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因此,对于农村的幼儿园而言,更应该充分利用其乡土资源,多挖掘农村自然物,让它们能充分得到运用。营造一种特色的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墙角,每一条走廊都在环境创设中显现出乡土情怀。
【关键词】创设;利用;乡土资源;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阳山县南部,距离县城约32公里,域内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四处可见稻田、鱼塘、菜园、果园,举目皆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青翠的竹林,清澈的小河,美丽的鹅卵石。这些来源于大自然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宝贵的教育价值。能够成为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利用乡土材料创科学育儿环境,不仅可以弥补我园教育资源的不足,还促进教师及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审美力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一“枝”多用,精彩纷呈
(一)收集、筛选,可塑性强树枝
幼儿园门口是一座小山,有适宜踏青观赏的山脚。我们除了会开展一些登山、认识植物、寻找宝藏的游戏外,还经常引导幼儿通过个人、亲子或师生形式收集各式各样的树枝,一起探讨如何筛选,如何让枯萎的树枝渗透到活动中去、环境里去。校园周边有相思树、樟树、荫香树、松树和杉树以及一些杂树,相思树树枝分布比较密集,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作为活动室及走廊的吊饰再好不过;樟树树枝苍劲有力特别豪气,一般我们会用来构建成小树作为楼梯转台和走廊拐角的环境布置;荫香树和杂树的树枝相对较为细长,可作为美工区里的手工材料;松树的树枝比较粗糙一般不予采用,松片却是很不错的装饰材料,松果更是幼儿的最爱,作为美工材料其用途很多。
(二)枝叶搭配,建构目标图案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乡土资源融入班级环境创设的做法。首先是主题明确再根据主题设计造型,造型是一个让幼儿可以直观感受的艺术,幼儿对造型的理解和欣赏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审美眼光,因为学前阶段的幼儿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的阶段。因此,浑圆、墩实、稚拙、简洁的造型最能吸引幼儿。其次是着重引导搭配,树枝的最佳搭配是叶子、叶藤,再辅助一些动物(道具)、鸟窝、小花、松果等就能创设出许多幼儿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物体模型、熟悉的场景,从而更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如,美工区墙面展示的“家庭相册”“向日葵”“小鸟的家”“五彩鱼”“春天来了”,以及区角柜里各种各样的鸟窝,狗窝、鸡笼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迫不及待地想去拥抱大树、呼唤小鸟。
(三)呈现班级特色,彰显教育价值
组织幼儿利用乡土资源“树枝”作墙饰布置和制作教玩具的同时,既可以营造四季景物和生活场景,又能帮助幼儿增添知识。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引领指导下,一起参与创作,在欣赏与评价中不断启发灵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一批批极具创意的树枝手工作品和教玩具展现在大家面前,让这些枯萎的树枝有了新价值,并给它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树枝的运用还可以辐射到整个班级里的每个区域,我们可以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树枝。在网络的作用下还原它绿意盎然的风采,感知它们的生长历程,理解它们的宝贵作用。
二、稻草朴素,灵动自然
(一)稻草进入班级环境,自然气息浓
我园有着丰富的农村乡土资源和废旧材料的供给,在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利用稻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之中。如,班级美工区里的稻草棚、稻草编织的台灯、花瓶以及草丛;益智区里用来展览幼儿作品的稻草边框、小女孩及可爱的小动物等;“稻梦空间”区域里的稻草掸子、稻草小鸟、大树上挂的稻草鸟窝、房子、各种稻草拼图……楼梯里稻草辫做成的海浪,花泥等。每个角落、区域、主题墙以及课程设计都能看见稻草元素,浓郁的大自然氛围扑面而来,淳朴的环境设计更让人身心舒畅。
(二)稻草成为手工材料,课程精彩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织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那么,将稻草引入课堂,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更能为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1.材料整理,引导幼儿对稻草进行分段剪割,理解不同段位的稻草都能起不同作用,再加以修饰利用效果更佳。如,经处理过的稻草,经过切割梳理后的草心,经剪短后染成颜色的草段等。
2.粘贴成型,首先用辅助材料勾勒形状如植物造型、動物造型、人物造型,然后在造型上粘贴草心或染色草段,最后再粘贴其它辅助材料,如卡纸做成的眼睛、鼻子、耳朵等。
3.手工编织,此项活动适合大班幼儿,首先将稻草“去衣”留下“主干”,接着进行浸泡2小时捞起晾干半小时,准备工作就完成。此时的稻草比较柔软坚韧,适合编织大小不一、款式各样的辫子
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使得幼儿们专心致志,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乐。
(三)稻草成为游戏玩具,实际兼好用
1.草囤:利用稻草辫织成“蒲团”的形状。幼儿用它顶在头上练习平衡、放在地上可以滚动比长远,按适宜距离排成一排练习跳跃等。
2.草梯:利用稻草辫以及布绳辅助编成形似梯子,可以由两位教师拉住两头,供幼儿练习钻、爬;也可以做渔网网鱼,练习躲闪;还可以平放在地上,练习跳跃。
3.草辫:利用稻草编织成长短不一的稻草辫,两头缠上布条。可以个人跳、集体跳,也可以几个幼儿一起玩翻绳;偏短的还可以让幼儿分两组互搭成桥让幼儿进行钻爬或匍匐前进的训练。
