一个月,当时他21岁,是2001年全国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九运会一号种子选手。
  1988年组建贵州拳击队,在经过十多年的拼打后,贵州的次轻量级拳击训练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96年,15岁的邹市明入选贵州省拳击队。
  记者:当时教练就告诉我,邹市明很有可能实现中国拳击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因为第一他比较年轻,第二作为48公斤级的选手他不用控制体重能发挥最大的身体潜力,他打拳用脑子。不过,当时我关注邹市明还不只是因为他的潜力,更因为他那孩子气未脱的状态。
  解说:在一次训练后,我们跟随邹市明到了运动员宿舍。邹市明闲暇时喜欢听音乐,自己还买了音响。
  邹市明:小时侯我太瘦了,挺文静的又不爱说话,我妈到现在都想不通,我怎么会来搞拳击?
  记者:你想通这个问题没有?
  邹市明:我到现在也没想通。
  解说:在采访贵州省拳击队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拳击项目很残酷,拳手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确,作为直接交手项目,拳手受伤在所难免。
  记者:在后来的接触中,邹市明说拳击的取胜不只是依靠力量,拳击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运动,它不仅需要勇气和力量,更需要智慧。
  解说:平时拳手们要做大量的训练,其中有一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例如这种强度手靶训练,要求队员在2分钟内击打300多拳,这时队员的心跳在10秒三十六、七下,常人在这种心跳下通常会发生呕吐、晕倒的现象,而队员们要求一分钟休息后心跳要恢复到10秒二十三次左右,每回这样的强度手靶训练通常的要做好几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位运动员都想拿到金牌,但是赛场如战场,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上,作为一号种子选手的邹市明在半决赛就输掉了。
  记者:当时邹市明比赛失利后,我去他的房间,他一个人正在默默的收拾东西,这件T恤就是他当时拿给我的,他说留着做个纪念吧,气氛有些伤感。他虽然输了,但在我的内心依然很相信他的实力,我对他说,等你在奥运会上拿奖牌的时候,我就穿着你送的这件衣服来采访你。
  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失败和痛苦之后,邹市明逐渐成熟了,他开始在各种拳击大赛中崭露头角。
  运动经历:
  1996年15岁时在遵义体校开始拳击训练,教练梁锋;1999年1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教练张传良。
  2001年第9届全运会48公斤级第三名
  2003年全国拳击冠军赛48公斤级冠军
  2003年第12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亚军
  2004年第22届亚洲拳击锦标赛暨雅典奥运会资格赛48公斤级亚军
其他文献
1965年7月出生在贵州省惠水县。1985年毕业于贵定师范学校,后修新闻,大学本科。先后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介赖乡政府、都江区政府工作,1988年调入《黔南报》,1996年加盟新华社贵州分社,1999年创办北京东方英才文化教育研究院,现为影响力文化传媒总裁(拥有北京中创时代国际文化发展中心、《影响力人物》杂志社、北京华人名家国际书画院、北京九州明星民族文化艺术团、世界华夏英才北京文化中心等机构
期刊
孟杰,1966年生,贵州省大方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核物理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孟杰考入了西南师范大学,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读完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92年博士后的孟杰受到国外多个科研机构的邀请,先后在德国、日本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孟杰回到了北京大学,并创办了“青年核物理研究中心”,年仅31岁的他成为了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前:1982年孟杰虽然在
期刊
卢现艺:男,1958年生,1985年从绘画转向摄影,1993年在深圳《现代摄影》杂志任摄影记者,1994年作品《生命》获首届中国艺术摄影作品展银奖。1995年开始从事商业人像摄影,1997年在北京创办雅尼艺术摄影厅。1998年获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作品展金奖、铜奖。1999年获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  编前:摄影大师安德烈·巴赞说:“摄影就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它免于自身的腐朽”。 今天,我们《
期刊
李尚公,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1989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办公厅。1993年起当律师,1994年他代理山西省芮城县1000多户农民代理“假红富士果苗”的案子,为1000多户农民挣回了70多万元的赔偿,分文未取。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十佳律师”、“人民满意的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编前:1993年,李尚公下海做了律师,做律师给李尚公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忙”字,忙得
期刊
贵州省桥梁设计院院长、省管专家。1964年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分配到贵州,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从事公路、桥梁勘测设计。1987年,陈天本担任江界河大桥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室主任主持设计工作,在关键性技术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江界河大桥标志着中国的桁式桥梁建设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中国拱桥的精粹”、“世界珩桥建设的丰碑”,1999年获中国首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编前:“连峰际天兮,飞鸟
期刊
廖小罕,1963年生于贵阳,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英国牛津大学地理系博士。1987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后进入英国气象局哈德莱气候研究和预测中心、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等国外科研机构。现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编前: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牛津大学博士廖小罕,廖小罕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场环球旅行,从家乡贵阳到北京、从北京到牛津,从牛津到纽
期刊
张庭珍,女,1946年出生在贵州省台江县,台江县老屯乡岩脚村村支书。张庭珍从1984年开始,就带领全村的姐妹们制作、经销苗族刺绣,为苗家妇女摆脱贫困找到了一个重要途径。2001年,张庭珍当选为岩脚村历史上第一位女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发展村里的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张庭珍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2000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解说:岩脚村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的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文职少将,《孙子兵法》国际研究会副会长。1962年大学毕业。从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研究40年来,出版专著10余部,参与主持编的《中国军事通史》获国家图书提名奖,主编的《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孙子兵法辞典》获全军图书一等奖,《孙子兵法新论》获军事科学院研究生教材成果奖等。  编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灿烂、最耀眼的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它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
期刊
刘恩和,生于1949年,土家族,贵州沿河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茨坝小学校长。一直扎根在最边远、最贫困的乡村,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曾翻山越岭将17吨建材从8公里以外的镇上背到学校,被人们誉为“背来的学校”。艰苦朴素、省吃俭用,把积蓄的钱用于资助学校及贫困学生,曾资助的学生近500名,而自己的子女不得不靠贷款上学。刘恩和曾先后受到省、地、县表彰,1998年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期刊
周明安,航天部基地某设计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某型号导弹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兼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六十年代末周明安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贵州某基地参加三线建设。在周明安等一批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设计研究所承担的三个国家重点型号已设计定型,并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周明安因贡献突出,荣立型号研制一等功。他先后荣获了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贵州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