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初中生应该注意体育课的锻炼,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教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初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每一节体育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教好初中体育课。
关键词:兴趣;因材施教;生活情趣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决定的,学生只有完全被动地接受,课堂氛围往往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这一状况,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方法应灵活运用,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方法进行充分的运动,积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热情。教学评价也应该更加人性化和体现育人的宗旨,摒弃极端化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带来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更多地运用合理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打分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完成动作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态度。体育运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学习,所以评价的时候应适当倾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心得体会,去发现其真正学到了什么知识,要让学生不但“学会”更要“会学”。
二、调整状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由过去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
三、注意联系学生经验,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下,教材的选择放开了,各校可根据地域特色和本校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除了认真教学体育教材上的内容,还可把民间体育项目和游戏引入课堂,可把我区的体育活动小区引入课堂,也可老游戏新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讨论与创编,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改革中应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
四、构建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师者发令,学者顺从,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极大损害。而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革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学习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中得到学习和提高。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五、改进体育教学模式
首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的课改理念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做好教学前期的教学准备。在教学场地与器材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学情和内容进行选择,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与运动。例如:在初中生学习篮球运球的技能时,在活动场地,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导入上,使几名学生展示篮球的运球动作,对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动作,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渲染,使同学们对这项活动的技能充满兴趣与向往,从而创设较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新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示范性的动作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有章可循。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营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加强对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从最初的导入伊始,就应当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之始,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跑步这一节课时,教师通过跑步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跑步训练,来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兴趣的趋使下,引发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也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不同心理因素的个体。每名同学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学习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的训练中,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都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3.要把握好学生训练的强度
训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体质特点,设计强度适宜的训练内容。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身体的素质和体质的承受能力还远未达到成人的标准,所以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训练动作和技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所以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及技能的训练,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或者作为选学内容进行示范或通过媒体进行演示即可。
参考文献:
[1]陈建勤,闫桂华.分层教学在我校高中女生篮球模块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2010(3).
[2]毛振明.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3]吴陈勇.对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11)
关键词:兴趣;因材施教;生活情趣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决定的,学生只有完全被动地接受,课堂氛围往往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这一状况,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方法应灵活运用,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方法进行充分的运动,积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热情。教学评价也应该更加人性化和体现育人的宗旨,摒弃极端化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带来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更多地运用合理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打分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完成动作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态度。体育运动不是单纯的模仿学习,所以评价的时候应适当倾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心得体会,去发现其真正学到了什么知识,要让学生不但“学会”更要“会学”。
二、调整状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由过去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
三、注意联系学生经验,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标下,教材的选择放开了,各校可根据地域特色和本校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除了认真教学体育教材上的内容,还可把民间体育项目和游戏引入课堂,可把我区的体育活动小区引入课堂,也可老游戏新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讨论与创编,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改革中应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
四、构建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师者发令,学者顺从,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把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由于身心发育、年龄、家庭遗传等的差异,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很大。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统一——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上课,造成对一部分学生身心的极大损害。而新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革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学习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中得到学习和提高。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五、改进体育教学模式
首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的课改理念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做好教学前期的教学准备。在教学场地与器材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学情和内容进行选择,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与运动。例如:在初中生学习篮球运球的技能时,在活动场地,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导入上,使几名学生展示篮球的运球动作,对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动作,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渲染,使同学们对这项活动的技能充满兴趣与向往,从而创设较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新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示范性的动作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有章可循。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营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加强对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从最初的导入伊始,就应当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之始,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跑步这一节课时,教师通过跑步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跑步训练,来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兴趣的趋使下,引发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也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不同心理因素的个体。每名同学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学习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的训练中,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都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3.要把握好学生训练的强度
训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体质特点,设计强度适宜的训练内容。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身体的素质和体质的承受能力还远未达到成人的标准,所以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训练动作和技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所以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及技能的训练,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或者作为选学内容进行示范或通过媒体进行演示即可。
参考文献:
[1]陈建勤,闫桂华.分层教学在我校高中女生篮球模块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2010(3).
[2]毛振明.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3]吴陈勇.对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