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式”小学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任务。“家校合力”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主流思想,不少学校构建起对学生的家校评价机制,虽调动了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但往往是以“一套标准”评价“一班学生”,甚至是“一校学生”,评价体系依然未能体现对不同学生素质差异性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构建有助于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家校协同评价机制,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小学; 双向互动式;家校协同;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校协同”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正逐渐被学校、家长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纷纷参与到学生评价系统中来,从理论意义、实际效果上分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协调互补作用无可厚非,但以往“单向式评价机制”的过分规范化、标准化,对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制约性也日益凸显。
  一、以往“单向式评价机制”的制约性
  随着学生评价系统向学生家庭的不断延伸,家庭评价内容正逐渐被量化,以往“单向式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所谓“单向式”指的是,目前许多学校普遍采用由德育处或大队部根据学校德育目标统一制定“一套评价标准”来评价“一校学生”,不少班主任采用统一的“一套标准”来管理、评价“一班学生”。如此评价标准,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
  以“一套标准”评价“全体学生”,管理者唯有按照这共同的“目标”来要求、管理学生,虽然部分学生会为求评价系统中的“目标”而努力,但部分学生也会因此陷入家校划定的“圈子”,而失去“圈外”的个性。“一样的要求”往往会出现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比某个孩子差,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也因此一直生活在那个难以超越的对手“阴影”中,久而久之,难以走出消极困境。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往往是“评价标准怎样要求,我就怎样做;评价标准没有要求的,我就不用做”。“被要求”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2.评价方法导致实效性低
  家校以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导致学生常常觉得自己处于“被监视”的环境,容易失去以往的天真。部分学生为求“高分”,不顾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现“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部分学生则认为一样的标准加之限定的名额,自己根本不可能超越优生;部分优生则因缺乏个人目标,面对“家校评价标准”中的“既定目标”,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成为大家所谓的“优秀分子”,家长对此则是无可奈何,往往抱怨“孩子只听老师的,爸妈叫做的事情一概不做”。如此评价,不但未能发挥评价的促进与导向功能,还降低了学生的成长积极性,同时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最终使德育的实效性渐显低下。
  二、创新性“双向互动式”家校协同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当前,虽然部分评价机制能体现学生的民主参与,但评价标准的“同一性”依然存在,能否打破这种“统一标准”的“限定局面”,转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人的标准呢?这值得探讨。笔者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认为创新性“双向互动式”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可克服以往“单向式”评价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谓创新性“双向互动式”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即由“统一管理”转“超市化”管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家长的参与,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家长不再是以前“学校怎样要求,家长就怎样评价,而不能结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进行合理评价”,家长也可以直接参与到“评价标准”的个性化制定。具体设计如下。
  1.“一个标准”评价“一个学生”
  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评价机制,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个相应的评价标准,即每个学生都有“量身定制”的“评价标准”,而非以往的人人“同一标准”。
  首先,学校德育目标方面,在评价机制中设计“基本目标”,由学校、班主任、家长结合德育处要求,统一思想,明确年段学期要求,结合学生不同能力、不同习惯、不同家庭背景等拟定不同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具体指标不同。如,A同学本周不良行为次数为0,B同学本周不良行为次数不超过2次;A同学本周举手回答问题超过10次,B同学本周举手回答问题超过5次等;A同学本月迟到次数不超过1次,B同学本月迟到次数不超过3次等等。
  其次,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超市化”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激励目标”。
  “超市化”的“发展目标”,即由学生可以与同学讨论拟定各类“发展目标”项目,由班级交流讨论形成“发展目标超市”,学生自行选择目标,且不同学生不同年段的具体指标可不同。如A同学提出“本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B同学提出“本学期要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C同学提出“本月份要争取被评为‘礼仪之星’”,D同学提出“母亲节要为妈妈亲手制作一件礼物”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認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使学生评价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富色彩。“超市化”的“发展目标”拟定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学期初,笔者召开班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评价机制,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笔者让家长将自己孩子在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和好习惯记录下来。接着,在后来的班会上,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这些“好习惯”和“坏习惯”补充到“发展目标”中,以让学生深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优缺点,有助于后期克服自身缺点,继续发扬优点。比如,A同学不喜欢做家务,B同学每天都阅读1小时,C同学每个星期都打篮球,D同学不喜欢运动等等。
  “创新激励目标”,即鼓励学生在个人特长、突出项目方面大胆创新,经与家长讨论后,可自主在班会申报“个人目标”,由家长参与评价,由管理者给予单独加分表彰。如A同学提出“这个学期钢琴考级过8级”,B同学提出“这个学期魔方速拧要破50秒记录”,C同学提出“本月份要晋级学校才艺表演决赛”,D同学提出“本学期要参加珠江商报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2.创新评价方法
  首先,阶段考核评价时,由学生根据“个人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申报,管理者根据“学生个人评价标准”,结合学生提供的活动及成果材料来进行评价,家长则结合孩子的表现与“孩子个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终不再设置“上限”,即没有固定的“优秀分子”名额,只要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即可成为“优秀分子”,以此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如过去的“进步之星”评选一般每班只有固定的五个,现在有的班达到了十多个;学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不再是每班一样多了,有的班“优秀分子”更多了。
