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样”勿让幼儿互送礼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mxfy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链接
  2015年幼儿园毕业季时,曾女士的女儿小馨今年从幼儿园毕业。从6月中旬开始,班上互送毕业礼物的活动就一直没停过。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同班每个同学都送一份礼物。全班39人,即要准备38份礼。到目前为止,最贵的要数乐高三合一、进口儿童电动牙刷等,每份都要四五十元。
  毕业临近,学生们都在忙活一件事:送礼。记得在我毕业时,同学之间除了写留言互道珍重之外,再就是相互送点礼品留做纪念,所谓的礼品无非是钢笔、相册、书之类的,即便是这些简单的物品,也是到了初中才有,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可是,今天的毕业送礼仪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相互之间所赠送的物品也越来越贵重。并且,毕业送礼从最初的高龄化向低龄化蔓延,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毕业的时候,都要煞有其事的选购礼品,幼儿园的小朋友送礼蔚然成风,已经没有了情谊的价值,更多了几分社会的虚荣。
  孩子送礼,爸妈赚足了面子
  孩子送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父母为了自己的脸上有面子。别人家的孩子送了一个物品,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回赠一份比之更加贵重的礼物,才会感觉心安理得。否则,自己就会感觉低人一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了礼节也好,为了面子也罢,总之,不能让孩子输在送礼上。
  曾有一位妈妈,为了给儿子买一款与众不同的礼物,跑遍了整个商城。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的礼物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这位妈妈的观念就是: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就一定给孩子最好的。
  其实,很多父母的心态,只不过通过给孩子购买最好的玩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感,不至于在别人家孩子面前丢面子。并且,爸爸妈妈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自己脸上也有光,这就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殊不知,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所作出的决定,却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物品升级,助长了攀比风气
  所送礼品,从最初的几毛钱到几块钱、几十块,甚至上百元,这种价格上的不断飙升,其实,折射了孩子攀比的不良风气。看似是简单的毕业互送礼品,其实,在这种行为的背后,却体现了孩子幼小心理发展的微妙变化。
  攀比,不仅仅体现在毕业季送礼的事件中,而是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吃、穿、玩、住,包括用的文具在内都已经成了攀比的“砝码”。甚至,放学之后家长用什么车去接,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有一位爸爸,开了一辆比较老旧的车去接自己儿子。当儿子看到老爸竟然开老破车来接自己,就对爸爸说:“以后你要是再开这辆车来接我,就不要停在幼儿园的门口,停得远远的,你看小朋友的老爸都开的什么车?”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特别是人格的发展,将会在这个年龄段里,打下一个基础。一个人的语言模式、与人交往的方式、看待事物的态度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攀比就好比一粒储存了负能量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以礼取人,滋养了虚荣之心
  礼重人聚,礼轻人散。如果哪位小朋友的礼物贵重,或者是独一无二,并且还很好玩,他一定会有很多的粉丝和跟随者。如果哪位小朋友的礼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是很便宜,那么,这位小朋友也将会受到冷落,甚至会面对冷嘲热讽。
  因礼物贵重而得到追捧的孩子,会慢慢地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我拥有了好玩的玩具,贵重的礼物,就会有小朋友喜欢我,就会听我的话。这种错误的认知,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接踵而至的就是,孩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虚荣,会想方设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懂得分享,勿以贵重为标准
  今天的孩子在物质上是非常富足的,也正是因为物质的富足,导致了今天的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幼儿园毕业相互送礼,并不是分享,某种程度上是同等交换,也不能代表情谊,而代表了利益。这份利益来源于父母的面子,孩子自身的虚荣之心。
  让孩子学会分享,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让孩子具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不是以贵重为衡量单位,则是做人的一种原则。懂得分享和做人原则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而这种人格特质的形成,却是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而不能成为孩子坏习惯养成的始作俑者。在家庭里,就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物品分享给别人的习惯,也只有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走到幼儿园里才会懂得与小朋友分享。当分享成了孩子的品质时,他才不会在乎礼物的贵重,才会懂得礼轻情意重的含义。
  传递情谊,施与正确的引导
  毕业的时候,同学之间互送礼品,以此来表达友谊之情,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纯真的童年友情。毕业虽然只是一种形式,可是,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是他们人生之中第一次“别离”,这对他们非常重要。
