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的教学提出“数据分析意识”的培养要求,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成为“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的核心目标。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关于统计内容的讲座中,用大量实例和理论支持进一步论述了数据分析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吴老师的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对即将教学的四下教材《统计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不一样的感悟。如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有一定数据分析意识的人,在生活中也能运筹帷幄。所以对于数据的分析、收集及处理的培养,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与表达。
吴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多些别有深意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数据,对数据产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收集数据、获取数据信息。进而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实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目的。
“亲近”数据,调动学生收集数据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只有做好最基础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才能对统计数据进行正确地分析,才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统计等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题,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收集和整理数据。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数据收集活动来进行,让数据贴近学生的生活,可感可想。如:在教学《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文艺活动”“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xx等调查活动”,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调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体会统计的价值埋下伏笔。
在教学《统计表》中关于“整理数据”部分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调查全班每个同学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调查我家上个月的开销情况”“调查我上一周的读书时间”等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环境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学生不仅非常感兴趣,更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带来的意义。
“亲近”数据,促进学生参与统计的过程
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调查活动后,初步完成了数据的收集,随后将收集的结果汇总。
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文艺活动统计:唱歌9人、跳舞6人、演奏7人、朗读5人、戏曲3人、其他5人,共35人。
师:怎样确定刚才我们的统计数量是正确的呢?
生1:我们可以把最喜欢的各项文艺活动的人数加在一起,算出总人数;看看计算出的和与咱们班的总人数是不是相等;如果相等,就说明我们刚才的计数是正确的。
生2:9 6 7 5 3 5=35(人),和我们班的人数正好相等,说明我们的统计数量是正确的。
师:那么我们算出的喜欢各项文艺活动的总人数“35”在统计中称为合计。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合计放在统计项目的最前面或最后面。
最后,老师提出:什么是合计?怎么计算合计?学生根据之前的汇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之后请做其他调查的同学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统计活动。依据调查活动,提出问题给予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投入到运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再选择统计量。在选择时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受到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合计”的含义,并學会计算,在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
“亲近”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一般为直接获取数据的方法,包括实验、调查等等,同时也包括资料翻阅等间接获取方法。对那些个人操作难度大而且花时间、花力气的统计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方法去学习。如调查我们最熟知的身高、体重等问题。
在这个“统计”过程中,看似简单,学生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因为学生不仅要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收集数据后的整理与分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身高、体重,此时不仅仅是个数据,在这个数据里还蕴含着大量的生活信息:如我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影响。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统计真让人惊叹,学生的思路得到解放,也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数据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总之,以活动为依托,让学生“亲近”数据,让学生对数据有亲切感,有兴趣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升。当然,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还有很多方式方法等待我们去思考、学习。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小学)
吴老师的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对即将教学的四下教材《统计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不一样的感悟。如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有一定数据分析意识的人,在生活中也能运筹帷幄。所以对于数据的分析、收集及处理的培养,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与表达。
吴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多些别有深意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数据,对数据产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收集数据、获取数据信息。进而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实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目的。
“亲近”数据,调动学生收集数据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只有做好最基础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才能对统计数据进行正确地分析,才能帮助我们解决有关统计等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题,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收集和整理数据。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数据收集活动来进行,让数据贴近学生的生活,可感可想。如:在教学《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文艺活动”“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调查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xx等调查活动”,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调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体会统计的价值埋下伏笔。
在教学《统计表》中关于“整理数据”部分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调查全班每个同学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调查我家上个月的开销情况”“调查我上一周的读书时间”等调查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环境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学生不仅非常感兴趣,更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带来的意义。
“亲近”数据,促进学生参与统计的过程
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调查活动后,初步完成了数据的收集,随后将收集的结果汇总。
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文艺活动统计:唱歌9人、跳舞6人、演奏7人、朗读5人、戏曲3人、其他5人,共35人。
师:怎样确定刚才我们的统计数量是正确的呢?
生1:我们可以把最喜欢的各项文艺活动的人数加在一起,算出总人数;看看计算出的和与咱们班的总人数是不是相等;如果相等,就说明我们刚才的计数是正确的。
生2:9 6 7 5 3 5=35(人),和我们班的人数正好相等,说明我们的统计数量是正确的。
师:那么我们算出的喜欢各项文艺活动的总人数“35”在统计中称为合计。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合计放在统计项目的最前面或最后面。
最后,老师提出:什么是合计?怎么计算合计?学生根据之前的汇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之后请做其他调查的同学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统计活动。依据调查活动,提出问题给予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投入到运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再选择统计量。在选择时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受到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合计”的含义,并學会计算,在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
“亲近”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一般为直接获取数据的方法,包括实验、调查等等,同时也包括资料翻阅等间接获取方法。对那些个人操作难度大而且花时间、花力气的统计教学,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方法去学习。如调查我们最熟知的身高、体重等问题。
在这个“统计”过程中,看似简单,学生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因为学生不仅要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收集数据后的整理与分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身高、体重,此时不仅仅是个数据,在这个数据里还蕴含着大量的生活信息:如我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影响。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统计真让人惊叹,学生的思路得到解放,也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数据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总之,以活动为依托,让学生“亲近”数据,让学生对数据有亲切感,有兴趣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升。当然,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还有很多方式方法等待我们去思考、学习。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小学)