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电视发射台一般都设在比较高的位置,因为是长期的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此,雷电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裸露在室外的管线部分也越来越多,使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本文就从雷电风险的形成原因和种类展开详细的探讨,寻找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技术
1.雷电的形成和危害分析
1.1雷电形成的原因
雷电的形式主要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地闪,是带电的云群对大地的放电过程,满足的条件是带电云群和大地之间的场强达到25到30千伏之间。当到达这个条件时就会发生雷电现象,当先导顶端接触地面时则能诱发迎面先导,二者接触即可生产较强的电离通道,放电的过程也随之变成定向闪电的方式,之后是会闪并伴随有极强的电流,雷电的放电过程就在此阶段完成,紧接着出现了电闪和雷鸣。放电的时问仅在50到100us之间,放电的电流可以达到十万安左右。放电的主要过程在接触到云端之后就终止了,电流云群中的一些分散电流通过放电通道流下来,出现短暂的辉光现象,这个阶段大概持续0.03到0.15秒之内。地闪是雷电直击的结果,这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电子设备都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1.2雷电的种类以及危害
1.2.1直击雷
直击雷的由来和它的名字一样,是带电云群对建筑物直接放电而产生的强大电流流动的行为,电流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安,这种雷击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是毁灭性的。
1.2.2感应雷
感应雷是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结果的二次雷电,相比直击雷它的危害要小很多,然而发生的概率却增加了几十倍。其中传播的方式可以是电力线、电话线、金属物体等,通过这些导体的传送将雷电运输到很远的距离,因此遭受雷击的范围就变得更广了。通过对这种雷击的特色分析,来针对其研发有效的防雷措施,做好导线的绝缘层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1.2.3雷电波引入雷电脉冲
这两种雷电的生产都是由高压引起的,存在形式可以总结成三种,第一种,直击雷击中地面的电线,产生的高压雷电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建筑区域电器设备造成损害,第二种,感应雷会产生高压脉冲,沿着导线向室内电气设备传输。最后一种是直击雷在机房周围进入大地时,遇到地下的地网则又会顺着地网线传输到室内电气设备上,形成危害。
2.防雷措施分析
2.1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技术概括
2.1.1发射天线式防雷技术
常规的防雷方法是在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铁塔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能够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袭击。作用的原理是当直击雷击中目标时将其强大的电流安全的导入到大地中去,带电云群靠近发射铁塔时则将感应的电流通过尖端放电来使雷云综合,进而完成防雷工作。其中有关雷针直径的选择一般在 25 到 40 毫米,长度为 1 到 2 米之内,材质上要求外表镀上一层镍锌,而尖端的部位则需要镀上一层银。避雷针的防雷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针的顶端向下 45度的倾斜形成的一个锥形的空间范围。
2.1.2防雷地网
防雷电网的建设需要以机房建设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防雷地网的建设工作,地段的选择也必须考虑选在干燥的地带。考虑电网建设的各种约束因素来综合判断,电网的线不能拉的过长,必须控制 70 米以下。将长约 2米的接地棒钉入到土壤中去,保持棒与棒之间的距离在 20 米作用,然后将其焊接在一起,同时保持铁塔、机房与大地相连接。
2.1.3接地技术
接地的整套装置主要由电线和接地体两部分组成,其中将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物体命名为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和大地之间的金属线称之为接地线。同时要求将电气设备的连接装置和金属导线都连接到防雷网上,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防雷实际作用。工作原理主要是当发生雷击的时候,防雷避雷针会将电流引入到大地中去,同时设计到一个防雷性能的问题,根据物理学中的相关定律可以了解到,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和防雷的效果存在直接的关系。原因的根本就在于接地电阻在遭受雷电传送的过程时,接地电阻在接受大地电流传输中会使电压降低,因此如果接地电阻很小的话会就会和大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电流的泄放速度也会加快,剩余的电压也会相应的降低,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会大大的减小。大量实际的例子可以验证接地电阻的大小控制在 4 欧时,防雷的效果最好。
2.1.4降低接地电阻的防雷技术
防雷地网的地区应该保持在干燥地段,如果选择地区的导电性很差的话会造成防雷性能的障碍,因此,需要使用一些中性降阻的物质来解决相关的土质问题,常规使用的材料有食盐、铁屑、长效降阻剂等。
2.2接受天线的防雷
接受天线上也可以安装避雷针,其中主要安装在天线的竖杆上,其中避雷针的高度设置需要根据实际的设施保护来决定,要求避雷针的高度大于天线顶端的长度,水平距离的最小值为 3 米。将避雷针和地面的防雷装置相连接实现其防雷作用。
2.3供电线路的防雷
2.3.1供电线路的始端和终端都需要安装防雷变压器
其主要的功能作用是缓解供电线路带来的雷电冲击,同时还可以防止雷电击中桅杆而引发一系列的闪电导致电源破坏。
