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梨庇峪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辽宁省辽阳县寒岭镇梨庇峪村按照科学统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断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后修建了荷花池、村史馆、泉眼亭等景观,加大力度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取得了很大成效。基于此,以梨庇峪村为例,分析探讨辽阳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辽宁省辽阳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65
  梨庇峪村,坐落在辽宁省辽阳县寒岭镇东南方向。其由梨花村和梨庇村2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24 km2,林地面积1 346.67 hm2,耕地面积218.33 hm2,总人口
  1 850人,580户。据辽阳县志记载,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山东登州移民至此落脚,开始在此繁衍生息,因此梨庇峪村是一个有着36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梨庇峪村最出名的是当地的大泉眼水,不仅水质优良、清冽甘甜,而且历史悠久,从清顺年间第一批落脚村民开始饮用至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梨庇峪村百姓。
  1 梨庇峪村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亮点
  一直以来,酿酒产业就是梨庇峪的“头牌”。1958年,千山酒厂前身国营辽阳酿酒厂曾在此酿酒,后因洪水冲击,迁回辽阳。从1983年起,村内开始陆续建起民营酒厂,利用当地大泉眼水酿造玉米、高粱、小米等纯粮白酒,并成功研制了加入野玫瑰花瓣拌料发酵的純粮瑰花酒,深受市场欢迎,产品远销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口号[1]。紧接着,2015年寒岭镇政府以建设特色小镇为契机,依托大泉眼水的天然优越条件,打造“梨花·酒香小镇”,为梨庇峪村迈入“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1.1 整治村容村貌,优化自然环境
  梨庇峪村修建了当地的村牌坊,作为标志竖立在村入口处,修复村地标式景观——大泉眼凉亭,并在当地泉眼中心修建了一座凉亭,立碑刻文记载大泉眼的历史,同时疏通了大泉眼流经的水渠,使梨庇峪村历史悠久的泉眼增添上古香古色与小桥流水人家相融合的味道。为了能更好地打造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委会还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带头整治环境,清理村内垃圾堆和每家门口柴草堆200多个[2]。然后把清理好的水坑改建成1 000 m2的荷花池,并在村内修建花园、凉亭,修建宣传酒文化明显标识——喷水酒葫芦。
  1.2 完善村史编撰,深化悠久历史
  除了整治环境、改造村容村貌外,为了充分彰显百年古村风貌,当地村委会还进行了百年古村建设,组织专门人员完成村史的编撰,于2016年新建200多平方米的村史民俗馆,统一修砌徽派景观墙1 800 m,并收集各类传统民间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结合梨庇峪村酿酒产业特色,宣传酒文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风格的完美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融合。
  1.3 建设休闲产业,增强经济效益
  2017年,开始建设“梨花·酒香小镇”客厅,主要推介梨庇峪村各酒厂生产的瑰花纯粮白酒,集观赏、品评、休闲于一体。小镇客厅由三粮液酒厂出资建设,酒厂和小镇客厅总投资700万元,客厅建筑面积300 m2,分为酒产品展示厅、酒品尝厅、小镇休闲厅、小镇餐饮4个部分。酒产品展示厅推介各家酒厂生产的几十种不同种类的白酒;酒品尝厅让去购买酒产品的顾客品尝白酒,依自己喜欢的口味购买白酒;休闲厅为前来参观和购物的客人提供休憩的场所,进行酒文化交流;餐饮厅可品尝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小吃。“梨花·酒香小镇”的建设,很大程度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提升了当地人们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健康发展[3]。
  1.4 统筹集体经济,扩大村民收入
  当地村委会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梨庇峪村党支部争取到了上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员带头流转土地2 hm2,发展大棚20栋,依托克龙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培育产业,年可吸纳剩余劳动力30人,带动10户农民增收致富。
  2 当前梨庇峪村面临的问题
  经过5年的改造,如今的梨庇峪村在村容、村貌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由于受资金、时间等因素制约,与省内一些比较先进的模范村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配套设施有待加强和夯实
  梨庇峪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中的水、电、路以及环境改造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观。但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建设还未完全到位,村内生态环境的长期管护仍难以落实。特别是软件建设仍是短板,例如,打造的酒香小镇在餐饮住宿环境卫生、服务管理、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2 村委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乡村振兴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农村现代化能否实现与村干部密切关联。当前梨庇峪村干部老龄化问题明显,在村委会配置上只有4人,分别是1名书记(村长)、1名负责人、1名会计、1名妇女主任,且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村干部老龄化明显,在村委日常管理中出现了精力不足、观念传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村的快速发展[4]。
  2.3 文化内涵有待挖掘和打造
  梨庇峪村作为百年古村,村委会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文化内涵支撑方面仍需提升,对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的挖掘、整理和展示存在乡土气息不浓厚、乡村风韵不突出、地方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因此,要想把文化打造成产业还需要下功夫。
  2.4 村委会发挥群众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群众是乡村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从目前来看,很多示范村的建设都是以政府部门主导推动、各乡镇组织实施为主,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仍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靠村干部积极带动,同时也需要村民自发地去维护村内卫生环境。目前,村干部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加强是阻碍梨庇峪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3 加强梨庇峪村整治的相关对策
  3.1 加强配套设施,改善民居环境
  在强化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梨庇峪村清洁工程实施力度。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梨庇峪村需要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乡村绿化水平,彰显绿色生态基调。同时,要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村集体、农民共同投入的环境管护保障制度,建立专业管护队伍,确保各类公共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3.2 注重发展年轻党员,改善村委老龄化问题