原本不起眼的草儿,以变魔术一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游戏中,让幼儿们尽情游戏,尽情探索。 三、翠竹雅苑,生机勃勃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的环境。”我们围绕“竹”开展了一些研究,让青青绿竹走进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一)“竹”环境创设
竹子四季青翠,生机勃勃,幼儿园周边每个村子几乎都种植竹子,它以实用的价值取得村民们的青睐。它既可以吃也可以用,如,餐桌上美味的竹笋,生活品竹桌椅、竹器皿、扁担、排山(建筑用)、竹排(渡河)、燃料等。竹子已然是我们的本土特色,有利于我们收集并运用。以“竹”为主题进行环境创设,给班级营造清丽舒爽的科学育人环境应是一个不错的好主题。如,竹门帘、竹屏风、竹艺边框,竹文化的主题墙等。在创作“竹”主题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自发地探索,自觉地参与。
(二)“竹”教玩具制作
教玩具是幼儿建构经验的重要载体,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自制教玩具在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利用教师、家长收集的“竹”材料自制竹玩具。幼儿们欣喜若狂、跃跃欲试,积极探索,在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协助下一批适合幼儿使用的教玩具出来了。如,益智区里的立体拼搭、竹签筒、竹风铃;户外戏水池里的竹桩、竹槽、竹桶、竹勺子等;建构区里的竹房子、小鸟窝、大拱桥等在幼儿一次次的建构中成型。这些,都是幼儿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三)“竹”文化熏陶
竹子全身都是宝,我们要深入挖掘它还能带给人们什么?一是让幼儿观赏不同品种的竹子,了解其生长过程和用途。在语言区主题墙上粘贴展示一些外形特别的竹图片,学习关于“竹”文化的儿歌、诗词。二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竹文化,感受竹的谦虚、气节、刚直不阿、顽强不屈等精神。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运用家乡的本土资源,解决教育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本文系广东省阳山县教育科研第十二批立项课题“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运用本土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曉梅.石头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2).
[2]吴山红.幼儿园阅读环境创设的几点做法[J].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
[3]邢琳.试析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促进儿童潜能发展[J].艺术科技,2016(4).
[4]靖国忠.活的乡村教育 要用活的环境[J].爱满天下,2002(5).
[5]吕淑萍.开发社区资源构建幼教课程资源库[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2).
【关键词】创设;利用;乡土资源;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阳山县南部,距离县城约32公里,域内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四处可见稻田、鱼塘、菜园、果园,举目皆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青翠的竹林,清澈的小河,美丽的鹅卵石。这些来源于大自然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宝贵的教育价值。能够成为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利用乡土材料创科学育儿环境,不仅可以弥补我园教育资源的不足,还促进教师及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审美力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一“枝”多用,精彩纷呈
(一)收集、筛选,可塑性强树枝
幼儿园门口是一座小山,有适宜踏青观赏的山脚。我们除了会开展一些登山、认识植物、寻找宝藏的游戏外,还经常引导幼儿通过个人、亲子或师生形式收集各式各样的树枝,一起探讨如何筛选,如何让枯萎的树枝渗透到活动中去、环境里去。校园周边有相思树、樟树、荫香树、松树和杉树以及一些杂树,相思树树枝分布比较密集,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作为活动室及走廊的吊饰再好不过;樟树树枝苍劲有力特别豪气,一般我们会用来构建成小树作为楼梯转台和走廊拐角的环境布置;荫香树和杂树的树枝相对较为细长,可作为美工区里的手工材料;松树的树枝比较粗糙一般不予采用,松片却是很不错的装饰材料,松果更是幼儿的最爱,作为美工材料其用途很多。
(二)枝叶搭配,建构目标图案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乡土资源融入班级环境创设的做法。首先是主题明确再根据主题设计造型,造型是一个让幼儿可以直观感受的艺术,幼儿对造型的理解和欣赏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审美眼光,因为学前阶段的幼儿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的阶段。因此,浑圆、墩实、稚拙、简洁的造型最能吸引幼儿。其次是着重引导搭配,树枝的最佳搭配是叶子、叶藤,再辅助一些动物(道具)、鸟窝、小花、松果等就能创设出许多幼儿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物体模型、熟悉的场景,从而更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如,美工区墙面展示的“家庭相册”“向日葵”“小鸟的家”“五彩鱼”“春天来了”,以及区角柜里各种各样的鸟窝,狗窝、鸡笼等让幼儿如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迫不及待地想去拥抱大树、呼唤小鸟。
(三)呈现班级特色,彰显教育价值