  其次,强化“纵向自己比”,弱化“横向比别人”。管理者和家长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对照学生的“个人评价标准”,而非对比其他学生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心中不再因为有永远超越不了的“对手”而失去信心。阶段性评价时,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既关注“基础目标”的达成度,也要关注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实效,形成和谐的发展氛围。
  再次,进一步强化家长创新意识,引导家长重视“创新激励目标”,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优化“评价标准”,积极鼓励孩子多参与课内外活动,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创新性“双向互动式”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强调家长的参与,注重学生主动性的体现,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让“优秀”不再“专属”,让曾经的“后进生”找回希望,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薇.构建家校协同机制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2):72-76.
  [2]赵冬宾,程世魁.对后进生家校协同评价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J].才智,2016(13):97-98.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自己经历实际问题而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在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以数学知识点为基础,采用建模的方法,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创建数学问题情境,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更容易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在培养学生建模思想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摘要】在传统小学高段书法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传统书法教学弊端。本文对传统书法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以便为进一步提高小学高段书法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高段书法;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新
【摘要】信息时代,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产物之一,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革。在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实践中发现,微课既能短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学习重难点,也能提升教师的微研究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小学美术课程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当今,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微课的研发与创制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休、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多年来,学校德育队伍结合学校的“星空文化”,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搭建起两大追梦拜台——“四节”和“四礼”,注重德育实践与体验,创新育人模式。“四节”为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礼”为一年级入学礼和入队礼、四年级少年礼、六年级毕业礼。活动贯穿
【摘要】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习能力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小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具有“巩固技能、解决问题、形成策略、反馈评价、拓展思维”的功能。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教育观念,加深认识练习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充分利用习题的功能,使小学生有效扎实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形成数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摘要】留守学生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家长们出外务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看管,这种隔代教育给这一代特殊群体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这给我们山区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针对这一瓶颈,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留守学生;爱心;耐心;宽心;恒心  留隍镇,是广东省一个人口分布稀散,经济较落后的小镇,这里的年轻夫妻多数出外务工,
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一节让人拍手称赞的课?在中学历史教学教研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被专家、学者、同仁称赞的高大上的历史课已经离不开以下“潜规则”:设计精美的课件、高清的视频音频材料、大量丰富的史料、烈度极高的小组讨论、层层叠叠的问题链、接轨中考高考的习题训练、繁杂的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等,已成为一节好课的标准。  笔者认为,一节高效的历史课,应是从一个有灵魂的教学设计开始,而一节有灵魂的历史课,则离
【摘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迅速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之下,更彰显出了它的优势,从图形文字、动态动画、声音传播、信息储存,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等各方面中体现出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教学不再局限于上公开课时才运用,而在平常的课堂也经常使用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对本课堂所学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热爱学习
【摘要】数学课前预习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数学教材进行尝试学习。而有效的数学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山区初中学生;预习策略  数学一直都是多数人认为最抽象难懂、最枯燥无味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难教与难学始终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山区初中学生,生长于信
【摘要】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初步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学科;兴趣培养  历史如同车轮滚滚,昨日较之今日,便是历史。今日较之明日,也是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中历史学科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