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东西?什么是贯穿高中数学始终的基本思想?数学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不变量”?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二期课改培训、听专家讲座、教学同伴之间的互动,我们教师对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新课改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已达成共识.课改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
针对二期课改的新特点,教学方式将出现多样化的景观.但同时也容易暴露出浮躁、盲从、形式化的倾向,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1.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2.课堂有活动却没有体验;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地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合作学习就结束了.由此,要落实数学课改的教学目标,就意味着高中数学二期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数学教学“不变量”:
(一)夯实知识基础,涵养数学思想
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思想、代数运算思想、数据处理与随机思想等,都是贯穿了高中数学课程始终的核心思想,像“无形的网络”,把整个高中数学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必须放在课堂教学首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尊重学生主体,推动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比比皆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式的僵化做法,导致学生失去亲自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教师来说,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践数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必要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熏陶.
(三)设计“问题链”,引导教学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应当从问题开始,以“问题链”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问题引导教学过程.“问题”是引导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动力.
(四)实施“推迟判断”,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必须讲“过程”!坚持“推迟判断”,不要轻易“捅破窗户纸”.有时,没有结论的过程可能比教师给一个现成的结论好.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要讲道理,少强加于人!让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
概念教学,要讲必要性、合理性,讲发生、发展,讲来龙去脉.不要把概念抛给学生.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解题教学,要讲“从何想起”,要经常暴露失败的过程,至少做到九个字:有什么?干什么?怎样干?回顾反思,提高质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解题习惯,教学生学会思考.
(五)提倡教学民主,理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让人把话讲完,要注意倾听,不要扑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学民主需要教师挑战自我,让自己活动在能力的边缘,让学生活动在自己的思维(能力)最近发展区.
(六)教会主动选择,鼓励主动发展
好的教师是“想”给学生“听”,差的教师是做给学生看.什么是教师该做的?什么是该让学生自己做的?想一想,学生离开你怎么办?在教師与学生之间,教师永远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是自己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教师那里的知识再好,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也是无用的.
高中二期课改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水平的前提下,通过二期课改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成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二者整合
为了适应信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注意数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整合.特别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际使用,理解和熟悉两者的联系,以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沟通数学与计算机技术,使二者相互促进,既提高效率,又加深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当前,二期课改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数学素养.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数学教学中的“不变量”,并且互相共享教学资源,积极交流教学经验,相信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让课改成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江素萍.对新课程中实施“数学探究”教学的思考.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
[2]谢尚鸽.高中数学课探究平台的构建与反思,2006.
[3]徐芳芳.从学生认知分析中引出的教学反思,2006.
[4]陈永明.关键还是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教学,2006(9).
[5]高建彪.高中新课标数学必修③与必修④教学体会.
通过二期课改培训、听专家讲座、教学同伴之间的互动,我们教师对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新课改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已达成共识.课改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
针对二期课改的新特点,教学方式将出现多样化的景观.但同时也容易暴露出浮躁、盲从、形式化的倾向,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1.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2.课堂有活动却没有体验;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地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合作学习就结束了.由此,要落实数学课改的教学目标,就意味着高中数学二期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数学教学“不变量”:
(一)夯实知识基础,涵养数学思想
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思想、代数运算思想、数据处理与随机思想等,都是贯穿了高中数学课程始终的核心思想,像“无形的网络”,把整个高中数学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必须放在课堂教学首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尊重学生主体,推动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比比皆是“你讲我听”“你写我抄”式的僵化做法,导致学生失去亲自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教师来说,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践数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必要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熏陶.
(三)设计“问题链”,引导教学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应当从问题开始,以“问题链”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问题引导教学过程.“问题”是引导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动力.
(四)实施“推迟判断”,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必须讲“过程”!坚持“推迟判断”,不要轻易“捅破窗户纸”.有时,没有结论的过程可能比教师给一个现成的结论好.讲“是什么”,更要讲“为什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要讲道理,少强加于人!让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
概念教学,要讲必要性、合理性,讲发生、发展,讲来龙去脉.不要把概念抛给学生.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解题教学,要讲“从何想起”,要经常暴露失败的过程,至少做到九个字:有什么?干什么?怎样干?回顾反思,提高质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解题习惯,教学生学会思考.
(五)提倡教学民主,理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让人把话讲完,要注意倾听,不要扑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学民主需要教师挑战自我,让自己活动在能力的边缘,让学生活动在自己的思维(能力)最近发展区.
(六)教会主动选择,鼓励主动发展
好的教师是“想”给学生“听”,差的教师是做给学生看.什么是教师该做的?什么是该让学生自己做的?想一想,学生离开你怎么办?在教師与学生之间,教师永远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是自己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教师那里的知识再好,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也是无用的.
高中二期课改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水平的前提下,通过二期课改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成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二者整合
为了适应信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注意数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整合.特别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际使用,理解和熟悉两者的联系,以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沟通数学与计算机技术,使二者相互促进,既提高效率,又加深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当前,二期课改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数学素养.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数学教学中的“不变量”,并且互相共享教学资源,积极交流教学经验,相信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让课改成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江素萍.对新课程中实施“数学探究”教学的思考.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
[2]谢尚鸽.高中数学课探究平台的构建与反思,2006.
[3]徐芳芳.从学生认知分析中引出的教学反思,2006.
[4]陈永明.关键还是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教学,2006(9).
[5]高建彪.高中新课标数学必修③与必修④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