  我们成人不但不能阻止这种活动,反而要大力地支持。但是,支持也要讲究方法,不是一味地盲从、攀比、要面子,更不是放权给钱,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而是要把这次小别离当作一次教育孩子的素材,从而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激发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启发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的友情,并不是靠礼物收买而来的,更不是看谁的礼物贵重,就能拥有同学之间的友谊。
  幼儿园毕业季送礼,已不再是发生在幼儿园的小问题,而是折射了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品格的形成等等都是在幼儿园期间初具雏形,在幼儿园形成的模式,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
  所以,扭转幼儿园毕业季送礼的怪现象迫在眉睫,需要父母、老师、园长等多方的合力,还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幼儿园环境,给孩子一份纯洁、纯真的童年友谊,不要让世俗与铜锈过早地沾染孩子们圣洁的心灵。
其他文献
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愉快的经验,更能为他们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一个书香弥漫的童年能带给孩子们一个充实快乐、富有意义的人生。让孩子拥有一个书香弥漫的童年,让阅读造就孩子的精神,让阅读成就孩子的人生。家庭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渠道。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不仅为孩子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而且还为孩子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和孩子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但当前家庭早期阅读
期刊
人生之路很漫长,如果在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正确地指引,孩子们就可能走错方向,越往前走,就会越危险。直到有一天,当发现他们走错了方向,试图扭转局面、让孩子重新来过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似乎比登天还难。  我一个朋友的小孩,已经上小学。她的家长非常推崇自由教育观念,从小就很尊重孩子,从来不会大声对孩子说话,更不要说批评孩子了。即使孩子不听话或者犯了错,一律轻言细语跟孩子讲道理。家里的大人都很有耐心,为了让孩子
期刊
食物除了食用,还有别的功能吗?答案是:有!  这件事情还得从一位叫杰琳的员工说起,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两个宝贝给她带来了许多快乐,可也让她烦恼无限。  最烦人的就是在餐桌上,孩子们总是不好好吃饭,她精心制作的食物放在餐桌上,可孩子们根本对它熟视无睹,只顾着疯玩。无论她怎么训斥,都改变不了孩子们的这一“恶习”。  这让她很抓狂,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营养怎么够呢?而且,他们在饭桌上磨
期刊
幼儿园一幕:  早晨来园时,陈陈眯缝着眼睛打着哈欠,慢慢悠悠地来到幼儿园门口,老师一看赶忙迎上前去询问:“陈陈,你怎么没精打采的,是不是没有睡醒呀?”陈陈没有回答,妈妈赶忙说:“没错,昨晚睡得很晚,今天早上怎么叫也叫不醒。”老师说:“陈陈,我们做个约定,如果你每天都能在九点前睡觉,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好吗?”陈陈点点头。可是,还没到午睡时间陈陈就已经困得又是哈欠不断,做什么事情都没精打采。终于熬
期刊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哪个人不是从玩耍开始自己的人生历程呢?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非常赞赏玩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他认为儿童通过玩耍接受的信息、教育,往往比书本上读的、课堂上听到的还要多,因此主张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婴儿摆弄物体,形成对物体及其特征、颜色、形状的认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
期刊
给孩子立规矩,得爸爸来  儿子出生是我拍《建党伟业》的时候,我特别感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总,他给了我一个月假期让我回家陪安娜生孩子。  我之后就又开始拍电视剧和电影,一直没歇。对儿子的生活我没有尽到太多责任。前天晚上,我回家,儿子拿勺子敲桌子。我说“别敲了”,他“咣”一下把勺子扔了过来。那天我不说话,瞪着他,他也看着我,在这过程中,我儿子输了。我绝不允许儿子扔勺子的这种行为,安娜说儿子还小,
期刊
熙熙六岁时,我和先生决定要二胎,两个孩子有个伴,将来他们长大了,能互帮互助,互相取暖,不至于太孤单。  听说要有小弟弟小妹妹,熙熙也很开心,总是不停地问:“妈妈,小弟弟或小妹妹什么时候出生啊?”到超市买东西,也会乖巧地说:“给小弟弟或小妹妹也买一份。”甚至攒了零用钱,她会骄傲地说:“我留着给小弟弟或小妹妹花。”看她对即将到来的孩子如此有爱,我感到特别欣慰,至少,以后不用担心大的欺负小的。  可是小
期刊
美国一个小学老师,为了知道哪些孩子诚实、哪些孩子撒谎,就针对班里30个孩子做了一场实验。孩子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老师的目的,一个一个单独被叫到了一个小房间,老师拿出一个儿童钱包模样的小袋子,里面放了大量现金,然后问孩子,钱包是不是他们的。结果超过一半的孩子都说钱包是他们的。  随后孩子们被分为两组,一组是“好孩子”,一组是“坏孩子”,并分别接受老师的赞扬或批评。突然,一个被分到好孩子一组的小男孩站了起
期刊
新闻链接  2015年的暑假,孩子们原本应该快乐无忧地度假,却被家长塞进了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这个暑假,5岁的萱萱被妈妈安排学钢琴、围棋、英语、画画……一天要上四五个兴趣班把萱萱惹怒了,嚷着要打110,找警察叔叔“解救”她。  “现在的娃都在学,咱家萱萱不学不是落后了吗?我能咋办呢?”而萱萱妈很无奈。  “现在的娃都在学,咱家萱萱不学不是落后了吗?我能咋办呢?”家长的担心是对的,但家长的做法是值得商
期刊
新闻链接  2015年9月6日下午,房山区一名11岁女孩小雨(化名)开学当天离家出走。7日凌晨,民警在一辆从北京开往威海的火车上找到女孩,并将她安全送到家。警方称,女孩因不满父母将爱都给了不满一岁的弟弟,独自乘火车外出。  二胎政策放开后,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如何协调大宝二宝的关系,如何去除大宝的嫉妒心,培养他(她)的责任感呢?  二宝出生后,曾担心过老大的反应,姐姐美好当老大当了这么多年,会不会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