  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应多管齐下。1)宣传上下功夫,加强宣传工作。可以采用农村大喇叭、微信群、公告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挖掘先进代表,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年轻人奋发向上,提高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2)加强教育工作。利用党课等形式对村中有志青年进行培训,在思想上鼓励,在行动上激励,积极营造广大青年热爱党并要求入党的氛围。3)制定合理规划。精心制定发展农村青年党员规划,注重把外出回乡务工青年、高中毕业生、农村致富能人、本土人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5]。
  3.3 找准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要继续深入开展梨庇峪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文化丰富内涵”的思路,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现阶段,梨庇峪村正在打造旅游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发扬本村百年历史文化优势,建立本村文化自信,加强乡村的历史记忆,策划包装一些接地气、有内涵的民俗文化,使梨庇峪村的乡土文化气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进而形成以乡村风光为外在、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独特风格,凸显梨庇峪村的乡土文化,切实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3.4 发挥主体作用,提升群众参与度
  堅持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乡村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主观意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政策;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建设广场的作用,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性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制定完善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积极培育乡村文明,引导村民树立自建自管意识,强化村民自治作用,引导、激发和调动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程景丽.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求知导刊,2017(15):90.
  [2] 樊茜.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J]. 旅游纵览, 2016(06):167.
  [3] 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4(09):222-227.
  [4] 张州.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学理论,2018(10):185-187.
  [5] 张安娜. 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J]. 视界观,2020(06):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综合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其仍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园管理水平较低、经营主体少而弱、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等问题。基于此,结合从江县柑橘产业资源优势,提出重振柑橘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柑橘产业;现状;对策;贵州省从江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72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桂
摘 要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保障了农业生产能力。因此,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积极推动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发挥,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此,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表现,并提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巩固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1;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摘 要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能够提升国民整体的经济水平,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本,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经济;农业现代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68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推动了乡村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之下,相关人员应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条件
摘 要 林业资源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我国林业资源逐渐减少。要想促进林业持续发展,林业等相关部门就要重视林木种苗的相关工作,认识到林木种苗的重要性。基于此,简要探讨林木种苗培育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林木种苗培育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注意事项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 林木种苗;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
摘 要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方式的尾叶桉生长情况与经济效益,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表明,不同造林方式生长量排序为萌芽林>植苗林,林地内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排序为萌芽林>植苗林,萌芽林蓄积>植苗林蓄积,其经济效益相对比而言萌芽林效益>植苗林效益。  关键词 植苗林;萌芽林;尾叶桉;生长情况;效益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因此,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当前的乡村振兴视野下,更应深入研究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基于此,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对策
摘 要 失地农民矛盾问题一直影响着和谐乡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从差序格局视角出发,依据农民分化现状,分析失地农民矛盾治理问题,进而缓解失地农民矛盾,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差序格局;农民分化;失地矛盾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63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