2.3.2架空线的两端安装避雷针
这种避雷针的安装方式能够将有效的起到防雷作用,同时相应的加入降阻剂能够降低接地电阻的阻值,进而使防雷效果更加明显。
2.3.3线路桅杆上也安装避雷针
地面的机房到广播电视铁塔之间是由桅杆和线路组成的电路设备,其中将直径约为3.5 毫米的刚较线焊接接地电线和接地的装置,并将其埋入到1.5 米以下的地方,运用减阻剂来调节土壤的性质,进而达到更好的范雷效果。
2.4信号传输线路的防雷
这一环节的防雷措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具体开展,一种是保持铁塔的天线引线必须和铁塔内侧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进而避免遭受雷击而发生感应电流等雷击后果。另一种是将铁塔到机房的引线用一个金属线槽来包装,将这个金属线槽安装到避雷网上,进而有效的发挥防雷技术的功效。
3.实施防雷措施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将各项设备和装置都有效的链接起来
广播电视台在铺设防雷措施网络的过程中,必须将避雷针、接地装置、铁塔连线、电源接地极和机房设备都充分的链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达到等位电压的链接要求。这种范雷设施的使用中主要以降低电位差为主要目的,对接地系统和接电设备本身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2科学落实防雷接地装置设备
防雷效果的明显与否和防雷装置的链接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各地接地线要和地网以电气的方式来链接,在需要进行焊接的地方做好防锈工作。同时在一些岩石比较多的地区需要添加相应的防阻制剂来改变土壤的性质,进而降低接地电阻,其中常规使用的制剂有食盐、铁屑和一些比较高级的降阻制剂,如 :GDSZ 系列降阻剂和 DDT 系列降阻剂。
3.3调整防雷原件之间的缝隙
在实施防雷技术措施时需要注意防雷元件之间的间隙大小,其中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保安器件、避雷器等设备是否接触良好,检查这些基础的设置零件是否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4.结束语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防雷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只有针对性的对出现的各种雷击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按照实际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情况的防雷方案,以更加科学、严谨的设计来做好防雷击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后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加强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及时的解决,这樣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放。 [科]
【参考文献】
[1]苏赐民.防雷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01).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技术
1.雷电的形成和危害分析
1.1雷电形成的原因
雷电的形式主要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地闪,是带电的云群对大地的放电过程,满足的条件是带电云群和大地之间的场强达到25到30千伏之间。当到达这个条件时就会发生雷电现象,当先导顶端接触地面时则能诱发迎面先导,二者接触即可生产较强的电离通道,放电的过程也随之变成定向闪电的方式,之后是会闪并伴随有极强的电流,雷电的放电过程就在此阶段完成,紧接着出现了电闪和雷鸣。放电的时问仅在50到100us之间,放电的电流可以达到十万安左右。放电的主要过程在接触到云端之后就终止了,电流云群中的一些分散电流通过放电通道流下来,出现短暂的辉光现象,这个阶段大概持续0.03到0.15秒之内。地闪是雷电直击的结果,这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对电子设备都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1.2雷电的种类以及危害
1.2.1直击雷
直击雷的由来和它的名字一样,是带电云群对建筑物直接放电而产生的强大电流流动的行为,电流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安,这种雷击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是毁灭性的。
1.2.2感应雷
感应雷是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结果的二次雷电,相比直击雷它的危害要小很多,然而发生的概率却增加了几十倍。其中传播的方式可以是电力线、电话线、金属物体等,通过这些导体的传送将雷电运输到很远的距离,因此遭受雷击的范围就变得更广了。通过对这种雷击的特色分析,来针对其研发有效的防雷措施,做好导线的绝缘层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1.2.3雷电波引入雷电脉冲
这两种雷电的生产都是由高压引起的,存在形式可以总结成三种,第一种,直击雷击中地面的电线,产生的高压雷电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建筑区域电器设备造成损害,第二种,感应雷会产生高压脉冲,沿着导线向室内电气设备传输。最后一种是直击雷在机房周围进入大地时,遇到地下的地网则又会顺着地网线传输到室内电气设备上,形成危害。
2.防雷措施分析
2.1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技术概括
2.1.1发射天线式防雷技术