组织幼儿利用乡土资源“树枝”作墙饰布置和制作教玩具的同时,既可以营造四季景物和生活场景,又能帮助幼儿增添知识。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引领指导下,一起参与创作,在欣赏与评价中不断启发灵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一批批极具创意的树枝手工作品和教玩具展现在大家面前,让这些枯萎的树枝有了新价值,并给它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树枝的运用还可以辐射到整个班级里的每个区域,我们可以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树枝。在网络的作用下还原它绿意盎然的风采,感知它们的生长历程,理解它们的宝贵作用。
二、稻草朴素,灵动自然
(一)稻草进入班级环境,自然气息浓
我园有着丰富的农村乡土资源和废旧材料的供给,在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利用稻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之中。如,班级美工区里的稻草棚、稻草编织的台灯、花瓶以及草丛;益智区里用来展览幼儿作品的稻草边框、小女孩及可爱的小动物等;“稻梦空间”区域里的稻草掸子、稻草小鸟、大树上挂的稻草鸟窝、房子、各种稻草拼图……楼梯里稻草辫做成的海浪,花泥等。每个角落、区域、主题墙以及课程设计都能看见稻草元素,浓郁的大自然氛围扑面而来,淳朴的环境设计更让人身心舒畅。
(二)稻草成为手工材料,课程精彩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织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那么,将稻草引入课堂,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更能为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1.材料整理,引导幼儿对稻草进行分段剪割,理解不同段位的稻草都能起不同作用,再加以修饰利用效果更佳。如,经处理过的稻草,经过切割梳理后的草心,经剪短后染成颜色的草段等。
2.粘贴成型,首先用辅助材料勾勒形状如植物造型、動物造型、人物造型,然后在造型上粘贴草心或染色草段,最后再粘贴其它辅助材料,如卡纸做成的眼睛、鼻子、耳朵等。
3.手工编织,此项活动适合大班幼儿,首先将稻草“去衣”留下“主干”,接着进行浸泡2小时捞起晾干半小时,准备工作就完成。此时的稻草比较柔软坚韧,适合编织大小不一、款式各样的辫子
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课程使得幼儿们专心致志,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乐。
(三)稻草成为游戏玩具,实际兼好用
1.草囤:利用稻草辫织成“蒲团”的形状。幼儿用它顶在头上练习平衡、放在地上可以滚动比长远,按适宜距离排成一排练习跳跃等。
2.草梯:利用稻草辫以及布绳辅助编成形似梯子,可以由两位教师拉住两头,供幼儿练习钻、爬;也可以做渔网网鱼,练习躲闪;还可以平放在地上,练习跳跃。
3.草辫:利用稻草编织成长短不一的稻草辫,两头缠上布条。可以个人跳、集体跳,也可以几个幼儿一起玩翻绳;偏短的还可以让幼儿分两组互搭成桥让幼儿进行钻爬或匍匐前进的训练。
原本不起眼的草儿,以变魔术一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游戏中,让幼儿们尽情游戏,尽情探索。 三、翠竹雅苑,生机勃勃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的环境。”我们围绕“竹”开展了一些研究,让青青绿竹走进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一)“竹”环境创设
竹子四季青翠,生机勃勃,幼儿园周边每个村子几乎都种植竹子,它以实用的价值取得村民们的青睐。它既可以吃也可以用,如,餐桌上美味的竹笋,生活品竹桌椅、竹器皿、扁担、排山(建筑用)、竹排(渡河)、燃料等。竹子已然是我们的本土特色,有利于我们收集并运用。以“竹”为主题进行环境创设,给班级营造清丽舒爽的科学育人环境应是一个不错的好主题。如,竹门帘、竹屏风、竹艺边框,竹文化的主题墙等。在创作“竹”主题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自发地探索,自觉地参与。
(二)“竹”教玩具制作
教玩具是幼儿建构经验的重要载体,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自制教玩具在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利用教师、家长收集的“竹”材料自制竹玩具。幼儿们欣喜若狂、跃跃欲试,积极探索,在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协助下一批适合幼儿使用的教玩具出来了。如,益智区里的立体拼搭、竹签筒、竹风铃;户外戏水池里的竹桩、竹槽、竹桶、竹勺子等;建构区里的竹房子、小鸟窝、大拱桥等在幼儿一次次的建构中成型。这些,都是幼儿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三)“竹”文化熏陶
竹子全身都是宝,我们要深入挖掘它还能带给人们什么?一是让幼儿观赏不同品种的竹子,了解其生长过程和用途。在语言区主题墙上粘贴展示一些外形特别的竹图片,学习关于“竹”文化的儿歌、诗词。二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竹文化,感受竹的谦虚、气节、刚直不阿、顽强不屈等精神。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运用家乡的本土资源,解决教育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本文系广东省阳山县教育科研第十二批立项课题“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运用本土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曉梅.石头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2).
[2]吴山红.幼儿园阅读环境创设的几点做法[J].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
[3]邢琳.试析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促进儿童潜能发展[J].艺术科技,2016(4).
[4]靖国忠.活的乡村教育 要用活的环境[J].爱满天下,2002(5).
[5]吕淑萍.开发社区资源构建幼教课程资源库[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