常规的防雷方法是在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铁塔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能够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袭击。作用的原理是当直击雷击中目标时将其强大的电流安全的导入到大地中去,带电云群靠近发射铁塔时则将感应的电流通过尖端放电来使雷云综合,进而完成防雷工作。其中有关雷针直径的选择一般在 25 到 40 毫米,长度为 1 到 2 米之内,材质上要求外表镀上一层镍锌,而尖端的部位则需要镀上一层银。避雷针的防雷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针的顶端向下 45度的倾斜形成的一个锥形的空间范围。
2.1.2防雷地网
防雷电网的建设需要以机房建设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防雷地网的建设工作,地段的选择也必须考虑选在干燥的地带。考虑电网建设的各种约束因素来综合判断,电网的线不能拉的过长,必须控制 70 米以下。将长约 2米的接地棒钉入到土壤中去,保持棒与棒之间的距离在 20 米作用,然后将其焊接在一起,同时保持铁塔、机房与大地相连接。
2.1.3接地技术
接地的整套装置主要由电线和接地体两部分组成,其中将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物体命名为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和大地之间的金属线称之为接地线。同时要求将电气设备的连接装置和金属导线都连接到防雷网上,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防雷实际作用。工作原理主要是当发生雷击的时候,防雷避雷针会将电流引入到大地中去,同时设计到一个防雷性能的问题,根据物理学中的相关定律可以了解到,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和防雷的效果存在直接的关系。原因的根本就在于接地电阻在遭受雷电传送的过程时,接地电阻在接受大地电流传输中会使电压降低,因此如果接地电阻很小的话会就会和大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电流的泄放速度也会加快,剩余的电压也会相应的降低,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会大大的减小。大量实际的例子可以验证接地电阻的大小控制在 4 欧时,防雷的效果最好。
2.1.4降低接地电阻的防雷技术
防雷地网的地区应该保持在干燥地段,如果选择地区的导电性很差的话会造成防雷性能的障碍,因此,需要使用一些中性降阻的物质来解决相关的土质问题,常规使用的材料有食盐、铁屑、长效降阻剂等。
2.2接受天线的防雷
接受天线上也可以安装避雷针,其中主要安装在天线的竖杆上,其中避雷针的高度设置需要根据实际的设施保护来决定,要求避雷针的高度大于天线顶端的长度,水平距离的最小值为 3 米。将避雷针和地面的防雷装置相连接实现其防雷作用。
2.3供电线路的防雷
2.3.1供电线路的始端和终端都需要安装防雷变压器
其主要的功能作用是缓解供电线路带来的雷电冲击,同时还可以防止雷电击中桅杆而引发一系列的闪电导致电源破坏。
2.3.2架空线的两端安装避雷针
这种避雷针的安装方式能够将有效的起到防雷作用,同时相应的加入降阻剂能够降低接地电阻的阻值,进而使防雷效果更加明显。
2.3.3线路桅杆上也安装避雷针
地面的机房到广播电视铁塔之间是由桅杆和线路组成的电路设备,其中将直径约为3.5 毫米的刚较线焊接接地电线和接地的装置,并将其埋入到1.5 米以下的地方,运用减阻剂来调节土壤的性质,进而达到更好的范雷效果。
2.4信号传输线路的防雷
这一环节的防雷措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具体开展,一种是保持铁塔的天线引线必须和铁塔内侧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进而避免遭受雷击而发生感应电流等雷击后果。另一种是将铁塔到机房的引线用一个金属线槽来包装,将这个金属线槽安装到避雷网上,进而有效的发挥防雷技术的功效。
3.实施防雷措施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将各项设备和装置都有效的链接起来
广播电视台在铺设防雷措施网络的过程中,必须将避雷针、接地装置、铁塔连线、电源接地极和机房设备都充分的链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达到等位电压的链接要求。这种范雷设施的使用中主要以降低电位差为主要目的,对接地系统和接电设备本身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2科学落实防雷接地装置设备
防雷效果的明显与否和防雷装置的链接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各地接地线要和地网以电气的方式来链接,在需要进行焊接的地方做好防锈工作。同时在一些岩石比较多的地区需要添加相应的防阻制剂来改变土壤的性质,进而降低接地电阻,其中常规使用的制剂有食盐、铁屑和一些比较高级的降阻制剂,如 :GDSZ 系列降阻剂和 DDT 系列降阻剂。
3.3调整防雷原件之间的缝隙
在实施防雷技术措施时需要注意防雷元件之间的间隙大小,其中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保安器件、避雷器等设备是否接触良好,检查这些基础的设置零件是否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4.结束语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防雷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只有针对性的对出现的各种雷击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按照实际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情况的防雷方案,以更加科学、严谨的设计来做好防雷击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后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加强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及时的解决,这樣才能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放。 [科]
【参考文献】
[1]苏赐民.防雷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